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昱彤

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持續加深,養老問題日益突出,尤其是農村養老問題亟待解決。居家養老作為一種新型的養老模式,在解決養老問題方面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文章基于SWOT分析法,探討了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居家養老模式的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希望為完善農村居家養老模式提供參考。
人口老齡化是我國經濟建設中面臨的一大難題。相關數據表明,截至2022年末,全國60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8 004萬人,占總人口的19.8%;全國65周歲及以上老年人口20 978萬人,占總人口的14.9%。與城市相比,農村的老齡化問題更為嚴重,養老問題也更為嚴峻。居家養老作為對傳統養老模式的補充和創新,對解決農村養老問題具有重要作用。鑒于此,文章采用SWOT分析法,明確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內在優勢和劣勢,以及面臨的外部機會和挑戰,并針對其存在的問題提供相應的對策,為解決農村養老問題提供參考。
結合SWOT分析法分析農村居家養老模式
SWOT分析法又稱態勢分析法,最早由美國舊金山大學的管理學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初提出。這一分析法通過分析優勢、劣勢、機會和威脅,以矩陣形式系統地進行綜合考量,最終得出具有戰略指導意義的決策性結論。
優勢分析(Strengths)
其一,居家養老順應農村孝道文化,滿足了農民的情感需求。在中國社會,孝道文化一直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影響力在農村尤為顯著。孝道文化深刻影響著農村家庭對老年人的贍養方式,許多家庭因擔心受到社會輿論的詬病,而不愿將老人送往養老機構。另外,2018年中國老年社會追蹤調查(CLASS)數據顯示,近九成的老年人傾向于在自家或子女家中養老,這說明居家養老仍是主流選擇。因此,居家養老不僅順應了孝道文化,還滿足了老年人的情感需求。
其二,居家養老提供了多元化的養老服務,且養老成本較低。居家養老借助政府和社會力量的支持,依托社區和機構,為居家的老年人提供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康復護理和精神慰藉等全方位服務。這使得老年人能夠根據自己的需求享受個性化的養老服務。同時,考慮到農村養老金普遍不高,且多數農村家庭的養老費用主要依賴子女,因此居家養老相較于機構養老,更能減輕家庭的經濟負擔。
劣勢分析(Weaknesses)
其一,農村居家養老服務設施不完善。從整體上講,農村養老設施資源匱乏,尤其在部分地理位置偏遠和經濟水平較低的農村,養老設施稀少且簡陋,功能單一。
其二,農村居家養老服務團隊人才不足。城鄉差異導致許多養老服務專業人才更傾向于在城市發展,而農村則難以吸引和留住這類人才。同時,受薪資待遇、職業發展和地理因素等影響,農村養老服務行業的專業人才流動性較大。另外,現有的養老服務人員專業水平不高,志愿者則成為農村居家養老的重要補充力量。然而,目前我國在志愿者管理制度上投入不足,存在注冊登記不規范、培訓缺失以及激勵制度單一等問題,這限制了志愿者在養老服務行業中的作用。
機會分析(Opportunities)
其一,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有政策支持。黨的二十大報告明確提出,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發展養老事業和養老產業,優化孤寡老人服務,推動實現全體老年人享有基本養老服務。2022年,國務院印發的《“十四五”國家老齡事業發展和養老服務體系規劃》部署了9方面具體工作任務,包括織牢社會保障和兜底性養老服務網,擴大普惠型養老服務覆蓋面,強化居家社區養老服務能力,完善老年健康支撐體系,大力發展銀發經濟,踐行積極老齡觀,營造老年友好型社會環境,增強發展要素支撐體系,維護老年人合法權益。
其二,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的需求量大。首先,農村人口老齡化問題嚴峻。中國社會科學院于2022年發布的《中國鄉村振興綜合調查研究報告2021》顯示,農村全體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了20.04%,65歲及以上人口的比重達到了13.82%,完全達到了“老齡化社會”的標準,并非常接近“老齡社會”標準。其次,農村空巢老人數量不斷增加。由于城鄉發展不平衡,農村主要勞動力選擇遷移到城市,農村“空心化”現象加劇。據全國老齡辦數據統計,2020年空巢老人達到1.18億,預計至2030年空巢老人將超過2億。最后,少子化趨勢使傳統家庭養老供給更加困難。隨著我國生育率的下降和家庭結構的改變,傳統的“大家庭”逐步轉變為“4—2—1”型家庭,家庭養老負擔加重。
威脅分析(Threats)
其一,農村老年人參與居家養老服務的意識不強。一方面,農村居民經濟收入偏低,大部分農村居民無力購買養老服務,購買意愿不高。另一方面,農村老年群體文化水平不高,受傳統“養兒防老”觀念的影響,他們更依賴家庭養老。
其二,居家養老服務的監管機制不健全。居家養老服務離不開政府的監管引導和各部門之間的協同合作。然而,當前我國農村缺乏統一的養老服務質量評估標準。這不利于政府對養老機構的監管,導致養老服務質量也難以得到提升。
農村居家養老模式的優化路徑
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第一,吸引年輕勞動力。首先,政府應給予政策傾斜和扶持。例如,對于選擇從事養老服務的畢業生,為其提供入職補貼;對于在養老管理崗位工作滿一定年限的畢業生,為其提供薪資補貼和優先晉升等優惠待遇。其次,建立合作機制。農村養老機構可以與當地的高校建立合作關系,共同開展人才培養和實習實訓項目。這不僅為年輕人提供了更多的學習和實踐機會,也為養老服務機構輸送了更多優秀人才。
第二,減少專業人才的流失。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農民是主體,人才是關鍵。專業人才匱乏一直以來都是農村居家養老服務發展的難題。首先,通過宣傳居家養老服務的意義,提高社會對養老服務行業的認可度,從而增強養老服務人員的社會地位和自我認同感。其次,注重服務人員個人成長。完善養老服務人員的培訓計劃,定期對其進行考核評估,并根據考核結果給予相應的升職加薪和表彰嘉賞等措施,激發他們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
第三,優化志愿者管理制度。志愿者在農村養老服務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因此建立科學的志愿者管理制度至關重要。首先,制訂科學的培訓計劃。農村社區可以邀請專業人士對志愿者進行系統的培訓,包括養老服務基礎知識、服務技能、溝通技巧和安全知識等,提高志愿者的服務水平和專業素養。其次,建立多樣化的激勵制度。針對不同志愿者群體的需求,為其提供個性化的激勵措施。例如,對大學生志愿者,學校可以將其志愿時長和內容作為評獎評優的依據之一;對企事業單位的志愿者,單位可以將其參與志愿活動的情況作為晉升和加薪的依據之一。
拓寬資金渠道,科學管理服務設施
鄉村振興背景下,我國農村養老服務設施有所完善,但還存在資金短缺、布局不合理和設施利用率低等問題。為了應對這些難題,我們需要從兩方面著手。一方面,要大力發展“銀發經濟”。隨著人口老齡化程度的加深,養老需求日益多元化,養老經濟發展迅速。相關部門要緊抓機遇,積極引入社會資金、慈善資金等,為農村養老服務注入新的活力。另一方面,加強對養老服務設施的科學規劃和管理。根據老年人口的分布和服務需求,對養老服務設施進行科學合理的規劃和布局;加強對現有設施的日常維護和保養;對空置率高的設施進行智能化、適老化改造,提高設施的使用效率和舒適度。
健全監管機制
第一,建立政府多部門聯合監管體系。首先,明確監管職責和權限。政府應制定詳細的責任清單,明確各部門的職責,避免出現職權重合、責任主體不明確的現象。其次,實現信息共享。利用大數據、“互聯網+”等技術建立居家養老監管平臺,實現信息共享,為各部門協同監管提供信息支持。另外,優化監管流程,簡化審批程序,推動電子政務發展,以減少部門間的沖突。
第二,鼓勵公眾參與監管。首先,開展針對老年群體的問卷調查和訪談活動,了解他們的需求和意見,為后續工作提供依據。其次,建立反饋機制,如設立投訴熱線、電子郵箱或在線平臺,確保公眾能夠及時反映問題、提出建議。同時,對于積極參與監督并發現重大問題的公眾,應給予其一定的獎勵和表彰,以激勵更多人參與到監督工作中來。
第三,引入第三方評估和監管機制。委托第三方機構對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機構進行評估和監督,不僅可以減輕政府的監管壓力,還可以提高監管的公正性和客觀性。首先,相關部門在挑選第三方機構時,應通過嚴格的審核程序,確保所選機構具備相關的專業資質和豐富經驗,能夠勝任對農村居家養老服務進行全面而深入的評估和監督工作。其次,為確保評估工作的規范性和科學性,相關部門應與第三方機構共同制定明確的評估標準,并確保第三方機構在評估過程中嚴格遵循科學的評估程序,以保證評估結果的客觀性和真實性。這些評估結果將為改進和優化農村居家養老服務提供重要依據。此外,建立評估申訴制度,確保被評估方在對評估結果有異議時,有權利提出申訴,并促使第三方評估機構對申訴進行公正、透明的處理。這不僅有助于保障被評估方的合法權益,還能促進第三方評估制度的合法化和民主化,從而進一步提升第三方評估的公信力和權威性。
樹立正確的養老觀
第一,增加老年人的經濟收入。為了滿足農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提高農民生活質量和消費水平,相關部門要根據當地實際經濟情況,適當提高農民的養老金標準,為經濟困難的農民提供必要的經濟支持,緩解他們的經濟壓力。另外,農村可以依托當地特色和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產業,鼓勵身體健康的老年人參與農家樂、銷售特色農產品和手工藝品等旅游服務。這不僅能讓老年人在晚年生活中找到新的價值感和歸屬感,還能為農村經濟的發展注入新的活力。
第二,加強宣傳教育。一方面,定期組織政策宣講會,邀請專家或志愿者深入農村,用通俗易懂的語言為老年人解讀養老政策。另一方面,充分利用媒體,例如與政府合作的電視媒體、農村廣播、報紙雜志等,廣泛宣傳居家養老的益處及其能解決的實際問題。另外,結合鄉村文化,將正確的養老觀念融入戲曲、舞蹈、歌曲等藝術形式中。這不僅可以增強宣傳的趣味性,還可以讓老年人在欣賞文化表演的同時樹立正確的養老觀。
鄉村振興背景下,農村居家養老依托國家政策的有力支持、深厚的文化背景以及自身獨特的優勢,已經取得了一系列顯著的成果。但是農村居家養老還面臨著諸多問題。未來,相信在各方的共同努力下,農村居家養老的發展將邁上新臺階。
(作者單位:湘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