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鳳果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農村好不好,農業好不好,關乎千萬百姓的生活。因此,農業農村現代化是建設農業強國的根基和必然要求,但要想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就要轉變農業農村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實現城鄉要素的互通共融,打通城鄉融合發展的梗阻,激發農村發展的內生動力。
近年來,鄉村振興之歌唱遍朔州市平魯區,曹莊村積極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率先完成脫貧任務。在發展鄉村事業的道路上,團隊協作必不可少,人才更是鄉村發展的“推動力”。唯有人才振興,才能更好地推進鄉村振興。因此,要想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就要切實解決鄉村人才的供求矛盾。
歸家:心系家鄉發展
2021年,山西省實施“鄉村振興萬人計劃”。2022年2月,賈朝暉以到村工作大學生的身份回到了自己的家鄉——白堂鄉,成為一名扎根基層的“村官”。在白堂鄉歷練半年后,她被派往曹莊村工作。
曹莊村是鄉村振興示范村,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魯區白堂鄉政府東部,緊挨鄉政府,距離朔州市平魯區政府僅有5km,全村土地面積為2.57km2,其中,實行退耕還林面積0.912km2,現有耕地面積約0.733km2。全村共有248戶732人,常住人口不到200人,黨員12名,目前全部在村內居住并工作。據了解,曹莊村的五保戶有2戶,低保戶有13戶。
剛到曹莊村時,賈朝暉擔任村委主任助理的職位,主要工作是負責文字資料的整理、排查農村自建房的安全隱患;根據抓黨建促基層治理能力提升要求,對村“兩委”干部的工作職責、任務清單、履職擔當等進行歸納與總結;協助領導完成違規發展黨員排查工作;積極參與關于綜治的各項工作;做好白堂鄉民兵組建和檔案登記工作;通過電話溝通,動員適齡青年參軍等。面對煩瑣復雜的工作,賈朝暉始終認真對待,不敢有絲毫懈怠。
使命:青年擔當
在從脫貧攻堅邁向鄉村振興的偉大征程中,年輕干部肩負著重要責任。賈朝暉始終堅守自己的初心,將個人夢融入國家夢,用青春夢托舉中國夢。她說:“我是白堂的女兒,我的根在這里。我撫摸過它殘破的面容,見證了它從曾經破舊的窯洞變為如今整齊的房屋,那些雨天里泥濘的鄉間小道也已不復存在。從白堂鄉走出去,再回到白堂鄉,我深刻地感受到新農村建設帶來的變化。這里不僅有新設施、新建筑,還有新農業、新農民。而這些變化需要我們這一批批歸來的青年不斷給家鄉注入新的活力,帶來新的朝氣,為這片土地補充新的血液。這也是我們每個青年人的責任與擔當,更是我這個白堂女兒的重大使命!”
在推進鄉村振興、建設生態文明、促進共同富裕、推動社會經濟發展的偉大事業中,青年人才是中堅力量。鄉村振興是強國之基。鄉村是一片大有可為的土地,青年要勇于到基層中去,到國家需要的地方中去,到廣大的農村中去。
“黃沙百戰穿金甲,不破樓蘭終不還?!边@不僅是青年人奮斗的決心,也是青年人不忘初心的堅定信念。在振興家鄉的征途上,青年人應當夯實信念之基,激發勇往直前的動力;應當淬煉真本事、硬本領,勇于擔當時代所賦予的責任;應當扎根基層奮斗鍛煉,書寫屬于自己的青春華章。賈朝暉便是懷著這樣的決心與信念投身于鄉村事業中。
產業:蔬果采摘園
以產業增動能。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農村高質量發展離不開產業支撐,而好產業就是“金飯碗”。因此,要充分發揮已有的資源優勢,發展壯大特色農業,大力培育和發展特色產業,延長農產品加工、生態農業產品的生產和銷售等產業鏈,深入實施農業生產品種培優、品質提升、品牌打造和標準化生產行動,在打造重點產業的同時實現農業可持續發展,讓廣大村民在家門口就能吃上“產業飯”。
根據曹莊的村情村貌,曹莊村的領導班子結合實際,緊緊圍繞“加快科學發展,建設美好家園”的主題,深入開展“帶頭增收致富、帶領群眾致富”的“兩帶”活動,引領曹莊村走上致富道路。
發揮黨員示范引領作用,帶動群眾共同致富,促進產業轉型發展。在黨支部的領導下,全村技術人員被充分調動起來。經過討論,選定了掌握一定專業技術的5名黨員帶頭。通過村里5名黨員的不懈努力,曹莊村成功帶動村民建設了4個農牧專業合作社和1個采摘果園。2007年至2009年間,曹莊村依托交通便利的優勢與已成規模的日光溫室大棚,基于周邊及縣城新鮮蔬菜供應缺口較大的實際狀況,引導安泰農牧專業合作社在政府的惠農政策下投資日光溫室大棚園區項目,發展大棚經濟,并將大棚園區命名為“安泰農牧”。日光溫室大棚項目先后投資金額高達4 800萬元,共建起了60個日光溫室大棚,占地面積60 000m2,為60多戶村民提供了小型蔬菜種植的就業機會,村莊年增收150多萬元。
日光溫棚全部用來種植天然無公害綠色蔬菜,種類繁多。此外,大棚園區還栽種了蟠桃樹、油桃樹、山楂樹、梨樹以及蘋果樹等,收益頗多。安泰農牧主打新鮮蔬菜與水果的招牌,還特意在園區內建設了一座蔬菜儲存保鮮庫,以確保大棚蔬菜水果的新鮮度。
在大棚蔬菜園的帶動下,安泰農牧專業合作社年銷售額達600萬元,利潤可達200萬。大棚蔬菜園的作用大大超出了預期設想,其不僅滿足了市區群眾對“菜籃子”的需求,還在很大程度上拓寬了村民的收入渠道,為本村及周邊村落提供了近100個就業機會。在大棚工作的婦女們每天能夠賺100元左右,月收入穩定在3 000元左右。溫室大棚的發展不僅壯大了集體經濟,也為村民提供了在家門口就業的機會。2023年,曹莊村村集體經濟收入達20多萬元。
依托大棚產業,曹莊村還建設了采摘園。大棚里的蔬菜和水果有兩種銷路:一是銷往附近的農貿市場;二是游客來采摘園親自采摘,這樣價格也會翻上幾番。為此,我們專門到采摘園進行實地調研。到達采摘園后,村民們正忙著采摘成熟的西紅柿與黃瓜,見到我們便面露笑意。在園區內,我們遇到了到村工作大學生賈朝暉,她熱情地向我們介紹了園區的蔬菜。隨后,她拿起剛用水沖洗干凈的西紅柿說道:“我們這里所有的蔬菜和水果,都是用有機肥——豬糞澆灌的,看我手里的西紅柿,吃起來沙沙的、甜甜的,有一種家里種的味道。”她的同事劉金宗一手拿著黃瓜,一手拿著西紅柿快步向我們走來,開口便問道:“我們園里的蔬菜好吃吧?全都是綠色有機的,絕對安全,嘎嘎好吃?!痹诓烧獔@中,大家品嘗著新鮮清香的果蔬,聽著賈朝暉及其同事劉金宗的熱情介紹,歡聲笑語不絕于耳。
負責打理采摘園的大叔被大家親切地稱為“二哥”。他帶領我們走進西紅柿大棚,這里種植著兩個品種的西紅柿:一種是普羅旺斯西紅柿,另一種是圣女果。二哥將這兩種西紅柿清洗干凈后,邀請大家品嘗。隨后,我們又參觀了草莓園,一顆顆草莓鮮艷欲滴,美味誘人。緊接著,我們又來到了黃瓜大棚,工人們正在將一根根“頭頂黃花”的黃瓜整齊地碼放在紙箱里,準備發往市場。在采摘園里,瓜果蔬菜長勢喜人,村民臉上洋溢著笑容。此刻,村民的“幸?!笔侨巳硕寄芸吹靡姷摹?/p>
采摘園已成規模,何不將采摘園里的果蔬進行深加工后再銷售呢?“我們也不是沒想過這個問題,只是目前在果蔬深加工方面還存在一定難度,不知從哪里著手。”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安志堅如實說道。每到盛夏,采摘園便會迎來一大批游客。城市里的孩子很少有機會接觸大型的果蔬基地,不了解水果和蔬菜的生長環境。因此,游客帶著孩子來采摘園,不僅可以讓孩子品嘗到新鮮的水果和蔬菜,還可以使其學習到各種果蔬的種植小知識,真真切切地與大自然接觸。
目前,在大棚蔬菜和采摘園的帶動下,曹莊村人均收入早已超過萬元。為了使村集體經濟更上一層樓,曹莊村緊抓機遇,發展養殖業,辦起了規?;呢i、牛、羊養殖場。這提升了畜牧業在曹莊村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曹莊村還基于養殖場開設了屠宰場,同時建成了容量達500m3的沼氣站。這不僅滿足了本村以及就近村民家庭生活的能源需求,還為采摘園和果蔬大棚提供了優質的有機肥,降低了肥料成本。果蔬大棚、采摘園、養殖場、屠宰場等產業環環相扣,形成了循環發展的模式,為建設和諧穩定的美麗鄉村提供了堅實的保障。此外,曹莊村充分利用交通便捷、煤炭資源豐富等優勢,組建股份制車隊,大力發展運輸業。如今,全村擁有各種運輸工程機械100多臺,年收入300多萬元。
談到村里年輕人是否好就業的問題,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安志堅說,“曹莊最大的發展優勢是與朔州市區的兩級政府距離較近,交通便利,村里產業多,附近煤礦多,各種企業也多,年輕人就業的機會很多”。
曹莊村巧妙地利用已有資源,依托獨特的地理位置,因地制宜發展“休閑農業”“周末經濟”,探索“農業+旅游”模式,培育集田園采摘、農事體驗、休閑觀光等于一體的旅游新業態,打造鄉村農業新品牌,擦亮鄉村旅游新名片,讓鄉村“美”起來、資源“活”起來、品牌“亮”起來,實現產業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共贏。
基層:甜大于苦
“基層工作千頭萬緒,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在工作之余,我常常思考如何才能更好地用一根針穿起千條線。‘志之所趨,無遠弗屆,窮山距海,不能限也。習近平總書記的這句話總是在我耳邊回響,激勵著我不斷前行?!背跞牖鶎庸ぷ鞯馁Z朝暉說道。
發展鄉村,不能只發展產業,民生事業也很重要,這關系到村民的幸福指數。因此,要把公共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放在農村。進入新的發展階段,鄉村的基礎設施要在數量、質量、規模方面都達到新的標準。
2014年,平魯區委、區政府啟動了老年照料中心建設工程,按照“四室一廳”的模式建設,即日間休息室、休閑娛樂室、圖書閱覽室、健身康復室以及餐廳。2014年9月,曹莊村修建村級活動場所,占地518m2,內設黨員活動室、農家書屋、醫療室、老年活動室、民兵連室等。曹莊村的老年日間照料中心占地150m2,室內配備了老人生活起居所需的日常用品。
老年照料中心的建成讓村里的老年人有了一個歸處。賈朝暉在帶領我們走進老年日間照料中心時說:“村里老人多,兒女們常不在身邊,難免孤單,她們平時就來這里看看書,玩玩撲克。老人們還經常坐在一起聊天解悶,彼此陪伴。”
在群眾間開展工作,甜大于苦,村民的認可是對基層工作人員最大的鼓勵。說到與村民的相處,到村工作大學生賈朝暉有些許動容,她說:“我記憶中最深刻的一件事是為村民送對聯?!蹦鞘桥R近2024年春節的時候,區里青年志愿者協會發起了“送對聯”活動,白堂鄉的到村大學生們相約到村民家中送對聯。當賈朝暉和她的同事劉金宗將寫好的對聯送到村里的老爺爺家中時,老爺爺恰巧孤身一人在家,看到他們來送對聯,老爺爺熱淚盈眶。當他們送完對聯打算離開時,老爺爺極力挽留,邀請他們留下吃飯,而二人因公事在身,婉言相辭。
“看到大家對我工作表示肯定的那一瞬間,我突然覺得之前吃過的苦、加過的班,每一次的迎難而上和全力以赴,所有的一切,都是值得的!”賈朝暉驕傲地說道。賈朝暉表示,自己在平時的群眾工作中與村民的交流十分順暢。村民很信任他們這些剛到村里工作的大學生,也愿意配合他們的工作。即使村民對事情有不了解或不明白的地方,也愿意聽賈朝暉和同事的耐心解釋。工作之余,她和同事劉金宗常與村民談心、聊天,旨在深入了解村民的生活狀況,幫助村民解決實際問題。村民的理解與支持讓賈朝暉艱難繁重的基層生活有了絲絲甜意,所有的困苦與艱難仿佛都在與村民的交談歡笑中煙消云散了。
農村無小事,面對困難,村民第一時間想到的是像賈朝暉一樣的基層工作者?!拔业姆掌谥挥形迥辏谶@五年里,我想做的事情很多,既想為村民辦實事、辦大事,又想讓村民感受到幸福。村里的爺爺奶奶很多,我想多陪伴他們,幫他們做做飯、掃掃家、洗洗衣服。爺爺奶奶們年輕的時候因為條件有限,很多人都沒有拍過婚紗照。其實,在我想做的事情清單里,我最想做的就是幫他們拍婚紗照,完成他們年輕時的心愿。”賈朝暉認真地向我們講述自己的未來規劃。我不禁為她細膩而柔軟的心思暗自感嘆?,F在人們的生活條件提升了,而老年人缺少的從來不只是物質,還有陪伴。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第一場硬仗,也關系到廣大村民的根本福祉。因此,要著力改善村容村貌,提升村民的幸福感。
目前,曹莊村的自來水已全部入戶,村里的上下水、村民家里的旱廁,以及村里的公廁等基本的人居改造工程都已完成。說到未來規劃,曹莊村黨支部書記兼村委主任安志堅表示,要學習“千村示范,萬村整治”的經驗,繼續深入改造曹莊村的人居環境,推進“一清兩化”工作,同時對全村進行墻面彩繪和道路硬化,改善村容村貌。除此之外,還要加強黨建工作,發揮黨員的先鋒作用?;鶎邮菫槿嗣穹盏摹白詈笠还铩?,要將這“最后一公里”打通打實,用實實在在的行動解決村民的急難愁盼問題。
振興鄉村,以文化人,勢在必行,提升村民素質,打造文明、美麗鄉村。曹莊村積極開展“星級文明戶”創評活動,大力營造濃厚的創評氛圍,讓“追星”“創星”成為曹莊村的新風尚、新熱潮。在賈朝暉及其同事的不懈努力下,白堂鄉共有1 280戶參與全鄉評選活動,曹莊村村民的素質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
青春:扎根鄉村
談及“青春”,曹莊村的到村工作大學生賈朝暉是這樣說的:“在我看來,青春是一場旅行。在旅途中,我們一次次帶著夢想和希望啟程;在旅途中,我們帶著困惑和迷茫前行;在旅途中,我們經歷了四季的更迭,領略了不同地方的風土人情。而我選擇的旅途,是扎根基層、扎根鄉村。鄉村振興正當時,揚帆逐夢新天地。回顧來時艱辛路,一路崎嶇已變為對我的肯定。”說到此處,賈朝暉感慨良多:“從最初的迷茫無措到堅定成熟,我感受最深的還是基層工作者的辛勞與不易。說真的,成為一名基層工作者我感到非常榮幸?!?/p>
只有實干、苦干、巧干,發揮優勢,補齊短板,才能助力鄉村振興“加速跑”,讓希望的田野上開滿絢麗的鮮花。如今,賈朝暉已經積累了兩年基層工作經驗,她把“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當作自己的座右銘。鄉鎮工作是艱苦的,基層工作是繁雜的,但賈朝暉深信,年輕干部就應該歷經風雨、闖蕩天地,長才干、壯筋骨,練就擔當作為的真本事。賈朝暉堅定的眼神表現出了她想在鄉村干一番事業的決心。的確,她在用自己多彩絢爛的青春為鄉村振興貢獻屬于自己的力量!
春光不待人,奮斗正當時。新征程是充滿夢想與希望的遠征,生逢盛世,肩負重任。相信賈朝暉會在鄉村振興的大舞臺上挺膺擔當,奮發有為。用青春記錄祖國之復興,以汗水描繪鄉村之壯美!曹莊村也必定會成為她實現美麗鄉村愿景的第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