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僑敏
摘要:實踐證明,后進生之所以數學成績差,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他們對數學學習不感興趣.教師作為課堂教學的組織者、點撥者、領導者,要全面了解學生,基于學生實際情況采用多種方法進行啟發和指導,點燃后進生學習斗志,激發后進生學習興趣,讓后進生逐步愛上數學學習.
關鍵詞:后進生;學習斗志;學習興趣
后進生的形成因素較多,既受注意力、觀察力、記憶力、思維能力等智力因素的影響,也受興趣、情感、意志等非智力因素的影響.在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等多重因素的影響下,部分學生對數學學習產生了厭學情緒,從而逐漸淪為后進生[1].因此,為了轉化后進生,教師有必要從培養后進生的數學學習興趣上下功夫.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若后進生對數學學習感興趣了,自然可以調動他們參與課堂的積極性,這樣后進生的學習態度變得更加主動了、積極了,學習成績和學習信心自然也就提升了.對于如何培養后進生的學習興趣,筆者給出幾點拙見,供參考!
1 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增強學生學習信心
初中生正處于青春期,他們的學習觀、價值觀、人生觀還沒有成熟,他們的內心比較敏感,因此教師要關注學生的心理變化,用真摯的愛去關注他們的成長.教學中,教師要樹立“平等、民主”的教育理念,尊重每個學生,保護好每個學生的自尊心,讓學生平等地參與課堂學習,并提供機會讓后進生思考、交流、表達,鼓勵他們合作,以此增強后進生學習信心.同時,教學中,教師要及時給予評價和鼓勵,讓后進生感覺自己是被“偏愛”的,由此點燃后進生的學習熱情,讓他們主動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切實提升教學有效性[2].
為了更好地了解學生,建立良好的師生關系,教師除了課上要創造機會與學生積極互動外,課下也要與學生積極互動,了解他們的所思、所想、所惑,了解他們的興趣愛好,關注他們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難,讓他們感受自己是被關愛的、被重視的,以此激發學生學習斗志,這樣教師的“投之以桃”定能獲得“報之以李”的效果.
2 采用新穎的新課引入方式,吸引學生注意力
俗話說“好的開端是成功的一半”,對于數學教學亦是如此.新穎別致的課堂引入往往可以快速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點燃學生學習熱情.新課引入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如情境導入、復習導入、游戲導入、故事導入等.不過無論教師采用哪種導入方式,都應充分了解學生的實際學情,基于學生最近發展區創設問題,這樣既讓學生能夠接受,又可以讓學生“跳一跳”,以此讓學生快速進入狀態,提升課堂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多項式乘多項式”時,教師結合學生已有生活經驗創設了這樣一個教學情境:
張大爺有一塊邊長為a m的正方形菜地,這塊菜地剛好與李大爺家的菜地相連.為了翻地方便,李大爺建議張大爺這塊田一邊減少5 m給他種,另一邊他給張大爺增加5 m.張大爺感覺一邊減少5 m,另一邊增加5 m,地的大小也沒有變,于是就爽快答應了.按照約定分割后,張大爺越想感覺越不對,總感覺自己吃了虧,但是又不知問題到底出現在哪里.請大家想一想,張大爺到底有沒有吃虧呢?
該情境通俗易懂,符合后進生的認知水平.教學中,教師啟發學生先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引導學生用數學思維思考實際問題.基于本班實際學情,教師將實際問題轉化為數學問題這一任務交給后進生,以此通過經歷生活情境數學化的過程點燃學生學習積極性.在此階段,有些學生因為害怕出錯而表現得比較拘謹,教師適時地給予了鼓勵和引導.這樣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提出如下問題:
已知一個正方形的邊長為a m,把它的一邊減少5 m,另一邊增加5 m,則得到了一個長為(a+5)m,寬為(a-5)m的長方形,試問是邊長為a? m的正方形面積大,還是長為(a+5)m、寬為(a-5)m的長方形面積大?
學生根據已有經驗,自覺地將問題轉化為研究a2與(a+5)(a-5)的大小問題.這樣學生自然會提出問題:“(a+5)(a-5)到底是多大呢?”這樣帶著問題進行新知的學習,定能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情境是引入新課的重要途徑,也是激發學生學習熱情的重要媒介.當然,強調情境的重要性并不代表一切新知引入環節都需要創設情境,教學中切勿為了情境而情境,那樣不僅會影響教學效率,而且會消耗學生的學習興趣,得不償失.教學中,教師應以發展學生為目標,貫徹“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教學理念,通過創設有效的情境點燃課堂,促進全員全面發展目標的落實.
3 巧用趣味活動,點燃學生學習熱情
在平時教學中,教師要多創設一些趣味活動,從而使數學學習變得更有趣,有效激發學生的探究欲望,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每個學生都能參與其中,并讓每個學生都能有所收獲,有所成長.
例如,在教學“概率”時,教師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制作了一個轉盤,要求將轉盤盤面平均分成12份,其中5份涂上藍色,7份涂上紅色.
課上,教師與學生共同玩轉盤游戲.教師將學生分成藍、紅兩隊,轉動轉盤后,若指針正好留在藍色區域,則藍隊積1分,紅隊不積分;若指針正好留在紅色區域,則紅隊積1分,藍隊不計分;若指針正好停留在紅色和藍色交界處,則兩隊均不積分.游戲結束,紅隊獲勝,教師啟發學生思考紅隊獲勝的原因,由此自然地引出“概率”.這樣借助趣味游戲既能讓學生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又能讓學生感悟數學在解決實際問題的價值,進而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當然,教學中還可以給出一些趣味題,如“7/8打一個成語”“煮兩個雞蛋需要4分鐘,那么煮6個雞蛋需要幾分鐘”……這樣借助一些趣味題可以很好地調節課堂氣氛,從而為枯燥乏味的課堂增加一抹亮色,點燃學生學習的熱情.
在數學教學中,教師不要一味地“講授+練習”,那樣容易增加數學的枯燥感,從而讓學生與數學產生距離感,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因此,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更新教學觀念,合理地創設有意義的活動,以此增加課堂的趣味性,培養學生的創造力,提升教學品質.
4 構建精彩數學課堂,提升學生學習興趣
在傳統數學課堂教學中,“師講生聽”的教學模式是主流,教學中忽視了學生的主體價值,使得課堂氛圍死氣沉沉,影響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和課堂教學效率的提升.基于此,教師要打破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貫徹以生為主的教學理念,通過多樣性的教學手段和教學方式構建精彩的數學課堂,以此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點燃課堂.在具體實施中,教師可以開展探究式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等,將枯燥的數學知識以活動、圖片、視頻等方式呈現出來,以此喚醒學生的探究欲望,提升數學學習興趣[3].
例如,在教學“平行四邊形的性質”時,課前教師讓學生準備兩個全等的平行四邊形,一個涂上紅色,一個涂上綠色,分別畫出平行四邊形的對角線.
課上,教師先學生將兩個全等的平行四邊形重疊在一起,然后將上面的一個平行四邊形繞對角線的交點O旋轉180°,旋轉后讓學生說說自己的發現.學生通過動手操作發現,原本重疊的兩個平行四邊形繞點O旋轉180°后依然完全重疊,此時教師給出平行四邊形的相關性質自然就水到渠成了.教學中讓學生去親身體驗,可以使數學課堂更具親和力,這樣學生理解起來也更加容易.
數學課堂精彩了、生動了,學生自然能夠以最佳的狀態參與到課堂活動中來,以此使課堂呈現別樣精彩.當然,在課堂教學中,教師要時刻關注后進生的聽課狀態,當學生的思想“走私”時可及時地給予引導,讓學生一直保持最佳的學習狀態,進而提升課堂教學質量和學生學習品質.
總之,教師作為學生成長路上的領路人,要關注每個學生的成長,要用真摯的愛溫暖學生,用精彩的活動點燃學生學習熱情,讓學生體會數學學習是快樂的、有價值的,以此讓學生可以集中精力投入到數學學習中,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目標的落實[4].
參考文獻:
[1]吳治新.數學后進生思維水平低的成因與對策研究[J].中學數學,2019(12):85-86.
[2]王薇.例談數學后進生高三復習課教學的“誤區”——由一次調研聽課引發的思考[J].中學數學,2015(7):31-32.
[3]田文秀.關注認知規律 激發學習興趣——對圓錐曲線引入的再思考[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21(24):4-5.
[4]馮志勇.激發高中生數學學習興趣的策略研究[J].中學數學教學參考,2015(27):1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