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著新中國建設事業的日新月異,見證著新中國科技事業的不斷發展,經過半個多世紀的砥礪奮進,中國科協走過了一段平凡而又曲折的道路,取得了輝煌的成就,在社會上贏得了廣泛的影響,在科技界得到了積極的支持,也得到了黨和政府的充分肯定。
科協作為一個專業性的社會組織,面向科技界、黨委和政府以及社會公眾提供不同層次、多種形式科技類社會化服務產品,包括學術交流類、科學普及類、決策咨詢類、國際交流合作類、人才舉薦類、科學文化類等公共服務產品。
組織建設
1958年9月,中華全國自然科學專門學會聯合會和中華全國科學技術普及協會聯合召開全國代表大會,決定批準兩個團體合并,正式成立了我國科技工作者統一的全國性組織——中國科學技術協會。

經過60多年的不斷發展,中國科協橫向跨越絕大部分自然科學學科和大部分行業,縱向直至農村、企業和街道,空間范圍涉及國內和國際,成為具有較大覆蓋面和影響力的網絡型科技團體。根據中國科協2022年度事業發展統計公報,截至2022年底,全國已有各類基層科協組織超過12萬個,個人會員近1200萬人。
學會是黨和政府團結聯系廣大科技工作者的橋梁紐帶,具有團結人才、服務人才的組織優勢,是國家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建設科技強國的重要力量。我國科技工作者隊伍迅速壯大,科技人力資源總量目前已經超過1.1億人。與此相適應,全國學會數量也出現了爆炸式的增長,目前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已經達到214個。
在學會創新發展進程中,中國科協一直扮演著推動者、倡導者的角色,為會員提供全方位服務,特別是發揮平臺功能,同時構建了以項目資助、政策扶持、訴求反映等為內容的全方位支持體系,聚焦世界一流目標賦能學會,全面提升群眾組織力、學術引領力、戰略支撐力、文化傳播力和國際影響力等“五大能力”,著力打造具有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科技社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