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99精品在线视频,手机成人午夜在线视频,久久不卡国产精品无码,中日无码在线观看,成人av手机在线观看,日韩精品亚洲一区中文字幕,亚洲av无码人妻,四虎国产在线观看 ?

論“求才三令”的政治作用

2024-06-20 09:27:10曹登超
文化創新比較研究 2024年12期
關鍵詞:作用歷史

作者簡介:曹登超(1993,2-),男,重慶大足人,碩士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中國古代史。

摘要:建安十五年、十九年和二十二年,曹操發布“求才三令”,其言辭一次比一次直白地推崇才而輕視德。但事實上,曹操卻在治下營造出一派文治景象,他所反對的只是那些名實不副的浮華之士。細查史籍,明確可見曹操“唯才所宜”的用人方針與“求才三令”的發布之間并不同步。“求才三令”發布后,曹操并沒有吸收新的人才,其政治意義明顯大于選才意義。“求才三令”對于才與德的區分,實際上是曹操給士人出的一道選漢或者選曹的選擇題,并將此作為擁漢派和擁曹派的分野。同時,是為漢官轉變成魏官的一個臺階,更是曹操將大漢旗幟轉變為曹魏旗幟的一個途徑。

關鍵詞:求才三令;擁漢;擁曹;作用;三國;歷史

中圖分類號:K239?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文章編號:2096-4110(2024)04(c)-0075-05

On the Political Role of "Three Orders for Talent Seeking"

CAO Dengchao

(College of Humanities, Baoshan University, Baoshan Yunnan, 678000, China)

Abstract: In the fifteenth, nineteenth, and twenty second years of Jian'an, Cao Cao issued the "Three Orders for Talent Seeking", in which he repeatedly praised talent and disregarded virtue. But in fact, Cao Cao created a cultural and political scene under his rule, and what he opposed were only those flashy individuals who were not worthy of their reputation. Upon closer examination of historical records, it is clear that Cao Cao's employment policy of "only suitable for talents" was not synchronized with the issuance of the "Three Orders for Talent Seeking". After the release of the "Three Orders for Talent Seeking", Cao Cao did not absorb new talents, and its political significance was clearly greater than that of talent selecti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talent and virtue in the "Three Orders for Talent Seeking" is actually a multiple-choice question given by Cao Cao to scholars to choose Han or Cao, and this is used as the boundary between the pro Han and pro Cao factions. At the same time, it was a step for Han officials to transform into Wei officials, and also a way for Cao Cao to transform the banner of the Great Han into the flag of Cao Wei.

Key words: Three Orders for Talent Seeking; Supporting the Han's Reign; Supporting Cao's Camp; Effects; Three Kingdoms; History

自古及今,對曹操“求才三令”的討論可謂多矣,論者多認為此三令為曹操“唯才是舉”用人方針的證明。明末顧炎武從“求才三令”對社會風氣的影響著眼,說:“觀其下令再三……于是權詐迭進,奸逆萌生……夫以經術之治,節義之防,光武、明、章數世為之而未足。毀方敗常之俗,孟德一人變之而有余。”[1]1956年,陳寅恪先生在《書<世說新語>文學類鐘會撰<四本論>始畢條后》中認為:“然則此三令者,可視為曹魏皇室大政方針之宣言,與之同者,即是曹黨,與之異者即是與曹氏為敵之黨派。”[2]可謂眼光獨到。建安二年(197年),曹操手下荀彧和郭嘉提出了著名的“十勝十敗”論,其中有:“公外易簡而內機明,用人無疑,唯才所宜,不間遠近,此度勝也。”[3]事實證明,曹操手下既有豐富人才,也大都做到了因才授任。但史料顯示,“唯才是舉”方針的執行與“求才三令”之間有時空上的錯位。衛廣來先生通過對曹操旗下人物進行統計證明:“曹操集團最終形成于建安十三年平荊州。《魏略》所述曹操‘拔出細微的佐命人物。赤壁之戰前夕已然全部到位。建安十五年曹操頒布‘唯才是舉令,實際沒有吸收新人才。”[4]當然,曹操確實是有“唯才所宜”的,但那是在統一北方的過程當中。赤壁之戰后,曹操的工作重心已不在統一全國,其“求才三令”與事實上的求才需要并不一致。既然“求才三令”不求才,那又是為何呢?

1 建安十五年令

1.1 綜核名實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當上丞相后,以崔琰、毛玠典選舉。崔琰自幼學習《論語》《韓詩》,是鄭玄弟子,士人之中的典范人物。毛玠雖出身縣吏,但也以“清公”著稱。此二人典選舉,實際上做到了“典選舉,拔貞實,斥華偽,進遜行,抑阿黨。諸宰官治民功績不著而私財豐足者,皆免黜停廢,久不選用。于是四海翕然,莫不勵行……吏潔于上,俗移乎下,民到于今稱之。”[5]這顯然是一幅社會安定祥和的文治景象。且《三國志·魏書·邴原傳》也說“崔琰為東曹掾,記讓曰:‘征事邴原、議郎張范,皆秉德純懿……舉而用之,不仁者遠。”在實際操作中,曹操親自選定的二位典選舉之人,所遵循的原則依然是注重德行的,其重點在于名實相符,既要有真才實干,又要有相當好的德行。事實上,這也正是天下士人的愿望。

早在建安八年(203年),曹操剛剛戰勝袁紹不久,就表示“治平尚德行,有事賞功能”[6]。為此,他還下達《修學令》:“喪亂已來,十有五年,后生者不見仁義禮讓之風,吾甚傷之。其令郡國各修文學,縣滿五百戶置校官,選其鄉之俊造而教學之,庶幾先王之道不廢,而有以益于天下。”建安十年,曹操又發布了整齊風俗令,要讓天下風氣好轉。其重視文教之心之行,是很明顯的。

根據衛廣來先生的研究,建安十三年后曹操基本上沒有引進新的人才。毛玠、崔琰二人事實上做的應當是對現有人才和地方官吏的銓選。通過毛玠、崔琰對選舉環節的主持,確實開創了一個“治平尚德行”的政治局面,曹操治下已然是一派文治氣象。也就是說,曹操一方面實實在在地開創了文治局面,一方面卻口口聲聲地說要“唯才是舉”,卻不那么注重德行。豈不矛盾?難道崔琰與毛玠的選舉原則,是和曹操相悖的?顯然這不可能,二人典選舉多年,曹操不可能如此放任,他們的行為必然是迎合曹操心思的。

事實證明,曹操在實際操作中是按“綜核名實”的標準選用人才,選拔者既要有良好的名聲,又要有實際的才能,名實相副,而不是如“求才三令”所言,重才能而輕德行。曾維華、王冕認為,“曹操的‘求才三令是對儒學大族傳統取士標準的否定,也是對毛玠、崔琰等所舉人才的否定,即對這一異己勢力的抑制(但求才令并非只抑制異己勢力,也蘊涵了對能棄漢歸魏人士的拉攏與爭取)”[7]。也就是說,這二人認為,曹操否定了“毛玠、崔琰所舉人才”這一點似可商榷,但“蘊涵了對能棄漢歸魏人士的拉攏與爭取”這一觀點則對人們進一步認識“求才三令”有所啟示。

1.2 建安十五年令提出

建安十五年令的內容,如下:

“自古受命及中興之君,曷嘗不得賢人君子,與之共治天下者乎!及其得賢也,曾不出閭巷,豈幸相遇哉?上之人不求之耳。今天下尚未定,此特求賢之急時也。孟公綽為趙、魏老則優,不可以為滕、薛大夫。若必廉士而后可用,則齊桓其何以霸世!今天下得無有被褐懷玉而釣于渭濱者乎?又得無盜嫂受金而未遇無知者乎?二三子其佐我明揚仄陋,唯才是舉,吾得而用之。”

這是曹操第一次正式提出“唯才是舉”一詞。此令第一句就是“受命及中興之君”,此刻的曹操,需要的是忠于自己的人才而不僅是忠于漢廷的人才,當是無疑的。管仲助齊桓公舉起“尊王攘夷”大旗,大節上是好的;姜尚懷才不遇,似乎沒有德行問題;陳平“盜嫂受金”顯得有些德行不足了,但此事多有疑點,少有實據。要說起來,以這幾人為例子要求“唯才是舉”,也不見得多么讓人難以接受。且此段同樣也承認“此特求賢之急時也”,以才為唯一標準還是以德為唯一標準,此處的爭論其實并不大。所需要注意的是,這三人的身份,管仲是輔佐齊桓公稱霸之人,而姜尚與陳平都是輔佐開國之君的人物,且都有一個選擇君主的過程。曹操需要的并不在德或者才,重點在這些有德或者有才的人做的是什么事。

事實上,從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進位丞相起,他就在一步一步地破壞漢朝原有制度,同時不斷提高自身地位。建安十五年發布求才令之后不久,曹操就寫下了著名的《讓縣自明本志令》,其中認為齊桓公之“至德”是因為“奉事周室”,是“夫能以大事小也”。他說:“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前朝恩封三子為侯,固辭不受,今更欲受之,非欲復以為榮,欲以為外援,為萬安計。”誠然,這些話確實道出了一些事實,但是按照他的說法,那就是曹操大于漢室,是他在“以大事小”。曹操也清楚,一旦漢室徹底威嚴掃地,自己就真的要從高舉大漢旗幟的義士變成漢賊。到時候天下士人一旦走向自己的對立面,自己的處境就極為危險,所謂“為萬安計”,不知道是否是為應對這一最壞可能做的準備。馬植杰認為,操的《自明本志令》是向臣下暗示他不得不代漢,以令臣下起而采取某些倡議行動,操于建安十五年、十九年、二十二年陸續頒布的“求才三令”,當然也只能為此政治目的服務[8]。

所以曹操必須知道,士人的底線在哪里,哪些士人是真心擁護自己的,哪些則一定要把自己和漢室綁在一起,忠心漢室甚至超過忠心于自己。

2 建安十九、二十二年令

2.1 擁漢派的顯現

建安十六年(209年),曹操任命曹丕為五官中郎將,即丞相副手。此舉顯然是告訴天下,曹氏一門要父子相繼地掌握政權,追隨曹氏不意味著可以同時忠于漢室。

建安十七年,董昭等人建議曹操應該晉爵國公,加九錫,率先表明了忠于曹氏立場。其對曹操說:“自古以來,人臣匡世,未有今日之功;有今日之功,未有久處人臣之勢者也。”然而,此前一向對曹操強有力支持的荀彧,這一次卻表示了反對,他說:“曹公本興義兵以匡朝寧國,秉忠貞之誠,守退讓之實。君子愛人以德,不宜如此。”此言鮮明地表達了立場,他要把曹操永遠綁在漢室的旗幟下。此后不久,荀彧“飲藥而卒……時人皆惜之。”荀彧之死有很多細節不甚明了,但有一點想來是可以肯定的,荀彧所言給了曹操相當大的打擊。曹操手下有相當多的人來自荀彧舉薦,他不得不想,有多少人和荀彧持一樣的心思?

2.2 建安十九、二十二年令的提出

荀彧死了,客觀上少了一個擁有相當影響力的擁漢派,曹操于建安十八年終于受封為魏公。但是另一方面,曹操也發現自己身邊的擁漢派比自己想象中的要多,占據的位置比自己想象中的要高,現在是推出第二道、第三道求才令的時候了。

建安十九年(公元214年)十二月,曹操下令:

夫有行之士未必能進取,進取之士未必能有行也。陳平豈篤行,蘇秦豈守信邪?而陳平定漢業,蘇秦濟弱燕。由此言之,士有偏短,庸可廢乎!有司明思此義,則士無遺滯,官無廢業矣。

建安二十二年,曹操再次下令:

昔伊摯、傅說出于賤人,管仲、桓公賊也,皆用之以興。蕭何、曹參,縣吏也。韓信、陳平負污辱之名,有見笑之恥,卒能成就王業,聲著千載。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今天下得無有至德之人放在民間,及果勇不顧,臨敵力戰;若文俗之吏,高才異質,或堪為將守;負污辱之名,見笑之行,或不仁不孝,而有治國用兵之術:其各舉所知,勿有所遺。

建安十九年,曹操求才令下達的前兩個月,關中平定;前一個月,漢獻帝的伏皇后及伏氏一家被殺;下求才令的同時又“選明達法理者,使持典刑”,政治氣氛相當緊張。再看這求才令正文,言辭雖短,卻比建安十五年之令直白得多,言辭之中頗有幾分不容置否的味道。在這里,曹操的意圖表現得更加明顯,要求“士無遺滯,官無廢業”。在實際上在并未吸收新人才的情況下,什么叫做“士無遺滯”?恐怕是提醒那些士人們,曹氏與漢室的選擇,必須要做出,沒有第三條道路;何為“官無廢業”?早在建安十八年十一月,魏公府就已經“初置尚書、侍中、六卿”,已然開始魏官的設置。可見“士無遺滯”是要做出選擇,“官無廢業”則是指明了出路。而且曹操旗下的許多人也確實在此前后從漢官轉化為魏官,這一轉變不僅是名稱的變化,更有一個名節問題在內,此處的“士有偏短,庸可廢乎”似乎便成為他們的臺階。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曹操稱魏王,似乎大局已定,發布求才令的必要性更低了。但就在曹操成為魏王幾天后,就發生了“崔琰案”。崔琰這位追隨曹操多年的天下名士,不僅冤案而死,且罪名竟然是“傲世怨謗”。曹操的內心并不夠安定,即使已經成為魏王,但只要人心不定,就不能安然坐在那個位置。此刻的曹操必須保證,身后所有的人,都是同一陣營,否則他一旦從權力巔峰摔下,必然不會有好結局。所以我們可以看到,在建安二十二年的求才令中,曹操甚至已經直白地說出來,無論文武,他都希望是可以為己所用。管仲曾是齊桓公的對手,后來齊桓公因之以成霸業,且此求才令強調:“吳起貪將,殺妻自信,散金求官,母死不歸,然在魏,秦人不敢東向,在楚,則三晉不敢南謀。”無疑是告訴天下人,尤其是那些相當有才能的人,如果說在漢室能夠有所作為,那么在曹魏依然可以有所作為。同時,這一求才令也更明確地涵蓋了從民間到將守更廣的范圍。此時的曹操,一方面越加敏感多疑,一方面依然擺出接納天下士人的姿態,他那“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渴求依然在,他需要保證自己得到的不會失去,就必須保證在漢室依然存在的情況下自己得到絕對的擁護。建安二十二年令發布不久,曹操冕用十二旒,備天子乘輿,并正式立曹丕為太子。當時的狀況已經很明顯,天下已經是曹家的天下了。

無論是荀彧還是崔琰,都是當世名士,代表著相當一部分士人的心理。他們的死亡,很大程度上都是因為成為擁漢派或者疑似擁漢派。然而他們又確確實實曾為曹操的事業做出了相當大的貢獻,他們的死至少可以證明,在曹操的眼里和封建統治者的眼中,忠誠是第一位的,這個忠誠不是對于漢室的忠誠,而是對于統治者個人的忠誠。

3 “求才三令”的政治作用

3.1 士人心態從擁漢到擁曹的轉變

通過求才三令,曹操發掘了一批忠于自己的人。漢王朝已經統治天下四百余年,其正統地位早已根深蒂固。經過黨錮之禍和漢末多年戰亂,其正統地位雖然受到極大的動搖,但仍然具有相當大的能量。要想打破這樣的能量,實現士人們從擁漢到擁曹的轉變,是擺在曹操面前最大的難題。前文已經提到的董昭,對此自然也是明了的,他對曹操說:“今民難化,甚于殷、周,處大臣之勢,使人以大事疑己,誠不可不重慮也。明公雖邁威德,明法術,而不定其基,為萬世計,猶未至也。定基之本,在地與人,宜稍建立,以自籓衛。”要真正實現士人心態的轉變,從心理上接受曹氏,曹操就要建立自己的基業,要有屬于自己的土地和人民,才能讓曹氏真正在天下人心中站得住腳。此后曹操一步步地稱公稱王,或許這也是其重要的原因之一。求才三令下,擁曹派涌出的代表性人物還有華歆、陳群等人。華歆亦是當世名士,荀彧死后繼之為尚書令,曹操建立魏官系統后,立即轉任曹魏的御史大夫;后來曹丕受禪,華歆“登壇相儀,奉皇帝璽綬,以成受命之禮”。《世說新語》說當時的華歆“心雖悅喜,義形其色”[9],這是一個典型的士人心態,他們承認曹氏的權威,但又表現出留戀漢室的姿態。陳群一家數代人皆有盛名,說是士林領袖亦不為過,魏國剛剛建立,此人即被任命為御史中丞,可見與曹氏關系之近。后來也正是此人提出來“九品官人法”,最終實現了曹氏與世家大族的合作,成為曹丕代漢的最后一步。

以上三人中董昭是早就明確表達出對曹操的忠誠之心的,后二人俱為當世士林中影響極大的人物,也都最終成為曹魏系統中的重要人物,對曹魏的建立并最終取代漢室發揮了重要作用。他們思想逐漸明確為擁曹一派,都是建安十九年令頒布后才明顯顯示出來的,也是較早一批實現從漢官轉為魏官之人。其有代表性的說明,求才三令確乎是一道選擇題,擁漢派與擁曹派自此分野。

3.2 曹魏建國與求才三令

3.2.1 陣營內士人的由漢入魏

建安十八年十一月,曹操當上魏公剛剛半年,魏官體系便建立起來。據《資治通鑒》載:“魏初置尚書、侍中、六卿;以荀攸為尚書令,涼茂為仆射,毛玠、崔琰、常林、徐奕、何夔為尚書,王粲、杜襲、衛覬、和洽為侍中,鐘繇為大理,王修為大司農,袁渙為郎中令、行御史大夫事,陳群為御史中丞。”這應該是最早一批從漢官變為魏官的人。自建安十五年令后,曹操便著手建立自己的基業,建安十八年他的基業正式建立起來。這是第一批,此后逐漸有更多的人的官號從漢朝的變成了魏國的,漢朝廷幾乎成為一個空架子。

《三國志·夏侯惇傳》裴松之注引《魏書》說:“時諸將皆受魏官號,惇獨漢官,乃上書子陳不當不臣之禮。”此事在建安二十四年,夏侯惇名義上依然是漢官,乃至于引以為恥,可謂典型。需要說明的是,此刻的漢室依然是名義上的天子,所謂的魏國乃是漢室的冊封,魏國國內的官制亦是按照漢朝制定的,甚至名義上品級還要比漢室的同等級官員要低一些。然此刻真正掌握政權的乃是曹魏,各處官員實際上也是效力于曹魏。漢室從中央到地方都已經被真正掏空。人心之變,由此可見一斑。正如徐春在所說,“更主要的則是在擴大曹氏集團勢力的同時,淡化人們對漢朝盡忠的觀念減少曹氏篡奪漢朝政權的輿論阻力。”[10]

我們一再說,求才三令頒布后,曹操實際上并沒有吸收新的人才。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隨著求才三令的頒布,越來越多的漢官變成魏官。漢朝官員的魏官化,雖然看起來似乎并無變化,各人職掌依舊,但是事關名節,其名義上的歸屬從漢變成了魏。雖然實際上他們中許多人一直都是曹臣,但是曹操如果不有所表示,他們直接從漢官變為魏官,會容易被人指為名節不貞。求才三令,尤其是建安十九年的第二道求才令,正是在漢官大量轉變為魏官的階段,也正好解決了名節問題。《三國志》中,我們常常可以看到“魏國初建”“魏國既建”“文帝即位(王位)”這樣的文字,作為時間節點表示某官由漢官轉為魏官。《三國志》中,以上文字成為許多官員身份轉變的說明,如恒階本為趙郡太守,乃是漢室的趙郡太守,后變為虎賁中郎將侍中,尋常朝代自然是變為漢朝的虎賁中郎將侍中,食的是漢祿,做的是漢臣。但實際上因為是:“魏國初建,為虎賁中郎將侍中。”也就成為魏官,做的是魏臣了。

也就是說,求才三令確然是曹操發布給自己已有的屬下,其政治意義是首位的,曹操要打破名節地吸收人才。但此間的所謂吸收,是漢朝廷官員身份的轉變,求才三令的作用,正在于此。

3.2.2 曹操對基業傳承者德行的重視

曹操不僅在實際的政治操作中充分任用了士人,且其對子嗣的培養教育也多表現出對德行的重視。曹操稱魏王,建立起魏國,自然希望子孫同樣能夠守護住曹家的基業。翻閱史書,我們可以看到曹操在對待自己的幾個兒子時,對德行的要求相當嚴格。如曹操征并州時,留尚且不夠成熟的曹丕守鄴城,當時便是崔琰這位有著濃厚經學家背景之人為傅。時曹丕“仍出田獵,變異服乘,志在驅除。”崔琰諫道:“今邦國殄瘁,惠康未洽,士女企踵,所思者德。況公親御戎馬,上下勞慘,世子宜遵大路,慎以行正,思經國之高略,內鑒近戒,外揚遠節,深惟儲副,以身為寶。”而曹丕也不得不表示誠心接受。另有涼茂、邴原等人先后為五官中郎將(曹丕)長史,涼茂“少好學,議論常據經典,以處是非。”涼茂曾為泰山太守,上任不到半月,就有上千家人前往歸附,其人德行當無所虧。后來曹丕成為魏國太子,他再次出任太子太傅,“甚見敬禮”,其對曹丕的影響也是顯然的。邴原更是少時便享有盛名的名士,“秉德純懿,志行忠方,清靜足以厲俗,貞固足以幹事,所謂龍翰鳳翼,國之重寶”。除此之外,曹操還經常要求曹丕等人向荀攸、賈詡等人請教德行禮儀,其對子嗣品德之看重,確然無疑。

曹操對子孫是真心想要培養成為士人標準式的人物,且也確實希望能夠在后世有尚德行的繼承者。后來曹丕當上皇帝,也常常表現出對德行的尊崇,當與這些人的影響是分不開的。

4 結束語

自中平六年(189年)曹操起兵直到去世,曹操實際上任用的士人基本沒有德行有虧的記載,這與曹操“求才三令”所表達的相悖。且自建安十三年起,曹操集團基本上沒有吸收新人。即在選拔人才層面上,“求才三令”并不存在于實際的操作中,其意義不在于選拔新的人才。“求才三令”是曹操劃分敵我陣營的一道宣言書,劃分出來擁曹派與擁漢派;是曹操為部屬由漢轉魏安排的一個臺階,幫助漢官順利轉換為魏官;是曹操脫離漢的旗幟樹立自己旗幟的排頭兵,借以實現士人之心從擁漢到擁魏的轉變,從而順利建立起魏國,建立起屬于自己的基業。通過“求才三令”,各個階層或主動或被動地承認了曹氏的控制。

參考文獻

[1] 張京華.日知錄校釋[M].長沙:岳麓書社,2011.

[2] 陳寅恪.金明館叢稿初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43-45.

[3] 司馬光.資治通鑒[M].北京:中華書局,1956.

[4] 衛廣來.求才令與漢魏嬗代[J].歷史研究,2001(5):77-89,189-190.

[5] 陳壽.三國志[M].北京:中華書局,2011.

[6] 曹操.曹操集[M].北京:中華書局出版社,2018.

[7] 曾維華,王冕.論曹操對豪族的基本策略:以爭取為主[J].史林,2011(5):63-69,189.

[8] 馬植杰.論曹操的用人及其有關問題[J].蘭州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1988(1):56-61.

[9] 劉義慶.世說新語[M].石家莊:河北人民出版社,2004.

[10]徐春在.曹操“唯才是舉”是亂世攬才的權宜之計[J].江蘇社會科學,1996(3):94-98.

猜你喜歡
作用歷史
新歷史
全體育(2016年4期)2016-11-02 18:57:28
淺析情境教學法在中職會計課堂中的應用價值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33:50
試談鄉土地理教學法在初中地理教學中的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79期)2016-10-13 23:06:05
試分析高中化學教學中概念圖的應用策略
考試周刊(2016年77期)2016-10-09 11:54:42
多媒體技術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研究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45:44
談談朗讀在文本解讀中的作用
考試周刊(2016年76期)2016-10-09 08:36:12
基于班級管理的班干部培養方法研究
成才之路(2016年26期)2016-10-08 11:05:01
歷史上的6月
歷史上的九月
歷史上的八個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美女91视频| 国产幂在线无码精品| 四虎精品黑人视频| 国产成人无码久久久久毛片| 91麻豆精品视频| 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波多野结衣| 视频国产精品丝袜第一页| 国产剧情国内精品原创| 国产精品成人不卡在线观看| 亚洲另类色| 91香蕉国产亚洲一二三区| 日韩天堂视频| 欧美在线天堂| 114级毛片免费观看| 国产精品永久不卡免费视频|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国产精华液| 在线观看免费国产| 国产在线98福利播放视频免费| 国产欧美日韩资源在线观看| 一区二区三区四区精品视频 | 试看120秒男女啪啪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 欧美高清日韩| 色亚洲激情综合精品无码视频| 日本高清在线看免费观看| 欧美精品在线视频观看| 伊人久久久久久久久久| 国产成a人片在线播放| 激情综合婷婷丁香五月尤物| 免费国产无遮挡又黄又爽| 国产区福利小视频在线观看尤物| 国产草草影院18成年视频| 亚洲中文字幕无码mv| 亚洲无码不卡网| 在线精品自拍| 亚洲一区第一页| 精品国产自| 1024国产在线| 日本亚洲成高清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农村1级毛片| 99re热精品视频中文字幕不卡| 欧美精品一二三区| 精品成人免费自拍视频| 婷婷中文在线| h视频在线播放| 国产日产欧美精品| 一级毛片在线播放| 亚洲毛片一级带毛片基地| 亚洲香蕉久久| 永久免费av网站可以直接看的 | 精品国产网| 日本午夜影院| 777午夜精品电影免费看| 青青操视频在线| 久久窝窝国产精品午夜看片| 少妇被粗大的猛烈进出免费视频| 国产在线自乱拍播放| 欧美视频在线播放观看免费福利资源| 国产屁屁影院| 一区二区三区成人| 久久婷婷六月| 免费毛片全部不收费的| 永久毛片在线播| 特级毛片免费视频| 天天综合亚洲| 国产拍揄自揄精品视频网站| 在线精品自拍| 午夜日本永久乱码免费播放片| 国产欧美专区在线观看| V一区无码内射国产| 福利国产在线| 国产91高清视频| 国产精品第三页在线看| 国产xxxxx免费视频| 日韩毛片在线播放| 久久久久九九精品影院| 日本免费一区视频| 天天躁夜夜躁狠狠躁躁88| 干中文字幕| 欧美日韩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亚洲无码精品在线播放| 亚洲精品午夜天堂网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