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華聰 鄒蕾
中圖分類號:G80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24.14.000
基金項目:遼寧省研究生教改項目(LNYJG2023340)。
備注:null
作者簡介:何華聰(1997—),男,碩士在讀,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學。
通信作者:何華聰(1997—),男,碩士在讀,無職稱;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學,1057730071@qq.com。
普通作者:鄒蕾(1979—),女,碩士研究生,正高級-教授; 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作者簡介:1.何華聰(1997-),?男,碩士在讀,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學;
2.鄒蕾(1979-),?女,碩士研究生,?正高級 - 教授,?研究方向為體育教育訓練學。
基金項目:省級:?LNYJG2023340;?遼寧省研究生教改項目
摘要:世界一流大學和世界一流學科是提高高等教育建設的一大國家戰略,簡稱“雙一流”,為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帶來了新的發展要求,如何提升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已經成為了時代的要求。本文運用文獻資料法和邏輯分析法,以“雙一流”建設為出發點,為了提高體育專業碩士培養質量,對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的現狀做出深入研究,并提出培養質量提升路徑,旨在提高體育專碩的培養質量,培養拔尖創新人才。
關鍵詞:體育專業學位 體育碩士 培養質量 雙一流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double first-class", the way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Master of Sports Professional Degree Postgraduates
HE Huacong ZOU Lei
(School of Physical Education, Shenyang University? Shenyang Province 110000 China)
Abstract:World-class universities and world-class disciplines are a national strategy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referred to as "double first-class", which has brought new requirements for the development of full-time master of sports professional degree graduates. How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master of sports professional has become the requirement of The Times. By using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and logical analysis, this paper takes the construction of "double first-class" as the starting point,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sports master, and puts forward the training quality improvement path, aiming at improving the training quality of sports master and cultivating top-notch innovative talents.
Key words:Degree in physical education; Master of Physical Education; Cultivation quality; Double first-class
“雙一流”建設是為了提升中國高等教育綜合實力和國際競爭力,要求培養拔尖創新人才、提升科學研究水平,富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各類創新型、應用型、復合型優秀人才。2005年,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21次會議審議通過《體育碩士專業學位設置方案》,決定開設體育碩士專業學位。自此開始,我國揭開了體育碩士專業學位培養的序幕,專家學者們也開始了對于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以下簡稱“體育專業碩士”)的研究探討。
1.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現狀分析
由于體育專業碩士培養歷程短,缺乏相關的系統性研究,導致專業學位的培養未完全脫離傳統學術型研究生培養方式的影響。從復合型高層次培養理念出發,認為我國目前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與社會需求有較大差異、專業要求設置較為局限、課程設置隨意性較強等問題(曹景川等,2014),提出我國全日制體育專業碩士教育實踐形式化、課程設置理論化、學位論文學術化等問題(方千化等,2014)。從學科教學知識審思體育專業碩士培養課程體系、實踐教學、學位論文、教師隊伍中存在著重大的不足與缺失(郭艷紅等,2015),以培養理念滯后、質量保障體系覆蓋不全面為切入點,對體育專業碩士培養中的問題進行了思考(胡斌,2017)。同時,我國體育專業碩士存在生源結構不合理、學術與專業碩士培養方案雷同、核心課程趨于共性、授課方式與考核指標單一(蔣菠等,2017),以人才培養質量的系統動力學模型系統仿真得出體育專業碩士專業性、應用性不強,理論性偏重的結論(林慧莎等,2022)。可以看出,目前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與“雙一流”建設中要求的拔尖創新優秀人才的要求,還有很大一段路要走。
2.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現實困境分析
2.1準入機制把控不到位
目前我國體育專業碩士招生選拔存在著很大的紕漏,跨考現象和調劑問題凸顯[1],這對于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跨考到體育專業碩士的碩士,在理論、專業技能、實踐、科研與學術表現四個方面與非跨考生存在著差異,特別是在專業技能和實踐方面差異較為顯著。而在目前的考核過程中,雖然在復試過程中會進行專業技能和實踐能力進行考查,但是考核形式過于單一,主要是以固定的套路和試講為途徑進行考核,并不能體現出其系統性和完整性。
在調劑問題上,根據教育部近年來關于碩士研究生招生管理相關文件的精神, 允許報考學術型的研究生申請調劑到相應專業型研究生參加復試和錄取。這就產生了學碩將體育專業碩士作為備選項的局面,違背了招生選拔的初心,不利于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
2.2培養過程設置不完善
2.2.1課程設置不合理
課程的合理性是關乎培養質量的重要規范,有學者基于對9所院校體院專業碩士的培養進行分析,發現存在部分院校公共課開設不全;核心課未分設專業領域;選修課開設范圍狹窄等問題[2],這就會間接導致培養質量不足、能力不全面的情況。課程安排上與學碩的雷同度較高,可以說是從學碩的課程安排上照搬過來,并未突出專業性、應用性的特色,限制了體育專業碩士的長遠發展。其次,教學內容與本科重復,前沿性知識缺少[3],對于培養高層次、能力突出的體育專業碩士造成了一定的阻礙。
2.2.2師資構成不健全
優秀的師資構成是提高體育專業碩士培養質量的有力支撐。由于體育專業碩士培養年限短,很多老師只能沿襲學碩的教育方式來探索專業碩士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偏向學碩化。根據教育部印發的《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發展方案(2020-2025)》,到2025年,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規模將擴大到碩士研究生招生總規模的三分之二左右。短時間內大量增長的數量,從管理、教學、投入等方面無法做到有效的統籌和安排,只能根據以往的經驗來安排教學,給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造成了困擾。
2.2.3實踐環節不理想
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目標是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是以提高實踐能力為主要培養方向,實踐環節在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中極為關鍵。研究發現,實踐教學存在淡化現象[4],多數院校反映效果不甚理想,如重復本科教育實習模式、實習基地基礎設施落后、分散實習管理缺位等[5],造成體育專業碩士的實踐環節流于形式,造成實踐環節的培養效果不理想。
2.3考核評價結果不周密
2.3.1專業技能不突出
現階段,我國體育專業碩士主要設置了體育教學、運動訓練、競賽組織和社會體育指導4個專業領域。每個領域都體現出強烈的職業導向,不同專業領域的職業需求,需要不同的考核形式,唯論文考核并不能體現出體育專業碩士的職業的特點,大程度上還是偏向學碩的培養。
2.3.2學位論文不科學
學位論文是體現體育專業碩士綜合成果的體現,當前體育專業碩士的學位論文質量主要是由通過盲審來進行考核,現今盲審專家水平參差不齊[6],在學科高速發展的時代,交叉學科研究盛行,不同種類的研究方法層出不群,審到自己不熟悉的研究方法,那么對于學位論文的評價只能從選題意義、邏輯嚴謹以及論文框架等基本規范來進行入手,對于學位論文的創新價值和應用層面很難做出科學的評價。
3.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提升路徑
為了服務新時代國家戰略要求,培養一流人才,為國家現代化做成有力支撐。就體育專業碩士所面臨的困境,提出幾點提升路徑。
3.1調整準入機制,豐富人才層次
我國體育專業碩士招生規模和數量都在不斷擴大,招生單位也在逐年遞增。面對“雙一流”建設的要求,現有的招生機制已經不能很好的貼合國家建設人才的需要,所以必須對準入機制進行相對應的調整,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從人才需求實際出發[7],在選拔過程中注重職業需求素養,對于選拔過程中凸顯的跨考和調劑問題,設置相應的選拔要求,豐富體育碩士的人才層次,推動體育行業多元化發展,支撐現代化國家戰略要求。
3.2創新培養模式,培養創新人才
優化體育碩士培養過程,探索出一套全過程與系統化的專業學位研究生質量提升體系[8]是發展創新型一流人才的必然選擇,就目前存在的課程重復性高、照搬學碩的培養模式等誤區,應提高體育專業碩士課程建設、創新培養理念,實現知識和能力高效轉化,擺脫“唯論文”制的現狀,加強產教融合和產學結合,完善教育實踐基地,滿足不同領域、不同需求的人才培養。推動學科交叉研究,發展體育專業碩士復合型、高質量建設體系。
3.3尋求創新突破,建設一流師資
體育專業碩士教育離不開師資的影響,優良的師資環境對于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有著事半功倍的效果。面對體育專業碩士數量和規模的擴展,導師隊伍在培養精力、指導效率方面難免會出現精力不足和活動受阻等情況的出現,為了實現人才建設要求,提高培養質量,應推動多元化培養,加大對于體育專業碩士導師培養的投入,聯合企業、學校等組織進行多方共同培養,落實責任分配,推動“雙導師”制度的建設,以解決導師數量不足、精力不夠的問題。
3.4健全評估體系,提升科研水平
評估是評價體育專業碩士培養質量的重要手段,應該充分發揮它在提升體育專業碩士培養中的重要作用。對于復合型創新型人才的培養要求,應該建立多維度、全過程的評價提心,培養質量評價需結合質化和量化的研究方法[9],監察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的發展過程,發揮多元化主體的活力,做到從入學到畢業全過程、多維度、全方面的評價管控,落實培養目標,促進體育科學研究的更深層次發展,夯實國家一流人才戰略發展要求。
4.結語
“雙一流”建設建設是邁向新時代的步伐,也是培養新時代體育專業碩士培養的方針。高等教育作為國家教育戰略中最為關鍵的一環,應該緊跟時代的步伐,培養世界一流的創新型、復合型、應用型的優秀人才,使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貼合社會的發展,不斷夯實體育專業碩士的培養質量,為體育事業的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參考文獻
[1]劉成,陳卓儒. 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招生選拔制度研究 [J]. 廣州體育學院學報, 2018,38(6):118-121.
[2]陳蔚,田丹. 我國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課程設置研究——基于九所院校體育碩士研究生培養方案的文本分析 [J]. 教育學術月刊, 2017,(4):104-111.
[3]賈垅豪,王鼎. 湖北高校體育碩士運動訓練理論與方法課程設置比較研究 [J]. 運動精品, 2023, 42 (07): 14-16,19.
[4]覃春耕,汪如鋒. 新時代體育碩士研究生實踐能力培養困境與提升路徑 [J]. 豫章師范學院學報, 2022, 37 (05): 85-89.
[5]方千華,黃漢升,朱桂林. 我國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的困境與路徑 [J]. 上海體育學院學報, 2014, 38 (6): 79-83.
[6]郝明,張鯤. 體育專業碩士學位論文盲審背景下的若干問題探析 [J]. 青少年體育, 2021, (10): 96-97,95.
[7]李國成,蔣宏宇. 基于社會需求導向的體育專業碩士學位研究生創新能力培養研究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23, 31 (9): 163-166,194.
[8]蔣宏宇,李國成. 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五位一體”培養模式構建研究 [J]. 體育科技文獻通報, 2023, 31 (7): 147-149.
[9]鐘遠績. 全日制體育碩士專業學位研究生培養質量評價與提升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體育大學,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