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年3月27日上午,一位居民來到嘉興市南湖區新嘉街道北京路社區人大代表聯絡室,向區人大代表陳棟蕾反映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門前地面車位免費停車時長過短問題。
陳棟蕾在了解相關情況后,通過南湖區人大常委會新嘉街道工委與收費的主體單位取得了聯系。經過協調努力,停車免費時長從半小時延長到一小時,同時此標準還將擴展到全區智慧停車點,為更多群眾帶去方便和實惠。
這是南湖區人大常委會打造人大代表“季記相約”回選區履職踐諾、服務選民的一個縮影。自2022年9月至今,南湖區已連續開展了6次“季記相約”活動,代表參與人數超1200人次,接待走訪選民群眾3000余人次。
“1+13+107”,在選區建起聯系陣地
“季記相約”指的是,在3月、6月、9月、12月的27日上午,區人大常委會組織區人大代表回到選區開展聯系選民活動,及時回應群眾關切,認真踐行“人民選我當代表、我當代表為人民”的履職承諾。
“縣(區)級人大代表由選區的選民投票選舉產生,具有為選民群眾代言發聲、排憂解難的‘法定義務’和‘當然職責’。如何讓人大代表更好地為選民群眾服務,踐行履職承諾?帶著這個思考,我們在選區建起了代表聯絡室,并且建立了‘季記相約’這項制度。”南湖區人大常委會主任吳健說。
一項活動機制的建立離不開時間、地點、人物三要素。為此,南湖區人大常委會把夯實活動基礎放在重要位置,建強“約”的載體。
“結合全過程人民民主基層單元建設要求,我們出臺了《關于創建示范型人大代表聯絡站和建立選區人大代表聯絡室的實施方案》,指導鎮人大和人大街道工委,在每一個區人大代表選區建立代表聯絡室,作為區人大代表到選區服務選民群眾的履職窗口?!眳墙≌f。
“以前選區沒有固定的場所提供代表接待選民群眾,鎮人大每月20日上午會組織區代表在鎮里的代表聯絡站接待,一些遠一點的選民群眾跑過來確實不太方便?,F在每個選區都建了人大代表聯絡室,每個季度都有固定的接待日,選民要找代表反映問題方便多了?!贝髽蜴側舜筘撠熑吮硎?。
南湖區人大常委會還依托數字化手段,實現區級代表聯絡總站與全區13個鎮(街道)代表聯絡站、107個選區代表聯絡室互通互聯,形成了“1+13+107”的工作網絡,為區人大代表到選區履職踐諾提供了良好的技術保障。
在此基礎上,南湖區人大常委會出臺了《南湖區人大代表進選區聯絡室聯系選民群眾工作制度》,對代表進選區代表聯絡室的主要工作內容、要求等作了進一步明確,推動“季記相約”活動常態長效運行。
“1+N”模式,豐富相約活動內涵
活動場所有了,相關制度有了,怎么讓這項機制更具活力,在代表聯系選民群眾的過程中發揮更大的作用?
南湖區人大常委會探索形成了“1+N”的模式,將“規定動作”與“自選動作”有效結合,提升“季記相約”活動的精度和廣度。
謀劃“1+N”的活動主題。每次活動包含“1”個“固定動作”,即代表每季到選區聽取民情民意,年底向選民述職;“N”項“自選主題”,即圍繞助力黨委政府中心工作、人大監督工作等確定的主題。如2023年,區人大常委會圍繞助力三個“一號工程”將“我為發展獻一計”作為全年的一項活動主題,收集轉交意見建議1000余條,有力推動了中心工作。
組織“1+N”的參與人員。區人大代表是“季記相約”的主體,各代表聯絡室根據需要,邀請各級人大代表、街道居民議政員、部門負責人等參加,組成“1+N”的履職團隊,提升活動效能。如2023年第二季度的“季記相約”活動,鳳橋鎮人大邀請負責工業條線工作的副鎮長一起參與工業園區所在選區的“季記相約”活動,快速解決了企業普遍反映的園區用水問題。
采用“1+N”的活動形式。代表聯絡室接待是活動的基本形式,各地在實施中拓展創新,通過走訪、視察、視頻連線等“N”種方式開展活動,提升覆蓋面、參與度和影響力。如2023年第三季度活動中,余新鎮人大組織代表與農民、工人、企業家“田頭見、車間見、企業見”,推動“季記相約”活動延伸到各個角落,廣泛收集民情民意。
“通過‘1+N’的模式,使活動更加豐富多彩、有的放矢,幫助代表更加準確地了解經濟社會發展的堵點、難點和選民群眾的急難愁盼,更好地發揮‘雙崗’優勢,更加精準地為民履職。同時,也為基層人大做好‘結合文章’提供了廣闊空間。”南湖區人大常委會代表工委負責人說。
在2023年第二季度活動中,南湖區委書記邵潘鋒以人大代表身份參加南湖街道南溪社區代表聯絡室組織的“走訪企業共話營商環境”活動,收集到的關于深入實施營商環境優化提升“一號改革工程”方面8條問題建議,7個工作日內全部得到了辦理落實。
南湖區一些鎮、街道結合“季記相約”活動延伸拓展出了諸如“代表夜訪”“板凳會”等活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基層民主實踐品牌。
“監督+評價”,讓成效可見可感
人民群眾的滿意度是檢驗活動成效的重要標準。
“這條路已經快要完工了,以后出行就方便了?!?024年第一季度“季記相約”活動上,南湖區東柵街道九曲社區人大代表聯絡室組織區人大代表、居民議政員和選民群眾一起到九曲路公交公司外圍新做的人行道現場查看竣工情況。
此處原來未設置人行道,存在一定安全隱患。2023年第四季度“季記相約”活動中居民反映增設人行道訴求,反饋給街道城市管理局后,立即啟動鋪設人行道工作,目前已基本完工。選民群眾現場充分肯定了人大代表為民所呼的速度和質量。
為了保障“季記相約”活動收集到的意見建議能落到實處,南湖區人大常委會專門制作民情民意處理流程圖,規范代表在“季記相約”活動中收集到的民情民意的后續流轉,形成“收、分、辦、督、評”的工作閉環。
借助數字人大民情民意應用和聯絡站、室內的數字互動屏,公開亮曬辦理進度,方便代表和群眾實時監督。對進度較慢的,可以根據事權,反饋給區人大常委會、鎮人大和人大街道工委,進行重點督辦,推動民情民意的及時處理。
辦理結果會通過手機端反饋給人大代表和選民群眾,并且進行滿意度評價,對評價結果不滿意的,鎮人大、人大街道工委將組織集中會商,發揮人大監督推動作用,督促辦理。區人大常委會也將代表對建議辦理情況的滿意度作為年底對部門目標責任制考核的重要依據,切實推動民意、民智的轉化落地。
在2023年第四季度“季記相約”活動中,南湖區新興街道松鶴社區人大代表聯絡室里,有居民反映“非標電動車上路管理力度不夠,存在道路隱患”。社區黨委書記、區人大代表朱小菊通過座談、走訪等,形成了《關于從源頭嚴管超標電動自行車上路建議》,提交區十屆人大三次會議,通過代表建議交辦的形式,推動問題解決。
據不完全統計,僅2023年,南湖區人大代表和群眾通過參加4次“季記相約”活動反映問題建議1000余件,答復率為100%,解決率達到85%以上。
“人大代表來自群眾、植根群眾。通過‘季記相約’活動機制,構建了人大代表從選舉承諾、定期履諾到年終述職的閉環,讓人民群眾手中的‘選票’更好地體現人民意志,代表人民依法行使國家權力?!眳墙≌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