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玉坤?王炎

社會的發展和科技的進步,帶給人們生活幸福感的提升是巨大的,畢竟在幾十年前,沒多少人可以享受三伏天坐在屋里吹空調、三九天躺在床上開暖氣的日子。不過,如果非要在“雞蛋里挑骨頭”的話,那么可以這么說,人們的壓力也在不斷變大。工作、學業、感情、社會關系等方方面面的壓力,讓人們的神經一直處于過分緊張的狀態。在這種快節奏的生活中,你是否時常會感到焦慮、心慌、煩躁,容易著急生氣,晚上還會失眠……如果有,那你很可能出現了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問題一:什么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植物神經也叫自主神經,是神經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主要負責調節內臟活動,所以又被稱為內臟神經。植物神經負責管理血管、心臟、胃腸道等各種器官的平滑肌,汗腺及內分泌腺等腺體的活動,從而調節機體的新陳代謝。當機體的新陳代謝失調,就會引起一系列癥狀群,也就是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問題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有哪些癥狀?
植物神經系統分布廣泛,涉及所有臟器,所以當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時,表現出來的癥狀既可能是全身性的,也可能是局部性的。比如:
—情緒方面可能出現焦慮抑郁、煩躁易怒、恐懼害怕、敏感多疑、委屈易哭等。
—睡眠方面可能出現入睡困難、睡眠表淺、早醒夢多等。
—腸胃方面可能出現腹脹腹痛、惡心嘔吐、食欲不振、打嗝、燒心、便秘等。
—其他還包括心悸、胸悶氣短、直立性低血壓(站立后發生血壓突然降低引起頭暈、暈厥)、胸痛、頭痛、頭暈麻木、兩眼憋脹/干澀、視物模糊、周身發緊(僵硬不適)、四肢麻木、身疲乏力、肌肉疼痛、記憶力減退、注意力不集中、反應遲鈍、出汗異常(多汗或少汗)、喉部梗噎、咽喉不利等;有些患者可能同時伴有尿頻、手抖或呼吸困難等癥狀。
但是,患者的檢查結果大多正常,即不存在器官或組織的器質性病變。
問題三: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原因是什么?
一般來說,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原因主要包括:
1.社會因素
學業、工作、感情、人際關系以及財務、債務等多方面的壓力,會使身心負荷過重,導致人們精神過于緊張,誘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2.遺傳因素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與遺傳因素有一定的關系。針對患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個體的研究發現,其父母、兄弟姐妹及其他有血緣關系的家庭成員患有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可能性高于其他家庭。
3.年齡因素
青少年和女性群體更容易出現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對于青少年,可能是由于青春期內分泌系統—特別是性腺—發育不成熟,植物神經系統不穩定,從而出現情緒波動。對于女性群體,無論是在妊娠期、還是更年期,她們都會受到內分泌失調和體內激素變化的影響,導致情緒不穩定。
4.性格因素
性格過于內向或太過爭強好勝,容易造成壓力過大、焦慮和精神緊張,進而更易誘發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5.疾病因素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能伴隨其他疾病發生。比如,內分泌疾病(如糖尿病)、感染性疾病(病毒性腦膜炎)、神經系統疾病(如帕金森綜合征等)以及中毒、外傷、出血等,都可能引起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6.藥物因素
有些藥物可能對植物神經功能產生影響,造成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比如,三環類抗抑郁藥可能引起臉紅、出汗、高血壓、心動過速等。
問題四: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和抑郁癥一樣嗎?
兩者完全不一樣,主要體現在以下3個方面:
(1)兩者的疾病定義不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是自主神經功能失調引起的綜合征。而抑郁癥屬于精神類疾病。
(2)兩者的臨床表現不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患者發病前有明顯的社會心理因素存在,一般與長期精神緊張、心理壓力大等相關,臨床表現除心情不好、情緒低落以外,還可能同時累及多個器官和系統,出現多種多樣的癥狀,不具有典型性。抑郁癥患者的低迷狀態一般顯著而持久,主要表現為心境低落、意志活動減弱、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受損。這種低迷狀態不同于普通的情緒低落或消沉,而是一種持久且嚴重的心理疾病,會對自己和世界產生消極的看法,嚴重者可能有自殺傾向。
(3)兩者的治療方法不同。植物神經功能紊亂患者以心理治療為主,藥物治療為輔。而抑郁癥患者的藥物治療至關重要。
問題五: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如何治療?
1.心理治療
首先要查找誘因并進行心理疏導,可以積極向自己的家人或朋友傾訴,自覺癥狀嚴重時可前往心理門診就診,由醫生進行專業的心理干預。
2.藥物治療
在心理治療無效的情況下或為了強化心理治療,可以在醫生的指導下合理使用調節植物神經功能的藥物進行治療,如B族維生素、谷維素和甲鈷胺等。
3.對癥治療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可能是其他器質性病變的伴隨癥狀,此時需要積極治療原發病。比如,對于糖尿病進行降糖治療,對于病毒性腦膜炎進行抗病毒藥物治療等,從而改善植物神經功能紊亂的癥狀。
問題六:如何預防植物神經功能紊亂?
植物神經功能紊亂在現代人中的發病率較高,而且治療效果的個體化差異較大—面對這種復雜的情況,最重要的還是要做好預防。
1.健康生活
健康的生活習慣主要包括:①飲食。避免暴飲暴食,多吃蔬菜和水果。②運動。建議每周進行150分鐘的有氧運動,如快走、慢跑、游泳等。③作息。保持規律的作息,提高睡眠質量。建議每天保持7~9小時的睡眠時間,避免熬夜。
2.應對技巧
(1)認知重構:通過重新審視和調整自己的思維方式,減輕焦慮情緒。建議尋找證據支持自己的想法,避免過度推斷和負面思維。
(2)自我暗示:通過積極的自我暗示,增強自信。建議在壓力大時對自己說一些積極的話,例如“我能夠克服這種情緒”等。
(3)做深呼吸:深呼吸可以幫助人們放松身心。建議在焦慮時嘗試深呼吸,緩慢吸氣,慢慢呼氣,避免引起心慌、胸悶等不適癥狀。
(4)分散注意:通過分散注意力,減輕緊張情緒。建議進行一些簡單的活動,例如聽音樂、閱讀書籍、做手工等。
總之,植物神經功能紊亂這種疾病非常常見,只要積極配合治療就可以,患者不必過分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