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我國大部分省市的中考兼具初中學業水平考試和高中招生考試的雙重目的,既有達標性,又有選拔性?!读x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為一線教學和教學評價提供了指導方向。利用SEC一致性分析模式,基于課程標準的前三個一級主題,以2023年河南省中考試題為研究對象,分別討論中考物理試題與課程標準在考查內容和認識水平維度的一致性。研究發現,中考試題較好地切合了課程標準,并對一線教師的教學以及中考命題提供了一些建議和參考依據。
關鍵詞:中考物理;課程標準;SEC模式;一致性分析
中圖分類號:G63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6148(2024)7-0049-5
《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于2022年4月頒布,對教育目標、教育內容和教學基本要求進行了規定,在課程內容方面進行了優化。初中物理學業水平考試的主要目的是檢測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結束時的學業成就[1],為初中畢業和升學提供重要依據,兼具了達標性和選拔性。因此,分析物理中考試題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可以更好地為中考命題和日常教學提供參考依據。
1 研究對象
我國大部分省份是將初中學業水平考試與高中招生考試相結合,其中部分省份是全省統考,即全省的中考使用同一張試卷,如河南、陜西、吉林等。本文選用2023年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考試試卷以及《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以下簡稱“課程標準”)作為研究對象,分析試卷的課程內容主題的整體一致性、認知水平一致性和內容主題的一致性。
2 研究工具
一致性分析評估體系的構建最早起源于美國,隨著評估體系日趨完善,逐漸形成了定量分析模式,其中分析工具主要為以下4種:SEC模式、韋伯模式、Achieve模式和SRI模式。本研究選用的是SEC模式(Surveys of Enacted Curriculum),該模式由美國Andrew Porter和John Smithson在Webb模式的基礎上創立的,可以在認知水平維度和內容主題維度進行檢驗。本研究采取的方法是將課程標準和物理試卷用相同標準和方法進行編碼,分別構建“內容主題×認知水平”二維矩陣。為了便于對比,需要將二維矩陣中各個值轉化為比率,即計算各部分的權重,通過計算認知水平、內容主題和整體一致性系數,分析課程標準和中考物理試題的一致性。
其中,一致性系數P(Porter系數)計算公式如下:
公式中xi 代表課程標準矩陣中每一個元素的比重,yi代表物理試卷矩陣中每一個元素的比重。另外,x1到xn之和與y1到yn之和均為1。P值范圍為0到1,越接近1說明一致性越好。
3 研究內容
課程標準課程內容部分將義務教育課程內容框架劃分為“物質”“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實驗探究”“跨學科實踐”五個一級主題,由于實驗探究、跨學科實踐兩個主題中考查內容與前三個有一定融合。因此,本研究只對前三個一級主題分別進行內容主題和認知水平的分析。
在內容主題統計方面,根據課程標準所列出的前三個主題中包含的物理概念和規律,以及三級主題具體內容要求,對課程標準中物理知識點預先進行統計。之后,針對中考物理試題內容及解答試題所需要的知識儲備,將知識點所屬二級主題進行歸類,并對知識點數量進行統計。
在認知水平統計方面,本研究參考了布魯姆認知領域目標分類和相關研究[2-3],將其分為認知性目標和技能性目標,其中認知性目標又分為了解、理解和應用三個層次。因此,根據課程標準三級主題中所涉及的關鍵詞及出現的頻次進行統計(表1),統計認知水平在了解、理解、應用和獨立操作四個層次的知識點數量。之后,根據中考物理試題所涉及的知識點對應認知水平以及解答試題所需的能力,將試題的認知水平進行統計(表2)。
雖然已給出對試題考查內容和認知水平的分析方法,但不同研究者的理解可能存在差異。為了避免統計時的主觀隨意性,本文邀請另外兩位一線教師,對課程標準和試題在考查內容和認知水平分別進行劃分,并對統計結果進行可靠性分析,得到Cronbach’s Alpha信度系數均大于0.85,說明本劃分方法和劃分結果具有較好的信度。
在試題統計過程中,根據試題考查內容以及正確回答問題時所用到處理相關知識點的方法,對試題考查內容和認知水平進行統計。例如試卷中第3題,第一空考查了帶電體吸引輕小物體,屬于靜電現象,課程標準三級主題2.4.1中相關表述“了解靜電現象”,說明該空屬于了解水平。試卷第20題第2問雖然屬于固體壓強的計算,但是需要對重力進行計算,同時還要應用相互作用力以及二力平衡相關知識,才能正確得到壓力大小并進行壓強計算,因此有些知識點具有一定的隱含性,該類知識點也需要進行統計。
根據上述分析方法,可以得到課程標準涉及內容和試題考查內容所屬一級主題、二級主題的表格,如表3所示。
4 研究結果
將課程標準與中考試題分別在內容維度和認知水平維度進行統計。由圖1(a)可以看出,在內容維度,二級主題中涉及“機械運動和力”的知識點最多,其次是“聲和光”“電和磁”“電磁能”。在認知水平維度,各二級主題均涉及了解水平,理解水平多見于“物質的形態和變化”“電磁能”“機械運動和力”“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可見課程標準對這幾個主題認知水平方面要求較高。應用水平普遍較低,主要在一級主題“物質”和二級主題“機械運動和力”部分體現,而“能量”一級主題中沒有該認知水平。獨立操作水平在“機械運動和力”“聲和光”“電和磁”“電磁能”體現較多,和日常教學中該部分學生操作實驗和演示實驗較多有關。
圖1(b)是中考試題內容和認知水平統計圖,從圖中可以看出,在考查內容維度“機械運動和力”“電磁能”試題明顯較多;其次是“物質的屬性”“聲和光”“電和磁”“機械能”,其余二級主題考查較少。在認知水平維度,了解水平幾乎在所有二級主題均有考查,理解水平的試題多見于“物質的屬性”“機械運動和力”“聲和光”“機械能”“電磁能”部分,應用水平在“機械運動和力”“電磁能”出現較多,遠高于其他二級主題,且在“電磁能”部分應用和獨立操作水平均較高。整體來看,應用和獨立操作水平涉及的二級主題較少。
4.1 內容主題分析
分別統計課程標準和試題在13個二級主題的試題數量和比例(圖2)??梢园l現,課程標準和試題在一級主題“物質”部分的要求和考查較弱,將重點放在了“運動和相互作用”與“能量”部分。其中,二級主題“機械運動和力”與“電磁能”相關內容較多,同時也說明力學和電磁學在課程標準要求與日常教學中都是核心知識,比如受力分析、歐姆定律、焦耳定律、串并聯電流、電壓規律等。這些也是高中物理的重點,由此也說明中考不僅是達標性考試,也是高中招生的選拔性測試。
4.2 認知水平分析
圖3是試題和課程標準認知水平分析。課程標準要求和試題考查知識點在認知水平中了解層次較多,試題相對課程標準比例略少。在理解層次兩者比較接近。在應用層次差異略大,課程標準要求較低,但在試題中占比較大,尤其在計算方面考查較多,如歐姆定律、電能、機械效率、密度和壓力、壓強等。在獨立操作層次也較為接近,試題中主要以實驗操作為主,如探究凸透鏡成像規律、電路連接和天平的使用等。
4.3 整體一致性分析
逐一對“二級主題×認知水平”二維矩陣中數據進行分析,根據公式得到整體一致性系數P=0.6。雖然未達到統計學意義上的臨界值(0.7623),即沒有顯著一致性[4]。但依舊說明2023年河南中考物理試題考查的知識點與所屬的認知水平與課程標準之間有良好的一致性。課程標準要求和試題中涉及“物質”一級主題的比例較少,且基本上屬于了解層次,試題中涉及的相關知識主要以物態變化、物質的屬性、比熱容、質量和密度為主,與學生實際生活、自然現象及科技發展前沿聯系緊密,引導學生從物理學視角認識物質世界,符合課程標準要求的“形成物質觀念”。試題與課程標準在“運動和相互作用”“能量”兩個一級主題涉及的知識點較多,同時(下轉第56頁)(上接第52頁)對應的認知水平屬于了解、應用和獨立操作比例較多。說明該兩個一級主題包含較多的物理概念和物理規律,認知水平要求較高,引導學生初步形成運動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的觀念,發展學生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5 總結與反思
本文通過SEC一致性分析法對2023年河南中考物理試題與課程標準在考查內容和認知水平部分進行一致性分析,發現整體上即內容與認知水平有良好一致性。在內容方面課程標準涉及“機械運動和力”“聲和光”“電和磁”“電磁能”的知識點較多,試題側重于對“機械運動和力”“電磁能”的考查,兩者相對一致。在認知水平方面,了解層次在課程標準和試題中占比均較多,且課程標準要求略高于試題。在理解層次和獨立操作層次兩者較為接近。但在應用層次兩者差異較大,試題在該水平要求的比例遠超過課程標準,且多為“機械運動和力”“電磁能”部分。綜上,2023年河南中考物理試卷較好地符合了課程標準中對學業水平考試的要求,同時也兼顧了科學性,命題框架與課程標準較為一致,有符合河南當地特色的物理情境,貼近學生生活,引導學生從物理學視角認識物理世界。分析表明,一線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仍要堅持以課程標準為導向,創設有特色、貼近學生實際的物理情境,堅持物理觀念、科學思維、科學探究、科學態度與責任并重的育人理念,落實義務教育階段新時代新人培養的具體要求。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義務教育物理課程標準(2022年版)[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22.
[2]楊莉,阮享彬,常超.2022年重慶市物理中考試題與新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J].物理教學探討,2023,40(1):45-50.
[3]諾曼·韋伯.判斷評價與課程標準一致性的若干問題[J].張雨強.譯.比較教育研究,2011,33(12):83-89.
[4]葉臘梅.中考物理試題與課程標準的一致性研究——以河北省2014—2020年試卷為例[D].石家莊:河北師范大學,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