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曉思



“系統推進地方立法,精準有力開展監督……以法治之力促進發展、保障善治。”“以能動司法服務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著力以高質效檢察履職為大局服務。”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上,“法治”成了高頻詞。一年來,浙江沿著法治浙江道路砥礪前行,探索法治中國建設新路徑,努力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不斷注入法治新動力。
邁步新征程,如何打造展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制度優越性的省域實踐范例?如何高水平推進平安浙江法治浙江建設?出席會議的省人大代表建睿智之言、獻務實之策。
讓人大工作“飛入尋常百姓家”
阮重暉:通過開放的理念、開放的平臺、開放的方式,讓人民群眾參與到人大工作全過程,推動人大工作更好地聽民聲、匯民意、聚民智、惠民生。
“助推三個‘一號工程、出臺生態文明建設決定、召開基層人大工作座談會……”翻看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省人大代表、杭州市錢塘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阮重暉十分振奮:“2023年是省十四屆人大常委會履職的第一年,開局就拉滿弓,交出了一份亮麗的成績單,‘老名片持續擦亮、‘新名片不斷涌現,為基層人大樹立了標桿。”
在看到著力發展和踐行全過程人民民主相關工作時,阮重暉在“擴大人民群眾有序參與”“首次組織群眾視頻旁聽”“加大民主立法、開門監督力度”等關鍵詞上作出了標注。
過去一年,錢塘區人大常委會在擴大人大工作公開化方面作了不少探索:推行常委會會議網絡直播;邀請代表列席常委會會議,并召開列席代表座談會;實行公民旁聽常委會會議,旁聽人員可以圍繞會議議題提出書面意見建議;實行開門監督,做到監督議題來自群眾、監督過程讓群眾參與、監督實效讓群眾評價。
“人民群眾是人大工作的力量源泉、智慧源泉和活力源泉。門打開了,群眾參與進來了,就會有推動力,人大工作就會更加接地氣。”阮重暉說,“我們要讓人民群眾感受到人大工作是實實在在聽取人民群眾的意見、認認真真為人民群眾解決難題。”
對于如何更加密切同代表和人民群眾的聯系,讓人大工作“飛入尋常百姓家”,阮重暉也有自己的思考:“將進一步完善人大工作公開制度機制,推進常委會會議旁聽公民的主體多元化,開展‘人大機關開放日活動,持續推進人大工作公開化。”
“希望通過開放的理念、開放的平臺、開放的方式,讓人民群眾參與到人大工作全過程,推動人大工作更好地聽民聲、匯民意、聚民智、惠民生。”阮重暉說。
持續擦亮基層人大工作品牌
顧衛衛:進一步激活創新動能,塑造基層人大工作亮點,提升“民呼我為”的工作質效,打造更多具有奉化特色的基層民主實踐品牌。
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到,持續擦亮參與式預算、代表亮身份、局長·代表面對面等實踐品牌,深入推動基層民主建設。對此,省人大代表、寧波市奉化區人大常委會主任顧衛衛深表認同。
近年來,奉化區人大持續推進鎮(街道)人大實效化、特色化建設,以“周一夜訪”為載體,創新工作多點開花。大堰鎮人大創設“云上三領”人大代表聯絡點,推動高山農業、民宿業和來料加工業等產業發展;人大方橋街道工委出臺指導意見,打造“人大代表聯絡站+共享法庭”多元解紛模式助推基層社會治理;人大莼湖街道工委探索構建“代表+督辦”監督閉環機制,推動民生領域重點事項“聯督聯促”;人大岳林街道工委創新工作評議方法,推行“一輪票決、兩輪評議”工作機制……
“堅持全區一盤棋、兩級協同抓,建立聯系指導機制,深化‘領導屬地聯系+工委對口指導,進一步優化績效評價指標及評分標準體系,加大特色品牌創新評價權重,實現‘一地創建、同類推廣、整體提升。”顧衛衛詳細介紹了奉化區人大推動品牌建設的方法路徑。
截至目前,奉化區人大有區級人大品牌1個,鎮(街道)品牌11個。下一步如何深化推進,持續擦亮工作品牌辨識度?
“這次省人代會上,基層民主建設和基層人大品牌打造工作是我重點關注內容之一。”顧衛衛說,“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到‘更實推進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實踐,推動鄉鎮街道、開發區人大工作規范化制度化,健全工作指引和標準體系,為我們基層人大如何進一步做好工作品牌創建厘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
“奉化區人大常委會將進一步激活創新動能,塑造基層人大工作亮點,提升‘民呼我為工作質效,打造更多具有奉化特色的基層民主實踐品牌。”顧衛衛表示。
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園
劉素婷:將持續聚焦“產業聚變、城市蝶變、幸福躍變”,找準人大著力點,用心“選題”、用力“答題”、用功“破題”,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園。
持續推動經濟行穩致遠、持續推動縮小“三大差距”、持續推動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省人大常委會推進共同富裕的扎實舉措,讓省人大代表、溫州市洞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素婷欣喜:“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是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交給浙江的重大政治任務,浙江各級人大使命在肩。”
過去一年,洞頭區人大交出了優異的助力共富答卷。洞頭是全國14個海島區(縣)之一,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為實現“真正把洞頭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花園”的美好愿望,洞頭區人大助力共同富裕的腳步從未停歇。
2021年9月,依法作出《關于促進和保障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海島樣板的決定》,切實將區委的決策部署通過人大法定程序轉化成全區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
2022年3月,專門出臺《關于助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海上花園的四年行動方案》,排定90余項具體工作,推動共同富裕海上花園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努力爭取溫州市人大的指導與支持,穩步推進海上花園立法工作。2023年6月5日,《溫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和保障洞頭海上花園建設的決定》正式公布施行,為洞頭打造海洋經濟發展增長極、建設海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指明了一條依海富民、以海強區、人海和諧的海島共富之路。
細數洞頭區人大助力共富的成效,劉素婷認為,關鍵在于摸清問題、聚合民意、立足實際、推動落地。比如,將《聚焦幸福要事,全域推動和美鄉村建設的建議》列為重點督辦建議,全力助推251件“幸福要事”落地,尤其是緊盯陸域引調水工程,徹底解決離島鹿西鄉群眾“靠天吃水”問題。
“下一步,將持續聚焦‘產業聚變、城市蝶變、幸福躍變,找準人大著力點,用心‘選題、用力‘答題、用功‘破題,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園。”劉素婷說。
劉素婷:將持續聚焦“產業聚變、城市蝶變、幸福躍變”,找準人大著力點,用心“選題”、用力“答題”、用功“破題”,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園。
持續推動經濟行穩致遠、持續推動縮小“三大差距”、持續推動高水平文化強省建設、持續推動生態文明建設……省人大常委會推進共同富裕的扎實舉措,讓省人大代表、溫州市洞頭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劉素婷欣喜:“在推進共同富裕中先行示范,是習近平總書記、黨中央交給浙江的重大政治任務,浙江各級人大使命在肩。”
過去一年,洞頭區人大交出了優異的助力共富答卷。洞頭是全國14個海島區(縣)之一,因海而生、向海而興。為實現“真正把洞頭建設成為名副其實的海上花園”的美好愿望,洞頭區人大助力共同富裕的腳步從未停歇。
2021年9月,依法作出《關于促進和保障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海島樣板的決定》,切實將區委的決策部署通過人大法定程序轉化成全區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覺行動。
2022年3月,專門出臺《關于助推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海上花園的四年行動方案》,排定90余項具體工作,推動共同富裕海上花園重大決策部署落地落實。
努力爭取溫州市人大的指導與支持,穩步推進海上花園立法工作。2023年6月5日,《溫州市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關于促進和保障洞頭海上花園建設的決定》正式公布施行,為洞頭打造海洋經濟發展增長極、建設海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指明了一條依海富民、以海強區、人海和諧的海島共富之路。
細數洞頭區人大助力共富的成效,劉素婷認為,關鍵在于摸清問題、聚合民意、立足實際、推動落地。比如,將《聚焦幸福要事,全域推動和美鄉村建設的建議》列為重點督辦建議,全力助推251件“幸福要事”落地,尤其是緊盯陸域引調水工程,徹底解決離島鹿西鄉群眾“靠天吃水”問題。
“下一步,將持續聚焦‘產業聚變、城市蝶變、幸福躍變,找準人大著力點,用心‘選題、用力‘答題、用功‘破題,聚力打造共同富裕海上花園。”劉素婷說。
發揮代表作用? 助力基層治理
鄭文紅:群眾認可的實踐方式,才是讓民主落地的最好路徑。要緊扣“黨政所需、群眾所盼、人大所能”,把基層人大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真、更貼近百姓。
基層強則國家強,基層安則天下安。人大代表熟悉所在行業的實際情況、了解群眾所思所想所盼,在基層治理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提出,要發揮代表聯絡站、基層立法聯系點、全國人大財經預算工作聯系點陣地作用,讓群眾找到代表、讓代表走進群眾。對此,省人大代表、浦江縣人大常委會主任鄭文紅深有感觸。
“一直以來,浦江縣人大篤行‘干部下基層開展信訪工作所蘊含的立場觀點方法,不斷加強和改進基層人大工作,實現了民意收集全覆蓋、無盲區,民主監督全方位、無死角,民生服務全鏈條、無堵點,從而保證人民的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落實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各環節全過程。”鄭文紅介紹,聚焦群眾急難愁盼,立足基層單元陣地,浦江縣人大創新搭建“代表直通車”活動平臺,組織人大代表、常委會領導、“一府一委兩院”負責人進代表聯絡站會商。
“常委會領導每月15日下沉到聯系鄉鎮,各委辦成員每季度至少1次到所在代表聯絡站,代表每周至少半天上門聯系群眾,做到了人員全下沉、聯系全天候。”鄭文紅說,這一平臺的搭建推動解決了一批涉及多個部門、歷史遺留、久而未決的突出問題,同時,督促政府單獨設立了每年2000萬元的“微民生實事”專項資金,專門解決群眾身邊的小事。如今,浦江老百姓遇到問題就想到代表,隨時能找到代表,而代表也時刻心系百姓,主動了解訴求、反饋情況。
2023年,以“干部下基層開展信訪工作”經驗20周年為契機,浦江縣人大常委會在助力基層治理方面又作出新的探索和嘗試。將全縣1029名五級代表全部融入778個基層治理網格,通過代表主動幫辦、聯動服務、全程督辦,做到了民意“網”中集、訴求“格”中辦、化解在萌芽。
“群眾認可的實踐方式,才是讓民主落地的最好路徑。”鄭文紅表示,浦江縣人大常委會將緊扣“黨政所需、群眾所盼、人大所能”,探索建立“雙指導一清單一評選”“五級聯動、六組融合”機制,建立健全代表聯絡站(點)的運行標準、評價指標體系,把基層人大工作做得更細、更實、更真、更貼近百姓。推進聯動監督? 放大聚合效應
蔡周鈞:聚焦“線上貫通”“線下聚合”,優化人大監督與其他監督協同配合的路徑銜接,豐富聯動監督的形式內容,推動聯動監督規范化、智慧化、長效化。
“建立人大監督與紀檢監察、審計、行業部門、社會等監督貫通協調機制。”“強化聯動監督、組合監督、跟蹤監督。”省人大常委會工作報告中關于監督協同機制的表述,讓省人大代表、三門縣人大常委會主任蔡周鈞眼前一亮。
“開展聯動監督是三門縣人大一直在探索創新,且堅持完善的一項工作。”蔡周鈞介紹,2017年6月,三門縣人大常委會在全省率先作出《關于加強行政檢察監督工作的決定》,與檢察機關同向發力,以代表建議與檢察建議雙向轉化銜接為切入點,不斷探索人大監督疊加檢察監督的新路徑,推動了一大批民生熱點問題的加速解決,實現了“1+1>2”的監督效果。
“這項工作已經堅持開展了7年,通過聯合督辦,檢察建議回復率提升到100%,提高了檢察建議辦理剛性;通過線索交辦,45件代表建議成功轉化為檢察建議。相關工作先后得到省人大常委會、省檢察院主要領導批示肯定;‘人大·檢察法律監督智聯督辦應用入選全省第二批數字法治好應用,并實現全省推廣。”三門縣人大常委會交出了聯動監督的高分答卷。
“過去一年,省人大常委會將強化監督協作列入‘五個四工作規則中,系統構建了‘四督聯動工作機制,推動了人大監督工作做深做實、迭代升級。”蔡周鈞說,“我們貫徹落實省人大常委會部署要求,在人大、檢察兩家單位聯動的基礎上,主動加強與紀檢監察、法院、審計、司法等4家單位的協作配合,持續擴大多元合作‘聯動圈,探索構建了資源共用、渠道共建、監督共促、成果共享的法治監督共同體,進一步提升了聯動監督的質效。”
“新的一年,省人大常委會提出了‘監督貫通聚合化的具體要求,這為我們深化聯動監督進一步厘清了思路、明確了方向。”蔡周鈞表示,“接下來,三門縣人大將按照系統、融合、共建、協同的理念,聚焦‘線上貫通‘線下聚合兩大重點,出臺實施意見和系列工作舉措,優化人大監督與其他監督協同配合的路徑銜接,豐富聯動監督的形式內容,推動聯動監督規范化、智慧化、長效化。”
提升涉外法律服務? 助力高水平開放
王愛華:要完善涉外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助推打造長三角開放新高地,助推形成多層級涉外法律服務新格局,加快提升涉外法律服務水平。
“在助力三個‘一號工程、營造最佳營商環境這些方面,浙江法院的確是做了大量有意義的工作。”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嘉興代表團的小組審議會上,省人大代表、浙江興嘉律師事務所合伙人、一級律師王愛華對浙江法院工作表示充分肯定:“法治興則市場興,市場興了,我們的營商環境就順。省高院在過去的一年中,始終以‘法治是最好的營商環境為宗旨,努力護航經濟高質量發展。”
報告中,“助力高水平對外開放”相關工作引起了王愛華的關注。他說,近年來,國家對涉外法律服務的建設力度不斷加大,先后成立了國家級涉外律師人才庫、“一帶一路”學院、“一帶一路”律師聯盟等。浙江省專門印發《浙江省涉外法律服務發展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年)》,并成立“一帶一路”律師聯盟杭州中心。
“嘉興的涉外經濟異常活躍,涉外經濟指數在全國排在前列。推進更高水平‘走出去和更高質量‘引進來,已成為促進嘉興開放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王愛華說,做好這些工作需要專業化、職業化、市場化和國際化的法律服務支撐。
但通過大量的調研,結合工作實踐,王愛華發現,目前嘉興“長三角”涉外法律服務機構尚未建立,缺少涉外法律服務專業人才,涉外法律人才競爭力不足。
為此,他建議要完善涉外法律服務體系建設,助推打造長三角開放新高地,助推形成多層級涉外法律服務新格局,加快提升涉外法律服務水平;加強扶持支撐力度,打造涉外法律服務典型案例庫和域外法律檢索平臺,為市場主體依法開展跨境經濟活動提供精準法律指引。
高質效檢察守護司法公正
陳沸:檢察機關與審判機關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案件共同調解機制,做好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案件調解和矛盾化解工作。
“我省檢察院在維護國家安全和社會大局穩定方面發揮了應有的積極作用,成績可圈可點。”1月25日,在省十四屆人大二次會議杭州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中,省人大代表、上海建緯(杭州)律師事務所主任陳沸對今年的省檢察院工作報告給予肯定:“報告通過翔實的數據和鮮活的案例,讓我深刻感受到我省檢察機關以高質效檢察履職服務大局的使命擔當。”
作為一名法律工作者,陳沸一直關注司法工作,對于檢察院工作有著深切體會。“檢察機關的司法檢察職能中,刑事檢察工作歷來是重中之重。民事檢察、行政檢察以及公益訴訟檢察工作雖多有亮點,但是總體的工作量和成效相比較于刑事檢察還是比較弱。”審議中,他建議檢察機關要加大民事、行政和公益訴訟檢察業務的人才培養工作,拓寬思路,提升工作績效。
2023年4月,最高檢提出“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要求,成為檢察機關履職辦案的價值追求。“但隨著我國進入輕罪時代,認罪認罰從寬制度的適用率比較高,很多一線檢察官辦理的案件大多為簡單案件,且多數適用認罪認罰從寬制度處理,控辯對抗程度較低,影響辦案一線檢察官的能力提升。”對此,陳沸建議檢察機關要秉持“簡案簡辦、難案精辦”的理念,在加強認罪認罰案件的辦案質量把控的同時,重點強化檢察官業務素養和能力的提升,遇到疑難復雜案件能夠依法公正處理。
報告提到,依法維護當事人合法民事權益,依法提出抗訴和再審檢察建議1214件,監督數位居全國前列。這讓陳沸感到欣喜,同時也對進一步規范民事再審檢察案件辦理有了更深層次的思考。他認為,檢察機關與審判機關要進一步健全完善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案件共同調解機制,做好民事再審檢察建議案件調解和矛盾化解工作。對涉及群體性糾紛或者引發社會廣泛關注,可能影響社會穩定的案件,以及重大、疑難、復雜、敏感等案件,法檢兩院要建立健全常態化工作聯系機制,共同守護“嚴格依法、司法公正”。
(通訊員何愛民、洪盈煥、姜宇、潘斐斐、金海廣、史張懿、成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