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繼紅
航天、生物、計算機、新能源……你對哪個領域的科學技術最感興趣?請搜集相關資料,加深對這種科學技術的理解。在此基礎上,展開想象,寫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寫“科學技術”類話題作文,同學們可從以下方面著手:
一、搜集相關資料,讓理解更深入。根據題意,確定自己的寫作對象,然后搜集相關資料,在閱讀中思考寫作的重點。如寫生物,就可以搜集克隆、病毒等相關知識,或思考它們未來的前景。
二、緊貼日常生活,讓體驗更真實。對科技類作文而言,許多同學或許會想到載人航天、探月探火、超級計算機、人工智能等眾多領域的科技創新成果,但“想到”不等于“知道”,“知道”不等于“經歷”,“經歷”不等于“體驗”。寫作時,同學們一定要選擇那些自己了解程度較深的科技項目,結合生活實際,寫出體驗的真實感。
三、展開合理想象,讓構思更合理。幻想不是寫實,只要發現現在的東西不理想,就可以展開想象的翅膀,任它自由飛翔。
若寫記敘文,可結合該項科學技術進行適當合理的想象,既要符合客觀生活規律,又不能為現實生活所束縛。
若寫科幻類作文,則要像科幻作品一樣,增加典型的環境描寫、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曲折生動的故事情節和完整的故事結構,這樣才能引導讀者在幻想的世界中盡情遨游。
作文展示
那個名字叫“木”的女孩
◎魏旭禎
“轟——”巨響穿過層層冰川,狠狠地敲醒了沉浸在回憶中的木。她猛地一驚,轉身回到木屋。三瓶淡水,五塊面包,木塊……她清點好物資,將木塊放在行囊最下面,然后是淡水、面包……推開門,她迎著寒風,消失在茫茫雪原中。
木一深一淺地踩在雪中,拿著一根幾乎辨不出顏色的棒子,一點,一踩,蹣跚地向前行進。
背后的撞擊讓木近乎僵硬的大腦獲得了短暫的清醒,卻只是一瞬,接著身體便狠狠地摔在地上。她四肢微微發力,以身體作支撐,又搖晃地站了起來。左面的風狠狠地推了她一把,木踉蹌著,沒有站穩,再次癱倒在地。她已記不清這到底是第幾次這樣躺在地上了,感受寒冷透過布片滲入肌膚,她開始懷念從前的那股春風……
木忽然在風雪中望見一片大大的陰影,隱隱有些興奮,不禁加快了腳步。近了,近了……她清楚地聽到心臟在胸腔跳動,似乎在那一刻,她才成為一個完整的人。在高大建筑的陰影下,木再次倒在地上。她想像上次那樣站起來,卻失敗了。她的四肢軟軟的,像幾團與木毫不相干的棉花接在上面,麻木再次蔓延至全身。四肢,軀體,大腦,漸漸被寒意凍結,木仰望著灰蒙蒙的天,慢慢閉上了眼。
大門開啟,一束明亮的光照在木的臉上,站在門口的“人”將她抱進建筑。等木再次睜開眼后,明亮的燈光刺得她幾乎失明。她忽然想起了什么,掙扎著從床上坐起,環顧四周,金屬墻壁泛著冰冷的光。扶墻走出的木撞上了端水走進的“人”。在木震驚的目光中,面前的“人”輕輕開口:“我是A博士的機器人助手,也是這個實驗室的維護人。”說完,它笑了笑,在木疑惑的目光中握住她的手。
“你好,歡迎來到A博士的實驗室,4857年的最后一個人。”
木用了很短的時間便適應了實驗室,恒溫裝置讓她不必擔心寒冷,高度營養的食物將她肚子填飽,舒適柔軟的太空裝時刻溫暖著她的肌膚,昔日的寒冷逐漸離她遠去。直到機器人告訴木,只有以真正的“人”的權限才能打開那間實驗室,里面是解救世界的最后希望。當木站在實驗室門口,望見一株植物怯生生地搖晃時,木知道,那是世界最后的希望。
木又一次踏上了旅程,遵循機器人的話:帶著那株幼苗,去往她能到達的最遠的地方,將它種下。木不再懼怕,她知道自己帶著世界的希望,直至她懷抱幼苗倒下……
木,森林之源,她定不會想到,億萬年后,每個生命都會記得她——那個懷抱著希望、本就溫暖的孩子。
【河南安陽市七中教育集團】
◆點評
這篇想象作文,科學探險意識極其濃郁,主人公木放棄了屬于自己的幸福,以責任和擔當為世界帶來了和平與希望。我們在感受主人公堅強和勇敢的同時,也能感受到小作者豐富的想象力及強有力的語言表達。
好好活著
◎蘇 暢
這里是2600年的中國,北方的一座小城。我走在街道上,滿城的綠便爭先恐后地鉆入眼里心里。我忽然失笑,此時,我若還在,該是個將近五百歲的老怪物了吧。我這么想著,心頭也漫過一層一層水光,柔軟得無以復加。
說是小城,我倒覺得這里更像詩里描繪的田園風光,要不是沒有山,還頗有“綠樹村邊合,青山郭外斜”的淡然閑適呢。我有些慶幸,又得意得很,真想讓我那朋友來看看,人類這不是活得好好的嘛!
我伸手攔住一個小男孩:“嘿,你們現在還上學么?”
他停下來,看看我,說道:“當然上。”
“在家上?”
他驚訝地看著我。
“我是從2024年趕來的,提前來見識見識2600年的盛況。”
田埂上,我倆排排坐著,“你還沒說呢,你們到底怎么上課啊。”
“在學校啊,有老師教。”
“學校?!”我不由得叫了出來,“是有一個真人老師嗎?”
“當然了,小學上完上初中,初中完了是高中……”
我心頭不由得掀起驚濤駭浪。怎么過了幾百年,一切都還原封不動!
我試著問他:“你們……有沒有會飛的大樓?或者說,有沒有人移民去月球?”
男孩被問得有點煩了:“都沒有。我們有的一如你眼前所看到的,比如,田野。”
又過了一會兒,他開口道:“你真的是2024年的人?”
我回答:“是的”。
他又說:“你知道嗎?有一回,我們人類差點就滅絕了。”
“這個我知道。”我接話道,“人類都五次險些滅絕了。”
“不,我說的,是第六次。”于是,我知道了另一個故事——
幾百年前,極寒來襲,好多生物因此滅絕,惡劣的環境使人類一個接一個地倒下。后來,有人研究出一種特殊的變異植物,可以適應極端嚴寒的天氣,且繁殖速度奇快。若是它遍布地球,擋住風雪,也就不畏這場災難了。
男孩講到這里便停下了,我急切地問道:“成功了嗎?”
“沒人知道后來發生了什么,就像沒人知道人類是怎樣在前五次滅絕中涅槃重生的。人們只知道,人類又一次創造了奇跡。”
“當年的極寒是因為什么?”
“科技。”
我們就此作別,走出好遠后,男孩突然在我身后大聲嚷道:“回去告訴你們那兒的人,好好利用科技。”
也許,再先進的科技,最終都要回到自然,回到本真里去。又或許,我們都該好好活著。
【河南安陽市七中教育集團】
◆點評
文中,小作者展開豐富的想象,所有的描寫都是基于科學知識上的,語言簡明又不失生動,讀后引人深思。
征集令
閱讀《海底兩萬里》后,你一定驚嘆于凡爾納豐富的想象力和科學的預見性。科學與幻想的巧妙結合激發了人們探索未來的興趣,曲折有趣的故事則廣受讀者的喜愛。如果你也在“鸚鵡螺號”上,將會有怎樣奇妙的故事發生呢?
請運用聯想和想象,寫一篇作文。
要求:(1)題目自擬;(2)立意自定,角度自選,文體不限,詩歌除外;(3)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4)不少于500字;(5)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個人信息。(作文請投至“山西省太原市第232號郵政信箱”或“czb.zwzk@163.com”,我們將擇優刊登。)
思路點撥:首先,要明確表達的主題,把握故事傳達的情感;然后,要結合實際生活和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選材,按照一定的邏輯架構故事情節;最后要把握細節,用生動有趣的描寫豐富故事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