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群文閱讀被認為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之一。“1+X讀本”是一種新的閱讀教材形式,它提供了多種不同題材和風格的文本供學生選擇。文章選擇了“1+X讀本”作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中,對于“1+X讀本”的教學設計與實施分析。通過議題及分析、教學環節、文本解讀等關鍵內容,研究設計一套系統化的教學方案,以幫助和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語文綜合運用能力。
【關鍵詞】群文閱讀 ?議題及分析 ?教學環節 ?文本解讀
【中圖分類號】G623.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24)04-0157-03
一、引言
語文閱讀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培養學生語文素養的關鍵環節。群文閱讀作為小學語文教學的一種重要模式,通過引入多樣的文本,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文章以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為背景,以1+X讀本《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為例,探討相關的議題及分析、教學環節、文本解讀等內容,以期提供一種有效的教學設計方案。
二、議題及分析
(一)《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的主題和情節分析
故事的主題是描繪愛德華的特殊身份,以及他與其他人之間的交流。該故事的情節主要圍繞愛德華和露茜的友誼展開,并介紹了其他角色對愛德華的態度,同時也探討了外貌、友情和接納等主題。通過講述一個被視為恐怖的男孩的故事,小說試圖傳達一個重要的信息:不要只看外貌,而要學會理解和接納他人的內心。
(二)通過閱讀《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培養學生的情感與價值觀
故事是以“愛與接納”為主題的兒童讀物,適合培養學生良好情感和價值觀。首先,強調了接納不同之處的重要性。愛德華的外貌與常人有所區別,他卻有著善良的內心。這告訴學生們,我們應該用心去了解一個人,而不是僅僅通過外貌就下判斷。培養學生對他人的接納和尊重,避免歧視和偏見,是這本書很好的價值觀培養方面的教育。其次,強調了友善和關愛的重要性。在故事中,愛德華遇到了很多困難和挑戰,但他的一顆善良的心獲得了周圍人的認可。這讓學生們明白,友善、關心他人并且助人為樂是培養良好情感的重要要素。通過幫助他人,我們可以建立積極和支持性的人際關系,同時也培養良好的品德和價值觀。最后,強調了堅持自我和勇敢面對困難的重要性。盡管愛德華經歷了很多挑戰和對立,但他不斷堅持自己的理念和價值觀。學生們可以從中體會到勇敢面對自己的困難和挑戰,以及如何保持自信和堅守自己的信仰。[1]
三、教學環節
(一)預習環節: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預習環節是指在閱讀一本書之前,通常會進行一些活動或思考,以便更好地理解和吸收書中的內容。(1)觀察封面和書名:仔細觀察書的封面和書名。封面上可能會有一些圖畫或插圖,可以猜測一下書的主題或故事情節。根據書名,嘗試想象主人公的形象和性格特點。(2)閱讀書的簡介:閱讀書籍的簡介可以提供關于故事背景和主題的基本信息。通過文字描述,對書中的情節和人物有初步印象。(3)查找作者信息:了解一下作者的背景和其他作品,對于理解其寫作風格和主題偏好會有幫助。(4)提出問題:在閱讀之前,思考一些問題,如:故事講述的是什么?主人公面臨什么樣的問題和挑戰?可能會有哪些角色?這些問題可以幫助你在閱讀過程中有更加明確的目標。(5)進行預測:根據書籍的簡介和自己的推測,預測一下故事的發展和結局。這可以激發興趣,并且在閱讀過程中留心即可預測或修改結局。[2]
(二)導讀環節:引導學生了解文本背景和作者意圖
《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是一本令人拜倒的恐怖小說,講述了一個名叫愛德華的男孩的故事。他出生時就被注定帶有邪惡和陰暗的力量,這使得他與其他孩子截然不同。這個故事充滿了緊張、懸疑和恐怖的元素。首先,學生們需要了解愛德華的出生背景以及他在成長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愛德華的特殊能力和他所承受的邪惡力量將在這些情節中被逐漸揭示。故事的發展將引領學生們探索愛德華是如何處理他的力量和恐怖本質的。他是否能夠控制自己的力量,還是陷入了無盡的黑暗?他與其他人的關系將如何演變,以及他所面臨的考驗和選擇將導致什么樣的結局?愛德華的故事將幫助學生們思考什么是真正的恐怖,以及如何應對內心的黑暗面。
(三)閱讀環節: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
(1)外表與友誼:愛德華因外表怪異,常常被人們誤解和害怕。然而,他通過與其他孩子建立真正的友誼,讓他們了解自己,并最終接受他的不同之處。這個主題教導學生們不要片面評價他人,而是要通過了解和接觸來建立真正的友誼。(2)勇氣與自信:愛德華在故事中遭遇了一些困難和危險,但他展現出勇氣和自信來應對挑戰。通過他的經歷,讀者將會明白到勇氣和自信的重要性,以及在面對困境時堅持自己的價值觀的重要性。(3)接納不同:愛德華的外表與常人截然不同,但他仍然渴望被接納和理解。通過主人公的經歷,讀者將會學會尊重和接納不同的人,同時明白到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貢獻。(4)心地善良:盡管愛德華有怪異和可怕的外表,但他內心善良。這個故事教導學生們不要以貌取人,而是要去發現和珍視每個人內心深處的美好。[3]
(四)討論環節:促進學生的思辨與合作能力
(1)故事的恐怖元素:討論故事中的恐怖元素,比如恐怖的情節、細節和情緒體驗。學生可能會分享自己在閱讀過程中感到的恐懼和緊張。(2)故事的主題和寓意:討論故事背后的主題和寓意,學生們可能會探討故事對于人性、恐懼和勇氣的思考。(3)人物分析:討論故事中的主要角色,特別是愛德華這個恐怖男孩的心理描繪。學生們可能會分析他的動機、內心世界和成長過程。(4)作者的寫作風格:討論作者在創作中使用的寫作技巧和風格。學生們可能會談論作者如何通過語言、描寫和節奏來傳遞恐怖氛圍。
(五)總結評價環節:總結學習成果,評價學生的閱讀表現
這本讀本以恐怖為主題,適合對恐怖故事有興趣的學生。故事線緊湊,有著懸疑和驚悚的元素,并通過一系列無法解釋的事件將讀者帶入愛德華的恐怖世界。作者的描述生動細致,能夠很好地給學生傳遞出恐怖和緊張的感覺。故事中的愛德華是一個獨特的角色,他有著驚人的想象力,對恐怖事物充滿了好奇和熱愛,這使得他始終處于險境中,與各種奇怪的生物和恐怖的情節相遇。愛德華的形象深入人心,在學生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這本讀本的節奏緊湊,引人入勝。每一個章節都有令人緊張和驚奇的結局,使學生難以停下閱讀的腳步。同時,作者運用了恐怖的氛圍和意想不到的轉折來增加懸念和緊張感,讓學生一直保持著興趣和自發閱讀的欲望。
四、文本解讀
(一)了解文本背景和作者
《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讀本是由威廉·喬伊斯(William Joyce)創作的一本童書,講述了一個名叫愛德華(Edward)的男孩被視為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以及他和一位普通女孩露茜之間的友情故事。愛德華出生時,他的外貌和舉止就散發著恐怖和邪惡的氣息,無論他如何努力,都無法改變這一點。因此,愛德華在學校和社會中遭到孤立和排斥。然而,當露茜進入學校后,她沒有被愛德華的外貌所嚇倒,相反,她對愛德華很友善,并試圖了解他的內心。露茜發現愛德華并不是那個表面看起來那么恐怖的人,他內心善良、有趣并且渴望有朋友。在整個故事中,愛德華和露茜之間建立了深厚的友情,他們相互支持,愛德華也漸漸接受并展示自己的真實面貌。他們經歷了一系列冒險和困難,但通過互相的理解和幫助,最終愛德華學會了接納自己,并獲得了朋友的支持和認可。
(二)分析小說中的角色形象和情節發展
角色形象:(1)愛德華(Edward):故事的主人公,他被描述為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有超能力可以召喚怪物和惡魔。雖然外表嚇人,但內心善良,渴望朋友和接受他的人。(2)威爾伯(Wilbur):愛德華的好朋友,熱心、善良、勇敢。他不畏懼愛德華的怪異能力,與他一起經歷各種冒險與挑戰。(3)怪物和惡魔:在愛德華超能力的幫助下,各種怪物和惡魔會出現在故事中。雖然它們外表可怕,但在角色發展中展示了它們的善良和被誤解的一面。
情節發展:(1)愛德華被描繪為一個孤獨的男孩,他的怪異能力使他難以融入社會。但是,他與威爾伯結交成為好朋友,通過友誼的力量,他們一起冒險和探索。(2)故事中出現了一些世界上真正邪惡的人物,它們威脅著愛德華和威爾伯的安全。通過他們的智慧和勇氣,他們戰勝了這些邪惡勢力,保護了自己和周圍的人。(3)故事中揭示了愛德華超能力背后的故事,以及他擁有這些力量的原因。這個過程中,他們發現,雖然愛德華的能力看起來很可怕,但他的內心卻是單純善良的。
(三)探討小說中的主題和價值觀
主題。(1)恐怖與驚悚:整本讀本都以恐怖和驚悚為核心主題,通過各種邪惡、詭異和超自然的元素創造緊張和充滿驚奇的氛圍。(2)心理恐懼:讀本中的故事往往探索人類內心的黑暗面和恐懼,通過情節和角色的變化展示了心理上的緊張和恐懼。(3)友誼和團隊合作:雖然是恐怖故事,但很多故事中都有友誼和團隊合作的重要性。主人公們通過團隊合作和朋友們的幫助,最終戰勝了邪惡。
價值觀。(1)勇氣:故事中的主人公們經歷了各種恐怖的情況,但他們展示出對抗恐懼的勇氣和堅強的意志。(2)友誼和互助:故事中的角色互相幫助,展示了友誼和互助的重要性。他們在面對恐怖時團結在一起,共同面對困難。(3)信任:在故事中,主人公們需要相互信任并依賴他們的朋友和隊友來解決問題和戰勝恐怖。
五、教學實施與分析
在實施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和閱讀能力,進行個性化的指導和輔導。通過觀察學生的表現和評估學生的學習成果,教師可以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并提供必要的幫助和支持。
1.教學目標: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和情感表達能力。
2.教學重點:培養學生的閱讀理解能力,了解群文閱讀的相關知識和技巧。
3.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不同類型文本的意義和共同點,培養學生的文學鑒賞能力。
4.教學準備:教師準備多種不同類型的文本,如童話故事、民間故事、詩歌、寓言故事等;準備學生小組活動所需的材料,如小組任務卡片、筆記本等。
5.教學過程:
步驟一:導入。引導學生討論他們最喜歡的一本書,并分享他們最喜歡的一段或一個故事情節;提問學生,為什么這本書吸引他們?是什么讓他們喜歡閱讀?
步驟二:呈現。向學生介紹群文閱讀的概念,即通過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來提高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展示不同類型的文本,如童話故事、民間故事、詩歌等,并解釋它們的特點和目的。
步驟三:分組活動。將學生分為小組,每個小組有一個任務卡片;每個小組選擇一種類型的文本進行閱讀,并記錄他們的感受和理解;小組成員分享他們的感受和理解,并討論不同類型文本的共同點和區別。
步驟四:合作討論。整合小組討論的結果,引導學生總結各種類型文本的共同點和區別;引導學生討論群文閱讀對他們的閱讀理解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的影響。
步驟五:拓展活動。組織學生進行自選閱讀,鼓勵他們選擇不同類型的文本并記錄他們的感受和理解;學生分享他們的閱讀感受,并展示他們所選擇的文本給其他同學。
步驟六:總結評價。讓學生回顧群文閱讀的學習過程,總結他們的收獲和提出改進建議;教師進行評價和總結,并指導學生如何在日常生活中繼續培養閱讀興趣和提高閱讀能力。
6.教學延伸:引導學生在課后繼續閱讀不同類型的文本,并記錄他們的感受和理解;組織學生進行群文閱讀分享會,學生可以選擇自己喜歡的文本進行分享,并與其他同學交流。
六、結論
通過對小學語文群文閱讀教學設計的研究,以《愛德華——世界上最恐怖的男孩》為例,在實施群文閱讀教學時,教師應注重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和文學鑒賞能力。同時,通過引導學生深入分析文本,提高學生的思辨能力和合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情感和價值觀。這樣的教學設計有助于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和綜合運用能力,為其今后的學習與發展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王寶剛.群文閱讀教學設計與實施[J]. 語言教學與研究,2016(1):70-73.
[2]王濤.以群文閱讀培養興趣[J].小學語文教學,2019(7):68-71.
[3]張潔明,王瑞芳,白亞倫.小學語文新教材的群文閱讀教學模式研究[J].當代基礎教育論壇,2017(1):9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