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繼華
【摘要】“雙減”政策的出臺,旨在調整教育結構,提高教育質量,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數學作業是對課堂教學的進一步拓展和補充,對于深化課堂學習的內容、提升學生的解題技巧以及培育學生的創新思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然而,傳統的數學作業設計往往存在一定的問題,如作業內容過于機械重復、形式單一等,這些問題在“雙減”背景下顯得尤為突出.因此,需要對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進行探討,以期在“雙減”政策下實現作業質量和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
【關鍵詞】“雙減”;初中數學;分層作業
分層作業是一種因材施教的作業模式,它要求學生根據自身的能力選擇適合自己的作業難度.這種模式的設計,不僅要求教師在布置作業時注重作業的數量和質量,更需要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作業,并鼓勵他們努力完成.這樣做的目的是有效地緩解學生的作業壓力,讓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感到輕松和愉快.而這樣的方式,也讓所有學生都能在數學學習中找到適合自己的節奏,從而取得不同程度的進步.因此,在“雙減”政策的背景下,如何有效設計初中數學作業以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成為亟待解決的問題.
1 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的意義
首先,分層設計有助于滿足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在“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優化作業設計,確保作業質量,同時減輕學生負擔.通過分層設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認知水平、學習能力和興趣,布置不同難度和類型的作業,使學生能夠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進行有針對性的學習和鞏固,提高學習效果.
其次,分層設計有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注重培養學生的興趣愛好.通過分層設計,教師可以針對不同學生的興趣愛好,構建充滿挑戰與樂趣的任務,以此來激發學生的求知欲,并增強他們的學習熱情.
再次,分層設計有助于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在“雙減”政策下,教師需要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通過分層設計,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和興趣,選擇合適的作業任務,自主安排學習時間和方法,提高自主學習能力.
最后,分層設計有助于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在“雙減”背景下,教師需要提高教學質量,確保學生能夠在短時間內掌握重點知識.通過分層設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和方法,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
2 分層作業設計特點
2.1 基于學生差異性設計
第一,要了解學生的學習差異.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興趣都不盡相同,因此,在設計作業時,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為各種水平的學生針對性制定適合他們的任務.對于具有較高學習能力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更為復雜的問題,讓他們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既能鞏固基礎知識,又能提高自己的思維能力;而對于學習能力較弱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簡單易懂的題目,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提高他們的學習自信心.
第二,要根據學生的學習興趣設計作業.學生對于不同學科的學習興趣會有所不同,這是很正常的.在設計數學作業時,可以適當加入一些與生活實際聯系緊密的題目,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可以設計一些與學生日常生活緊密相連的實際問題,讓他們應用數學知識去解決這些問題,進一步激發他們對數學的興趣.
第三,要根據學生的基礎水平設計作業.學生在學習數學時,所掌握的基礎知識會有所不同.在設計作業時,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這一差異,確保作業的內容能夠與學生的學習進度匹配.對于基礎知識掌握較好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綜合性的題目,讓他們在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提高自己的綜合能力;而對于基礎知識掌握較差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與基礎知識緊密相關的題目,幫助他們鞏固基礎知識.
2.2 分層分類優化組合
分層分類優化組合是指在設計分層作業時,不僅要考慮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學習能力,還要將作業分為不同的類型,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夠全面地鍛煉各種能力.對于數學中的幾何部分,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動手繪圖的作業,以鍛煉他們的空間想象力和動手能力;對于代數部分,可以設計一些需要學生進行邏輯推理和思考的作業,以鍛煉他們的邏輯思維能力.
同時,還可以將不同類型的作業進行優化組合,使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能夠不斷切換思維模式,從而更好地提高學習效率.例如,可以將需要學生進行邏輯推理的作業與需要學生進行空間想象的作業交替布置,這樣既能夠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保持新鮮感,又能夠全面地鍛煉他們的各種能力.
3 “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策略
3.1 利用課余時間:借助分層思維,控制作業難度
3.1.1 設計前置作業,引導學生自主學習
前置作業是一種預習性質的作業,其目的是讓學生在正式上課前對即將學習的內容有初步的了解和認識.通過前置作業,學生可以自主學習,從而在課堂上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識.同時,前置作業還可以幫助教師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課堂教學中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提供.
為了實現作業的分層設計,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不同水平和需求,設計不同難度和類型的前置作業.對于學習能力強、基礎好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難度較高、涉及知識點較多的前置作業;而對于學習能力和基礎較弱的學生,可以設計一些難度較低、涉及知識點較少的前置作業.這樣,既能保證作業的難度符合學生的實際水平,又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教師在設計前置作業時,應注意控制作業的難度,避免過難或過簡.過難的作業容易讓學生產生挫敗感,影響學習積極性;而過簡的作業則無法達到預習的效果,不利于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因此,教師在設計前置作業時,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合理控制作業難度,確保作業的有效性和針對性.
例如
以“有理數的加減法”教學為例,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能力布置分層預習作業,基礎層次的學生可先練習加減法的基本運算;中等生可進行簡單的代數計算題,如:2x+3=15;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可進行復雜的代數計算題,如:(3+2)(-3)+7=?
3.1.2 布置課后作業,檢驗學生的學習情況如
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程度,將課后作業分為基礎題、提高題和拓展題三個層次.基礎題主要針對學習能力和掌握程度較低的學生,以鞏固課堂所學知識為主;提高題針對學習能力較中等的學生,以提升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運用能力;拓展題則針對學習能力較強的學生,以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時,當教師安排課后任務的時候,需要全面地理解每位學生的獨特性,并且要尊重他們的學習熱情與才能.
例如
對于對數學有濃厚興趣的學生,可以適當增加一些有趣的數學問題或實際應用案例,激勵學生對學習產生熱情,提升他們的數學修養;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可以適當降低作業難度,或給予更多的指導和幫助,讓他們也能在數學學習中獲得成就感.教師還應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可以布置一些需要學生自主探究或小組合作完成的作業,讓學生在實踐中學會獨立思考和團隊合作.
3.2 減輕作業壓力:滲透分層意識,控制作業數量
要控制作業數量.“雙減”政策的實施,減輕學生的課后任務壓力成為核心.教師在設計作業時,要合理控制作業數量,既要保證學生能夠充分掌握所學知識,又要避免過度重復和機械性練習.具體來說,教師可以根據課程進度和教學目標,合理分配作業時間,確保學生能夠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作業.此外,教師還可以通過精選作業題目,避免布置一些重復性、低質量的作業,從而提高作業的質量和效果.在“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策略需要關注學生的學習壓力問題.通過滲透分層意識和控制作業數量,教師可以讓學生在完成作業的過程中更好地掌握知識,提高學習效果,同時減輕學生的作業壓力,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例如
在學習完“有理數的加減法”之后,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掌握程度,將作業分為基礎題、提高題和拓展題三個層次,并且明確各個層次作業的完成要求和時間,讓學生有明確的目標和計劃.同時,教師應當激勵學生依據自身的學習狀況,自行挑選適合自己水平的任務,以最大限度地發揮他們的獨立學習能力.在對學生作業進行評估時,教師應根據不同的等級對其施加不同的評價準則.對于基礎題,主要評價學生對基礎知識的掌握情況;對于提高題,主要評價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解決問題的方法;對于拓展題,主要評價學生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
3.3 統籌作業管理:實施分層策略,豐富批改形式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教師需要對作業管理進行統籌,實施分層策略,豐富批改形式.其中,面批和學生互批是兩種有效的批改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并改正錯誤,提高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程度,同時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
3.3.1 教師面批
面對“雙減”政策,教師需要重新審視作業的布置與批改方式.其中,面批是一種有效的批改方式,能夠幫助學生及時發現并改正錯誤,同時也能提高教師對學生學習情況的了解程度.在實施面批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作業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使學生更好地掌握知識點.此外,面批也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能夠獨立思考,尋找解決方法.面批作為一種傳統的批改方式,在“雙減”政策背景下更顯得尤為重要.在實施面批時,教師應注重以下幾個方面:
及時反饋:面批的最大優勢在于教師能夠及時給予學生反饋,讓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過程中的優缺點,從而調整學習策略.教師應及時指出學生在作業中出現的錯誤,并給出具體的改正建議,幫助學生找到問題所在,提高學習效率.
針對性指導:教師在面批過程中,應根據學生的學習程度和作業完成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對于學習困難的學生,教師應耐心講解,幫助他們理解知識點;對于學習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適當提高難度,鼓勵他們進行拓展思考.
培養自主學習能力:面批過程中,教師應鼓勵學生積極參與,提問、討論和分享學習心得.這樣的互動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考能力和自主學習能力,讓他們在面對問題時能夠獨立思考,尋找解決方法.
3.3.2 學生互批
在“雙減”政策背景下,學生互批作為一種新的批改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通過學生之間的相互批改,可以讓他們學會從他人的角度思考問題,提高他們的團隊合作能力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同時,學生互批也能夠讓學生在批改過程中發現自己的不足,從而及時進行調整和改進.此外,教師在組織學生互批時,可以對批改過程進行指導,使學生能夠更加準確地評價他人的作業,提高批改的有效性.學生互批的優勢不僅在于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和積極性,還在于培養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和批判性思維能力.在學生互批的過程中,他們需要學會相互尊重、理解和包容,從而提高自己的人際溝通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學生互批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批判性思維能力,讓他們能夠從多個角度去審視問題、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并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4 結語
總而言之,“雙減”背景下初中數學作業分層設計探討這一主題表明,作業分層設計是實現“雙減”政策目標、提高初中數學教學質量的有效途徑.通過對作業分層設計的深入研究和實踐,我們有望為我國初中數學教育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參考文獻:
[1]馬敏,劉維全,吳媚,等.“雙減”背景下技術支持的作業[J].人民教育,2023(02):67-68.
[2]鄭景輝.精心打造翻轉課堂,優化初中數學教學[J].亞太教育,2022(20):116-118.
[3]余永天,桂小為.初中數學教學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探索[J].河南教育(教師教育),2023(01):74-76.
[4]馬貴來.基于信息化技術教學模式下的初中數學教學策略提升途徑[J].中國新通信,2022,24(22):179-181.
[5]王子平.核心素養視角下構建初中數學高效課堂策略探究[J].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教學與研究,2022(09):107-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