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伴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發展,在我國中醫領域的應用范圍也在不斷擴大。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為傳統的中醫診斷提供一定的借鑒,同時也可以促進我國中醫藥發展領域和人工智能的深度融合,有利于提高診斷的科學性,同時還促進了人工智能技術的廣泛應用。本文首先針對醫療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在中醫診斷中的應用價值進行闡述,通過分析當前人工智能在中醫診斷過程中的應用問題,重點提出了醫療大數據視域下人工智能在中醫診斷中的應用和常見的應用場景。希望可以切實實現人工智能賦能中醫研究與診斷工作,提高中醫信息化發展水平,為促進中醫診斷的準確性,提高其智能化發展水平奠定基礎并提供保障。
關鍵詞:醫療大數據;人工智能;中醫診斷;應用
中醫在我國的發展有著近千年的歷史,并且為中華民族的繁衍生息、不斷發展做出了重要的努力與貢獻。近些年來,伴隨著社會以及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傳統的中醫領域研究也必須結合現代化科學技術作為支撐,這樣才能夠形成符合現代特點與要求的創新發展模式。傳統的中醫藥發展領域與人工智能相結合,實際上是對中醫發展領域的有效創新,更是對人工智能技術以及現代化科學技術的充分應用。因此,如果人工智能技術可以完全滲透到中醫診療過程中,確實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中醫領域的服務和發展效果,對于切實保障群眾的衛生安全以及身體健康具有一定的積極意義。
一、醫療大數據視域下人工智能在中醫診斷中的應用價值
(一)有利于推進中醫診斷的信息化發展進程
人工智能與中醫診斷的相互結合,一方面可以對中醫研究與具體應用起到一定的借鑒和參考作用,另一方面也可以對人工智能的應用領域進行拓展與豐富。簡言之,其可以有效推進中醫診斷的信息化發展進程。我國中醫發展已經有了幾千年的歷史,所以在這樣極其龐大且體系完善的中醫知識框架中,通過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其數據信息價值進行挖掘,可以有效促進我國中醫藥研究邁向新的方向。互聯網以及其他信息技術的應用,尤其是大數據時代,為中醫藥在信息化發展方面提供了更多機遇。人工智能技術在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基礎的醫療領域發揮重要作用,例如醫學影像和語音識別等方面。然而,在中醫領域,人工智能的應用卻相對較少。如果能夠充分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中醫診療過程中的數據進行拓展,并挖掘全新的市場發展前景與空間,推動中醫人工智能化發展邁入全新的階段。
(二)有利于推進中醫傳承和發展
將人工智能技術與中醫診斷相結合,實際上也更有助于中醫傳承和發展。傳統中醫在傳承以及推廣發展過程中確實面臨著較多的阻礙因素,這也就表明其推廣與發展存在諸多痛點。許多知名中醫的傳承都是通過傳承人的方式不斷繼承下去的。這樣的傳承方式具有無法復制的特點,同時整體周期相對較長,無法滿足規模化推廣的要求。但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其中確實可以有效解決這一問題,例如可以將名醫的診療思想以及處方經驗等進行整合,然后形成在線學習系統以及輔助診療系統。這樣普通的醫師在開展診療工作時也可以借鑒,切實提高了他們的診療能力,真正意義上實現了中醫醫術的推廣和傳承目標。
(三)有利于推動中醫診療趨于智能化
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中醫診療過程中,有助于推動中醫診療的智能化發展。在醫學工作開展過程中,診療是最為關鍵也是最為核心的步驟。在中醫的診斷過程中,一般分為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望、聞、問、切,需要對患者的基礎信息有所了解。第二個步驟是對患者進行辨證分型。第三個步驟是對患者的實際情況進行評估,從而選擇合適的藥方。然而,在傳統的中醫診斷和治療過程中,大多數時候需要依靠醫生個人的經驗進行判斷,這也就導致了診斷過程中的局限性,同時診斷的準確性也無法達到百分之百。通過人工智能技術的應用,可以有效改善這種情況。普通的醫師可以在第一步對患者信息進行采集之后,借助互聯網進行更加科學地歸納與總結。在后臺,通過人工智能的方式,模擬出名醫的辨證治療方法,進而在藥方使用上給予一定的建議。這樣對于普通醫師的診療工作也大有裨益,切實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簡而言之,人工智能的應用可以使中醫診療能力不斷擴大,是未來中醫實現智能化轉型發展的重要保障。
二、當前人工智能在中醫診斷過程中的應用問題
首先,人工智能在中醫診斷的過程中很難代替傳統意義上中醫和患者之間的情感交流。從前,中醫診斷主要是通過號脈的方式完成,當中醫將手指放在患者手上搭脈時,醫生和患者之間就實際上形成了接觸,并且也具有了情感的交流。尤其是在中醫進行問診時,中醫與患者在心理以及思想層面有了更多的溝通,實際上也是對患者的一種治愈。然而,人工智能卻無法有效取代醫患之間的溝通過程,這也是其在實際應用過程中首要面對的問題。
其次,中醫領域的研究到目前為止依然存在多種學派,所以中醫理論本身就是多樣的。究竟哪一個學派是正確的,哪一個學派更加接近中醫的核心與本質,人工智能又應該如何選擇適合的學派,這些問題都有待商榷。
最后,從中醫的執行以及診斷標準來看,并沒有完全統一的規范。中醫也無法將完全一致的治療方法應用在每一位患者身上。人工智能在臨床診斷的過程中如何體現出差異性,是未來人工智能應用推廣需要解決的問題。
三、醫療大數據視域下人工智能在中醫診斷中的應用
(一)利用人工智能方式實現中醫“四診”目標
利用人工智能的工作原理與邏輯要求可以判斷在其運算的過程中,基礎數據是根本也是核心。而在中醫診斷的過程中,第一項需要完成的工作就是對患者的臨床癥狀以及基礎信息情況進行數據收集。中醫通過利用“望”的方式對患者的體態以及面色、舌象等進行判斷,其主要是依靠中醫多年來豐富的經驗進行判斷的,而在進行相關數據信息采集的過程中也是通過視覺的方式完成的。但是在人工智能的應用過程當中則可以嘗試利用攝像設備或者其他的圖像采集設備對患者的外觀數據情況進行收集。之后利用氣味采集的方式以及音頻采集的辦法針對患者的體味以及聲音數據進行采集。最后,則需要通過人機交互的方式獲取患者自身感受的相關數據。這樣就可以在后期利用傳感器完成中醫診斷望聞問切的四個過程,是對患者進行面診的重要方式與途徑。
(二)利用人工智能完成中醫的基礎臨床診斷工作
縱觀傳統的中醫診斷以及治療過程,一般看來,大多數中醫在完成對患者基礎信息采集工作之后,就會結合中醫理論的相關知識,結合自身豐富的臨床診斷與治療經驗,對患者的臨床癥狀進行對癥分析,進行進一步的分析和總結。因此,在利用人工智能完成中醫診斷工作的過程中,也必須建立起一套模擬中醫診斷學理論為基礎的運算法則。同時,還需要結合臨床醫生在診斷過程中所形成的豐富經驗以及具體的癥狀表現情況,結合大數據進行診斷結果判斷。通過臨床診斷形成以大數據為核心的基礎算法方式,然后融合人工智能技術所收集完成的相關信息內容,就可以進行算法診斷判斷,從而計算出比較科學的結果數據。
(三)利用人工智能完成中醫治療方案制定
在進行中醫診斷和治療的過程中,往往中醫會針對患者進行有針對性的臨床診斷之后,依據患者的臨床診斷結果,選擇合適的中藥方進行治療。通過進行一定比例的藥物配比,從而組成具有針對性的方劑,這也是針對不同患者不同的治療方案。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其中之后,則需要將其切實應用到治療方案的制定過程當中。通過完成基礎癥狀以及數據收集,完成數據分析,建立起相關疾病的數據庫。同時還需要匹配相應的中藥數據庫,在數據庫當中,會存在大量的臨床病例,這些病例是可以為后期對應癥狀找尋到源頭的根本。數據庫當中的信息包括臨床病例的診斷結果、所使用的藥方、藥方的藥量配比、具體的臨床治療效果等等。同時在數據庫使用的過程中也需要設計完整的算法,這樣在進行患者基礎診斷工作完成之后,就可以將診斷結果進行簡單的關鍵詞提取,將其在數據庫當中進行檢索,這樣就可以通過關鍵詞搜索的方式找尋到與之相對應的結果,從中選出最佳的治療方案,為后期的臨床方案制定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幫助。
四、人工智能在中醫診斷中的主要應用場景
(一)協助群眾做好日常保健工作
從傳統的中醫研究理論來看,其始終強調“治未病”,即未病先防。這也是中醫研究領域始終推崇的一種疾病預防方案。在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其中的背景之下,人們可以通過智能手機、智能手表等穿戴設備,將其固定在身上,實時監測自身的身體情況,實現對健康狀況的動態監控。之后,中醫就可以通過人工智能對使用者的生活習慣和身體狀況進行監測,并與使用者之間建立人機對話和互動關系。這有助于幫助使用者分析當前的身體健康狀態以及疾病發展趨勢。最終,根據人工智能的判斷結果,可以針對可能出現的健康問題給予更具針對性的指導和幫助,從而幫助使用者消除健康隱患,實現對疾病的預防。針對已經確診存在疾病的人群,可以提供更科學的就診建議。這有助于幫助患者第一時間進行就診,選擇最科學、最合理的治療方案,以實現疾病快速治愈的目標和要求。簡而言之,人工智能在中醫領域的應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為每一位普通人身邊配備一位“中醫專家”,對于人們的健康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減少疾病發生的可能,也是切實保障人們健康的關鍵。
(二)協助醫生完成日常診療工作
不同醫生個體之間,因為其學術積累、臨床經驗等因素的差異,醫療水平高低不等,這是一個客觀存在的事實。但是借助人工智能的手段,可以很好地消除這種差異。因此,在各級醫療機構,尤其是醫療資源相對較差的地區,應當充分將人工智能應用中醫診療中。在進行診療活動時,要做到人、機同步,對于患者的診斷、治療,醫生和人工智能同時參與,得出的治療方案相互參考,共同完成最終治療方案的制定。人工智能參與下的中醫診療活動中,其豐富的數據和運算能力,可以為經驗相對不足的醫生提供診斷、用藥、治療等多方面的協助,可以極大地提高診斷的準確率、治療的有效率、疾病的治愈率,對于提升各級醫療機構的醫療服務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三)協助國家完成國民健康監測工作
中醫人工智能在應用到人民群眾的健康保障工作中時,會收集到海量的人民健康信息數據,對這些數據進行整理分析,可以得出國民健康水平和健康趨勢的預測,為國家進行國民健康問題分析提供基礎。國家通過對中醫人工智能系統數據的分析,可以得出國民健康水平、經濟水平、衛生安全和生活質量等一系列的結果,可以幫助國家更加準確地制定國民健康保障措施和政策,更加迅速和有效地完成全民健康的目標。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國民的健康數據可以反映出的社會要素過多,因此屬于國家機密,所以在中醫人工智能的開發和應用的過程中,工信部門和公安部門也要參與進來,做好數據的保密工作,做好相關企業的監督工作,保證中醫人工智能安全運用到人民的健康保障和國家的健康發展的工作中去。
五、結束語
中醫在我國的發展有著幾千年的歷史,同時也為中華民族的不斷繁衍和發展起到了重要的保障作用。在社會科學技術快速發展的背景下,作為傳統領域的中醫研究也必須與現代科學技術相結合,這樣才能夠推進中醫的長久可持續發展,打造全新的發展模式。將傳統中醫藥研究與人工智能相結合確實是一大創舉,也是對中醫藥研究的重大創新。它可以最大程度地充分利用人工智能現代化科學技術,并將其應用于中醫診療過程中,切實提高中醫對我國醫學發展的輔助作用,具有重要價值。簡而言之,在醫療大數據背景下,人工智能在中醫研究領域的應用前景非常廣泛,并且有利于我國傳統中醫醫術的傳承與發展。
從長遠來看,中醫診斷和治療過程必須更深度地融合人工智能技術,充分發揮其技術優勢,為傳統中醫提供更優質的診療服務。中醫是我國的國粹,強調中醫臨床經驗的豐富性,因此治療方式也因人而異。個體化、異病同治等存在著發展層面上的不足。人工智能作為新一代產業革命的重要成果,與中醫的深度融合將推動中醫領域實現信息化發展目標,也是中醫研究領域深入推進的重要機遇。
作者單位:陸峰 南京鏈宇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參考文獻
[1]陳琦,李芹,張君冬等.中醫臨床試驗文獻知識本體的構建[J/OL].中國實驗方劑學雜志:1-8[2023-09-06].
[2]倪敬年,曹天雨,陳雅靜等.名老中醫經驗數字化傳承的思考[J].中醫雜志,2023,64(17):1754-1758.
[3]陸瑤,劉佳寧,王冕等.人工智能在醫患共同決策中的應用[J/OL].協和醫學雜志:1-10[2023-09-06].
[4]劉楠,李京,王甜宇等.基于HSM理論的中醫人工智能復合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光明中醫,2023,38(15):3050-3052.
[5]宋文杰,郝征.基于臨床案例的人工智能中醫經典教學探索[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23,21(15):43-46.
[6]王彩霞,劉雙萍,程衛東.依托人工智能技術,助力中醫技能型人才培養[J].衛生職業教育,2023,41(15):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