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婷
在新課改的引領下,教師應徹底改變傳統的教學觀念,由原先的“教教材”模式轉變為“用教材教”的新模式,對此,教師要深入理解并全面把握教材的編寫體系和內容,還要根據課程標準、學生的認知發展階段以及心理特征對教材進行創意開發,對教材進行靈活調整和重構。教師應根據教學需要靈活運用教學視頻,多視角呈現教學內容,讓內容更貼近學生的實際需求,讓學生在參與中體驗學習樂趣,并提高他們的學習熱情和主動性。
一、巧用教學視頻輔助空間感知
(一)培養空間感知能力
在地理教學中,教師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空間感知能力,要求學生能準確理解地理事物的空間位置和相互關系,洞察地理現象的空間分布和演變過程,為分析和解決實際問題提供有力的支撐。在這個過程中教學視頻成為有力的教學工具。教學視頻以直觀性和生動性為學生提供豐富的空間信息,幫助他們形成清晰的空間概念,通過三維動畫和實景拍攝的融合,展現地理事物的立體結構和空間關系,讓學生在視覺上獲得更為真切的感知,有助于他們在腦海中構建出地理空間的立體模型。不僅如此,教學視頻還可以動態地展示地理現象的變化過程,通過模擬地理現象的發生、發展、演變,讓學生在時間上跨越空間限制,觀察地理空間的動態分布和變化,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和好奇心,還可以幫助他們更好地理解地理空間的變化規律,為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和分析能力打下堅實的基礎。
例如,教師在講解“地球和地球儀”一節時,教學視頻能幫助學生準確地把握地球的空間關系。教師通過精心制作的三維動畫形象地將地球的自轉和公轉過程呈現在學生眼前,讓他們清晰地觀察到地球的運動軌跡及其產生的效應。這樣學生能從視覺上體驗晝夜交替和四季變化,增強他們對地理現象的認知深度。另外,教學視頻還可以展示不同國家和地區的地理位置,幫助學生建立全球的空間概念。通過視頻中的互動地圖和地理位置標注,學生能更直觀地感知地球上的各個角落,形成對全球地理布局的清晰認識,以此激發學習興趣,培養空間思維能力和全球意識。同時為了讓學生更直觀地認識地球,并感知其大小,教師可以在視頻中巧妙地融入太空場景,展示太空中的地球、太陽、月亮三者之間的對比情況,讓學生清晰地認識到地球的形態和大小,吸引他們的注意力,從而提高學習效果。
(二)可視化的地理關系
地理被稱為“地球的物理學”,其中蘊含著豐富的空間關系和復雜的地理現象。地理抽象和復雜的概念等,對學生來說理解起來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針對這個現象,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視頻將地理知識變得生動化、形象化,讓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感受地理知識。通過觀看教學視頻,學生可以更直白地感受到不同的地理現象和空間關系,感受到地理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和變化過程,這有助于提高學生的想象力和分析能力。教師可以在教學視頻中加入具體的地理案例進行講解,幫助學生建立知識體系,有效整合各種資源。同時,教師可以引導學生了解不同地區、不同尺度的地理現象和空間關系,提升學生的地理實踐能力,幫助學生理解地理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
例如,對于“地球儀上的經緯度和時區”內容,教師可以制作一個以地球儀為基礎的教學視頻,視頻中可以使用三維動畫技術展示地球儀中的經緯線分布情況,并清晰地標注出赤道、南北回歸線、南北極圈等重要緯線,以及本初子午線、東西半球分界線等重要經線。經過動畫演示,學生能直觀地觀察經緯線是如何劃分地球表面的,以及它們與地球自轉和公轉的關系。同時,視頻還可以展示時區的概念,在地球儀上標注出不同時區的邊界,展示各個時區之間的時間差異,觀看過后,學生看到當某個時區進入白天時,其他時區可能正處于夜晚,從而理解時區是如何影響全球時間的。
二、巧用教學視頻構建認知模型
(一)呈現抽象的概念
在初中地理中經常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難懂的概念,這會使學生感到困惑和迷茫。在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教學視頻講解內容改變該現狀,教學視頻作為一種現代的教學手段,具有獨特的優勢,能將復雜、抽象的概念通過圖像和動畫形象地展示在學生面前。而視頻教學是以動態的方式展現概念的形成過程和內在邏輯,讓原本難懂的理論知識變得直觀易懂,同時通過視覺和聽覺的雙重刺激,學生能更深入地理解概念的本質和內涵,從而形成清晰的概念框架。另外,教學視頻還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案例和實例,幫助他們將抽象概念和實際情境結合起來,進一步加深對概念的理解。通過具體的應用場景,學生能更直觀地感受概念的重要性和實用性,也愿意積極地投入學習中。
例如,在學習“地球和地球儀”時,其中往往會遇到一些比較抽象的內容,如地球自轉、公轉、經緯線的概念等,這些知識對剛剛接觸地理知識的學生來說理解起來比較困難。因此,教師可以為學生展示地球在太空中的運動姿態,可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視頻的開始是宇宙的場景,將目光放在地球上,進行自轉和公轉演示。先是地球自轉,在視頻中,地球緩緩轉動,從北極到南極,再從南極回到北極,這個過程中教師配合解說,詳細解釋地球自轉的定義、方向、速度、周期以及自轉產生的晝夜交替現象等。同時視頻還通過標注和箭頭指示的方式,清晰地展示地球自轉軸的位置和傾斜角度,幫助學生建立對地球自轉的直觀認識。之后是地球公轉,畫面中的地球開始圍繞太陽轉動,形象地展示公轉的過程,教師詳細解釋公轉的定義、軌道、速度、周期、公轉帶來的四季變化現象等。同時在公轉演示中,視頻還突出黃道面、黃赤交角等關鍵概念,利用三維動畫形式,讓學生更直觀地理解這些概念,理解地球的運動規律,激發他們對宇宙的好奇心。
(二)模擬實驗加深理解
在地理學習中,對實驗和現象的理解和掌握是必不可少的,但是許多教學實驗受到條件或安全因素的影響,無法直接進行實際操作。此時,教學視頻成為一種重要的教學工具,為學生提供了教學平臺,通過模擬實驗過程了解實驗原理,從而對相關知識掌握得更加透徹。同時,視頻中的模擬實驗利用動畫、圖表等多媒體元素,在學生面前清晰地呈現出復雜的實驗步驟和實驗結果,能使學生更容易理解實驗過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求知欲。此外,模擬實驗視頻的靈活性和安全性較傳統實驗教學效果更好,不受時間、地點的限制,可以讓學生反復觀看、反復研究、隨時隨地學習,還可以讓學生深入探究實驗背后的科學原理,提供實驗的詳細解析。
例如,教師設計一個模擬“地球儀構造和使用”的實驗,展示地球儀的構造細節、各部件的功能以及正確的使用方法。首先,教師可以運用教學視頻展示地球儀的外觀,詳細解釋其尺寸、顏色、基礎材質?!暗厍騼x通常由球體、支架、底座三部分組成。球體上繪有各大洲、國家、海洋、河流等地理要素?!逼浯?,教師利用動畫形式展示地球儀的球體拆解過程,如經線、緯線、國家邊界等;學生根據這些線條和標記可以了解地球上的不同位置和方向。在此基礎上,視頻展示地球儀的內部結構,如磁鐵和軸心,解釋它們如何使地球儀穩定旋轉。之后學生看到視頻中有個孩子旋轉了一下地球儀,這里展示的是地球的自轉,可以幫助學生理解晝夜交替的原理。最后,視頻以一個總結性的畫面結束,再次展示完整的地球儀,并配上教師提前準備好的解說:“同學們,通過這段模擬實驗視頻,我們了解了地球儀的構造和使用方法。希望大家可以合理利用地球儀來學習和理解更多的地理知識?!?/p>
三、巧用教學視頻辨析相近知識
實際上,教學視頻在推動學生深度應用知識方面具有顯著優勢,尤其是動態演示功能,可以為學生提供更直觀、生動的學習環境。通過動態的圖像和動畫,教師可以形象地展示地理現象的實際演變過程,深入剖析背后的原理和規律,從而幫助學生建立知識和現象之間的直接聯系。與傳統的靜態教材相比,教學視頻的動態性能夠呈現更豐富的地理信息,以及這些信息的相互作用和變化情況,以此加深學生對地理知識的理解,激發他們探索自然現象背后原因的興趣。不僅如此,教師還應幫助學生深化對地理知識的應用,讓他們觀察地理現象從發生到發展的整個過程,從而深刻理解地理要素之間的相互依賴和影響,以此提高學生的分析能力,形成系統的地理思維,從而為后續的學習和實踐奠定基礎。
例如,教師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理解經線和緯線的相關知識,運用教學視頻進行了動態展示,以地球儀為背景,呈現出經緯線的分布情況。在視頻中,教師使用鮮明的色彩和線條標示出經線和緯線,并播放相關知識,如特點、排列規律等。之后,視頻展示不同經度和緯度的位置關系,讓學生清晰地看到經度和緯度是如何與經線和緯線相對應的。教師在視頻中還可以配上一些案例,如展示某個具體地點的經緯度信息,加深學生對該內容的理解和記憶,并使其學會如何運用。當完成這一環節以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互動,如讓學生拖動地球中的某個點標注不同的經緯度,或比較不同地點的經緯度差異。教師利用這種互動式的動態展示,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參與度,同時幫助他們更好地記憶和理解經緯線、經度和緯度這些容易混淆的概念。
四、巧用教學視頻促進深度應用
教學視頻能夠創設直觀、生動的情境,為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教師通過教學視頻可以設計一些具有挑戰性和實際意義的情境任務,使學生在觀看視頻的過程中能夠思考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置身于真實情境中,從而感受到實際應用價值的知識。在教學視頻中可以展現情境中問題的復雜性、多樣性和關聯性,引導學生對所學知識進行綜合運用和分析判斷。同時,學生可以將信息通過動畫、圖表、資料等形式呈現出來,對問題的實質、背景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僅如此,教師還能提供更廣闊的視野和深度的思考空間,為學生提供專家解讀、案例分析等輔助性視頻。
例如,教師運用教學視頻為學生展示一個海上救援的場景,其中,一艘船在遠洋航行中突然發生故障,需要緊急救援。但救援人員需要先準確掌握船只的具體位置才能開展救援活動。在這樣的前提下,我們可以采用經緯網定位。視頻中,教師先展示地球儀中的經緯線,標注出經度和緯度。再通過模擬,展示救援隊是如何利用經緯網進行定位,他們先通過衛星信號獲取船只的經緯度信息,之后在地球儀上迅速找到對應位置。在該過程中,視頻的重點是突出顯示經緯線的作用,并為學生解釋如何通過經緯度信息確定地理位置。在此基礎上,視頻展示救援隊如何利用這些信息制訂救援計劃,根據船只的位置,選擇最近的救援船只和航線,確保以最快的速度到達現場,該過程能夠幫助學生理解經緯網定位在實際救援中的應用價值。最后,視頻呈現救援成功的畫面,強調經緯網定位在救援行動中的作用,也讓學生深刻體會到經緯網定位的重要性和應用價值。
五、總結
總之,隨著科技的發展,教學視頻已逐漸嶄露頭角,并成為地理教學中的一部分。特別是在探討“地球和地球儀”這一主題時,其價值和意義尤為突出,通過精心設計和運用教學視頻,教師能以直觀、生動的方式揭示地球的奧秘,從而幫助學生深化對地理知識的理解和掌握。
(作者單位:黑龍江省大慶市第八中學)
編輯:趙文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