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國娟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長期處于高血糖狀態,可導致各種身體組織,特別是眼、腎、心臟、血管和神經的慢性損害、功能障礙。目前,我國成年糖尿病患者已有超過1.4億人,但糖尿病患者糖化血紅蛋白治療達標率僅為64.1%,血糖控制狀況并不樂觀。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老年糖友有經常便秘的癥狀。就醫時,臨床醫生會推薦患者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來改善便秘。當患者看到或聽到藥品名稱中含有“糖”字時,內心就會充滿疑惑:“糖尿病患者不能隨便服用含糖食物或藥物吧?它會不會影響血糖的穩定性?”
乳果糖是由D-半乳糖和果糖人工合成的雙糖,主要用于改善慢性便秘或習慣性便秘,調節結腸的生理節律,用于治療和預防肝性腦病或昏迷前狀態。
由于人的胃腸道內沒有相應的雙糖酶,乳果糖口服溶液幾乎不會被吸收入血,而以原型藥物到達結腸,在結腸中被消化道菌群(如雙歧桿菌、乳酸菌)分解為短鏈脂肪酸(主要為乳酸和乙酸)、甲烷和氫,從而降低結腸內的pH值,并形成高滲狀態,把水分吸引到腸腔,使大便中保留更多的水分,達到軟化大便的目的。它通過增加糞便體積,刺激結腸蠕動,保持大便通暢,從而緩解便秘,恢復結腸的生理節律,起到治療便秘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人體攝入的富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被消化道內淀粉酶等分解為葡萄糖,葡萄糖經過腸黏膜進入血液,進而被不同組織細胞吸收,為機體提供能量。當血糖超過人體需求時,胰腺的β細胞分泌胰島素,促使肌肉和肝臟等細胞將攝取的葡萄糖變成糖原儲存起來,以維持血糖穩定。
糖尿病患者因胰島素絕對或相對分泌不足,或者胰島素利用障礙,會出現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代謝紊亂,無法轉化血液中多余的葡萄糖,導致血糖超標。因此,糖尿病的“糖”一般說的是葡萄糖。
乳果糖在人體內既不會被吸收,也不會分解成葡萄糖。所以,乳果糖理論上不會對人的血糖造成影響。

乳果糖口服溶液有多種規格,10~500毫升不等,所含成分比例基本相同。每100毫升乳果糖口服溶液約含乳果糖67克、半乳糖10克、乳糖6克。其中,半乳糖是一種單糖,為乳糖的組成部分,對于血糖沒有直接影響。乳糖是由葡萄糖和半乳糖組成的雙糖,1分子乳糖在小腸中被乳糖酶水解成1分子葡萄糖和1分子半乳糖,然后被吸收。所以,乳糖可能會影響血糖。
那么,乳果糖口服溶液中的乳糖會對血糖造成多大影響呢?以成年便秘患者為例,一般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的起始劑量為每日30毫升,維持劑量為每日10~25毫升。按照每日服用30毫升乳果糖口服溶液計算,大約攝入3克半乳糖和1.8克乳糖,經過代謝后,最終會生成約4.8克可吸收的碳水化合物,相當于一個小蘋果的1/3或一兩口米飯提供的能量,對血糖的影響非常小。因此,糖尿病伴有便秘的患者服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是安全的。

乳果糖口服溶液廣泛應用于臨床,不良反應較少。患者服用后的前幾天可能會有腹脹癥狀,通常無需停藥,繼續治療,癥狀即可消失。但是,長期超常規劑量使用乳果糖口服溶液,患者可能會出現腹痛、腹瀉、惡心,甚至電解質紊亂等不良反應。
伴有半乳糖血癥、半乳糖或乳糖不耐受、乳糖酶缺乏、胃腸道梗阻和消化道穿孔等情況者,禁止使用該藥。
在便秘常規給藥劑量下,患者接受治療數日后,如癥狀沒有改善,切勿隨意調整用藥劑量,應及時咨詢醫生或藥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