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演講是一門嚴肅的學問,是語文素養的重要組成部分。同學們初寫演講稿,一般存在以下問題:觀點不夠鮮明,缺少針對性;思路不夠清晰,缺乏邏輯性;語言比較平淡,缺少感染力。演講稿與一般作文不同,應具有鮮明的觀點、清晰的思路、感染力強的內容。寫演講稿的第一要義,就是必須展示特有的、富有個性的思想和語言,最忌老生常談,人云亦云。
具體而言,首先,認真審題,亮明觀點。例如丁肇中在《應有格物致知精神》中,由古代文化典籍《大學》引出論點,觀點鮮明,令人印象深刻。其次,思路清晰,詳略得當。例如梁啟超在《最苦與最樂》中,從最苦和最樂兩方面來闡述人生的責任,即負責任是人生最大的苦,盡責任是人生最大的樂,提出人生在世,必須要對家庭、社會、國家及自身盡到應盡的責任,這樣才能得到真正的快樂。這樣的條分縷析,逐層深入,詳略得當,突出中心,值得我們學習和借鑒。最后,錘煉語言,吸引聽眾。寫演講稿要特別注意兩點:一要采用口語,二要講究修辭。口語通俗易懂,活潑順暢,富有人情味和美感,合乎人們的聽覺習慣。我們還可以適當運用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對比、反復等,增強語言的感染力,有利于深深打動聽眾的心靈。
領銜人:丁衛軍,正高級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南通市通州區育才中學副書記。
組稿團隊:2021年江蘇省初中語文名師工作室
本期撰稿:陸建勝,江蘇省如東縣首屆閱讀推廣人,南通市作家協會會員,任教于如東縣雙甸中學。
書香,伴我成長
攜一縷書香成長,品百般滋味,賞大千風景
——題記
一壺飄著幽香的清茶,一本紙頁已經發黃的具有年代感的書籍,在我的成長旅途中,日月悠長,但總是少不了那一縷悠悠書香。
幼時,我最愛的便是那一冊冊連環畫、小人書,于是至今都記得那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還有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幼時的書香天真爛漫,書中有跑掉水晶鞋的灰姑娘,有白雪公主與她的七個小矮人,有夢境中穿梭的愛麗絲,有小青蛙變來的王子……這些仿佛能讓人一下子跳進想要返回的童年。還好啊,我的童年有書香常伴。
比起幼時,童年的我雖有天真的幻想,但隨著成長,懂得的事情越來越多,這股書香氣漸漸變得成熟起來。沒有了小人書、連環畫,撲面而來的,是作家沈重筆下的狼牙山五壯士面對強敵毫不畏懼、寧死不屈的光輝形象,是李元興筆下的顧全大局、意志堅忍的邱少云形象,是老舍先生描寫的內蒙古草原的風光美和人情美,自然也有吳承恩筆下的機靈活潑、英勇無畏的孫悟空……童年的這份書香氣,不再那般甜蜜,甚至有幾分苦澀,這時的書香氣有另一種韻味。
步入中學,我走進詩詞的國度。這時的書香氣又多了幾分雅致、爽朗、豪氣,讓我感受到《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音韻之美,欣賞到“既見君子,云胡不喜”的情感之美。隨著這書香氣,我尋訪“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名勝古跡,感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離別愁緒。這時各種不同的書香氣,滋潤著我的心靈,使我的心靈得到凈化,靈魂得到升華。
幸得這縷書香氣伴我成長,我的人生多了幾分詩意。或許可以“篡改”一下余光中的詩句——那月色與雪色之間,書籍是第三種絕色;日月與星輝之間,書香是第四種難得。書香帶我們看的是大千世界、人間煙火,書香陪伴我們成長。
愿你我手捧同一本書,在窗外的蟬鳴下,飄來的花香里,攜著這一份書香氣,慢慢地成長。
綜合點評
小作者緊扣題目,以時間順序為線索,敘述和描寫了不同年齡階段閱讀的“書香”,點明其對自己成長的深遠影響。小作者引用經典文學形象,化用古詩名句,增強了演講的感染力,但是在突出中心、詳略處理等方面,還需加強,不宜簡單堆疊材料,而應該有血有肉,情景交融,突出重點,詳略得當。
《書香,伴我成長》是一篇演講稿,要以自身的經歷和獨特感悟,表達對“書香”的理解,闡述書籍給自己精神的滋養。那么如何彰顯個性,突出中心?
1.巧設開頭,激發興趣。對于“書香”,可以創設情境,讓聽眾有強烈的“代入感”;或者提出問題,引發聽眾思考。
2.觀點明確,展現思路。這一縷書香,是怎樣伴“我”成長的?讀書對“我”的影響程度,應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作品與其傳達的精神要有很好的關聯。如果在構思時不貪多,而是抓住一兩個重要的節點來寫,把細節寫得飽滿、細膩一些,從經歷中得到的感悟就會更深切一些,文章也會更打動人。
3.錘煉語言,通俗易懂。講究用語,對口語進行加工提煉,去掉粗俗、啰唆的部分,使之更加準確、規范。也應適當采用一些修辭手法,如比喻、排比、對比、反復等,增加演講的感染力和說服力。
書香,伴我成長
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書香,伴我成長》。
攜一縷書香,品百般滋味,賞大千風景。在我的成長旅途中,總少不了那一縷幽幽書香。
幼時,我最愛的便是那一冊冊連環畫、小人書,至今都記得那鮮艷的色彩、生動的畫面,還有一個個有趣的故事。幼時的書香很甜,有丟失水晶鞋的灰姑娘,有白雪公主與她的七個小矮人,有在夢境中穿梭的愛麗絲……
童年的我雖有天真的幻想,但隨著懂得的事越來越多,那股書香氣漸漸變得成熟。此時,撲面而來的,是作家沈重筆下的狼牙山五壯士面對強敵毫不畏懼、寧死不屈的光輝形象,是李元興筆下的顧全大局、意志堅忍的邱少云形象,是老舍先生描寫的內蒙古草原的風光美和人情美,自然也有吳承恩筆下的機靈活潑、英勇無畏的孫悟空……書中的人物給我帶來思考與感悟,尤其是孫悟空疾惡如仇、斬妖除魔的英雄形象,讓我學會更加堅強勇敢地面對困難和挑戰。這時的書香氣不再那般甜蜜,但也蘊含著另一種韻味。
步入中學,我走進詩海詞林。這時的書香氣又多了幾分雅致、爽朗、豪氣。我欣賞到《詩經》中“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的情感之美,感受到“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的思想之切。伴著這書香氣,我實地尋訪“昔人已乘黃鶴去,此地空余黃鶴樓”的名勝古跡,感慨“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的離愁別緒。伴著這書香氣,我似乎聽到杜甫“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大聲呼號,感受到詩人推己及人、心憂天下的博大胸懷!伴著這書香氣,我開始關注現實,關心身邊普通人的生存處境,理解他們的喜怒哀樂……此時,各種不同的書香氣滋潤著我的心靈。老師們,同學們,你們也體驗到了嗎?
幸得這縷書香氣陪伴我成長,讓我的人生多了幾分詩意。請允許我改寫一下余光中的詩句:那月色與雪色之間,書籍是第三種絕色;日月與星輝之間,書香是第四種難得。
老師們,同學們,書香帶我們看的是大千世界、人間煙火,書香潤澤心靈,閱讀豐富人生,讓我們健康快樂地成長。
老師們,同學們,愿我們時常手捧書籍,在窗外的蟬鳴下,飄來的花香里,攜著這一份書香,慢慢品讀,從容成長……
小作者在列舉文學經典形象時,突出孫悟空這一形象對自己的影響,由面到點,點面結合,突出中心。
小作者引用古詩詞時,注意從不同角度、虛實結合、層層遞進地表現“書香”,闡述其伴“我”成長的深刻內涵。同時,恰當地運用排比手法,增強了語言的氣勢。此外,還注意與聽眾的互動,親切自然,具有現場感。
小作者化用余光中的詩句,寫書香帶來的詩意,注意提煉了“金句”,令聽眾印象深刻。
結尾注意再次點明中心,實現首尾呼應,讓聽眾回味無窮。
綜合點評
升格文呈現出明顯的改變。首先,觀點更明確。小作者能從不同階段,聚焦書香對“我”成長的影響,詳略得當。其次,思路更清晰。小作者闡述書香對“我”的影響時,由淺入深,層層遞進,且注意情景交融,虛實結合,感染聽眾,這樣重點突出,結構嚴謹。最后,主題內容更為集中統一。小作者刪減了一些不必要的內容,增添了一些代表性的作品,闡釋書香對“我”的影響。聚合最有力的筆觸,去寫一種情感、一個主題,文章才能更直擊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