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放
蘇北泰興黃橋鎮中將府后花園,一株株桂花樹尚在醞釀芬芳,一首《黃橋燒餅歌》卻帶著美食以及歲月的溫馨在園子里回蕩,引發一陣陣熱烈的掌聲。6月10日,一場紀念朱履先誕生140周年的紅色歌曲音樂會,正在這里舉行。
“黃橋燒餅黃又黃哎,黃黃燒餅慰勞忙,燒餅要用熱火烤哎,軍隊要靠老百姓幫。……”深情而激越的歌聲,帶著人們穿越時空回到抗日戰爭年代,重現英勇的新四軍在陳毅、粟裕帶領下,在此創下以少勝多重創敵頑的經典戰例。也讓老英雄朱履先和黃橋人民對中國革命的卓越貢獻再次被念及。
1940年7月初,新四軍挺進蘇北朱履先的家鄉泰興黃橋鎮,受到百姓歡迎。鎮上朱履先是晚清名士、辛亥革命元老、著名愛國人士。他與陳毅和粟裕一見如故,通過接觸也深深理解并支持中國共產黨的抗戰思想,見新四軍軍費困難,主動一次性捐贈5萬銀元。后來,黃橋決戰最關鍵也最困難的第四天,前線戰士一整天沒有吃東西了,朱老前輩深夜得知后,立馬讓家人起床為前線戰士做飯,自己還跑到鎮上的大街疾呼,一家家敲門動員,快快起來做燒餅!黃橋鎮百姓出于對新四軍的感情和對朱老前輩的敬重,紛紛全家齊動手,將朱老前輩派人送達的面粉深夜趕做成燒餅,然后車推肩扛送達前線。
在新四軍指戰員的浴血奮戰和黃橋鎮人民的幫助支持下,戰斗峰回路轉——不足一萬兵力,卻打敗敵人號稱十萬兵馬的進攻。朱履先也因此而被陳毅批準加入中國共產黨。毛主席稱贊朱履先為“中共特別黨員”。這段歷史,在電影《黃橋決戰》中得到展示。這首歌也隨著新四軍抗擊日寇的步履傳遍大江南北,激勵軍民從勝利走向新的勝利。全國解放的開國大典中,黃橋燒餅還因其歷史貢獻而入選國宴。
6月10日是民間傳統佳節端午,這本是個吃粽子的節日。但在黃橋古鎮朱宅中將府里,邊聽紅歌邊品味穿越硝煙的燒餅,我感覺別有深意,越嚼越有味。心中裝有人民的人,不論是詩人還是軍人,人民都會永遠銘記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