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前的立春之日(2022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盛大開幕,為中國人民乃至全世界留下了一段獨特而珍貴的“雙奧”記憶。此后,冬奧所帶來的積極影響持續地在社會各界發酵。
頂流“冰墩墩”也不斷以嶄新的面貌和主題形象出現在公眾視野中,與時俱進地延續著冬奧熱潮。龍年春節前夕,換新裝的“龍墩墩”再度引發了民眾的追捧和熱議。
1月29日下午,北京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舉行北京市2024龍年春節文化活動專場新聞發布會。會上,北京市委宣傳部副部長趙衛東表示,今年,將結合中華民族的龍文化和奧林匹克大家庭團結的主題,開發推出“冰墩墩”龍年新春特別版— —“龍墩墩”。
作為神獸和精神符號,“龍”有著先天復雜的形象和基因。“兔墩墩”上市后,由考古專家、美術師和設計領域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開始從6500年前的“中華第一龍”收集考據資料,提取角、耳、鼻等每個部位特征的“最大公約數”,盲盒設計中的“四海之內皆兄弟”理念暗合中華民族龍文化與奧林匹克大家庭的“團結”主題。
“龍墩墩”自帶頂流光環,結合了中國龍的圖騰和精神標識。頭部整體呈現舞獅龍頭的樣式,頭頂有金色的龍角,中間嵌著一顆龍珠,身著舞龍服,腰間系著一根紅色腰帶。
“它身上的紋樣和裝飾都來自民間傳統龍文化,身著的服裝靈感來源于舞龍者所用服裝,所以這也是一只舞龍墩墩。”“龍墩墩”的設計者林存真說。此外,“龍墩墩”還有一條紅紅火火的尾巴,這些元素體現出與中國文化、春節文化元素的結合。
此次“龍墩墩”系列授權產品有毛絨玩具、徽章、鑰匙扣等。其中,“龍墩墩”盲盒系列頗具亮點。“這個系列選擇了‘四海龍王’作為創意基點,產生了以‘赤火龍’‘黑水龍’‘青木龍’‘白金龍’命名的4只不同顏色的‘龍墩墩’形象,它們分別來自南、北、東、西四方。盲盒系列中還有一只隱藏款— —‘黃金龍墩墩’,中土而來,生光尾,光芒四射。希望這些不同造型的‘龍墩墩’能給大家帶來好運。”林存真說。
據悉,“龍墩墩”除了在北京前門、鳥巢、冰絲帶(國家短道速滑館)的“北京禮物”雙奧主題店售賣外,還在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的聯通營業廳有銷售,京津冀地區還有約200家實體零售點。
如同“冰墩墩”當年的一“墩”難求一樣,龍墩墩再次成為年貨“頂流”。截至2月,各銷售渠道已售出“龍墩墩”系列產品60余萬份。

“龍墩墩”發布當天,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西單聯通營業廳內外就排起了長隊,首批500件貨物全部“秒空”。
工美大廈工作人員介紹,目前北京王府井工美大廈有20多款“龍墩墩”相關產品,包括了盲盒、毛絨玩具、水晶球、鑰匙扣等,毛絨玩具每只售價為198元,鑰匙扣每枚68元,盲盒每件99元。其中“龍墩墩”盲盒和“龍墩墩”毛絨玩具從發售至2月,分別賣了大概2.5萬個和1萬個。
“從去年12月份開始,我們就不斷接到新的訂單需求,一路在追加訂單。目前,其他生產線已經放假,正在全力生產龍墩墩這款產品。”生產“龍墩墩”的公司負責人表示,年前追加10萬個龍墩墩產品。“根據當前的訂單需求,預計整體將生產100萬個龍墩墩產品,滿足大家的需要。”力爭讓消費者“應墩盡墩”。
“2008年就在這兒買的,當年送閨女,今年送小外孫!”站在曾是首家北京奧運會特許零售店的排隊隊伍中,揣著手的大爺樂呵呵的。
“春節前有的款式斷貨了,再來貨就要到二月底了。”工美大廈工作人員表示,在今年2月4日北京冬奧會開幕兩周年的時候,一下子讓很多人關注到了“龍墩墩”。北京禮物鳥巢旗艦店工作人員也表示,“龍墩墩”很暢銷,很多人都慕名而來。

有人購買了“龍墩墩”的全部系列產品,也有人精心挑選著喜歡的盲盒款,“我朋友今年要生‘龍寶寶’,想要送一個毛絨版的‘龍墩墩’給她,愿她的寶貝像這個‘龍墩墩’一樣,冰雪聰明、福氣滿滿。”“我本身就很喜歡收藏‘冰墩墩’這個系列,再加上龍年是我的本命年,‘龍墩墩’我更不能錯過!”
很多人認為,從“冰墩墩”變成“龍墩墩”只是換了皮膚,但事實并非如此。
按照慣例,歷屆奧運會舉辦之后,諸如吉祥物、會徽等關聯產品就如同完成了自己的使命,都會成為奧林匹克歷史知識產權的一部分,同時熱度會消退,鮮少有持續煥新的案例。
林存真說,“我們想把冰墩墩作為一個鮮活的奧運文化遺產,延續奧林匹克的品牌精神,這在奧林匹克歷史上是從來沒有過的。”
如果舉辦城市想在賽事之后繼續對奧運相關特許商品進行授權經營,則需要其所在地奧委會與國際奧委會協商,由企業向國際奧委會提出申請、所在地奧委會“準入”,各方達成一致后才可以在該奧委會轄區內繼續生產、銷售。如果有新產品,產品設計也需要得到國際奧委會和所在地奧委會認可。
北京冬奧會結束后,面對閉幕3個月仍有新品申請上市的情形,2022年6月,北京冬奧組委市場開發部和企業展開討論:“怎么能把冰墩墩留在北京?”
而北京冬奧會舉辦時恰逢春節,十二生肖是春節文化的重要主題。于是,時任冬奧組委文化活動部形象景觀藝術總監的林存真啟動設計,冬奧組委與中國奧委會溝通,企業也聯系了國際奧委會。
“誰都沒有100%的把握。”林存真捏著一把汗。
對于國際奧委會來說,也得破例。從2011年起,國際奧委會雖然給予指定企業奧運會歷史知識產權一級標識的特許經營授權,但生產出的產品僅限于會徽、吉祥物的徽章等,沒改過形象。因此,他們并不能直接給出可不可以的明確答案。
而中方團隊的任務,在于用生動的故事和IP形象去感動人,獲得這張準入證。“兔兒爺”成了敲門磚,負責審批的國際奧委會官員認為,“兔墩墩”沒有背離奧運遺產開發規則,還在宣傳奧運的同時融入城市特色。最終,國際奧委會和中國奧委會均同意“兔墩墩”上市,“中國設計”叩開了奧運會歷史知識產權授權的大門。
作為奧林匹克歷史知識產權再次授權開發的文創產品,從“冰墩墩”到“虎墩墩”,再從“兔墩墩”到“龍墩墩”,兩年來始終成為“爆款”,正如林存真所言,“這在奧運會歷史上都是罕見的。”
作為一款象征性的吉祥物,“冰墩墩”以其獨特的魅力融合了本土特色與國際風尚,自誕生之初便圈粉無數,并在后續的系列產品中持續熱銷。其日益凸顯的社交屬性賦予了它在吉祥物世界中獨一無二的生命力和活力。
火遍全球的“墩墩家族”,背后蘊藏著深邃的成功密碼。年復一年的新裝換代、推陳出新,是對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一次熱烈擁抱和創新傳承。初代“冰墩墩”的設計靈感來源于中國國寶大熊貓憨態可掬的形象,巧妙地整合了習俗、科技與自然元素,將中國神韻與奧林匹克精神之美完美交融。
隨后,“墩墩家族”不斷拓展邊界,聯結起傳統十二生肖文化、春節文化的深厚底蘊,通過新穎的表達方式使之煥發生機。北京民俗經典“兔爺”的融入,以及中國龍圖騰和精神標識的加持,讓原本呆萌時尚的“墩墩”們披上了更加豐富多彩的文化華裳,生動立體地展現了中國的多元形象。與時俱進、不斷創新的“墩墩”們,在喚醒人們對冬奧記憶的同時,也滿足了當代年輕人追求新鮮與變化的審美需求,為其持久“破圈”注入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如今,像冰墩墩這般具有濃郁“中國范兒”的文化符號正蓬勃興起,越來越多的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以鮮活生動的方式融入現代生活。
你會期待明年的“蛇墩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