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譽霖
給排水施工是土木工程項目建設的重要內容,能夠直接影響工程質量,給用戶的生活造成影響,甚至影響周邊的生態環境。為提高給排水工程的施工質量,通常從分析給排水施工中存在的問題并采取可靠的改進措施著手,對給排水施工進行優化。下面參考《給水排水工程結構》一書對給排水工程中的鋼筋混凝土材料選用和力學性能進行介紹,分析鋼筋混凝土結構基本構件的設計與受力計算,并提出優化給排水施工技術的措施。
全書分為九個章節:第一章簡單介紹給水排水工程的結構與特點;第二章分析混凝土結構的基本設計原則,介紹其結構功能、設計使用年限等基本概念,對荷載、材料強度的取值以及極限狀態設計進行詳細分析;第三章研究結構材料的力學性能,如鋼筋、混凝土的強度和變形等,并對二者結合的黏結強度進行分析,提出科學選用材料的方案與措施;第四至六章為鋼筋混凝土受彎構件的正截面、斜截面承載力計算,并介紹受彎構件裂縫寬度與撓度驗算;第七章為受壓構件承載力計算;第八章則對受拉構件的承載力及裂縫寬度進行驗算;第九章介紹鋼筋混凝土梁板結構設計,包括現澆單向板與現澆雙向板的結構平面、受力分析及構造要求等。
土木工程的給排水系統涉及給水與排水兩部分內容。其中,給水系統包括水源、水廠等供水部門,以及配水管網與輸水管道,可在對水進行凈化處理后,根據合理的輸送規劃方案將其傳輸給用戶。排水系統包括污水處理廠、排水管網等,可對污水、雨水進行凈化處理與排放,在解決廢水問題的同時改善城市環境,為人們的生產生活提供更加舒適、安全的環境。可以說,給排水施工對整個工程項目的質量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因此對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問題進行分析和改進具有重要的意義。
目前土木工程的給排水施工通常存在以下問題:一是管道漏水及堵塞問題。受管道的結構設計以及管道材料或施工技術的影響,給排水管道容易出現輸水不暢、漏水、堵塞等問題,導致用戶的正常用水或污水排放受到影響。尤其是在暴雨等惡劣天氣條件下,市政排水管道極易發生堵塞,從而導致雨水倒灌,影響居民出行,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城市內澇。二是地漏選材、施工不合理。地漏是排水系統中的重要設備,能夠引導水流流向并防止管道中的有害氣體進入室內,但在施工過程中經常發生地漏高度超出地面、地漏型號材質與設計不匹配及地漏安裝不規范等問題,從而影響土木工程的排水效果。三是給排水管道的噪音問題。不同材質的給排水管道在給排水時會發出不同分貝的噪音,且管道內水流較小時也會產生噪音,另外水泵機房也會產生很大的噪音,對周邊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響。
為解決上述問題,可從給排水工程的結構設計、材料選用等方面進行優化設計,完善工程設計與施工質量。結合《給水排水工程結構》一書內容,可采取以下措施。
第一,科學設計給排水工程結構,規范施工。給排水工程采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其管道的平面布局與施工直接影響給排水效果。在設計時,工作人員需對鋼筋混凝土的結構、強度等進行分析,并對受彎構件、受壓構件、受拉構件等的承載力與裂縫寬度等的極限狀態進行計算,從而制定完善的工程結構設計與施工方案。工作人員在設計給排水工程的鋼筋混凝土結構時需綜合考慮水文地質勘測數據,在進行管道布局時應考慮地形地勢條件,從而確保給排水管網能夠盡可能覆蓋大部分用戶。管道的結構應采取現澆鋼筋混凝土箱涵的方式,利用鋼管、UPVC 及玻璃等作為內部管線。總之,給排水工程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抗震、防腐等要求,確保結構設計的安全性與規范性。此外,泵房、地漏及濾池等的設計與施工也應遵守設計規范與構造要求。例如,泵房應盡量設置在區域中央或用水大戶旁邊,減少管道鋪設長度,從而減少管網水頭漏損;地漏的施工應在滿足空間給排水需求的同時確保地漏的高度合適,不會造成堵塞及輸水困難問題。
第二,合理選用施工材料及設備型號,提高給排水工程的質量與使用壽命。為解決材料對給排水工程施工質量的影響,須合理選用施工材料。例如,在選擇鋼筋、混凝土等材料時,施工人員需要根據結構強度、構件承載力以及裂縫寬度極限狀態值等數據來選擇合適的種類與型號,確保給排水工程結構更加安全。在選擇管道材料時,選擇質量合格的PSP 隔音管、柔性連接鑄鐵管等,并在管道與底板之間、管道穿墻洞口處等位置填充抗震材料,同時應在管道出水管上設置可曲撓橡膠軟接頭,從而實現減震、降噪的目的,解決水流振動所造成的管道噪音問題。
總之,通過對給排水工程施工技術問題的全面分析,施工團隊可采取上述優化措施,以確保給排水工程的結構設計、材料選用、施工安裝都能更加保質保量,為用戶用水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