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燦華
打造教育亮點是當前教育領域許多部門和學校的努力方向,有了被外界認可的亮點特色,也就意味著有了自己獨特的“標識符號”,可以在某個區域內“成嶺成峰”。亮點的打造大體會從教學的目的、內容、手段等方面入手,如,有的學校推行社會責任感教育,強調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意識和公益精神,使學生能夠更好地為社會作貢獻;有的學校推行雙語教學,學生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接受不同的文化和觀念,培養其跨文化交流能力;有的學校利用多媒體教學、在線學習等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效率。無疑,這些都是教育領域中的瑰寶,能夠為學生的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保障,能夠為教育的進步和發展作出積極的貢獻。
什么是教育亮點?它可以是一個創新的教育模式、一項成功的教育改革、一個優秀的教育項目或計劃,也可以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工作者或一個優秀團隊。其通常具有以下特點:一是創新性,往往是在傳統教育模式的基礎上,通過創新和改進而產生的,能夠突破傳統教育模式的局限,為學生提供更加個性化、全面化、多樣化的教育服務。二是實效性,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幫助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和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實踐能力和團隊合作精神。三是推廣性,能夠在其他學校和地區得到廣泛應用和推廣,為其他地區的教育改革提供借鑒和參考,推動整個教育領域的進步和發展。四是影響力,能夠引起社會各界的關注和認可,為學校贏得聲譽和榮譽,以此提高學校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提煉教育亮點的目的是為了提高教育的整體水平,推動教育的創新和發展。但不可虛構或夸大學校的成就和優勢,以此吸引學生和家長的注意力,如夸大升學率來貶損同類學校,或者夸大信息化的作用而盲目加大投入,這種行為不僅違反了誠信原則,還可能會導致學生、家長或管理部門做出錯誤的判斷。
教育有特色亮點自然是好事,每一個成功的教育案例,都離不開領導班子的精心策劃、教師的悉心指導和學生的積極投入。這些投入和指導的成果,就像明亮的燈火,照亮了教育的道路,讓我們對未來充滿期待。無論是學術成就的取得,還是個人特長的展現,都是教育成果的亮點,讓人對教育的未來充滿信心。然而,當我們過于追求這些“亮點”,就很容易“亂了線”。在教育實踐中,“線”指的是教育的目標和過程。當我們過于關注結果,就可能忽視了教育過程的價值。當我們為了追求明亮的“點”而急忙趕路時,就可能會忽略沿途的風景和學習的過程。這種對“線”的忽視,實際上是對教育全面性和深度的缺失。這就像一幅畫,如果只注重某一部分的色彩和細節,便會破壞整幅畫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對“面”的傷害,實際上是對教育整體性和公正性的損失。
因此,我們必須反思并認識到,教育并不是簡單的追求亮點,而是需要全面、深入地理解和實踐。在追求教育“亮點”的同時,我們必須保持對教育目標和過程的清晰理解,以確保教育的全面性和平衡性。我們在追求成功的同時,也要保持對失敗的反思和總結,我們必須改變傳統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式,引入更多的創新和實踐元素,將注意力更多地放在關注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全面成長上,如此,才能實現教育的初衷,培養出更多有理想、有擔當的接班人。
(作者單位: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開發區社區學校)
編輯:郭裕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