




摘 要 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的構建與評價是解決高校培養什么人、怎樣培養人、為誰培養人等一系列問題的有效途徑。文章基于核心素養研究現狀,采用專題小組討論、一對一訪談和問卷調查構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采用德爾菲法(DELPHI)獲取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評價的判斷矩陣,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確定要素指標,提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升路徑。
關鍵詞 “互聯網+”;高校學生;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升路徑
中圖分類號:G642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5.002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and Promotion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ore
Literacy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CHEN Yan
(Chang'an University, Xi'an, Shaanxi 710021)
Abstrac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et plus\", the construction and evaluation of the core literacy index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is an effective way to solve a series of problems such as who, how, and for whom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ultivate people. Based on the status quo of core literacy research, the focus group discussion, one-on-one interview and questionnaire survey were used to build the core literacy indicator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 The Delphi method was used to obtain the judgment matrix for the evaluation of the core literacy indicator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 The 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 (AHP)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weight of each indicator in the core literacy indicator system for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 determine the element indicators, and propose the path to improve the core literacy of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ment in the context of \"Internet plus\".
Keywords \"Internet plus\"; college students; developing core competencies for students; upgrade path
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是學生在接受教育的不同階段中,逐漸培育出的能夠滿足個體終身發展與社會發展需求的必備品格和關鍵能力[1]。如何培養滿足現代社會發展需求的創新型人才,探究“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應具備哪些核心素養,就是解決“面向未來教育要培養什么樣的人、為誰培養人”這一問題[2],通過評價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探索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升路徑,即是解決“如何培養人”這一問題。
本文基于核心素養研究現狀,采用專題小組討論、一對一訪談和問卷調查構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采用德爾菲法(DELPHI)獲取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評價的判斷矩陣,采用層次分析法(AHP)確定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中各指標的權重,根據計算得出的指標權重,確定要素指標,從而提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提升路徑。
2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構建
目前有關我國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研究尚處于起步階段。本文所構建的核心素養評價指標體系是基于國內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評價指標體系,結合中國國情對其進行修改和組合。“互聯網+”的數字性、開放性、創新性特征對高校學生的信息、媒介與技術素養、學習與創新素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3-4]。譚建平等(2018)以“互聯網+教育”為切入點,提出高校應利用移動互聯網+、大數據、云計算等新思維開拓新思想、變革新組織、重構新模式、培育符合“互聯網+”時代需求的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5]。張海玉等(2022)提出在“互聯網+”日益普及的形勢下,教育方式同樣需要轉型,高校應順應潮流,探索新規律,培育符合“互聯網+”時代需求的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6]。
調研組基于學生發展核心素養國內外研究現狀,采取專題小組討論、半結構化訪談和問卷調查等多種方法相結合。一是采取專題小組討論方法獲取高校專任教師、行政人員、高校學生對當前“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期待和建議等信息。二是面向尚未參與專題小組討論的受訪對象,采用一對一訪談方式實現信息搜集,訪談內容同專題小組討論的內容相同。三是在專題小組討論與一對一訪談的基礎上,對被訪談者進行問卷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基于國內外研究現狀,提煉出26項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由被調查者對上述核心素養指標賦予分值,選取起到顯著性作用的核心素養指標;另一方面是半結構化題項,請被調查者補充問卷中未涉及的其他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所列題項為“隨著網絡技術、多媒體技術等現代信息技術的廣泛應用,除去第一方面所列出的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為有效地推動個人成長和社會進步,大學生還應具備哪些核心素養”。
基于訪談結果和問卷調研數據,調研組采用文本分析法對教育領域受訪專家的討論記錄提煉編碼方案對專題小組討論材料和一對一訪談材料進行量化分析,同時統計分析問卷調查結果。在專題小組討論、一對一訪談和問卷調查結果的基礎上,初步構建“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從社會現實需求的角度提出建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總框架的建議,如表1所示。
表1 基于Delphi法的“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評價的判斷矩陣
3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權重計算
3.1 "核心素養指標體系權重計算步驟
首先,構建系統性、可操作性、綜合性的核心素養指標體系框架、設置指標權重系數及指數標準。其次,采用專題小組討論、半結構化訪談和問卷調查相結合的方式盡可能提出多而全的核心素養預評價指標體系,將預評價指標細化為4個二級指標和14個三級指標。再次,選擇Delphi方法設計問卷并將標準的調查問卷發放給專家。構建各層級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評價指標體系,詳細地解釋指標含義。對同一層級的不同指標進行兩兩比較,旨在獲取指標間相對重要的數據。在此基礎上,搜集、整理、計算、分析問卷結果,通過AHP方法進行運算,獲取各指標的權重結果,得到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評價指標權重表。
3.2 "運用德爾菲法進行專家調查
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間重要程度比較采用Delphi方法進行。該方法的主要步驟是:①構建專家團隊,提供專業咨詢。專家具備與研究課題相關的業務能力和從業經驗,擁有適合的常識儲備、知識積淀。專家團隊規模通常以10―30人為宜。②設計并發放調查表,開啟首輪專家調研,邀請專家對同一層級評價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進行排序。③回收表格并搜集、整理、匯總各專家所填寫的首輪信息,建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評價指標體系簡表,總共涵蓋3個層級總計14個指標。④開啟次輪專家調研,評價指標體系采取兩兩比較矩陣表的形式,由專家來判斷上述指標的相對重要程度。⑤搜集整理上述專家的修改意見,匯總各項指標后,從而得到核心素養指標體系評價的判斷矩陣,以此作為計算各指標權重的矩陣計算模板。
本研究采用問卷形式向專家發送《“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兩兩比較矩陣問卷調查表》,對于給出的指標體系簡表中同一層級指標間的相對重要性,專家對其進行了反饋,由于指標體系較為繁雜,因此本研究僅將4個一級指標間判斷矩陣關系列出,如表2所示。
3.3 "運用AHP方法進行指標權重計算
由于指標體系構建較為煩瑣,僅以一級指標“健康素養,信息、媒體與技術素養,學習與發展素養,溝通與協作素養”為例進行具體指標權重的計算。
基于表1中采用Delphi法獲得的判斷矩陣,可進一步簡化為:
U=
①對判斷矩陣的各個列進行歸一化處理:
②每一列經正規化后的判斷矩陣按行相加:
③對進行歸一化變換:
④對判斷矩陣的最大特征根進行求值:
⑤對判斷矩陣進行一致性檢驗:
通過查看平均隨機一致性指標表可知,當時,=0.900,
由此可見,判斷矩陣具有良好的一致性。
與之相類似,進一步對其他層級指標的權重進行計算。
基于Delphi方法和AHP方法,計算出“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總表。由上述權重表可以看出,一方面,對于高校大學生而言,學習與發展素養、溝通與協作素養的權重處于領先地位。另一方面,對于高校而言,其對高校學生信息、媒體與技術素養培養的重視程度尚需進一步提升。
4 "“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提升路徑
4.1 "加強溝通與協作素養的培養
研究發現,道德素養是在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中所占權重最高的指標,反映了整個社會對于“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學生道德素養培養方面的期待和重視。道德素養是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的根本,主要涵蓋明禮守信、尊重包容、仁愛寬和等多項內容。通過“互聯網+”教育等方式拓寬交流渠道,為高校學生交流、溝通、表達與傾聽創造條件,營造濃郁的團隊合作氛圍,促進學生溝通與交流能力、沖突解決能力、團隊合作能力的提升。
4.2 "重視信息、媒體與技術素養的培養
研究結果表明,信息、媒體與技術素養在高校學生發展核心素養指標體系中所占權重較低,高校對于學生信息、媒體與技術素養的重視程度尚需進一步提高。教育工作者應利用現代互聯網技術,變革教育思想、培養模式、教育方法和教育內容,通過參與式培訓、慕課等方式使學生在學習生活中熟練掌握多媒體技術、信息與交流技術,從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媒體分析素養、媒體使用素養、媒體介質選擇素養、信息技術應用素養和信息技術交流素養。
4.3 "鼓勵學習與發展素養的發展
研究發現,學習與發展素養受到教育專家和高校廣大師生的高度重視,主要表現在自主學習素養、創新與實踐素養、自主決策與問題解決素養和自我管理素養等方面。高校一方面應充分利用“互聯網+”背景,為高校學生創造分布式學習環境,滿足大學生對于學習適應性和靈活性的需求,使學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合理地安排學習時間,有助于激發學生學習興趣,提高學習效率;另一方面,通過跨學科學習、翻轉課堂等新型培養模式,打破學科之間的邊界,促進學生充分利用互聯網學習設備和工具完成學習任務的基礎上,提升其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
參考文獻
[1] 周丐曉,劉恩山.如何設計核心素養評估系統:美國NGSS評估系統的國際經驗與啟示[J].教育科學研究,2019(1):69-75.
[2] 吳巖.前瞻布局領跑未來培養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戰略力量[J].中國高等教育,2020(19):17-19,25.
[3] 李剛,李祥竹,郭慶童.促進學生素養發展的情境測評框架:內涵思考與設計路線[J].教育科學研究,2022(8):30-35.
[4] 武黎.“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信息素養提升策略[J].山西財經大學學報,2020,42(S2):84-86.
[5] 譚建平,王卓.論“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核心素養培育的內在機理[J].黑龍江高教研究,2018,36(9):51-54.
[6] 張海玉,邵洋陽.“互聯網+”環境下思政教育有效模式研究[J].哈爾濱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2(5):4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