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以1978年改革開放為原點,中國第一批民營企業走過了波瀾壯闊的40余年。伴隨改革開放而生的第一批民營企業家,也到了“交棒”的時刻。
“我們正在把西方企業200年的發展歷程壓縮在40年間完成。”有專家指出,目前海外很多企業已經經歷若干世代的管理層更迭。而在中國則是“大浪襲來”,民營企業在短時間內集中面臨接班的挑戰,而且絕大部分是第一次接班。以民營經濟大市寧波為例,未來5年,將有80%的民營企業進入交接班階段,其中95%將選擇代際傳承。
企業傳承,正在中國大規模發生。這不僅影響民企自身的生命周期,更影響中國經濟未來的轉型升級。近期,由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濟南主持召開的企業和專家座談會上,浙江傳化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徐冠巨發言表示:“中國民營企業的平均壽命較短,令人十分痛心。”他建議,在國家層面探索建立民營企業公司治理方面的評價和支持體系,助力民營企業健康發展。
一大批“80后” “90后”甚至“00后”企業家開始登上屬于自己的舞臺。此時恰逢中國經濟轉型的重要時期,他們既面臨時代巨變的外部挑戰,也面臨企業戰略轉型的內部挑戰。這些民企后浪們,如何接過父輩的班?如何開創屬于自己的時代?這既是企業挑戰,更是時代命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