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義強

近年來,文藝界和出版界認真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創作優秀文藝作品的重要講話和指示精神,我們的文學創作,特別是高昂主旋律的優秀作品出版呈現出良好的態勢,一批優秀作品在社會上產生了很好的反響。好小說、報告文學越來越多,寫法越來越貼近生活實際,于潤物細無聲中帶給讀者啟迪和影響。
當前,文學精品創作出版中還存在一些不足,離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有正能量、有感染力,溫潤心靈、啟迪心智,傳得開、留得下,為人民群眾所喜愛的要求還有距離和努力空間。習近平總書記對文學精品創作高度重視,發表了一系列論述,我們要繼續按照總書記的指示做好工作。以下是我的幾點感觸和建議。
第一,文學要始終弘揚真善美。文學的寫作可以變化無窮,但是弘揚真善美的底色不能變,要使讀者讀了我們的作品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加對生活的信心。
文學如一盞燈,即便在抨擊假惡丑之后,也要讓讀者看到邪不壓正,看到人民的力量,看到正義的蓬勃之力,看到光明和希望。譬如寫當下的愛情,如果我們寫的都是離婚,寫的都是結婚前后的一些挫折、壓力、背叛,看不到志同道合的伴侶在婚姻里的相互扶持,看不到一家幾口的美好情感和生活迸發出的生機活力,那誰還愿意走進婚姻呢?我們要通過波瀾壯闊的愛情描寫,讓大家感受到愛情的甜蜜和溫馨,感受到伴侶間的信任和尊重。年輕人把婚姻家庭規劃好是人生的一門重要功課,文學工作者把正確的生活理念和生活故事傳遞出來,讓年輕讀者在迷茫之際得到指引和鼓舞,這是非常有意義的事。文學作品要傳遞講理想、講誠信、講規矩的理念,用正能量去抗擊社會角落里的陰暗和丑陋,驅除陰霾,掃蕩不良風氣。文學就是要激發出我們心中的浩然之氣,要始終傳遞真善美。
第二,小說、報告文學內容要更加豐富多元。總書記講,現實生活有多么豐富,我們的文學就要多么豐富;現實生活有多么斑斕,我們的文學就要有多么斑斕。作品要更加貼近生活、扎根生活,要讓作品中的人物立起來,情節生動起來,語言個性起來,內容多元起來。
第三,思想要更加深刻。現在有一些小說主題離習近平總書記說的思想貫穿力、洞穿力還有很大距離。我們閱讀所得不僅是各種知識的增加,更要有精神上的觸動和感染。有的小說太浮淺,看完和白開水一樣,甚至讓讀者陷入了更深的迷茫之中。一部好的作品要激發讀者的一些思考,產生一些深深的共鳴,甚至帶來一些行為上的變化,這才是成功的作品。
第四,創作手法要更新穎獨特一些。小說如果都弄得和文件似的,格式和手法都一個調調,讀者哪來閱讀的興致?寫作手法可以學習借鑒,但要有自己的創新,不能一成不變。我們的作品是面向大眾的,要活色生香地寫出生活的本色來,需要運用新穎的創作手法。
第五,文學作品要文質兼美。比如,封面設計要更好看一些,要充滿藝術氣息,要與書的內容相匹配。紙版書在眾多網絡作品和電子產品中如何脫穎而出?不僅要憑借過硬的內容,還要有一個高雅脫俗的面孔,要把封面打造得讓人愛不釋手,具有鑒賞和收藏價值。文學精品需要作者、出版人、藝術工作者,包括評論界共同攜手打造。
時間留下精品。讀者企盼好書。讓我們共同助推精品文學的出版,迎接文學出版更燦爛的春天。
作者系中國出版協會副理事長、
中國圖書評論學會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