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玉梅
【摘要】“雙減”政策對初中數學教學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初中數學教師要轉變傳統教學觀念和模式,積極創新教學方法,結合實際教學情況調整教學策略,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關鍵詞】“雙減”;初中數學;課堂教學
1 激發學習興趣,提高學習積極性
1.1 借助多媒體,培養學習興趣
數學是一門邏輯性、抽象性、嚴謹性較強的學科,它不僅涉及代數、幾何等知識,還涉及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產活動中所用到的計算方法、運算規律等,也是一門應用性很強的學科.因此,初中數學教師要改變傳統教學模式,結合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的實際需求,開展多樣化、趣味性的教學活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學生在課堂教學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例如
在講授“勾股定理”內容時,可通過多媒體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了解勾股定理是什么,以及其相關定義和應用范圍.教師以多媒體技術為依托,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素材、圖片素材了解勾股定理,通過展示相關資料,了解勾股定理是如何被發現和證明的,通過視頻素材知道勾股定理被證明時所運用到哪些數學知識.這樣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相關知識內容.然后,再通過教師的講解,學生能夠對勾股定理有更深層次的理解.
1.2 利用生活化教學,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還可以將數學知識與日常生活聯系起來.因為數學本身來源于生活,又反過來被用于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因此,利用生活化教學策略,可促進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
例如
在教學“反比例函數”時,教師可將實際生活中的反比例函數引用到數學課堂教學中,將生活中出現的數學模型展示給學生看,使學生了解“反比例函數”所具有的性質和應用價值.通過這樣的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培養他們良好的學習習慣和數學思維能力,從而提升課堂教學效率和質量.
2 引導學生主動探究,培養良好學習習慣
2.1 凸顯學習主體地位,培養探究能力
學生是課堂學習的主體,教師在教學中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以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因為數學學科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初中學生的抽象思維能力還不夠強,學習時會遇到一定的困難,所以教師要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在教學中采取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和策略,以提高學生的主動探究能力.初中數學教師可以借助先進的教育技術對知識點進行有效呈現和分析,提高教學質量.
例如
在講授“函數”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可以采用多媒體技術向學生展示函數概念,并通過動畫形式呈現函數圖象,讓學生觀察函數圖象的變化特征.在呈現過程中引導學生觀察圖象特點,并與已學知識進行對比分析,以幫助學生理解函數概念,引導學生結合自己的知識儲備,進行思考和探究.
2.2 重視知識探索,養成良好習慣
初中數學教師不僅要注重培養學生的自主探究能力,還要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例如
在講授“圓”這一章節內容時,教師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圓的定義和性質,引導學生觀察圓心角、半徑和直徑等內容.隨后教師將這些內容與圓進行比較分析,明白“半徑是圓上任意一點與圓心之間的距離,是一個定值,不隨半徑的改變而改變”等.在此基礎上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圓心角、半徑、直徑進行探索與探究,通過這些學習活動讓學生學會比較和分析圓的特征和性質,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3 強化知識之間的聯系,培養綜合思維能力
在初中數學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對教材知識的挖掘和拓展,引導學生從多角度、多方面思考問題,促進學生自主探究和思考,從而使學生對數學知識的理解更加深刻和全面.數學知識之間有一定的內在聯系,在實際教學中,教師要善于將相關的數學知識聯系起來,使學生形成整體的認識.通過對教材知識內容進行整合,可以讓學生更好地掌握所學知識,提高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
例如
在學習“三角形內角和”這一知識點時,教師可從“什么是三角形”“三角形的三個角如何表示”“什么是銳角三角形”等方面進行講解.然后引導學生尋找關于這一知識點的其他知識,從而使學生形成一個完整的認知結構.通過這樣的教學方式可以幫助學生掌握更多有關數學知識的規律,同時也有利于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4 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網絡教學平臺
4.1 利用網絡平臺,實施分層教學
“互聯網+”的出現,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資源,學生可以通過互聯網學習知識、解決問題,同時也能發揮自己的優勢,實現資源共享.教師要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建立網絡教學平臺,為學生提供多樣化的學習資源和服務.
例如
在教學“比例”一課時,教師可先利用網絡平臺對學生進行分層教學,將學生分為兩組,一組為基礎較差的學生,一組為基礎較好的學生.然后教師將兩組學生分別安排在不同的電子教室.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簡單的題目;對于基礎較好的學生,教師可以布置一些稍微有難度的題目.在課堂上,教師要注意將課堂知識與網絡資源進行融合,使網絡教學平臺真正發揮作用.另外,教師還要注意在網絡教學平臺上建立一個交流群,為學生提供交流和互動的機會.這樣既能使教學更加生動有趣,又能提高教學效率.
4.2 利用互聯網,豐富教學資源
隨著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各種信息資源逐漸融入到日常生活中,為教師提供了豐富的教學資源.教師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為學生提供與教學內容相關的視頻、圖片、文字等,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又能拓展學生的知識面.
例如
在教學“三角形內角和”時,教師可以先將教材中的圖片、文字等做成微課視頻資料,提前向學生展示這些內容.教師還可將教材中的例題進行改編,通過網絡平臺推送給學生,這樣更能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又如,在教學“圓的認識”時,先向學生介紹一些有關圓的知識,并讓學生通過互聯網查找一些與圓相關的資料,這樣能使學生對圓有更深入的了解.
4.3 建立數字教學平臺,實現資源共享
隨著互聯網技術的不斷發展,網絡教學平臺的功能也在不斷增加,教師可以利用網絡平臺將課堂知識與網絡資源相結合,建立數學網絡教學平臺.
例如
在進行“圓柱和圓錐”一課的教學時,可先對教學內容進行整合,形成一個完整的知識體系.之后,教師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將相關的學習資源進行共享,這樣既能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又能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同時也能實現資源共享.
5 做好總結反思,提高教學質量
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教師應對所講內容進行認真的反思,以總結出最好的教學方法,促進課堂教學質量的提高.教師可以通過自我反思進行總結,不斷地豐富自己的知識儲備,提高教學技能,以更好地適應新時代的教育發展.
例如
在教學“反比例函數”一課時,教師做好以下兩點反思.
首先,應該明確一點的是,反比例函數是在高中數學課程中才開始深入學習的.但是對于初中數學課堂來說,更重要的是如何利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因此,教師應認識到學生在日常生活中經常會遇到反比例函數問題.教師可先從簡單的生活場景入手,讓學生在生活場景中,對反比例函數進行理解和記憶.
其次,在初中數學課堂教學中應該重視對學生數學思維能力和數學應用能力的培養.這是新課程改革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的重要要求.在日常教學中,教師應鼓勵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際生活中去,使學生體會到學習數學知識對于解決生活實際問題有重要意義.在教學時,教師可以讓學生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常見的問題,通過生活化的問題讓學生認識到反比例函數在現實生活中應用十分廣泛.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將所學知識應用到實踐中,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以及獲取知識和應用知識的能力.
6 做好課后輔導,解決學習問題
“雙減”政策的出臺對初中數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初中數學教師,應深入分析“雙減”政策對初中數學教學的影響.通過不斷探索和實踐,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和實際需求,從課堂教學、課后作業、輔導答疑等方面入手,優化數學課堂教學方式,構建高效的數學課堂教學模式,從而為學生創設良好的學習環境.
例如
在學習“余弦定理”時,教師可以先讓學生自主預習相關內容,了解什么是余弦定理,然后讓學生根據預習內容,進行問題的查找和解決.在學生查找問題并解決問題之后,教師可讓學生結合預習內容和教師所講知識進行練習,檢驗自己的學習效果.在練習中遇到不會的問題時,可以及時請教教師.對于基礎較差的學生,可以多布置一些基礎題.通過這樣的課后輔導方式,可以及時發現并解決學生在課堂上出現的問題,有助于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
7 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培養自主探究能力
在“雙減”政策下,學生的課業負擔明顯減輕,但是這并不意味著教師可以放松對學生學習的監管.要想提高教學質量,教師首先要改變以往的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創新教學模式,在課堂中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讓學生在學習中主動思考、探索和創新.合作探究式學習是一種有效的學習方式,它通過小組成員之間的相互配合來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在教師的引導下,學生可以自主地將所學知識進行整合、整理、歸納和應用,從而實現對新知識的有效掌握.
例如
在進行“平行四邊形面積計算”這一內容教學時,教師可以將全班學生分成幾個小組,然后讓他們在課堂上自由討論相關問題.“同學們對于平行四邊形有什么認識”“平行四邊形是什么形狀的”“平行四邊形和長方形有什么區別”“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有什么關系”等,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相互討論、相互啟發、相互學習,進而掌握平行四邊形的面積計算公式.
同時,在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時,教師也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主學習.按照“組內交流、組間質疑”的方式進行討論,通過這樣的方式,促進學生主動思考、探索和創新.此外,教師也可以讓學生通過“調查問卷”“調查報告”等方式,對自己所學知識進行檢驗和鞏固.
在開展合作探究式學習時,教師要充分調動學生參與課堂教學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課堂教學中可以讓學生利用課前搜集到的資料進行自主探究和思考,然后根據小組內討論得出的結論對所學內容進行驗證和深化.在這種合作探究式學習中,學生不僅能夠積極思考和交流各自的觀點和想法,而且還能相互幫助、相互學習、相互促進.教師可以讓學生自主地搜集、整理、歸納和運用所學知識進行知識構建.通過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到課堂教學活動中來,不僅能夠培養他們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創新能力,還能培養良好的數學素養.
8 結語
總之,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為更好地落實素質教育,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教學中教師要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同時,隨著國家教育制度的不斷完善和發展,對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自“雙減”政策實施以來,學校和教師都積極地響應國家的號召,不斷創新教育教學方法.此背景下,教師應積極探索有效的教學策略,以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趙麗娟.“雙減”背景下提高初中數學課堂教學效率的有效策略[J].教育研究,2023(03):40-45.
[2]徐小芳.基于“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科學教育,2022(06):30-35.
[3]李萍.“雙減”政策下初中數學教學課堂效率的策略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23(02):40-45.
[4]李興強.淺談“雙減”背景下如何提高初中數學教學效率[J].學苑教育,2023(29):3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