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簡鍵 鐘曉媚
2023年,教育部等十七部門印發《全面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學生心理健康工作專項行動計劃》中提到要“五育并舉促進心理健康”,明確指出了五育并舉對于促進學生心理健康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下,我們需要深入思考如何將“五育”有機地融入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校本課程中,更好地培養學生的積極心理品質,促進他們的身心健康和全面發展。這不僅有助于提高學校教育的質量,更是為學生未來成長和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一、積極心理品質教學與德育相結合
德育是培養學生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質的教育。積極心理品質中人道、正義、節制的美德與德育的要求是相契合的。在培養學生善良、愛、人際智力、公平、領導力、公民精神、寬恕、謙遜、審慎、自我規范等積極心理品質時,融入德育的堅定理想教育理念,愛國情懷教育,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教育等,將學生的思想道德水平提升到新的高度。例如在培養學生正義美德課程中,采用團體輔導的形式,設置相關的游戲規則,讓學生在游戲的過程體驗規則的公平,以小組合作的形式培養學生的團隊精神和領導力,在提升學生心理品質的同時引導學生感受團體的力量,學會與團隊成員相處,從而增強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培養學生的家國情懷。
二、積極心理品質教學與智育相結合
智育是培養學生系統的文化科學知識和技能的活動,也是培養學生記憶、思維、想象等心理品質的過程。學生擁有良好的智力水平也是其心理健康的重要體現。積極心理品質中智慧美德的培養與智育要求相契合。在培養學生創造力、好奇心、思維力、好學、洞察力等積極心理品質時融入智育,增強學生的學習興趣,提升學習效率,促進理性思維的發展。例如,在培養學生創造力課堂上,設置游戲,以開放的態度接納學生各種天馬行空的想法,引導學生看到想法與現實之間需要搭建的橋梁。如此,既培養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讓學生敢于創造,在培養學生積極心理品質的同時發展了他們的智力。
三、積極心理品質教學與體育相結合
體育是指發展體力、增強身體綜合素質的教育。體育的價值不只體現在強身健體,還體現在育人育心,在體育運動的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自尊、塑造學生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強化學生的情緒調適能力、提升學生的團隊合作意識。積極心理品質中勇氣的美德與體育的要求相契合。例如,在培養學生正直、勇敢、堅韌、活力的積極心理品質時,鼓舞學生以名人為榜樣,努力克服學習或日常生活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形成堅韌不拔的性格品質和擁有永不放棄的精神內核。
四、積極心理品質教學與美育相結合
美育,是培養個體認識美、體驗美、感受美、欣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具有“入心、化人、怡情”的功能。在培養學生欣賞美和創造美的過程中加深學生對詩意人生的認識和理解,為學生心理帶來積極變化,讓學生達到內在的和諧統一。積極心理品質中卓越的美德與美育的要求相契合。在培養學生欣賞、感恩、希望、幽默、靈性這些積極心理品質時發揮美育的育心功能,利用勵志藝術故事、繪畫、情景劇、音樂、舞動等形式,讓學生在體驗藝術美的過程中宣泄消極情緒,獲取積極情緒體驗,從而達到以心筑美的育人目的。
五、積極心理品質教學與勞動教育相結合
勞動教育是培養學生勞動意識、勞動技能、塑造個體良好勞動習慣的教育活動,學生在勞動的過程中能磨練意志品質。勇氣美德涵蓋了堅韌、活力、勇敢、正直的積極心理品質,這些品質的培養要求與勞動教育的要求相契合。例如,在教學設計中,鼓勵學生主動辛勤勞動、運用實際案例或勞動模范的優秀事跡潛移默化影響學生,培養學生擁有面對困難的勇氣,讓學生對生活充滿激情和能量。
【注:本文系廣東省教育科學“十四五”規劃 2022 年度研究項目(“新強師工程”項目)課題“茂名地區初中生積極心理品質培養的校本課程開發與實施”(編號:2022YQJK315)階段性研究成果】
責任編輯 王思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