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和科學技術的持續創新,高等教育面臨新的機遇和挑戰。短視頻課程作為一種新型的教學形式逐漸引起廣泛關注。文章運用文獻研究法,針對高校短視頻課程對鄉村振興的助力作用及實施策略展開詳細分析,旨在更好地推動高校教育與鄉村振興的有機融合,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文章分析高校短視頻課程對鄉村振興的積極意義。高校短視頻課程的改革,實現了教育資源的共享,將優質的教學方法及資源送入鄉村學校,從而帶動鄉村教育水平的提升;短視頻課程改革對鄉村宣傳也有著積極作用,基于短視頻平臺高校可以生動地展示當地特色產業,提升鄉村產品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助力鄉村經濟發展;開設與鄉村振興相關的課程,可引導學生關注鄉村事務,投身于鄉村事業,拓寬學生的職業選擇。文章提出高校短視頻課程教學改革助力鄉村振興的具體策略,包括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定制鄉村特色課程、打造數字服務項目等?;A設施建設可充分滿足高校的改革需求,切實提高教育質量,特色課程設計可提供更貼近實際的教學內容,培養出更多符合鄉村發展需要的人才,而打造數字服務項目則在助推鄉村實現數字化轉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高校;短視頻;課程教學;改革;鄉村振興
中圖分類號:G206;F32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8-0149-03
基金項目:本論文為2023—2024年度漳州科技學院“高校短視頻課程教學改革助力鄉村振興探析”研究成果, 項目編號:JY202307
信息時代,教育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變革和挑戰,高校短視頻課程作為一種創新的教學手段嶄露頭角,為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嶄新的切口。高校短視頻課程的教學改革不僅是對傳統教學方式的有益補充,還能推動鄉村教育高質量發展,振興鄉村教育。傳統的高校視頻課程照本宣科、形式化現象嚴重,以至于學生實踐能力薄弱,難以滿足崗位需求。而依托現代科技手段改革后的短視頻課程,極大地優化教學內容和形式,促使學生打破信息壁壘、提升綜合素養,在推動就業的同時對鄉村振興工程作出積極貢獻。因此,在新的時代背景下,探究高校短視頻課程教學改革助力鄉村振興具有重要價值。
(一)提高鄉村教育水平
數字化時代,高校短視頻課程改革對提高鄉村教育水平發揮著不容小覷的作用。高??蓪⒋罅康恼n程資源上傳及共享,從而將先進的、高質量的教育資源送到鄉村地區[1]。傳統鄉村地區的教育資源往往受到地理位置及空間的限制,導致學校難以獲取到城市的優質教育資源,而短視頻課程以其獨有的數字化特性,實現了高速傳播和全面覆蓋,學生只需要一個可以聯網的設備便能隨時隨地獲取來自全國各地的教育資源,這為鄉村教育水平的提高奠定了有利基礎。
(二)提高農業生產技術水平
高校短視頻課程改革可進一步帶動短視頻下鄉,帶動大學生人才下鄉,為鄉村地區注入豐富的人力資源,借助短視頻普及農村科技及創新知識,大學生下鄉分享先進的農業科技,幫助農民提高生產技術水平,繼而促進農村經濟的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等,切實提高農村經濟收入。
例如,高校組織大規?!班l村實踐活動”,鼓勵學生下鄉參與鄉村振興項目,帶領農民采用先進的農業科技,提高農作物和畜禽養殖的生產效率等。還可以通過拍攝大量短視頻推廣農村環境治理技術、生活垃圾處理技術、污水處理技術等,進一步改善農村衛生環境,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三)展示鄉村文化魅力
高校短視頻教學改革亦在推動鄉村產業宣傳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短視頻時代各種社交媒體快速興起,學生可以隨時隨地制作和分享短視頻,這也為鄉村產業宣傳提供了契機。高校可以發揮學生力量,制作詳細、專業的農產品介紹短視頻,向公眾展現農產品的特色,或者制作短視頻記錄鄉村的傳統文化、民俗活動,向社會傳遞鄉村豐富的文化[2]。還可以依托短視頻展示鄉村自然風光,吸引游客關注,更為直觀、生動地向公眾展示鄉村特色與魅力,為鄉村振興提供有力的支持。可見,高校短視頻課程改革在展示鄉村文化魅力,吸引更多人到鄉RWq6yyKDv61r6OgfNk3fRrjMmxVCZTXKuVU2y75XCro=村旅游、投資興業層面具有重要意義,因而需要引起充分重視。
(四)拓寬學生職業選擇
拓寬職業選擇是指通過高校短視頻課程教學改革,向學生展示更廣泛的職業領域,從而幫助其更為全面、多元地認知職業發展的可能性。為推動鄉村振興,高??膳c鄉村地區緊密聯系起來,如廣泛向學生介紹鄉村面貌,引發學生對鄉村地區的關注,并積極投身于鄉村建設。近幾年來持續火熱的鄉村帶貨主播、鄉村導游等,在促進人才在不同地區流動的同時,帶動鄉村地區的產業發展,這對鄉村地區的人才引進和留用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3]。
(一)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增加資源投入
高校短視頻課程改革及鄉村振興都離不開基礎設施的支撐,短視頻課程多以數字化教育平臺為載體,這要求高校有完善的基礎設施支持,包括高速寬帶網絡、電力供應等[4]。良好的基礎設施可以保障學生的數字學習體驗,確保短視頻播放的流暢性和畫質清晰度,基礎設施不足則極易導致視頻出現加載緩慢、卡頓等問題,影響學生的學習效果,也無法起到引領作用。
首先在智能化教室設備投入層面,應投入更多的智能化教室設備,包括高清大屏幕、投影儀、攝像頭、音響系統等,旨在提供更好的觀看體驗,讓學生在觀看短視頻課程時感受到更清晰、更震撼的視聽效果。適應不同環境光線的設備也十分必要,以確保在不同場景下都能有效展示教學內容[5]。由于短視頻課程需要移動設備支持,而學生的家庭條件各異,為確保所有學生都能方便地觀看短視頻課程,高校有必要提供多樣化的終端設備選擇,除去傳統的電腦和平板,還可以考慮提供智能手機觀看的途徑,以適應不同學生的設備。同樣,數字圖書館亦是基礎設施建設中不可忽視的一部分,為了讓學生更好地獲取相關知識,全面了解鄉村情況,學校也可以建設數字圖書館,整合電子圖書、農村村志、短視頻課程等多種資源,為學生提供更為全面的學習支持,打通學生了解鄉村的渠道[6]。此外,加強安全保障設施建設也尤為重要,基于短視頻課程的特殊性,為確保學生學習過程的安全,高校應積極提供消防設備、安裝監控攝像頭等,為學生營造出安全、穩定的學習環境。一旦基礎設施建設完成,持續的技術更新和維護需要同時進行,包括定期檢查設備的運行狀態,及時更新軟件和硬件,以保障設備的正常運轉,并提供技術培訓,讓學校工作人員能夠熟練操作和維護這些設備,確保長期可持續使用[7]。
(二)定制鄉村特色課程,帶動鄉村產業
在高校短視頻課程的教學改革中,為學生定制特色課程是關鍵性的舉措,不僅有助于滿足學生的多樣化學習需求,還能夠更好地結合當地文化、產業和社會背景,全面引發學生對鄉村產業的關注,使其積極投身于鄉村振興領域,從而帶動鄉村地區的全面發展[8]。
定制鄉村特色課程的首要任務是融入地方文化與歷史,即挖掘當地的文化傳統、歷史沿革等信息,為課程注入地方特色。如以短視頻形式展示當地傳統手工藝、民俗活動、地方風土人情等,使學生在學習中感受到鄉村文化底蘊,或者將短視頻與鄉村產業相結合,為學生提供與當地產業相關的知識,包括介紹鄉村在農業、手工業方面的主導產業,使學生了解產業發展的歷史、現狀和未來趨勢,培養其對鄉村產業的認知和興趣,以更強的能動性投身于鄉村振興工程中[9]。特色課程也可以嘗試引入社區服務、農耕勞作元素,以進一步激發學生對社會的責任感,提高其實踐能力,如利用短視頻展示社區服務的案例、社區發展的需求,鼓勵學生參與社區建設和志愿服務活動,培養其社會責任心和團隊協作精神,或者融入農業耕作、手工制作、鄉村經濟管理等生活技能,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其綜合素質,為其在鄉村振興中作出貢獻奠定能力基礎[10]。
此外,鄉村振興離不開大量的人才支持,當下抖音、B站以及快手等短視頻平臺持續火熱,先后帶動了大量農村主播,并迅速火遍全網?;诙桃曨l推廣案例,讓學生意識到投身鄉村振興大有可為,進一步引發他們的關注,促進其個人發展的同時為鄉村振興貢獻力量[11]。
(三)設計鄉村實習項目,促進崗位輸出
項目實習是現階段高校改革的主流,而基于鄉村場地和資源設計鄉村類實習項目更具實踐意義。在鄉村振興實習活動中,學生將有機會接觸到與短視頻相關的實際工作,了解到大量鄉村崗位,從而拓寬就業渠道,尤其是對有志于從事與短視頻制作、文化傳媒相關行業的學生而言,這種實踐經驗將成為其求職的競爭力。學生參與鄉村振興實習項目能為當地提供專業的短視頻制作服務,幫助宣傳鄉村文化、旅游資源等,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和形象建設,從而為鄉村振興注入新活力[12]。
在啟動實習項目之前,高校須進行深入的需求調研,了解當地鄉村的實際情況和需求,并與當地政府、農業企業、社區組織等進行合作洽談,明確項目的目標和合作方案。在此基礎上,制定詳細的實習計劃,包括實習的時間安排、任務分配、學生的責任和要求等,確保實習項目既符合學校課程設置,又能夠滿足當地的實際需求。例如,短視頻課程可以組織“鄉村宣傳”項目活動,組織學生參與實際的短視頻制作,借助學生的創意和專業知識,設計出更具吸引力的鄉村宣傳短視頻,吸引更多社會關注,擴大鄉村影響力[13]。還可以帶領專業學生進行鄉村調研和實習活動,使其廣泛了解鄉村產業,加深對鄉村的認知,并基于實踐認知制作生動有趣的農產品生產過程的視頻,利用短視頻平臺傳達農產品背后的故事,引發消費者興趣,也可以利用短視頻平臺直播展示農產品的生產過程,實現鄉村產業的全方位推廣[14]。在鄉村服務層面,高校短視頻課程可以安排項目實踐活動,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參與電商平臺的運營,了解電商平臺的使用和管理,提高其數字化運營的能力,或者讓學生參與鄉村社區服務、鄉村直播助力,讓學生制作農產品的宣傳短視頻,輔助當地農民、社區宣揚當地特色,利用其創意和年輕化視角,吸引更多年輕消費者關注農產品,為鄉村振興注入活力[15]。
短視頻時代的到來推動了高校短視頻課程的改革,而短視頻課程的改革對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通過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定制鄉村特色課程、提供數字農村服務等具體策略,可全面加強鄉村宣傳、帶動鄉村產業,從而更好地發揮高校短視頻課程在鄉村振興中的積極作用。在未來,短視頻勢必會持續火熱,高校應把握好時代賦予的良機,科學開展短視頻課程改革工作,為推進鄉村全面振興取得實質性進展、階段性成果作出應有貢獻。
參考文獻:
[1] 奚翠梅,王宏昌.新媒體時代短視頻傳播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及對策[J].傳媒論壇,2024,7(2):117-120.
[2] 潘俊星,郭俊俏,武楊杰,等.大學生短視頻成癮的潛在剖面分析[J/OL].中國學校衛生:1-5,[2024-01-30]. https://doi.org/10. 16835/j.cnki.1000-9817.2024027.
[3] 楊嬌嬌.短視頻時代提升高校思政話語權面臨的挑戰與出路[J].今傳媒,2024,32(1):121-124.
[4] 陳海濤.“短視頻+直播”的農村電商創業優勢、困境與對策分析[J].商展經濟,2024(1):63-66.
[5] 席洪強.自媒體時代短視頻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J].現代交際,2018(19):9-10.
[6] 寧晶,湯嘉艷.新時代短視頻助力鄉村文化振興的效應與機理[J].視聽,2024(1):118-122.
[7] 宋慧,王紅纓.“三農”短視頻賦能鄉村文化傳播的路徑研究[J].視聽,2024(1):130-133.
[8] 王柳杰.鄉村振興背景下鄉村旅游發展策略研究:以洛陽市為例[J].河南農業,2024(1):35-36.
[9] 林曄.抖音短視頻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影響與策略[J].中國軍轉民,2023(24):124-125.
[10] 孟慶美,陳君.基于短視頻平臺的農產品推廣模式探析[J].南方農機,2024,55(1):123-126.
[11] 黃愛月.短視頻背景下思政教育創新路徑研究[J].淮南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3,23(6):50-52.
[12] 王需.新形勢下高校短視頻網絡輿情治理策略[J].中國傳媒科技,2023(12):116-119.
[13] 甘萍.基于OBE理念的短視頻創作課程改革研究與實踐[J].傳播與版權,2023(11):115-117.
[14] 張景川,楚合營,柴學平,等.高校教師視頻課程建設與教學能力提升實踐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9,6(94):131-133.
[15] 謝彩玲.我國高校精品視頻課程建設的現狀及對策研究[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6):106-107.
作者簡介 林秋燕,講師,研究方向:教育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