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凌紅
根據新課改的要求,小學語文課堂不能只是學生學習基礎知識的場所,而應該是學生研讀文本信息、領略文學魅力、感悟語言精華、鑒賞藝術美學的重要途徑。為此,小學語文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融入隨課微寫活動,為學生建構簡易化、高效能的語言認知空間,讓學生可以通過主動參與隨課微寫,來深度挖掘文本信息中的語言素材和思想脈絡,同時提高自身的寫作能力和審美情趣。
在網絡文學大行其道的信息時代,微寫作概念應運而生,被廣泛應用到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交流中,而將其引入到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衍生出的就是隨課微寫教學模式。具體而言,就是教師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針對教學內容以及學生的學習情況,開展的50字~200字的“微寫作”訓練活動,不僅可以提高小學生的信息獲取和處理能力,促進寫作的常態化;還可以引導學生將閱讀課文時獲取的信息應用到自己的寫作中,促進閱讀與寫作的有機結合,實現“以讀促寫,以寫帶讀”的教學目標,切實提高學生的閱讀理解和寫作能力。
小學語文課堂的隨課微寫教學模式要想取得理想成果,首先要具備的就是趣味性和吸引力,能夠充分調動小學生的寫作熱情和能動性,幫助小學生克服自制力差、專注度低等缺點,切實提高隨課微寫的實效性。為此,教師可以立足閱讀材料,來提取其中所運用的寫作方法,并為學生設置簡單有趣的寫作訓練,讓學生在學以致用的同時,加深對相關寫作技巧和方法的領悟與掌握。
小學語文課堂上的隨課微寫要想取得更理想的效果,就應該注重其時代性和先進性。為此,教師可以運用現代化的教學技術和設備,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文本信息,同時獲得豐富的語言素材和情感體驗,以活躍的思維、積極的心態來參與隨課微寫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來夯實隨課微寫的教學效果。
例如,在教學《觀潮》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設備,為學生直觀展示錢塘江大潮時的場景,讓學生可以身臨其境地感受錢塘江大潮的浩瀚氣勢和壯觀景象,從而進一步加深對文本信息中環境描寫的理解,為隨課微寫儲備信息素材,同時直觀的圖片或視頻,還可以直接刺激學生的認知和情緒,使其產生更強烈的寫作能動性。最后,教師還可以立足文本信息的描寫,要求學生以仿寫的形式來寫一寫元宵節燈會、集體春游等大場面,在寫作實踐中優化閱讀效果、提高寫作能力。
隨課微寫是一項具有較強自發力和表現力的學習活動,可以有效促進學生閱讀認知向寫作能力的轉化,進而實現文本信息的活學活用。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課堂上開展隨課微寫教學模式時,就應該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表現機會,讓學生可以在展示自身研讀、理解、信息處理以及寫作等能力的過程中,獲得一定的成就感和滿足感,進而對隨課微寫產生更強烈的參與積極性。
例如,在教學《狼牙山五壯士》這一課時,教師可以先為學生播放一段相關的影視資料,通過對學生視聽感官的雙重刺激,來催發學生的情緒和情感,加深學生的閱讀體驗和閱讀感悟。然后要求學生以寫讀后感的方式,來盡情抒發自己對課文內容以及影視資料的主觀感受,并隨機選取某位學生大聲朗讀自己的讀后感,利用“表現自我的機會”來激勵學生積極思考、自由寫作,確保隨課微寫的順利實施。
綜上所述,隨課微寫教學模式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合理運用,為讀寫結合活動提供了重要的物質基礎和平臺支持。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教師可以通過立足趣味活動、借助科學技術、提供表現機會等科學教學手段,來引導學生進行自主研讀,并對閱讀內容進行深度剖析,然后結合切身的體會和感悟進行文字表達,借此打造優質、高效的小學語文課堂,促進讀寫結合教學目標的進一步落實。
(作者單位:湖南省永州師專附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