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坤密


摘? 要: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加強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對發展學生數學核心素養,形成適應學生終身發展需要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通過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數學閱讀;組織數學閱讀學習小組,培養閱讀興趣;教會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抓關鍵促理解,互譯轉化多練習等策略,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從而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理解和表達力、數學思維能力以及數學交流能力。
關鍵詞:數學閱讀能力;數學思維;數學語言
2017年版《普通高中數學課程標準》指出:“數學教育在提升學生的數學素養,引導學生會用數學的眼光觀察世界,會用數學思維思考世界,會用數學語言表達世界等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彼雇欣麃喸f:“數學教學也就是數學語言的教學,數學語言既是數學思維的載體,又是數學思維的具體體現;既是表達的工具,又是交流的工具?!闭Z言的學習離不開閱讀,而數學語言是一種特殊的語言,具有簡約、精確、嚴密、抽象性等特點。因此,數學閱讀是數學教學的一個重要部分。人教版高中數學新教材中專門設置了“閱讀與思考”欄目,近幾年的數學高考也加強了對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考察。數學閱讀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數學交流能力和加強對學生數學思維的培養,這樣學生就會具有運用數學知識發現、提出、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因此在核心素養背景下,加強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使學生形成適應終身發展需要的自主學習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存在的問題
數學是一門非常重要的學科,它能促進學生思維能力的提高。數學語言既是數學知識的載體,也是數學思維的工具。因此學生只有具備一定的數學閱讀能力,才能精準理解數學的符號、概念、公式、定理。
數學閱讀能力是指在閱讀數學材料時,對數學語言的操作、理解、應用以及反思的一種綜合能力。通過對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及其培養現狀的相關文獻分析以及對高中數學課堂現狀的觀察,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存在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一)數學閱讀能力未得到教師的重視
高中教師普遍不重視閱讀教學與提高學生數學學習能力之間的關系。沒有真正意識到閱讀資源的功能和價值,數學作為一門精確的科學,其語言和邏輯結構與日常語言有所不同。因此,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高中生來說至關重要。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忽視了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方法的指導,這對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產生了不利影響,學生無法真正認識到數學教材的教學價值,從而使其難以具備通過對數學語言的精讀、細讀來解決數學問題的學習習慣,制約學生數學閱讀能力和數學交流能力的發展。
(二)教師忽視了對學生閱讀方法的指導
數學作為一門精確的科學,其語言和邏輯結構與日常語言有所不同。因此,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對于高中生來說至關重要。然而,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可能忽視了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方法的指導,這對于學生掌握數學知識和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產生了不利影響。部分教師仍將解題能力作為數學教學工作的核心,注重對應試題型的解析,培養學生的“應試數學思維”。還有一部分教師將教學工作重心放在引導學生鞏固復習上,其余的時間是安排學生預習新的知識點,而不是為學生提供閱讀學習的機會,并沒有在日常教學中有意識地設計有關閱讀能力培養方面的內容。這制約了學生數學素養的可持續性發展。
(三)學生缺乏對數學閱讀的興趣
不少高中生對數學閱讀缺乏興趣,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數學學習的效果和深度。一方面傳統的數學教材和教學方法可能過于注重理論和公式的記憶,忽視了數學的趣味性和應用性,使得學生感到數學閱讀枯燥無味。另一方面,學生可能覺得數學與現實生活脫節,難以看到數學知識在實際中的應用,因此對數學閱讀不感興趣。此外,如果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單一的教學方法,可能會忽視學生的個性化需求,導致學生對數學閱讀的興趣下降。
(四)學生不能靈活地在數學語言之間轉化
數學作為一種獨特的語言體系,擁有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這三種不同的表達形式。每種形式都有其獨特的表達優勢和邏輯結構。對于高中生來說,很難靈活地在這三種形式之間轉化是理解和掌握數學概念的關鍵。
二、高中生數學閱讀能力培養的策略
在數學閱讀學習的過程中,學生會掌握更多的數學知識,逐步完善數學知識體系,對數學的認知能力、學科素養能得到大幅提升。另外,閱讀能力與數學素養的強化,會讓學生在課堂上不斷提升自身的學習能力和數學能力。
(一)轉變教學觀念,重視數學閱讀
作為高中階段的數學教師,需要對數學閱讀的功能和作用有深刻認知,改變“填鴨式”的教學方式,在數學課堂上為學生預留出更多的自主空間,讓學生獨立閱讀、自主思考,這樣才能逐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教師需要重新認知數學教材,不斷深入挖掘教材中的閱讀資源,并將之融入數學閱讀教學活動中,發揮自身的教育教學功能,進而通過數學閱讀訓練提高學生的數學閱讀和自主學習能力。同時教師還需要了解不同年級學生的學習特征、需求以及學習習慣等,從而針對性地設計出數學閱讀教學環節,科學、正確地指導學生的數學閱讀,為提升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做好引導與輔助工作。在閱讀教學的實際工作中,教師要以數學素養為視角,結合學生的學習特點,有計劃、有目的地培育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確保學生在每個階段的閱讀能力都可以得到有效培養。
如2019人教A版選擇性必修第二冊“閱讀與思考”中有這樣一個案例:“僅有良馬與駑馬發長安至齊,齊去長安三千里,良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減半里,良馬先至齊,復還迎駑馬,問幾何日相逢及各行幾何?”劉徽用“平行數+中平里”來計算良馬和駑馬15日所行的里數,其中“平行數”“以二馬初日所行里數乘十五日”得到,良馬的“中平里”的計算公式是(1+14)××13,駑馬的“中平里”的計算公式是(1+14)××。這樣良馬15日所行里數的和為S良=193×15+(1+14)××13,相當于使用了等差數列的求和公式(2),然后將良馬15日內每日所行里數逐項相加的過程進行求和。這是一個具有數學史背景的題目,需要學生閱讀材料的時候,把材料中的數學知識點挖掘出來,用“平行數+中平里”來計算良馬和駑馬15日所行的里數,然后再把題目中給的平行數、中里數的公式代入計算中,即可得到答案。
(二)組建數學閱讀學習小組,培養閱讀興趣
無論是哪一種能力的培養,都需要以興趣為前提,數學閱讀也是一樣。學生要將數學閱讀興趣作為出發點,才能建立主動閱讀的意識。對此教師可以利用課余時間組織數學閱讀學習小組,小組中的數學閱讀資源可以是教師提供的數學刊物,也可以是學生感興趣的數學課外讀物。課外數學閱讀小組的活動要以趣味性、探索性為主。同時教師也可以結合學生的數學興趣,找出與之相關的數學名題、數學名人軼事、數學發展歷史、生活中的數學等素材來創設教學情境,圍繞這些內容展開閱讀教學,喚起學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另外,教師以學生在解決問題時的認知沖突設計閱讀情境,能夠讓學生自主探索題目中的關鍵線索,從而提高學生對數學閱讀的興趣,激發學生主動閱讀的動機。
此外,教師還可以巧妙地設計閱讀情境,以學生在解決問題時可能遇到的認知沖突為切入點,引導學生自主探索問題中的關鍵線索。這種教學策略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對數學閱讀的興趣,并激發他們主動閱讀的動機。通過這樣的過程,學生不僅能夠提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還能夠在閱讀中體驗到數學的美妙和樂趣,從而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數學學習之中。
總之,通過將興趣作為數學閱讀的出發點,結合多樣化的教學資源和方法,教師可以有效地激發學生的數學閱讀興趣,培養他們的主動閱讀意識,為他們的未來學習和生活打下堅實的數學基礎。
(三)教授閱讀方法,提高閱讀效率
教師在培養學生數學閱讀能力的各個環節上,特別要注重閱讀習慣的養成和閱讀方法的指導。學生只有具有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有效的閱讀方法,才能積極參與到數學閱讀活動中。具體而言,教師可以對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進行初步的測試調查,然后根據調查情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操作水平、理解水平、應用水平、反思水平等不同水平層次的劃分,再按照不同的層次,制訂個性化的數學閱讀訓練計劃,為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安排不同的學習訓練內容和任務;通過說題、讀寫結合閱讀、標記閱讀、記數學閱讀筆記、畫思維導圖等方法,指導學生在完成階段性的數學閱讀訓練后反思自己的閱讀方法;學校可以定期組織師生、生生間的數學閱讀交流活動,從而相互交流和借鑒有效的數學閱讀方法、經驗。如人教版選擇性必修第三冊課本第八章“成對數據的統計分析”。本章內容的特點是文字內容較多,這就需要教師留出一定的時間讓學生閱讀教材。大多數學生閱讀完以后,會一知半解,如一元線性回歸模型參數的最小二乘估計,教科書中表述的是“在實際應用中,因為絕對值使得計算不方便,所以人們通常使用各散點到直線的豎直距離的平方和來刻畫整體接近程度”,對此學生會有疑惑,無法正確理解。所以教師應該帶領學生閱讀教材,從中挖掘其實際含義。
(四)提升學生數學語言轉化和理解能力
荷蘭數學教育家弗賴登塔爾指出:“數學學習就是要通過數學語言,用它特殊的符號、詞匯句法和術語去交流、去認識世界?!睌祵W語言有文字語言、符號語言和圖形語言三種表達形式,三種數學語言形式各有優劣。學科之間的閱讀是存在共性的,都是利用文字來分析、理解其含義和本質。數學閱讀也需要通過對數學語言的辨析、理解、互譯轉化,進而進行運算、判斷推理和應用。在教學中,教師可以通過對數學材料中數學語言的分析理解,抓住關鍵字、詞、語句和數學式子,辨析數學材料中所明示或暗含的語義,提煉材料中的關鍵信息,把三種語言有機融合、互相補充。教師長期訓練學生對三種語言形式的互譯和轉化,能夠提高學生數學語言的理解和轉化能力。同時學生利用數形結合的思想,把復雜和抽象的問題形象化、具體化和直觀化,采用不同的方法來解決數學問題,能夠活化所學知識,開闊視野,鍛煉思維。
以2023年全國甲卷第10題為例:函數y=f(x)的圖像由函數y=cos
2x+
的圖像向左平移個單位長度得到,則y=f(x)的圖像與直線y=x-的交點個數為__。
通過閱讀題目,學生需要將數學語言轉化成易于理解的圖像語言f(x)=cos2
x+
+
=cos
2x+
=-sin2x,然后在同一坐標系中畫出y=f(x)與y=x-的圖像,將數學語言進行轉換。
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以循序漸進的形式慢慢培養。對此,教師需要實施有針對性的數學閱讀活動,在課堂上營造數學閱讀氛圍和創造數學閱讀的機會,留給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引導學生主動交流、積極表達,進一步規范數學用語,使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在一次次鍛煉中得到強化,得到可持續化的培育。另外,高中階段數學閱讀能力的培養,應該與數學核心素養、數學學習能力相融合,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培養計劃,豐富數學閱讀教學的形式,強化數學閱讀教學的成效。
培養學生的數學閱讀能力,需要教師抓住閱讀的核心問題,將其作為教學重點開展閱讀培養活動。學生在分析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強化了閱讀能力,有效提升了數學素養。解題教學是培養學生閱讀能力的重要途徑。學生的審題能力、解題能力以及綜合分析能力,都是建立在數學閱讀能力這一基礎上的。閱讀能力的培養,能夠讓學生對數學問題產生新認知,在審題、解題中發揮出自身在數學學習上的優勢。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優勢,對數學課堂的教學進行個性化設計,從而使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個性化的閱讀能力培養,逐漸減少學生解題過程中讀錯題的現象。久而久之,學生可以讀懂題目中的顯性信息和隱性信息,會對各種數學語言進行互譯,進而掌握解題規律。這樣學生的數學解題能力就會得到提高,從而為提升學生的數學核心素養和數學能力提供助力。
參考文獻:
[1]斯托利亞爾 蘇. 數學教育學[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4.
[2]張靜. 高中數學閱讀教學的策略研究[D]. 重慶:西南大學,2011.
[3]劉加霞. 通過“再創造”學習數學:“為何”與“何為”:《作為教育任務的數學》一書觀點評述之二[J]. 教育研究與評論,2022(06):115-119.
(責任編輯:廖? 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