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立剛
摘要:全面深化改革是適應新時代發展需求和人民群眾新期待的必然趨勢,對于培養優秀公安人才、維護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大意義。公安院校建設特色品牌專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文章對全面深化改革背景下公安院校建設特色品牌專業的意義、重要性、存在的問題展開探討,在此基礎上提出一系列有效措施,以提升公安院校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水平,為公安機關培養更多高素質、專業化的人才。
關鍵詞:公安教育;特色品牌;專業建設;深化改革;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G642文獻標志碼:A文章編號:1008-3561(2024)17-0069-04
基金項目:吉林警察學院2023年度院級教育教學研究項目“公安院校專業優化調整與區域發展戰略對接研究”(編號:JJY-002)
隨著社會的不斷發展,公安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復雜的形勢和任務。為了更好地適應新形勢下的公安工作需求,全面深化公安改革成為必然選擇。中央領導同志多次聽取公安工作匯報,并對深入推進公安改革、加強和改進新形勢下的公安工作和公安隊伍建設作出重要指示,已經通過《關于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框架意見》及相關改革方案[1]。公安改革的總體目標是提高公安機關的執法能力和服務水平,包括提高執法公正性和透明度、加強基層基礎工作、推進科技創新和信息化等。這些目標的實現需要公安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進行相應的調整和改進。為更好地適應這些變化,公安院校需要加強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特色品牌專業是指具有獨特性和競爭優勢的能夠滿足社會需求并具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專業。在公安領域,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對于提高公安機關的執法水平和服務質量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當前公安院校特色品牌專業建設存在一些問題,如師資力量不足、實踐教學環節薄弱等。這些問題制約著公安院校特色品牌專業的發展,需要采取相應的措施加以解決。因此,作為公安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公安院校應該響應國家號召,不斷深化改革,加強自身建設。
1.適應公安改革的需求
公安院校作為公安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必須緊密結合公安工作的實際需求,培養具備高素質、專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公安人才。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正是為了更好地適應公安改革的需求,并具有明顯的市場意識,為公安機關提供更加優秀和專業化的人才[2]。
2.提高公安教育質量
通過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公安院校可以優化課程設置,改進教學方式,增強師資力量,從而提高公安教育的質量和水平。同時,在高等教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背景下,特色品牌專業建設還可以促進公安院校之間的良性競爭,吸引更多的學生和教師,從而提高學校的整體實力和影響力,推動教育質量的持續提高。
3.提升公安隊伍素質
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不僅可以提高公安教育的質量,還能提升公安隊伍的素質。通過培養具備專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人才,可以為公安機關提供更多高素質人才。這樣,公安機關就可以更好地應對復雜多變的治安形勢和社會需求,提高執法和服務水平。
4.推進公安工作的現代化、專業化、法治化和社會化
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是公安工作實現現代化、專業化、法治化和社會化的重要手段。通過加強與公安機關的聯系和合作,公安院校可以了解實際工作需求,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推動公安工作的現代化和專業化進程。同時,通過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和強化實踐教學環節等措施,可以培養更多具備綜合素質的復合型公安人才。
1.培養優秀公安人才
公安院校作為公安人才培養的重要基地,其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可以適應公安實戰部門對人才多樣化和深層次的需求。因此,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有助于培養出更具針對性和實用性的公安人才,更好地滿足公安工作對各類人才的需求,提高公安隊伍的整體素質和戰斗力。
2.提升公安院校競爭力
在高等教育市場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公安院校建設特色品牌專業有助于提高學校的競爭力。通過突出自身的辦學特色和優勢,公安院校可以更好地吸引優質生源,同時提高畢業生的就業競爭力,為學校的長遠發展奠定基礎。
3.適應公安工作發展需要
隨著社會治安形勢的不斷變化,公安工作面臨著越來越多的挑戰和壓力。公安院校建設特色品牌專業,可以更好地適應公安工作的發展需要,為公安機關提供更加專業化、職業化的支持和服務。
4.推動公安改革深入開展
公安院校特色品牌專業的建設,是新時期公安院校深化公安教育教學改革的重要切入點,更是提高人才培養質量的關鍵落腳點[3]。通過引入新的教育理念、教學模式和方法,公安院校可以推動公安教育的改革和創新,培養更多具備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的人才,為公安機關的工作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從而提高公安機關的執法水平和服務質量。
公安院校在特色品牌專業建設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一些具有代表性的特色品牌專業如刑事偵查、治安管理、網絡安全等得到了廣泛認可,這些專業的課程設置緊密結合實際工作需求,符合為公安機關培養大量優秀人才的需要。同時,公安院校加強與公安機關的聯系和合作,了解實際工作需求,不斷優化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努力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然而,在特色品牌專業建設中仍存在一些問題,這些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專業特色
在特色品牌專業的規劃和建設過程中,公安院校需要進行深入的市場調研和特色定位,了解實際工作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明確專業的培養目標和特色方向。但一些公安院校沒有開展這些工作,導致專業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與實際工作需求存在一定差距,無法滿足公安機關對人才的需求。另外,一些公安院校的特色品牌專業的歷史較為悠久,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專業的課程設置和教學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當前公安工作的需求。
2.師資力量不足
一些公安院校的師資力量不足,缺乏具有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教師。這可能是因為教師的能力和水平有限,或者是因為教師隊伍的結構不夠合理。一些公安院校的教師培養和提高機制不夠完善,無法有效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這可能是因為缺乏系統的培訓計劃和激勵機制,或者是因為與公安機關的合作不夠緊密,無法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
3.實踐教學環節薄弱
實踐教學環節對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應對復雜情況的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然而,一些公安院校的實踐教學環節存在一些問題,導致教學效果不理想。首先,實踐課程設置不科學。一些公安院校的實踐課程設置過于簡單,缺乏實際操作性和挑戰性,無法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實踐課程與理論課程的銜接不夠緊密,導致學生無法將理論知識應用于實踐。其次,實踐基地建設不足。實踐基地是公安院校學生進行實踐學習的重要場所,但一些公安院校的實踐基地建設不足,無法滿足學生的實踐需求。
1.更新辦學理念,加強特色品牌專業的規劃和建設
公安院校應該更新辦學理念,摒棄傳統的以教師為中心的教學模式,實施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模式。這不僅需要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和實踐能力培養,更需要強調學生綜合素質和創新能力的提升,為學生提供更靈活、更多元化的課程設置和學習方式。為更好地適應市場需求和公安工作的發展趨勢,公安院校需要加強與公安機關的溝通合作,深入了解實際工作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制訂出符合本校特色的品牌專業建設規劃,提高相關專業的針對性和實用性。在專業特色定位和課程設置方面,公安院校應注重突出專業的獨特性,充分體現行業辦學的特點,致力于建設具有鮮明品牌特色、國內一流乃至國際先進的學科專業[4]。為實現這一目標,公安院校需要大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要提高具有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教師的數量,通過安排教師參加實踐工作、組織教師到公安機關掛職鍛煉等方式,提高教師的實踐能力和專業素養。同時,可以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教師,以充實教學力量。在此基礎上,公安院校可以對課程設置進行優化并更新教學內容,增加與實際工作需求相關的課程和實踐教學環節,使其更貼近當前公安工作的需求,更好地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實踐能力。這樣,公安院校能夠更好地培養具備高素質、專業能力和創新精神的公安人才,以滿足公安機關的實際工作需求,推動公安事業的發展。
2.提高教師素質,建設“雙師型”教師隊伍
公安院校應加強對教師素質的培養和提升,鼓勵教師深入公安機關參與實際工作,了解實際工作需求和行業發展趨勢。可以通過組織教師到公安機關掛職鍛煉等方式,幫助教師積累實踐經驗、提升專業素養。同時,公安院校可以與公安機關合作共建實習基地,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和使用,為教師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為建設一支既具備理論教學能力又具備實踐教學能力的“雙師型”教師隊伍,公安院校可以通過引進具有豐富實踐經驗和專業技能的教師與專家,提高教師的數量和質量,還可以通過內部培養和培訓等方式,提高教師的理論教學能力和實踐教學能力[5]。公安院校的教師身兼警察與教師的雙重身份,他們需要積極投身于警務實踐,發揮自身專業能力,為解決實際問題提供實質性的幫助。這樣,公安院校的教師才能更好地傳授知識、培養人才,為公安實戰部門提供有力的支持。為進一步提高教師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公安院校需要加強對教師的管理與考核,建立完善的激勵機制和評價機制。可以制定科學的評價標準和管理制度,對教師的實踐經驗、專業技能進行評估和管理,確保教師的素質和能力得到有效提高。
3.優化教學資源,確保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首先,要完善教學設施設備。公安院校需要完善教學設施設備,加大實習基地建設力度。可以引進先進的教學設備、實驗實訓器材等,提高教學的科技含量和現代化水平。同時,要注重設備的維護和更新,確保設備能夠充分發揮作用。其次,要強化課程和教材建設。公安院校需要注重課程和教材建設,建立完善的課程體系和教材體系。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課程設置方案,注重課程的實用性和針對性,突出本專業特色和服務所在公安院校的頂層設計,體現行業辦學的特點。同時,還需要選擇優質教材,積極探索行業專業課程大綱的制定,并注重教材的更新和優化,確保教材能夠滿足教學需求和學生需求[6]。再次,要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公安院校需要積極引進先進的信息化技術手段和教學設備,提高教學效果和質量。可以通過引進多媒體教學設備、網絡教學平臺等方式,實現教學的數字化、網絡化和智能化,提高教學的現代化水平和學生學習的自主性。最后,要提高資源配置和使用效率。公安院校需要優化教育資源的配置和使用,可以通過制定科學的資源管理制度和調配機制,合理配置和使用教學資源,確保教學資源的有效利用。
4.加強學科交叉融合,注重聯合培養
公安院校可以嘗試跨學科的課程設置,將不同學科領域的知識和技能融合在一起,以更好地適應公安工作的實際需求。例如,可以將法律、心理學、社會學等學科的知識融入公安專業課程,以培養更具綜合素質的公安人才。在傳授學生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同時,公安院校要注重對學生的思想引導和心理疏導,以及課后輔導和生活關懷[7]。為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公安院校需要建立學科交叉融合的機制和平臺,促進不同學科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可以通過設立跨學科的研究中心、實驗室等方式,提供更多的機會和平臺讓學生接觸不同學科的知識與技能,培養他們的綜合素質。同時,公安院校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能力,通過開展科研項目、學術競賽等方式激發學生的創新熱情和創造力。這樣可以進一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競爭力,使他們更好地適應公安工作的變化和需求。另外,公安院校還可以與其他高校、科研機構等開展合作,共同培養公安人才,切實將公安科研工作落實到位。通過合作,可以緊跟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的發展趨勢,將最新的理論、成果和產品轉化運用到公安工作中。而且聯合培養項目可以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接觸更多的學科知識和技能,拓寬視野,提高綜合素質。為此,公安院校應為公安機關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和幫助。公安院校還應作為實戰工作中科研需求與成果轉化的載體,促進科研成果的有效應用,為公安機關的工作提供更加堅實的技術支撐。
5.強化實踐性教學,加強校局合作、校校合作
公安院校應更新課程設置,增加實踐教學的比重,尤其針對特色品牌專業,應摒棄重理論輕實踐的教學觀念[8]。應通過引入“合成教學”理念,打破各專業之間的界限,為特定案件設立專題,并重新整合案件偵辦過程中所涉及的各學科知識及技能,實現一體化、集約型教學[9]。這種教學模式能夠讓學生快速成長,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成為公安實戰的精英。同時,為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公安院校應積極與公安機關合作,建立實踐教學基地,開展實踐教學活動,讓學生可以深入了解公安工作的實際需求和實踐技能,提升實踐能力和綜合素質。公安院校還應加強與公安機關、其他高校、科研機構的合作,共同開展實踐教學活動,實現資源共享和優勢互補。通過聯合培養項目、實踐教學活動等方式,加強校局合作、校校合作,能夠提高實踐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在理論教學方面,公安院校應將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相結合,注重學生的綜合素質培養,應通過理論課程和實踐課程相結合的方式,讓學生在掌握理論知識的同時,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編寫教材時,應參考基層實戰部門專家的意見和建議,進行詳細的研討和論證,以確保教學內容的科學性和合理性。同時,要避免理論脫離實際,確保學生能夠掌握實用的知識和技能[10]。此外,公安院校還應加強對實踐性教學的管理和評估,通過制定實踐性教學大綱和評估標準等方式,對實踐性教學進行科學管理和評估。
在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背景下,公安院校特色品牌專業建設成為提高公安教育質量和公安隊伍素質的重要途徑。公安院校可以通過加強特色品牌專業的規劃和建設、提高教師素質、優化教學資源、加強學科交叉融合、強化實踐性教學等一系列措施,進一步推動公安院校特色品牌專業建設,為公安機關培養更多優秀人才,提高公安機關的執法能力和服務水平。
參考文獻:
[1]李震.全面深化公安改革背景下對公安院校特色品牌專業建設的思考[J].山西警察學院學報,2018,26(04):99-103.
[2]張凱.論公安院校教育品牌戰略與特色構建———以中國刑警學院為視角[J].公安教育,2006(12):17-20.
[3]閆繼忠.創新辦學思路加快新型公安本科院校建設[J].公安教育, 2015(01):47-51.
[4]王東慶.公安院校辦學特色研究[J].遼寧警專學報,2007(06):77-80.[5]宋立渠.關于提升公安高校教師培養質量的思考[J].公安學刊(浙江警察學院學報),2014, (02):100-102.
[6]郝宏奎.公安高等院校公安專業教材建設的幾點思考[J].公安教育,2014(01):52-54.
[7]盧兆民.公安院校警務管理模式下的導師制探析[J].公安教育, 2014(12):70-73.
[8]任林茂.公安本科院校實驗室建設和實驗教學改革研究[J].湖北警官學院學報,2014(06):173-175.
[9]王全,陳祥民.大部門制與合成作戰背景下的公安院校“合成教學”模式探究———以互聯網金融犯罪案件偵查課程建設為例[J].遼寧公安司法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7(01):89-93.
[10]王守忠.公安院校校局合作機制初探[J].江蘇警官學院學報,2015(02):102-107.
Exploration of the Path of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Brand Majors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Chen Ligang
(Jilin Police Academ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Comprehensively deepening reform is an inevitable trend to meet the development needs of the new era and the new expectations of the people.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cultivating excellent public security talents and maintaining social harmony and stability. The importance of building distinctive brand majors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is self-evident. The article explores the significance, importance,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building characteristic brand majors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mprehensive deepening reform. Based on this, a series of effective measures are proposed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level of characteristic brand majors in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and provide support for cultivating more high-quality and specialized talents for public security organs.
Key words: publicsecurityeducation;specialtybrands; professionalconstruction;deepeningreforms; personneltrain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