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雨凱



摘? ?要:我國鄉村旅游的快速發展,給農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帶來了巨大的影響。基于此,對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進行調研,研究鄉村旅游開發對農戶的生計類型、生計資本和生計變遷等方面的影響。通過調研分析發現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對農戶生計的影響存在生計資本發展具有脆弱性、生計策略過于傳統和單一等問題。針對這些問題,提出豐富生計類型、制定職業培訓規劃、以就業促進人力資本提升、創新生計策略和政府制定相關政策對農戶進行扶持等提升對策,以期助推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實現海南省的鄉村振興。
關鍵詞:鄉村旅游;農戶生計;海南省
中圖分類號:F590? ? ? ?文獻標志碼:A? ? ? 文章編號:1673-291X(2024)09-0022-04
一、研究背景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作出的一項重要決定,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一項重要歷史任務,也是新時代“三農”工作的總抓手。鄉村振興將構建并完善城鄉一體化的制度、政策體系。20世紀50年代以來,中國在城市和農村兩個層面上,為了更快地實現工業化,形成了城市和農村兩個層面的社會經濟格局。盡管在短時間內,這種二元經濟社會結構對工業化、經濟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但是也造成了城鄉居民的收入差距不斷拉大,城鄉社會發展極不平衡。鄉村振興成為了重要課題。鄉村旅游是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之一。目前,我國鄉村旅游快速發展,對農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產生了巨大的影響。鄉村旅游作為連接城市與鄉村的紐帶,對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很多正面影響,如促進經濟發展、使社會發展更為平衡等。
20世紀90年代初,海南省開始發展鄉村旅游,海南省政府開始了一系列“鄉村旅游”的創建工作,取得了很大成效。海南省自20世紀90年代中葉以來,通過開發“農家樂”和“漁家樂”等形式,鄉村旅游漸漸發展起來。習近平總書記于2018年提出建設自由貿易港之后,鄉村和旅游聯系得更為緊密。鄉村旅游是旅游市場的一大熱點,它不僅能讓游客們感受到大自然的魅力,還可以讓他們體驗到當地的傳統文化,同時還能滿足游客們對不同文化、不同習俗和不同生活方式的需求。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探索,通過與當地資源密切結合,形成了具有特色的鄉村旅游業,依托各地資源優勢,形成了風格各異的發展模式。從對農村地區農戶生計的作用,以及對農戶生計策略的評估考查,可以發現鄉村旅游對當前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以及鄉村地區農戶生計研究具有重大意義。鑒于此,本研究采用可持續生計理論,結合海南省鄉村旅游地區實際情況,根據農戶自身以及資源劃分農戶類型,建立一套適合鄉村旅游地區農戶生計資本的評價指標體系,探索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農戶生計資本的變化情況,從而為海南省鄉村旅游發展以及農戶生計策略選擇提供相關建議。
二、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對農戶生計影響現狀
(一)生計類型現狀
農戶生計類型轉變過程始于20世紀70年代初,當中國農村開始實施包產到戶政策時,農民謀生方式有了顯著改變。傳統農戶的家庭經營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耕地面積大大減少,許多農戶由原來的以種糧為主轉向了以非農產業為主要生計來源。這個變化首先表現在農業生產結構上,傳統的農民已經跟不上市場的需要,糧食生產出現明顯下降。國內一些學者將農戶生計策略劃分成不同的類型。如賀愛琳和楊新軍,將生計類型劃分為六大類,即務工主導型農戶、半工半農型農戶、純農農戶、旅游專營型農戶、均衡兼營型農戶、旅游主導型農戶。
海南省各鄉村旅游地區、各村莊在資源和資金上的差異,導致其生計類型也不同,鄉村旅游的發展也直接推動了農戶生計類型的轉變。總結目前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地生計類型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第一,務工主導型農戶,代表村落為羅帥村,還沒有大規模地發展鄉村旅游,沒有打造相關旅游設施,農戶主要通過外出務工、自營店鋪以及在當地商鋪打工為主。第二,半工半農型農戶,代表性村落為中廖村,鄉村旅游開發后很多農戶通過農業、種植業來發展經濟,另一部分農戶仍選擇在工廠或者商場上班。第三,純農農戶,代表村落為紅花村,紅花村的農戶主要通過種植芭蕉、荔枝和芒果等農作物,將這些農作物售賣給附近的學生或者居民來獲得經濟收入,鄉村旅游也沒有大規模開發。第四,旅游專營型農戶,代表村落為留客村,通過特有的海南僑鄉文化來進行旅游宣傳,促進旅游經濟的增長,開設農家樂、民宿等。第五,均衡兼營性農戶,主要代表村落為瓊海沙美村,海洋資源較為豐富,發展餐飲和娛樂業,如海鮮燒烤和灘涂垂釣、民宿等,因此農家樂、民宿和各類自營商鋪建設發展起來。第六,旅游主導型農戶,代表村落為什寒村,利用村落的自然資源打造獨特的“網紅打卡地”,各類民宿、酒店和農莊發展起來。
鄉村旅游開發前,農民的謀生方式以務農為主,鄉村旅游發展起來后,越來越多的農戶開始打工或者直接投身于旅游行業,開設農莊,打造鄉村網紅景點,建設各色各樣農莊和民宿等等。越來越多的農戶和居民參與到鄉村旅游開發當中來,這不僅為他們帶來了更高的旅游收入,也促進了海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
(二)生計變遷現狀
鄉村旅游興起后,海南省的農村和社區都漸漸發展了起來,居民和村民通過鄉村旅游的發展來建設農家樂、民宿等以提高自己的收入水平。越來越多外出打工的農戶選擇回到村落,通過開設民宿、農莊和飯店等發展旅游經濟,同時引入更多的旅游設施,修橋鋪路,打造具有民族特色和豐富旅游設施的旅游目的地,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多年的發展經營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更多農戶選擇了在本地發展旅游業,人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逐漸提高,但同時也帶來了一定的物價上漲和對自然環境的破壞。
第一,在生計類型的變遷方面,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前,大多數農戶主要依靠農業種植水稻或者水果來維持生計,經濟收入較低。但鄉村旅游開發后,其生計方式變得更為多元化,農戶可以參與到鄉村旅游的發展中來,他們的就業機會不斷增多,通過開設農家樂、農莊或是民宿來獲得經濟收入,亦或是在這些店鋪中打工以謀生。2015年海南省鄉村旅游地生計類型有純農型、半工半農型、務工主導型,隨著鄉村旅游的發展,2018年又增加了旅游專營型、旅游主導型、均衡兼營型。2020年由于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旅游行業受到了較大的沖擊,收入下降,農戶又普遍變成了依靠農業和種植業等為生。綜上所述,2015年起農戶的生計類型有3種,2018年隨著鄉村旅游的開發農戶生計類型變為6種,到2021年受到疫情影響農戶生計類型變為4種(如圖1)。
圖1? 歷年生計類型變遷
第二,在生計成本的變遷方面,隨著鄉村旅游的不斷發展,各個村落的鄉村旅游也都得到了有效發展,村民的生計類型結構也隨之發生了變化。海南省農戶人均可支配收入在2018年為15 773元、2019年為17 027元、2020年為18 389元、2021年為18 076元。從數據可以看出農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在逐年增加,除了2021年受到疫情的影響收入有所下降外。村民謀生的方式越來越多樣,不僅僅依靠農業收入,他們通過在村落里的農家樂或民宿里等打工來獲得經濟收入,或者是自己經營旅游景區或旅游設施,獲得經濟收入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就業崗位不斷增加,極大提高了生活水平。從圖2中可以看出村落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情況。
圖2? 2018—2021年海南省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三、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對農戶生計影響存在的問題
(一)生計資本發展具有脆弱性
第一,海南省鄉村的公共服務體系不夠完善,基礎設施也較為老舊和重復,每個村落的鄉村旅游的宣傳特色不足。隨著鄉村旅游的興起,參加鄉村旅游的人也越來越多,游客參加鄉村旅游的目的就是感受和平常旅游景區不同的旅游體驗,所以對旅游景區的設施以及內容的要求就會隨之提高,從前單一的鄉村環境設施建設已經不能夠滿足游客們日益增長的需求。海南省鄉村旅游起步較晚,其旅游配套設施多依托村莊自發建設或參照省內景區,零散、規模小,缺乏完整的公共服務體系,鄉村旅游基礎設施不夠完善,導致環境和交通等方面存在問題,制約了鄉村旅游進一步發展。同時,各村落風格相似,沒有突出自己的特色。鄉村旅游興起之后,各村村民紛紛投入其中,但大家發展旅游的方式大同小異,類型過于單一,沒有自己村落的特色,同質化程度過高。一旦有新風格的村落興起,客流量就會遭到極大的影響,這將對以此為生的村民的收入及生活造成極大的影響。第二,村落內鄉村旅游點為村民提供的崗位不夠有針對性,大多數村民文化程度不高,旅游服務知識也較為匱乏,與為他們提供的工作崗位不夠匹配,所以村民的工作熱情也就不高,容易有改變生計類型的想法,讓生計資本不夠穩定。
(二)生計策略過于傳統和單一
對于鄉村旅游,農戶所選擇的生計策略仍然比較傳統,沒有特色,缺乏亮點,同質化現象較為普遍。究其原因,主要有幾點。第一,傳統生計策略在農業社會中通常以種植業為基礎,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前的農村大多都是以種植水稻或者熱帶水果為生,產業結構較為單一,而單一的產業結構較易被代替,其可替代性過強,所以沒有較強的競爭力;第二,傳統生計策略容易產生過于依賴某一個單一產業的現象,海南省的鄉村村民由于過于依賴農業,單一的經營方式造成了經濟發展的滯后;第三,海南省大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對旅游業的發展缺乏了解,導致他們沒有主動改變旅游發展方式的想法,只能沿襲之前舊的策略和方法。
四、海南省鄉村旅游開發對農戶生計影響的提升對策
(一)提升生計資本
在海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中應當積極提升鄉村旅游地農戶生計資本。第一,村落負責人需要完善提升鄉村旅游景區的基礎設施和其他公共服務設施,在原有的基礎上進行完善和更新,全面提升鄉村環境設施總體面貌。改善村落內的交通和路況,方便村落和村落之間的旅游聯動,便捷的交通也有利于村落的宣傳,可以吸引更多的游客前來觀光游玩。第二,村落鄉村旅游的負責人可以制定符合相關村落自身資源,以及工作人員服務意識和禮儀的規章制度,游客的滿意度是鄉村旅游發展的前提和核心,要發展好鄉村旅游就要將游客的想法和喜好作為改進的方向。提升海南省鄉村旅游地農戶專業素養和能力,從而提升村民人力資本能力。第三,政府應提供相應資金和政策改善農村教學環境和條件,從根本上提升村民的知識水平以及服務意識,教學的內容也要從培養傳統的勞動者和傳授簡單的技能轉向為培養全面發展的、適應現代化需要的高科技人才,追求人的全面發展、終身發展。第四,每個村民都要根據自身專長做好職業培訓規劃,對自我有一個全面而清晰的認知,從而促進就業率提升,以就業來促進人力資本的提升。
(二)創新生計策略
目前海南省鄉村旅游發展中,開發模式越來越同質化,沒有新穎性,導致農戶生計策略過于傳統。鄉村旅游要有新的突破和發展,就不能再沿襲以往的發展方式,要有創新點。第一,在發展鄉村旅游的過程中,鄉村旅游點應根據村民的需求和能力提供更多具有針對性的工作崗位,讓村民和居民除了發展農業來獲得經濟收入之外,還能夠有其他的選擇,激發村民參與鄉村旅游開發的積極性,提高村民生活水平,從而帶動海南省鄉村旅游業發展。第二,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每個鄉村旅游點都可以通過“旅游+”的模式來推廣村落的知名度,同時加大宣傳力度,讓更多的人了解鄉村旅游,加入到鄉村旅游中來,客流量的增加也會帶來相應的經濟發展。第三,各個村落的村主任或者鄉村旅游的負責人應加強當地農戶與農戶、旅游企業、合作社等的聯系與合作,促進旅游信息的交流,并且可以通過社交媒體加強農戶與外部的聯系,拓寬農戶的社會資源,增加農戶的社會資本,跟隨時代發展的腳步,依照時代熱點的不同,及時更新宣傳點做到與時俱進。第四,村民除了發展農業之外應有更多發展其他行業的選擇,政府建設的相應店鋪應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如在景區或相關自營店內打工,開設民宿、農莊等,讓農戶有更多謀生方式選擇,豐富農戶的生計策略,在增加農戶的經濟收入的同時促進海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
五、結束語
海南省的鄉村旅游開發對農戶生計的發展起到了一定的促進作用,同時對海南省鄉村旅游發展具有極大的推動作用,加快了新農村的建設,為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作出了積極的貢獻。海南省鄉村旅游的發展,對農戶的生存方式和生活方式都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但是這個過程中也產生了一系列問題,要使鄉村旅游的發展越來越好,海南省政府和鄉村旅游的負責人就要正視這些問題并研究制定相應的解決措施。本研究提出要促使農戶積極主動加入到鄉村旅游中來,提高海南省總體的鄉村旅游發展能力;豐富農戶生計類型,為農戶根據其發展特點和喜好制定職業培訓規劃,以就業促進人力資本提升;政府為農戶提供相應的課程教學和增加相應的工作崗位,促使農戶創新生計策略。海南省在鄉村旅游的發展過程中,應將農戶、政府和相關機構的利益有機結合起來,共同建設發展愿景,堅持從大家的利益點出發,考慮到大眾的需求來建設鄉村旅游,相信鄉村旅游在未來的發展中會越來越好。
參考文獻:
[1]? ?張孝存.陜南鄉村旅游開發對農戶生計影響研究:以漢中市漢臺區為例[D].商洛:商洛學院,2021.
[2]? ?陳秋華.鄉村旅游地區農戶生計轉型影響因素研究:基于5村202戶的調查數據[D].福州:福建農林大學,2021.
[3]? ?葉曉娟.基于可持續生計的鄉村旅游地農戶生計策略選擇研究:以新縣丁李灣為例[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1.
[4]? ?劉玲.鄉村旅游內生發展邏輯及其對農戶生計的影響機理[D].信陽:信陽師范學院,2022.
[5]? ?王晗,房艷剛.山區農戶生計轉型及其可持續性研究:河北圍場縣腰站鎮的案例[J].經濟地理,2021,41(3):152-160.
[6]? ?錢雪艷.青巖古鎮鄉村旅游開發對農戶生計資本的影響分析[D].貴陽:貴州財經大學,2021.
[7]? ?楊慶.鄉村旅游對農戶可持續生計的影響及協同發展研究:以武隆木根村為例[D].重慶:重慶理工大學,2022.
[8]? ?鮑遠磊,溫小婷,蔡小英.鄉村旅游地區農戶生計轉型影響因素研究:基于5村202戶的調查數據[J].中國林業經濟,2021(6):93-97.
Study on the Impac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Livelihoods of Farmers in Hainan Province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Rural Revitalization
HU Yukai
(University of Sanya, Sanya 572022, China)
Abstract: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our country has had a huge impact on the survival and lifestyle of farmers. Based on this, conduct research on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Hainan Province, and study the impact of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on the livelihood types, livelihood capital, and livelihood changes of farmers. Through research and analysis, it was found that the development of rural tourism in Hainan Province has a fragile impact on the livelihoods of farmers, and there are problems such as the development of livelihood capital being too fragile, and the livelihood strategies being too traditional and single. In response to these issues,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enrich livelihood types, develop vocational training plans, promote human capital improvement through employment, innovate livelihood strategies, and support farmers through government policies, in order to promote rural tourism development in Hainan Province and achieve rural revitalization.
Key words: Rural tourism; Livelihoods of farmers; Hainan Province
[責任編輯? ?劉? ?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