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晶晶



在社會發展理念以及社會經濟不斷改進和創新的影響和帶動下,我國對文化建設工作的關注度和重視度持續提升。古建筑文物作為我國歷史財富主體,在開展古建筑保護工程期間實施全方位施工管理也尤為重要,能夠讓由于施工管控力度不足或者不全面致使文物損壞或者價值降低等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得到有效控制。基于此,文章就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的施工關鍵點以及存在的弊端展開必要分析,并針對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施工管理要點展開深入探討,以供參考。
我國具有悠久的歷史文化,建筑行業也具有較為豐富的發展歷史和發展經驗,大量古建筑文物工程具有極高的文化價值和科研價值,為有效保證相關工作開展的全面性以及古建筑文物保護工作成效和質量,古建保護工程相關標準和要求日漸嚴苛。結合工程項目實際要求以及具體內容而言,古建保護工程相較于其他工程項目管理工作難度和壓力較高,在開展施工管理工作期間所受影響因素較為多樣。以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項目特點作為依據和基礎,針對施工管理要點開展全面深入分析,以此為行業實現高效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保障和必要支持。
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施工關鍵點
結合某市三坊七巷的保護實例,由此可知,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所應用的施工策略和方案多以《中華人民共和國文物保護法》及其實施條例、該省文物保護管理相關條例等法律法規作為依據和基礎,并與該市自身具體狀況進行有機結合而制定的施工辦法。針對歷史文化街區的保護以及相關管理工作,則需嚴格按照“統一規劃,分步實施,有效保護,合理利用”的原則。
結合文物保護單位所制定的相關管理條例,使用人或者單位應對古建筑文物提供必要保護和修繕工作。就我國大多數地區而言,均有向市民開放古建筑文物的情況,但是由于天氣以及氣候等因素的影響,致使建筑木架發生腐爛或者開裂問題,為有效保護并控制古建筑物損壞程度,使用單位應進一步提升對日常檢查工作的關注度和重視度,并定期開展修繕管理工作。
大型架構或者更換用材等技術要求如下:
就木材含水率而言,梁、枋等構建用材含水率應嚴格控制在25%以下;桷類構件以及板類構件等相關用材含水率應控制在18%以內;桁類構件含水率應小于20%。
對于木構件斜率來說,梁、枋以及斗拱類等諸多構建的斜率,應嚴格控制在18%以內。
針對部分木材需開展木材物理力學性能試驗工作,保證其整體強度能夠充分滿足工程要求和標準。例如木材的重量或者色澤相較于同類型材料具有明顯差異,木材的年輪平均寬度達到6毫米以上等。
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存在的弊端
制度完整性欠缺。古建筑文物保護與開發工程相較于其他工程項目在本質上存在較大差異,在開展相關工作期間,應針對古建筑工程項目所具備的文化價值進行深入分析和綜合考量。這就要求在實際施工期間對于設備因素或者人為因素等對古建筑文物自身文化價值以及歷史價值造成的影響和破壞進行有效管控。就現階段發展狀況而言,由于行業內部相關制度不完善、不健全,絕大多數工程項目在實際施工作業期間相關參考依據不合理、不明確,主要以完成工程需求為目標,而對古建筑文化特殊性質的關注力度和重視程度嚴重欠缺。
資源投入不科學。古建筑文物作為社會發展的重要財富,但是工程整體盈利能力水平偏低,行業對其關注力度和重視程度缺失,致使工程資金投入不科學、不合理問題發生。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從本質角度出發是文物開發與保護領域相結合的工程項目,絕大多數建筑方對相關建筑知識掌握和了解不夠深入全面,自身整體專業水平較低,致使資金投入整體合理性和科學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
表1為部分古建筑工程項目與一般房屋建筑項目的費用構成對比,并得出以下結論。相較于一般工程項目來說,古建筑項目費用構成更具復雜性和多樣性,同時,伴隨工程項目的不同,其費用構成比例也存在較大差異。此種費用管控難度也是造成古建筑文物工程實際作業期間資金投入科學性、合理性難以得到有效保證的原因之一。
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中的施工管理要點
提升前期準備工作力度。為保障工程項目在開展施工管理工作期間更具完整性、可行性和有效性,可憑借適時提升對前期準備工作的關注力度和重視程度的方式,實現對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實施管理的進一步改進和完善,以這一需求為出發點,可提出如下幾個要點:
在項目工程開展正式施工作業前期,針對項目具體狀況展開綜合考量,針對施工現場開展嚴格科學環境勘察以及地質勘察工作,并以相關勘察結果和數據信息作為依據和基礎,完成對工程方案的規劃以及調整。特別是針對需求多樣且要求嚴苛的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來說,應以施工方的角度對環境具體狀況開展全面精準評估工作,并根據勘察相關結論對方案進一步明確。
有效保證相關方案規劃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是提升前期準備工作成效和質量的關鍵前提條件。工程項目施工方案的核心在于現場施工管理以及技術要點,對于相關施工方案而言,應對技術要點以及驗收標準等與工程施工或者管理相關的內容進一步明確。工程項目施工組織設計規劃的重點在于對現場進度以及資源投入的管理工作,為工程項目在規定時間內高質量、高成效完成提供必要支持和強有力保障,同時實現對工程成本進行有效控制。
除此之外,項目在開展實際實施工作期間應進一步提升對外部因素監督管理工作的關注力度和重視程度,結合現場因素具有一定多樣性和可變性,這就需要對施工現場環境的實際狀況開展全面監督以及觀察等工作,在外部影響因素發生變動的條件下,也應對工程項目相關施工方案以及管理策略進行適時調整和科學改進,以此為所采取的管理模式、管理手段等需求與現場具體狀況的一致性和契合性提供強有力保障。
完善古建保護工程監管體系。現階段業內針對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相關管理體系,整體完整性有所欠缺,加之工程項目特殊性的影響,致使現場管理工作整體成效、質量以及權威性難以得到有效保障。及時改進并科學創新,完善監督管理體系是實現項目施工管理成效和效率得以提升的關鍵。
工程項目在招投標以及承包發包階段而言,需針對后期工程監管相關工作進行全面深入地考量。充分利用約定工程管理手段,并對第三方監管參與形式和路徑進行進一步明確,以此為構建多方制約的現場管理策略打下堅實基礎,以此讓“一家獨大”或者“職權合一”的監管現象發生的可能性得到有效控制。
有效提升現場監管工作整體規范性和可行性,充分結合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相關需求和標準,并針對工程項目碎片化展開綜合考量,這就需要各分項分部工程在實際施工作業期間借助規范報送體系以及構建管理團隊等手段,從而讓部分項目在實際開展期間,監管監控工作的全面性得到有效保證。
就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而言,可以此特性作為依據和基礎制定專項驗收方案,對各分項分部工程在實際施工作業期間的質量關鍵控制點進行科學評判,同時以此為依據,完成質量驗收標準和要求的制定。以此,為各環節均充分滿足驗收要求和標準且所遵循的驗收體系和標準的精準性、合理性以及全面性提供強有力保障。
現場監管體系應實現自身職能得以全面施展和充分發揮,可由建筑方、監理方以及施工方協同完成監管團隊構建工作,憑借專項檢查以及不定期檢查,讓現場監管工作成效和水平得到顯著提升,例如,針對工程項目質量整體安全性以及工程成本等諸多指標開展全面監督管理工作。
科學管控資金。在開展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施工作業期間,不可預知的問題時有發生,要想進一步提升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科學性以及合理性,這就要求對施工整體開展全面控制工作,須針對相關技術以及方案開展深入分析和論證,然后針對各項技術方案以及材料選取等開展嚴格對比,以此為實際,施工期間各環節均能完全符合相關要求和標準提供必要支持和強有力保障。首先,在開展實際施工作業期間,應全面遵守相關法律法規以及操作規范所提出的要求和標準開展。在開展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實施期間,應對各工序相關作業流程,開展精細劃分和科學設定,同時對相關技術方案和措施進行合理調整和科學創新,并安排專門人員進行負責。其次,需針對施工現場開展全面勘察和精準測繪工作,然后以文物建筑自身特性為依據和基礎,結合現場具體狀況完成施工方案制定工作。最后,在開展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實際施工作業期間,應充分結合各歷史時期建筑特點以及結構形式等對技術措施和方案進行及時調整和完善,同時,在以充分滿足相關技術要求和標準的基礎上開展各項施工作業。
全過程技術管理優化對策。結合實際發展狀況來看,技術管理的進一步明確,能夠為現場施工管理工作順利、平穩、高效開展提供正確引導和必要保障,以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特殊要點作為依據和基礎,針對技術管理工作提出以下幾點建議。
技術管理工作應與工程項目整個過程建立緊密聯系,從項目策劃到竣工交付均需要相應的技術管理體系進行輔助和支撐。充分結合現場施工環境整體技術水平不足或者缺乏技術支持等現狀,可要求設計方協同開展現場施工管理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以及相關設計規劃,也可借助專家團隊或者工程咨詢方獲取技術保障,以此為實現項目順利平穩高效開展提供必要支持。
前期技術方案制定工作完成后,對施工管理應用的實際狀況開展全面監督工作。待到工程項目進入正式施工階段,在外部諸多因素的影響和干擾下,致使技術方案存在一定局限性,其應用成效和質量受到影響,所以,在項目開展實際施工作業期間,也應進一步提升對外部因素的關注力度和重視程度,以外部因素的變動為依據進行實時調整和必要改進,以此讓工程項目管理期間技術方案與現場具體施工相關需求不一致等相關問題發生的可能性得到極大降低。
由于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具有一定特殊性,現階段工作部分內容整體完整性、可行性欠缺,對于此類特殊需求而言,可借助小范圍試點施工或者構建信息模型,完成方案可行性論證等手段,從而讓所選用的技術體系能夠充分符合相關要求和標準。除此之外,進一步加快共享技術庫構建進程,進一步豐富有關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技術的管理要點。
工程資源控制管理要點。建筑文物保護工程項目在實際施工作業期間所需的工程材料、機械設備以及勞務人員被統稱為工程資源。由此可見,在開展工程項目施工管理工作期間,工程資源全面控制在其中極為重要的地位和作用,針對行業現階段發展狀況以及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相關特殊要點,對工程資源控制管理工作提出以下要點。
就工程材料質量控制工作而言,需從前期材料采購工作入手進行必要改進和優化,對項目所需材料,性能等相關要求和標準進行進一步明確,以此讓所有參與工程項目現場施工的材料能夠充分符合項目需求提供強有力保障和必要支持。除此之外,也應有效保證材料進場統籌工作質量和成效,特別是針對用量少且處于核心工序的材料,應根據材料的生產以及運輸周期等條件狀況提前統籌進場。
針對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相關工作人員以及基礎工人同樣需開展管理工作,應有效保證工人自身技術水平、專業性以及施工經驗能夠充分符合現場施工需求,以此實現對工人科學配置,憑借技術交底以及考核等工作,為工人自身能力得以充分發揮和施展提供強有力保障。針對工人自身安全意識以及安全保障能力開展必要教育和培訓工作,而對于高空作業或者特種設備操作,需堅持持證上崗的工作原則。
在近幾年持續高效發展的環境背景下,古建筑文物保護措施逐漸向多樣化方向靠攏。憑借規范化、標準化手段的合理運用讓古建筑文物價值得到充分施展和深入挖掘,為進一步加快社會思想構建進程以及新時期精神消費需求得到極大滿足提供多樣化渠道。行業發展腳步日漸推進,在未來發展中會有更多更具先進性和有效性的技術以及管理理念與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進行有機結合,實現以古建筑文物保護工程作為媒介和橋梁讓我國歷史文化底蘊得到全面呈現。
(作者單位:山西省文化遺產勘測與保護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