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陽縣人大對常委會監督計劃進行“再聚焦”、對載體平臺進行“再整合”、對代表活動進行“再細分”、對調查研究進行“再深化”、對結果運用進行“再規范”,以人大監督更精準有力、專項工作更規范系統、基層單元建設更有實戰實效,推動三個“一號工程”落地。
對監督計劃進行“再聚焦”。把助推三個“一號工程”專項工作融入專項監督計劃。比如,開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監督工作時,聚焦為“地瓜經濟”提能升級提供土地要素保障;在開展就業促進法、民營企業發展促進條例、綜合行政執法條例落實情況跟蹤監督時,關注為營商環境優化提升提供優質人才環境、企業成長環境和政務服務環境。同時,聚焦發展新質生產力,對大孵化集群建設、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以及科技領域“一法兩條例”實施重點監督,助力強化縣域發展軟硬件支撐。
對載體平臺進行“再整合”。整合基層立法聯系點以及“組·站·室”代表聯系點等實體場所資源,整合人大法制監察司法委、人大常委會法律咨詢委員會專業隊伍力量,整合人大財經委、財經專業小組(人大系統+行業“智囊團”)監督工作力量。綜合運用線上“數字”履職和線下“基站”履職方式,將基層單元建設重點由對數字化履職手段方式的推廣普及向激發數字化履職乘數效應轉變。用好“行業代表工作室”“政企懇談”“國家機關進站”“代表·局長面對面”“代表講壇”等活動載體,發揮代表橋梁紐帶作用,達到聚人氣、集民智、匯民意、順民心的效果。
對代表活動進行“再細分”。制定多層次計劃,比如,針對在平代表制定《平陽縣各級人大代表助推“創新深化、改革攻堅、開放提升”強化基層單元實戰實效主題活動的實施方案》,圍繞三個“一號工程”決策部署等中心工作制定省人大代表小組年度活動計劃。開展多主題活動,聚焦數字經濟發展、營商環境優化、開放能級提升、科創高地建設、產業體系升級等三個“一號工程”關鍵領域環節,綜合運用視察調研、執法檢查、列席會議等方式,讓代表廣泛、深入參與進來。
對調查研究進行“再深化”。“走出去”深入調研,依托“大走訪、大調研、大服務、大解題”等活動,深入了解企業所急、群眾所憂、基層所盼,積極反映和推動解決困難問題。“敞開門”深入研究,組織人大代表、“一府一委兩院”負責人列席人大常委會相關會議,共同分析研究三個“一號工程”推進實施情況,查找工作短板和薄弱環節,提出針對性對策建議,為縣委決策提供參考。
對結果運用進行“再規范”。建立信息匯總分類機制,定期匯總各類信息,形成問題清單、意見清單、建議清單,保障常委會會議審議效率和質量。建立“多線”處置機制。針對工作動態類信息、具體問題和一般性意見建議,編輯工作信息或結合常委會會議審議后形成審議意見,轉送“一府一委兩院”及相關部門研究處理;針對深層次的重要問題,由有關工委調研整理形成報告及時呈報縣人大常委會,并視情轉化為閉會期間代表議案建議;對于需要由市級層面解決的問題和辦理的建議,及時報市人大常委會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