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信息化時代,隨著行業變革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模式已經難以適應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現實需求。面對新的挑戰,高職院校亟須借助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時代契機,將更多數字技術及其應用引入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教育模式的創新和升級,切實推動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提升。文章從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實際需求出發,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進行系統梳理,并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信息化時代促進高職院校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具體路徑。
關鍵詞 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
中圖分類號:G715 "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2024.15.043
The Construction Path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y for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YANG Lu, SHEN Yuanyuan
(Bozhou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Bozhou, Anhui 236800)
Abstract In the era of informatization, with the increasing demand for high-quality skilled talents due to industry changes, the traditional mode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s no longer able to meet the practical needs of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Faced with new challenges, vocational colleges urgently need to take advantage of the era of educational informatization reform, introduce more digital technologies and applications into the entire process of talent cultivation, and effectively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through innovation and upgrading of educational models. This article mainly starts from the actual needs of talent cultiv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systematically sorts out the main problems in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in vocational colleges, and further proposes specific paths to promote the improvement of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abilities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information age.
Keywords the information age; vocational college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education
高職院校是職業技能人才培養的重要陣地,隨著近年來行業變革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職業教育在經濟社會發展全局中的戰略位置也更加突出。但是,由于教育理念的滯后,部分高校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還存在諸多問題,如課程體系不夠合理、精準培養能力不足、產教結合不夠緊密等,難以有效滿足信息化時代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的要求和產業發展對高端技術技能人才的需求[1]。在這一背景下,如何借助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契機,進一步創新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推動我國高職院校由規模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成為每一位職業教育工作者需要思考和回答的重要問題。這就要求高職院校立足時代需求,針對以往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開展必要的改革和升級,將更多數字技術及其應用引入職業教育人才培養全過程,通過創新創業教育模式的創新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助力學生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1 "信息化時代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意義
1.1 "滿足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
近年來,隨著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業態、新職業層出不窮,對各類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越來越緊迫,同時也對新時代高職院校的人才培養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與挑戰。面對這一時代需求,高職院校需要立足自身發展實際,不斷深化創新創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改革,才能在進一步提升辦學效益和人才培養質量的同時,推動高職院校更好地對接產業發展對人才的需求,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貢獻力量。
1.2 "促進學生個人成長與發展
人才培養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尤其是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培養,更加需要從長遠規劃著眼,關注學生的終身發展和成長。在信息化時代,積極推動各類數字技術及其應用融入高職院校人才培養全過程,不僅可以為學生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提供更加精準的服務支持,還可以有效克服傳統人才培養模式下“人職不匹配”的現象,幫助每個學生找到適合自己的職業目標和解決方案,切實提高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
1.3 "推動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
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創新升級,是高職院校由規模擴張向內涵式發展轉變的必然選擇和內在要求。隨著行業變革的持續加快,高職院校面臨著更加艱巨的人才培養任務。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從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大局出發,徹底改變以往規模擴張的粗放式發展方式,在服務經濟高質量發展中順勢而為,作出更加重要的貢獻。借助教育信息化改革的契機,全面推進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工作模式創新,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培養出滿足社會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人才,推動高職院校高質量發展。
2 "信息化時代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困境
2.1 "課程設置不夠合理
在信息化時代,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不斷加快,學生面臨的就業環境也日益復雜。但是,部分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卻仍然停留在傳統模式階段,沒有及時跟進和對接時代需求與行業發展前沿,缺乏專業性和實踐性,難以滿足信息化時代對創新創業人才的需求[2]。一方面,部分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數量相對較少,大多以就業指導和職業生涯規劃等通識教育為主,缺乏創新創業所需要的企業管理、市場營銷、知識產權保護等專業知識。另一方面,由于教師創新意識和實踐經驗不足,在進行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大多以理論輸出為主,忽視了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在這一模式下,學生只能在課堂上學習理論知識,難以深入了解市場需求,不利于學生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2.2 "精準培養能力不足
高職院校生源組成多元,每個學生的個人職業傾向也不盡相同。這就意味著在開展創新創業教育的過程中,不僅要在課程設置方面進行改革和創新,還要注重學生的個性化特點和需求,根據學生家庭背景和個人興趣愛好的不同,為其提供更加有針對性的創新創業教育服務。但是,由于信息化建設的滯后,部分高職院校難以及時獲取市場上最新的職業人才需求、崗位能力要求,從而導致就業市場上“人職不匹配”的現象十分突出。這就需要高職院校及時引入相關數字技術及其應用,進一步破解以往教育過程中存在的數據搜集困難、分析技術效率不高、信息反饋不及時等問題,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職業發展規劃。
2.3 "保障機制亟須完善
在傳統的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下,由于缺乏相應的頂層設計,很多高職院校并沒有形成協同性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保障機制,校內各部門之間以及校、政、企之間缺乏有效的溝通合作渠道,難以支撐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長效發展和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有效提升。一方面,由于信息化建設的滯后,部分高職院校的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存在碎片化的問題,尤其是在資源整合方面還存在很大欠缺。除了創新創業教育內容的碎片化外,由于缺少統一的信息化平臺和協同機制,校內各部門之間、創新創業教育和專業教育之間也存在很大的鴻溝,導致教學資源分散、“信息孤島”等現象嚴重,師生難以獲取和共享全面的教學資源,制約了教學質量和效果的提升[3]。另一方面,學校、政府、企業等主體之間也缺乏有效的資源共享和協同機制,無法為學生提供豐富多樣的實踐機會和政策支持,難以形成良好的協同發展格局。
3 "信息化時代高職學生創新創業能力提升的策略
3.1 "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
在信息化時代,面對新業態、新經濟、新職業快速發展的形勢要求,高職院校要進一步優化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對以往的課程內容和教學方式進行調整,引導廣大學生確立更加清晰的職業發展目標,在全面提升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首先,要進一步豐富和拓展創新創業教育課程內容,從傳統的理論教學向系統性的職業規劃和服務轉變,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創業訓練、創業孵化鏈條的全過程設計課程內容,注重提升學生的創業精神與意識、創業知識、創業能力和創業心理品質,為培育更優質的創新創業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其次,要積極構建以數字化為特征的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借助數字技術及其應用整合各類創新創業教育資源,進一步革新創新創業教育資源供給模式,將更多的創新創業知識與內容融入課程體系,為廣大學生提供更加便捷的學習途徑和機會。最后,加強教師隊伍建設,切實提升“雙創”教師的專業化水平和數字化應用能力,在推動創新創業教育與專業教育相融合的同時,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質量。
3.2 "搭建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平臺
針對當前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資源數據搜集困難、信息反饋不及時以及資源整合能力不足等問題,要將數字賦能教育理念融入創新創業教育模式改革的全過程,探索構建更加完善的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平臺,實現創新創業教育資源的有效聯結。一方面,通過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平臺建設,將現代信息技術與職業教育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高職院校人才培養的個性化與精準化。高職院校可借助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平臺更加便捷和全面地獲取學生的基本信息、專業能力、興趣愛好和職業期望,并根據學生個人發展需要為其提供更加精準的職業規劃和相關服務。另一方面,通過構建創新創業信息服務平臺,高校可進一步整合校內校外各類數字創新創業資源,將在線學習、創業大賽、項目管理、資金管理等模塊有機整合,為學生的個人成長和職業發展提供支持服務。
3.3 "深化產教融合人才培養模式
產教融合是建設現代職業教育體系的重要途徑。隨著當前產業變革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需求愈加緊迫,高職院校需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更加有針對性地培養社會發展所急需的實用型人才[4]。因此,高職院校還要積極探索構建聯通校企、產教一體的人才培養模式,把創新創業教育工作與產業發展需求相對接,切實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首先,在目標定位層面,高職院校要立足地方經濟發展的現實需求,及時調整創新創業人才培養目標,在招生、培養、輸送等環節進一步加強與地方企業的合作,形成良性循環的人才培養模式。這樣不僅可以滿足地方經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多創新創業的機會和平臺。其次,在教學層面,高職院校應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實踐技能和實際工作能力的培養。例如,可以通過訂單式培養、現代學徒制等合作育人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職業選擇和實踐機會,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
3.4 "完善創新創業教育協同機制
創新創業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性工程,在信息化時代,高職院校不僅要借助數字技術充分整合校內資源,確保校內各部門之間的高效配合,同時還需要進一步加強學校與企業、政府等主體的多方協作,積極構建推動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創新發展的長效機制[5]。首先,在學校內部,要圍繞創新創業教育工作建立聯動機制,統籌規劃、協調推進校內各學科、各部門之間的溝通與合作,通過數字賦能整合各類創新創業資源和育人要素,為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升級提供制度保障。其次,在新發展格局的構建過程中,高職院校與地方社會發展的關系日益密切,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完善也需要政府、企業等各類主體的支持和配合。一方面,地方政府要從服務地方和行業經濟發展的戰略高度出發,采取積極有效的手段大力推動高校與企業之間的聯合,不斷開辟學校與政府、企業等主體合作的新途徑,探索構建校、政、企等多方合作的育人新模式,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和資源支持。另一方面,還要積極搭建相應的合作平臺,例如通過校、政、企多方聯合共建創新創業實習基地等措施,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習和創業機會,幫助學生將創新創業理念轉化為實際行動,促成企業、學校、學生三方的共贏。
總的來看,在信息化時代,各類數字技術及其應用在教育領域的融入,為我國職業教育的改革與創新提供了更為廣闊的發展空間。在這一背景下,面對我國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對高素質技能人才的迫切需求,高職院校要充分認識到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重要價值,以教育信息化改革為契機,將更多的數字技術及其應用引入人才培養全過程,從頂層設計的高度出發,全面推動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改革和升級。在這一過程中,高職院校要進一步明確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具體目標,對新時代創新創業教育工作進行整體規劃,從創新創業課程、信息服務平臺、產教融合培養以及協同保障機制等多個層面入手,探索構建以學生為中心的個性化、精準化人才培養模式,助力學生更好地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
基金項目:亳州職業技術學院關于組織申報2023年度校級科研項目“華佗醫學精神融入職業院校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徑研究”(BYK2322)。
參考文獻
[1] 翟新明,苗曉鋒,陸宇鶯.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優化路徑[J].陜西理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23,41(5):74-83.
[2] 朱益新,顓孫豐勤.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課程體系構建研究[J].創新與創業教育,2016,7(5):40-45.
[3] 陳詩慧,張連緒.新常態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的現實困囿與推進路徑[J].職教論壇,2017(4):71-77.
[4] 常曉宇.基于產教融合的高職院校創新創業教育教學改革[J].教育與職業,2019(21):76-80.
[5] 丁文劍,王建新,何淑貞.協同理論視角下高職創新創業教育多元協作研究[J].教育與職業,2018(23):64-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