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文章探討展示設計中的空間敘事如何影響觀眾的認知過程,以及如何通過優化空間敘事策略提升觀眾的參與度,優化觀眾的情感體驗。方法:闡述展示設計和空間敘事的概念,明確其在信息傳遞和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深入分析空間敘事對觀眾認知的影響機制,包括觀眾認知過程、空間敘事元素與觀眾認知的關聯,以及空間敘事策略對觀眾情感體驗的引導作用。提出展示設計中空間敘事的構建方法,涉及空間布局、流線設計、燈光、色彩、材質,以及多媒體與交互技術的運用。探討空間敘事與觀眾心理感知的互動關系,包括觀眾心理變化過程、記憶與聯想的激發機制,以及情感共鳴與空間敘事的內在聯系。結果:空間敘事能夠顯著增強觀眾的沉浸感和參與感,引導其情感體驗和認知過程。通過巧妙的空間布局和設計元素搭配,空間敘事能夠突出展示重點,提升展示設計的藝術性和文化內涵。空間敘事策略在引導觀眾情感體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如構建連貫的故事線、設置情感高潮點等。創新的空間敘事手法能夠豐富觀眾體驗層次,增強展示設計的效果和影響力。結論:空間敘事在展示設計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通過增強空間敘事的連貫性、邏輯性和創新性,可以為觀眾帶來更豐富的體驗,持續提升展示設計的質量和觀眾滿意度。
關鍵詞:展示設計;空間敘事;觀眾認知;情感體驗;參與度
中圖分類號:G26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4-9436(2024)10-0-03
隨著社會的快速發展和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展示設計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如博物館、展覽會、商業展示等。在這類場合中,如何通過設計有效地傳達信息,引導觀眾的注意力,以及創造令人印象深刻的參觀體驗,成為設計師們關注的焦點。
1 展示設計與空間敘事概述
1.1 展示設計的定義與發展
展示設計作為一種視覺傳達方式,通過空間布局、色彩搭配、燈光效果等,將展品或信息以最具吸引力的方式呈現給觀眾。隨著科技的發展,展示設計逐漸融合多媒體、交互技術等元素,形式更加多樣化和現代化。以博物館展示設計為例,傳統的靜態展示方式已逐漸被動態、交互式的展示方式所取代。現代博物館引入觸摸屏、虛擬現實等技術,使觀眾能夠更直觀地了解展品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內涵,優化觀眾的參觀體驗,發揮展示設計在信息傳遞和文化傳播中的重要作用。
1.2 空間敘事的概念與特點
空間敘事是通過空間布局和設計來講述故事或傳遞信息的一種方式。在展示設計中,空間敘事強調空間的連續性和流動性,通過引導觀眾的視線和移動路徑來講述故事;空間敘事注重情感的表達和氛圍的營造,以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空間敘事具有互動性,鼓勵觀眾參與其中,成為故事的一部分。例如,在商業展覽中,設計師通過空間敘事來展示產品的發展歷程和未來愿景。通過不同區域的布局和展示內容的變化,引導觀眾逐步了解產品的各個方面,加深觀眾對產品的認知,激發觀眾對產品的興趣。
1.3 空間敘事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價值
空間敘事能夠增強觀眾的沉浸感和參與感,使觀眾更加深入地了解展示內容。通過巧妙的空間布局和設計元素搭配,空間敘事能夠突出展示重點,引導觀眾的視線。空間敘事有助于提升展示設計的藝術性和文化內涵,為觀眾帶來更加豐富的視覺和情感體驗。以藝術展覽為例,設計師利用空間敘事構建不同的藝術場景,通過對燈光、色彩和材質的巧妙運用,以及對藝術作品的精心布置,使觀眾在游覽過程中感受到藝術的魅力和文化內涵。這有利于提高觀眾的藝術鑒賞能力,引發觀眾對藝術作品的情感共鳴。
2 空間敘事對觀眾認知的影響機制
2.1 觀眾認知過程
觀眾在接觸展示空間時,其認知是一個由感知到理解再到情感反應的連續過程。觀眾通過視覺、聽覺等感官接收展示空間中的信息,形成初步感知[1]。大腦對這些信息進行加工、解釋,構建出對展示內容的理解,使觀眾產生相應的情感體驗。以歷史博物館為例,在感知階段,觀眾首先看到的是各種歷史文物和場景布置。在理解階段,通過閱讀說明文字、觀看多媒體展示,觀眾開始了解這些文物的歷史背景和文化價值。當觀眾深入感受到這些文物所承載的歷史和文化時,便會產生敬畏、自豪等情感。
2.2 空間敘事元素與觀眾認知的關聯
空間敘事元素,如空間布局、燈光、色彩等,與觀眾認知密切相關,其通過影響觀眾的感知和理解過程,引導觀眾的情感體驗。例如,合理的空間布局能幫助觀眾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展示內容的邏輯結構;恰當的燈光和色彩運用能營造出特定的氛圍,引發觀眾的情感共鳴。在商業展覽中,設計師常常用明亮的燈光和鮮艷的色彩來突出重要展品,吸引觀眾的注意力。該設計手法能夠直接影響觀眾的感知過程,使其更加關注這些展品,進一步理解其商業價值和文化內涵。
2.3 空間敘事策略對觀眾情感體驗的引導作用
空間敘事策略在引導觀眾情感體驗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通過構建連貫的故事線、設置情感高潮點以及運用象征性元素等手段,設計師引導觀眾產生特定的情感體驗。例如,在紀念性展覽中,設計師通過暗淡的燈光、沉重的色彩以及具有象征意義的展品來營造一種肅穆、莊重的氛圍,引發觀眾的哀思和敬意。以自然博物館中的生態展區為例,設計師通過模擬自然環境、布置動物標本和植物景觀來構建一個連貫的生態故事線,使觀眾能夠了解各種動植物的生態習性,感受到大自然的神奇與美麗,對自然產生敬畏和熱愛之情,從而優化觀眾的參觀體驗,凸顯展示設計的教育意義和社會價值。
3 展示設計中空間敘事的構建方法
3.1 空間布局與流線設計
空間布局與流線設計是構建空間敘事的基礎。合理的空間布局能引導觀眾的視線和移動路徑,講述一個清晰、連貫的故事。流線設計則能確保觀眾順暢地游覽整個展示空間,遵循設計師預設的敘事線索[2]。以藝術畫廊為例,設計師按照畫作的主題、風格或創作時間布局,構建關于藝術發展的敘事。在流線設計方面,設置指示牌和引導線路,確保觀眾能夠按照預設的路徑參觀,完整地體驗整個敘事。通過巧妙運用空間的轉折、過渡和焦點設置,進一步增強空間敘事的層次感和節奏感。
3.2 燈光、色彩與材質的敘事表達
燈光、色彩和材質在空間敘事中扮演著至關重要的角色。其不僅能夠營造特定的氛圍和情緒,還能夠突出展示內容的重點和細節。在商業展覽中,設計師利用不同的燈光效果和色彩搭配來區分不同的展區或產品,構建出多條小故事線。例如,在展示高科技產品時,使用冷色調的燈光和具有金屬感的材料來營造一種未來感;而在展示家居用品時,使用暖色調的燈光和柔軟的材料來營造家的氛圍。通過燈光、色彩和材質構建敘事方式,能使觀眾更加直觀地理解展示內容,獲得相應的情感體驗。
3.3 多媒體與交互技術在空間敘事中的運用
隨著科技的發展,多媒體與交互技術為展示設計中的空間敘事提供更多可能,能增強觀眾的參與感和沉浸感,使敘事更加生動和有趣。例如,在博物館的古代文明展區,設計師利用VR技術重現古代生活場景。觀眾通過佩戴VR眼鏡,身臨其境般地感受古代的生活方式和文化氛圍,從而更加深入地了解古代文明,對歷史產生興趣和好奇心。
4 空間敘事與觀眾心理感知的互動關系
4.1 觀眾在空間敘事中的心理變化過程
觀眾在空間敘事中的心理變化是一個動態而復雜的過程。最初,觀眾可能會對展示空間產生好奇和期待,隨著敘事的展開,觀眾開始接收并處理空間中的信息,對展示內容形成初步的認知[3]。隨著敘事的深入,觀眾的情緒逐漸被調動,產生感動等不同的情緒。離開展示空間時,觀眾會對所經歷的空間敘事進行回味和反思,形成深刻的記憶。
4.2 空間敘事對觀眾記憶與聯想的激發機制
空間敘事通過構建具有邏輯性和連貫性的故事線,以及運用各種敘事元素如燈光、色彩、材質等,來激發觀眾的記憶與聯想。當觀眾置身于一個精心設計的空間敘事中時,會被空間中的元素所引導,自然而然地聯想到與展示內容相關的記憶和經驗,這增強了觀眾對展示內容的理解和認同,使得觀眾能將新的信息與已有的知識網絡相連接,形成更加牢固的記憶。以藝術展覽為例,當觀眾看到一幅描繪鄉村風光的畫作時,會聯想到自己在鄉村中度過的美好時光,而對鄉村生活的向往和憧憬,能讓觀眾感受到畫作所傳達的情感和營造的意境,使畫作在觀眾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4.3 觀眾情感共鳴與空間敘事的內在聯系
情感共鳴是觀眾與空間敘事建立聯系的重要橋梁。當觀眾與空間敘事的內容、形式產生共鳴時,其會投入敘事之中,產生強烈的情感體驗,從而理解和記憶展示內容,產生深度思考和情感投入。例如,在一個關于環保的展覽中,設計師運用各種敘事手法凸顯環境污染的嚴重性和保護環境的重要性。當觀眾看到一系列觸目驚心的場景時,會想到自己生活中的環境污染問題,產生強烈的情感共鳴,由此更加關注環保問題,并在日常生活中采取積極的環保行動。
5 空間敘事在展示設計中的優化策略
5.1 增強空間敘事的連貫性與邏輯性
在展示設計中,空間敘事的連貫性和邏輯性對信息的有效傳遞至關重要。清晰、有條理的空間敘事結構能夠引導觀眾正確理解并深入體驗展示內容,增強展示效果[4]。為了確保空間敘事的連貫性,設計師需構建一條完整的故事線,使各個展示區域或展品實現有機連接。邏輯性則體現在空間布局和展品的陳列順序上,須確保觀眾能夠依據設計路徑,層層遞進地理解展示的主題和內容。
以某知名科技企業的展廳設計為例,設計師根據該企業的發展歷程構建了清晰的空間敘事結構。展廳的入口區域展示企業創始階段的情況,通過對老照片、初期產品原型以及創業團隊的介紹,觀眾能了解企業的起源和初心。隨著觀眾深入展廳,空間布局逐漸過渡到企業的發展階段,展示企業在技術創新、市場擴張等方面的重要事件。該階段的展品包括早期的技術專利證書、市場分析報告以及具有代表性的產品。通過精心設計的圖文說明和多媒體互動,觀眾能夠深入理解企業在該階段的發展歷程。展廳的未來展望區域則通過高科技的展示手段,如VR和AR技術,向觀眾呈現企業未來的發展規劃和愿景。該區域的設計體現企業對未來的期待和規劃,激發觀眾對未來的想象和期待。
5.2 利用空間敘事提升觀眾參與度
空間敘事可以通過設置互動環節,激發觀眾的參與熱情。例如,在自然科學博物館的恐龍展區,設計師構思了“恐龍時代探險”的空間敘事主題。在該主題下,觀眾不再僅是觀察者,而是作為“時間旅行者”,穿越回恐龍時代探險。設計師設置一系列互動環節,如模擬挖掘恐龍化石、通過VR技術與恐龍互動等,讓觀眾在參與中感受到恐龍世界的神秘與壯觀。
現代科技手段的引入能顯著增強空間敘事的互動性。AR技術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在藝術展覽中,設計師利用AR技術為每幅畫作創建一個虛擬的解構過程或創作環境。觀眾通過手機或專用設備掃描畫作,在屏幕上看到畫作“解構再創造”的過程,或是藝術家在工作室中創作的情景,從而對藝術作品有更深入的了解,增強參觀過程中的趣味性和探索性。
5.3 創新空間敘事手法,豐富觀眾體驗層次
創新是提升空間敘事吸引力的關鍵。設計師結合不同的敘事手法,如將傳統展示與多媒體演示、實物展品與互動裝置相融合,創造出更加豐富多彩的觀眾體驗[5]。例如,在自然歷史博物館中,設計師設置一個模擬生態環境,通過聲光電等多媒體手段模擬出各種自然環境的音效和光影效果,讓觀眾仿佛置身于真實的自然環境中。配合實物展品和解說詞,觀眾能認識到生態保護和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
6 結語
空間敘事在展示設計中具有顯著的應用價值,能夠有效增強觀眾的沉浸感和參與感,引導其情感體驗和認知過程。通過增強空間敘事的連貫性、邏輯性和創新性,設計師可以創造出豐富多彩的觀眾體驗,增強展示設計的效果和影響力。未來可進一步探討空間敘事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適用性和效果差異,以及如何利用新技術手段不斷創新空間敘事手法。
參考文獻:
[1] 謝震林,劉芯雨.空間敘事在文化體驗館展示設計中的應用:以磨山荊楚文化館為例[J].華中建筑,2024,42(4):153-156.
[2] 賈欣羽,劉睿靖,李女仙.基于空間敘事的廣州紅色文化博物館展示設計要素分析[J].城市建筑,2022,19(6):137-139.
[3] 潘藝.博物館空間敘事設計思維研究:以 《圖畫眾生——河西畫磚古人生活》展覽空間設計形式為例[J].設計,2022,35(5):61-64.
[4] 吳劍鋒,王夢,朱昱寧.基于空間敘事的展示設計策略研究:以房車體驗中心為例[J].建筑與文化,2020(6):50-52.
[5] 陳子坤,成朝暉,陳凌廣.鄉村博物館情景敘事設計中文化表現與營造策略研究[J].家具與室內裝飾,2023,30(10):107-111.
作者簡介:張藝( 1999—) ,女,研究方向:博物館展示設計、敘事學在展示設計中的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