繼李誕賣穿戴甲引起討論后,一種與大火歌曲《上春山》相結合的穿戴甲登上淘寶熱搜,它采用中式竹韻元素配合水墨風,滿滿的國風韻味。
穿戴甲是一種隨時隨地可穿戴可卸下的美甲方式,與傳統的到店美甲相比,它最大的特點就是方便快捷,在節假日等美甲高峰期大大節省了時間成本。而伴隨著到店美甲的價格水漲船高,這種相較于更便宜的美甲方式也引起了越來越多人的關注。
穿戴甲的使用方式較為簡單,主要分為貼膠和粘甲片兩步。網友毛蛋在網上發文稱,約不上美甲店,就自己做穿戴甲,但是很擔心穿戴甲的果凍膠貼不牢。但也有網友表示,穿戴甲不牢靠是缺點也是優點,因為方便取下可以隨時換款式,戴膩了再摘下。
通過電商平臺搜索發現,穿戴甲種類樣式繁多,其中不乏熱銷百萬、十萬的款式。穿戴甲細化參數分為產品尺寸、形狀等。而除了工廠店之外,也有許多穿戴甲原創設計店鋪。此類商品大多為預售款,摒棄了工廠店款式單一的流水作業,價格也較高。記者發現,為了更好地匹配客人指甲的尺寸,一些定制美甲店鋪會寄送手模泥,形成指甲尺寸模型后再為客人制作。
穿戴甲的設計也非常追趕潮流,劇集、照片、歌曲或當下流行的任意一種元素,都能被設計成為穿戴甲的樣式。熱播劇《繁花》就衍生出許多穿戴甲款式,以劇中人物李李為原型設計穿戴甲的設計師介紹道“我收集了十幾個鏡頭取色,李李的造型和鏡頭出現頻率最高的是黑、金、紅,背景中的綠。金色主要來自首飾和至真園的裝修,黑色和紅色是她的穿搭。她是冷的,鋒利的。紅綠也算劇中的經典色調了。李李很喜歡皮草和動物紋,美甲元素也不能缺。”

在小紅書,穿戴甲相關話題有近500萬篇筆記,而在抖音,這一話題的視頻播放量突破百億。穿戴甲于2019年在國內市場興起,2020年市場規模進一步擴大。
記者咨詢曾在李佳琦直播間進行售賣的茉初和GIRLPLUS兩個品牌,其中茉初生產的穿戴甲為半手工甲,即采用機器+人工貼鉆的方式制作,而GIRLPLUS表明自身的產品為純手工美甲,同時稱,由于產品為手工定制,不同美甲師做出的效果會有小差異。
也有業內人士指出,工廠生產出來的穿戴甲品質如何——包括表面的光澤感,是否有瑕疵,色膠涂得是否均勻,彩繪、鑲鉆做工的精細度等,都由這些美甲師的手藝決定。此外,培訓一名零基礎的美甲師大約需要幾個月的時間,工費和損耗在穿戴甲的生產成本中占大頭。
專賣穿戴甲的實體門店也開到了線下商場里。
有著綠色門頭的“NAILOOK美甲穿搭”穿戴甲連鎖店已經開進了上海、杭州、成都等商圈,品牌理念旨在讓女孩們把美甲與當日穿搭風格和場景結合。店鋪通常有20-30㎡,穿戴甲產品價格在79-300元不等,還有1-2名店員可現場幫助穿戴。
記者在小程序內搜索發現,NAILOOK品牌賦予了穿戴甲更多的社交屬性,推出了閨蜜禮盒裝和幸運周(7色)等產品。2024年1月,NAILOOK又宣布在全國連開34家門店,其背后的奈杜星球有限公司于2023年4月宣布完成千萬元A輪融資。據悉,這筆錢除去用于手工穿戴甲供應鏈的建設和完善,就是用于美甲連鎖品牌NAILOOK的渠道拓展。
隨著消費升級和愛美意識的覺醒,人們對美的追求不再簡單地停留在五官,因此指尖上的美業在近些年毫不例外地成了一大新的消費風口。
富匯山資本創始人兼CEO周峻表示,美甲是一個龐大美業領域的細分賽道,很容易沖出小而美的龍頭企業,這一品類符合了當下尚美經濟、消費經濟、地攤經濟、復購類產品等多個特點。
據相關數據顯示,中國的美甲用戶規模在不斷擴大,美甲市場有廣闊的發展空間。據統計,2021年中國美甲行業市場規模為1854.8億元,同比增長25.3%,預計2027年市場規模達到2662.5億元。而在出口方面,在2022年亞太區美容展上,義烏參展企業接到的穿戴甲訂單大半來自東南亞,預計后續東南亞客戶訂單能達到兩三億元人民幣。
目前,我國穿戴甲市場的集中度和品牌化程度并不高,除受市場成熟度影響外,也與產品本身的特性有關。
有生產廠家表示,穿戴甲的更迭速度很快,常常是流行的款式還沒來得及做,下一個爆款已經出現。此外,穿戴甲在設計、制作和品控等環節對人力需求較高,這都導致提升供應鏈效率和規模的難度較大。同時,考慮到穿戴甲比較依賴內容電商尤其是直播,進一步加大了供應鏈和庫存管理的難度。從目前的消費者反饋來看,用戶群體更在意產品的款式、質量、使用感等,對品牌的追求度還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