顏寧 熊國強
收稿日期:2023-12-10
作者簡介:顏寧(1985—),女,北京人,研究方向為樹木培育。
摘 要:作為城市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園林綠化在改善城市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其中,苗木培育作為園林綠化的基礎,其技術措施直接影響著綠化效果和成活率。從精細準備、季節選擇、利用容器培育、根部發育、氣候選擇等多個方面,分析了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的具體措施,提出了注意事項和建議,強調了園林綠化對改善環境、提升社會文明水平的重要意義,為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環境、促進綠色生態發展作出更多貢獻。
關鍵詞: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措施
中圖分類號:S723 文獻標志碼:B文章編號:2095–3305(2024)03–00-03
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在現代城市發展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和人們對生態環境的日益關注,園林綠化不僅是美化城市風貌的手段,而且是改善人居環境、提升居民生活品質的關鍵舉措。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的研究和實踐將為相關部門創造更美好的城市環境、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提供重要支撐。全面探討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的各種措施及其重要意義,通過對苗木種植、生長環境、季節選擇等方面的分析,探討如何提高苗木成活率、確保園林景觀效果、促進綠色生態發展。
1 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概述
園林綠化主要在特定區域內開展的相關活動,其依據地形地貌特性,精巧地將園藝與建筑工程技術融合,并根據地域特色種植觀賞植物,建設出自然與人工景觀共融的休閑勝地,其中融合了園林美學與建筑風貌。秉承傳統綠化與園林特質,它應時而誕生,踐行地域文化底蘊的園林美化行為,使得廣大民眾最終將享有空氣潔凈、景色宜人、人與自然共融共存的可持續發展環境。
苗木在園林綠化中具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被視為關鍵的資源之一。苗木的品相、種類及設計搭配在園林綠化中具有關鍵作用,直接影響景觀美感及質量。常見園林綠化植物涵蓋松柏科、特色造型樹、道路綠化樹種、竹類植物、水生植被、盆景藝術以及多樣花卉。
園林綠化中的苗木培育核心包括各類種苗的繁殖與培育環節。園林綠化苗木養護涉及灌溉、除草、中耕、施肥、病蟲害防治、臨時栽植及防寒等。為實現園林綠化景觀目標,在綠化苗木的移栽過程中應確保根系發達、品質上乘且結構穩固,植物移植至本地園林后,能迅速適應新環境,增強生存概率以達成預期收益。因此,園林綠化應被視為整體規劃的核心要素,選取適宜的苗木繁育技術,確保年度苗木出圃數量及品種詳細的規劃以滿足市場的需求。
園林綠化苗木培育需全面考慮植物生長周期特性,在我國的季節中,春季與秋季分別為早春和晚秋,被認為是苗木繁殖與移植的最適宜時段。因此,務必抓住3、10月這2個重要時間節點,從而提升苗木存活率并減少綠化投入,強化苗木培育工程。
2 園林綠化及苗木培育的重要意義
2.1 園林綠化的意義
園林綠化在現代社會變遷中,已拓展為游客休閑之外的多重功能,其在改進和保持本地氣候條件方面成果突出。第一,園林綠化植被具備二氧化碳吸收功能,可達到空氣凈化效果;第二,空氣中的有害物質與塵埃顆粒一定程度上得以消除,因此,有利于實現空氣污染減輕的目標;第三,園林綠化植被能在一定程度上調控空氣濕度和溫度,還具備阻風降噪的功能。民眾可通過觀賞綠化園林,適度減輕疲勞與緊張心理,使其身心獲得全方位的放松與康復,舒緩壓力。
在戰略層面上,園林綠化建設具有關鍵地位,包括生態環境的優化與持續發展。這亦是一項對國家和民眾有益的生態工程,具有關鍵性的經濟、社會及文化意義,社會主義新型體制優勢的全方位呈現。因此,有必要深入探討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
相關部門應推動園林綠化品質升級與普及擴大,致力于提升全民精神文明水平。同時,保障苗木繁殖園林綠化種苗供應充裕,從而優化園林景觀。此外,可以利用城市化對苗木培育的龐大需求,擴展城市用地規模,推動園林綠化建設和苗木養殖業的穩健進步。
2.2 苗木培育的意義
2.2.1 苗木是園林綠化工程中最基礎的素材之一
苗木在園林綠化工程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是構建美麗綠色環境的基礎素材之一。無論是高大的樹木、灌木,還是迷人的花卉,都是通過培育和繁殖而成的。這些苗木經過精心培育,不僅能夠適應不同的生長環境,而且還具有較高的觀賞性和生態
功能。
培育優質的苗木為園林綠化提供了充足的植物資源。無論是城市的街道、社區公園,還是鄉村的庭院、農田,都需要各種各樣的植物進行綠化美化。通過大規模的苗木培育,可以為這些場所提供豐富的植物選擇,滿足不同地區、不同場所的綠化需求。培育優質苗木可以保證植物的生長質量和品種的多樣性。經過科學的培育和管理,苗木在生長過程中能夠獲得充足的養分和水分,保證苗木的健康生長、根系發達。在培育過程中,工作人員可以通過選擇合適的品種、控制生長環境等手段,提高苗木的抗逆性和適應性,使其能夠適應不同的氣候和土壤條件。培育優質苗木可以增加園林綠化的觀賞性和生態功能,在園林景觀設計中,選擇具有良好形態、色彩和花果特點的苗木,可以為景觀增添魅力,提升景觀的品質。苗木在生長過程中能夠吸收二氧化碳、釋放氧氣,提高空氣質量,保護土壤、水源,維護生態平衡,對城市生態環境的改善和保護具有重要意義。
2.2.2 自行培育苗木可以有效節約成本
購買成熟的樹木或植物往往需要支付較高的價格,尤其是對于某些稀有或特殊品種,成本較高。相較于購買成熟的樹木或植物,自行培育苗木通常成本更低,特別是在大規模綠化工程中,節省的成本可觀,這對于各級政府、企業和個人都具有重要的意義。通過自行培育苗木,可以直接從種子或幼苗開始進行培育,從而大大降低成本。
此外,在大規模綠化工程中,需要大量的植物來完成綠化任務,如果選擇購買成熟的樹木或植物,成本將會成倍增加。而通過自行培育苗木,可以根據需求和計劃,控制繁殖和培育的數量和速度,避免由于購買過多而造成資源浪費。在綠化工程中,除了植物的購買成本外,還包括了運輸、安裝、養護等多項
費用。
2.2.3 自行培育的苗木以適應當地的環境
自行培育的苗木由于在當地進行培育,因而能更好地適應當地的環境,對于園林綠化工程來說至關重要。在自然環境的影響下,這些苗木能夠適應當地的氣候、土壤和水質等因素,從而在生長過程中表現出更強的生命力和適應能力,提高植物的成活率和生長率,增強綠化工程的持久性和效果。
此外,在當地培育的苗木經歷了與當地相似的氣候變化和季節變化,因此對于當地的氣候條件具有更高的適應性。無論是炎熱干燥的氣候、潮濕多雨的氣候,還是寒冷嚴寒的氣候,這些苗木都能夠茁壯成長,減少因氣候差異而出現的問題。
3 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具體措施分析研究
3.1 精心安排園林綠化苗木培育各項工作
相關部門應悉心籌劃園林綠化所用苗木培育工作,探究園林綠化苗木培育的各個層面,全面深入地解析園林綠化苗木培育環節。
第一,相關部門應根據所在地的實際地理環境和氣候特點,針對苗木生理特性和生長規律,實施相應調控。同時,精選適宜苗木基地,依據地域特性制定實施策略,優化苗木繁殖環節,提升苗木品質[1]。
第二,在實際苗木的培育過程中,根據苗木特性劃分苗圃區域,并確保苗圃光照強度與水分含量,有序開展特色苗木培育工作。同時,適宜種苗發育的土壤,pH值應以微酸或中性為優。苗木栽培的最優環境為地勢均衡、土壤肥沃、排水高效、土質疏松且通氣。工作人員也應采用適宜的播種技巧。
第三,在苗木種子播種前,必須精細篩選,為確保優質,務必精細調控養殖環境的濕度、溫度及肥料管理。一般按照1∶1的比例,將腐熟有機肥與土壤混合配制,將其轉變為營養土并執行恰當的殺菌消毒流程,使苗木培育后續工作獲得穩固基礎。
第四,疏松整地是種苗全生命周期的關鍵環節,也是苗木培育的核心要素之一,為其必備基礎條件。幼苗茁壯成長之因就在于足夠的水分、適當的養分以及良好的空氣條件,通過疏松整地,苗木根部發育能夠得到加快,滿足其成長所需。同時,疏松整地具備顯著提升植物抗病蟲害效能的特點,有利于確保種苗品質達到優質等級。此外,耕作深度以30 cm左右最優。
第四,在搭建苗床前,須對基地進行施肥操作。工作人員應依據苗木種類及數量,選用高效復合肥、有機農肥、尿素等,并視其數量及規定規格進行添加。同時,提升苗木培育環節中對觀察與分析的重視程度,適當時間可執行二次施肥操作,從而保證種苗培育過程中可以獲取苗木生長必需的養分。
3.2 應在適宜時節著重開展苗木培育項目
春季是苗木茁壯成長的理想階段,具有適宜的溫度、充足的水分及豐富的營養。在充分供水的保障下,科學施肥與精細養護很有必要。工作人員應合理施用有機肥與復合肥,保證苗木生長發育所需養分。
同時,春末病蟲害防治也刻不容緩。工作人員應及時采取針對性措施,例如,運用生物農藥或植物源性殺蟲劑噴灑,以提高苗木存活率[2]。
此外,養護工作的重要性不可小覷。工作人員應對苗木施用鉀肥以去除雜草,同時覆蓋稻草,保障苗木生長環境的優良。嚴謹的養護程序可以為苗木成長提供關鍵庇護,高效推進園林綠化工作。
3.3 利用容器精心培育園林綠化苗木
園林綠化苗木生長關鍵在于根系健壯且發達,因此應保證苗木生長環境的濕度適宜。園藝專家研究認為,將種苗置于恰當的容器中有助于生長,它們的存活率也得到了顯著提升,效果突出。在苗木的實際培育過程中,工作人員應隨機應變地執行相應策略,將其放入不同尺寸、顏色及透明度的容器中,維護苗木生長環境。
3.4 園林綠化苗木健康成長的影響因素
苗木根系發育成長狀況在培育過程中具有至關重要的影響,后續植物的品相及健康狀況,深受其影響。因此,對于針葉類苗木存活率偏低的現象,工作人員應呵護植物根部,采取更為精細、科學的措施,確保其生長發育順利。研究表明,深根培育有助于顯著提升作物存活率,該技術的實施及普及對園林綠化苗木培育工作的順利推進產生了較為深遠的影響[3]。
3.5 園林綠化苗木培育的關鍵技術點
在園林綠化中的苗木培育環節,工作人員應保持專業技能高超,并遵循自然科學與規律,了解苗木繁殖的特點及相應約束條件,從而提供優質的種苗,保證園林綠化作物品質。
第一,氣候對園林綠化苗木培育至關重要。工作人員應根據所在地的自然氣候特點選擇適合的苗木種類進行培育。我國大部分區域處于溫帶氣候影響下,氣候特性分明,香槐、黃玉蘭、金絲垂柳等落葉樹種備受青睞;在各種灌木品種中,園藝八仙及紅花大葉醉魚草等也較為受歡迎;喬木種類包括沉水樟、天竺桂及阿丁楓等,也被廣泛種植。
第二,在苗木培育階段,還應考慮日照強度。我國南方多為亞熱帶,適宜種植特種苗種;而北部高緯度地區則對落葉樹種的種植需求較大。因此,光照偏好對苗木茁壯成長具有關鍵性作用。例如,落葉松、刺槐、龍柏和桂花樹、銀杏樹等植物顯著展示出對光照的偏好;黃楊、海桐、肉桂、云杉等則具有耐陰特性[4]。
第三,土壤pH值也是一個重要的考慮因素。例如,茶花、玉蘭、瑞香等苗木品種,皆為酸性土壤偏愛的樹種,適用于pH值為5.5~6.5、高鋁高鐵的土壤環境;槐樹、黃楊與海桐的苗木品種,適用于pH值為7.5~8.8,鈣含量豐厚的土壤條件;高鈉土壤類型之重碳土,適用于培養抗鹽堿性能突出的黑松、白蠟和無花果等苗木種類。因此,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應重視土壤的特性。相關部門應針對土壤與植物特性,全面評估相關培育技術策略,確保苗木健康成長[5]。
3.6 探究園林綠化苗木非季節性培育的工程技術策略
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諸多園林綠化工程旨在迎合佳節期間游客的觀賞訴求,以及協同植物展覽等活動的宣傳推廣,因此園林景觀規劃與設計需遵循特定標準,構建全景生態環境,呈現獨特造型與豐富色彩。顯然,傳統生長方式無法滿足這些要求。為確保園林綠化景觀之美觀與品質,相關部門應進行反季苗木培育。相較于自然生長,人工培育的苗木更具優勢,新的培育技術舉措面臨嚴峻挑戰及更高標準。
反季綠化苗木培育與常規苗木培育顯著不同,相關部門應針對性地制定培育、移植及后期養護管理策略,以保障苗木品質[6]。同時,相關部門應依循園林綠化總體設計風貌,優先選取顏色與形態適宜的苗木,從而迅速構建景觀,確保園林美觀和諧。
此外,反季苗木栽培核心在于精細管理。例如,冬季苗木培育須強化育種環節的保暖御寒手段,針對風寒與低溫對苗木的影響,實施相應對策以減損;為了提升抗寒能力,適量添加磷鉀肥料;針對那些抗逆性較弱、不適宜在當前時節培育的樹苗,采取相應的病蟲害防治及營養補充策略,能有效提升其存活率;最后,根據科學準則,對各類苗木進行澆水量適宜調整,確保其水分充足。通過此法,可防止土壤過度濕潤而導致植物根部腐爛的情況。
4 結束語
進一步加強對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措施的分析研究是綠化行業發展的大勢所趨,在提升植物成活率、確保園林生態景觀效果和提升經濟效益等方面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企業應根據自身情況重視和加強對其研究、積累和應用創新,真正地發揮其效應。同時,充分地借鑒國內外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的成熟經驗,根據我國特有的國情、經濟基礎和氣候環境等因素進行改良和優化,最終為實現“美麗中國”的愿景和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貢獻一份力量,并造福于民。
參考文獻
[1] 毛情浩.園林綠化苗木培育的問題與對策[J].2018(5):56-57.
[2] 張健.我國園林綠化苗木產業的現狀及發展趨勢[J].2017 (4):271.
[3] 劉忠教.園林綠化苗木培育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鄉村科技,2020(16):75-76.
[4] 張品英.天竺桂園林綠化苗木培育技術[J].中國園藝文摘,2012,28(3):121-122,132.
[5] 王孝軍.園林綠化苗木紫葉稠李培育技術[J].農業與技術, 2018,38(16):218.
[6] 黃嵐珂,李寶通,張瑞.園林綠化工程中苗木栽植技術要點與管理方法探究[J].廣東蠶業,2024,58(1):77-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