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當今充滿挑戰和機遇的社會背景下,廣告學專業面臨著培養具備創新創業能力的高素質人才的壓力。為更好地滿足廣告行業對人才的多樣化需求,文章采用文獻研究法,對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展開討論,并提出具體的實踐策略。
首先,文章對“學用創融合”的理論基礎及內涵進行了深入剖析。該理論強調學習與實際應用的有機結合,旨在培養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創新思維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作為一個強調實際應用和創意創業的領域,廣告學專業與該模式有較強的適配性。其次,文章深入分析了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的具體實踐策略,包括加大“學用創”資源支持拓展創新空間、設計多元實踐項目推動理實結合、構建評估反饋機制反映教育質量等。通過提供充足的資源支持,賦予學生自由設計廣告創意的空間,充分展現其創新創業才能;設置具體的實踐項目,規劃學生的學習方向和流程,使其在真實的廣告設計場景中深入應用所學知識,實現全面發展;構建評估機制可全面反映學生在“學用創融合”模式中的具體表現,并根據表現針對性改進育人方法與流程等,切實保障育人質量。
研究發現,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具備較強的前沿性和時代性,能夠有效推動教學模式創新,并在培育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實踐能力等層面起著重要作用。在具體實踐中,應充分認識到該模式雖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創新創業精神,但也存在一些問題和不足,因而廣告學專業必須緊跟時代步伐,融入現代技術和理念,以推動專業教學模式不斷改進和優化。
關鍵詞: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模式;實踐策略
中圖分類號:G642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8883(2024)07-0022-03
課題項目:本論文為2023年度吉林省教育廳教育教學改革課題項目“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的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研究與實踐”成果,項目編號:SY2302;2022年度吉林省高教學會高教科研課題項目“以學為中心的廣告類課程混合式教學模式研究”成果,項目編號:JGJX2022D481;2022年度吉林省教育廳科學研究項目“就業為導向的應用型高校專創融合人才培養模式研究與實踐”成果,項目編號:JJKH20221205JY
在信息爆炸的當今時代,廣告行業作為商業社會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扮演著引領消費潮流、傳遞文化價值、推動經濟發展的重要角色。而隨著科技的高速進步和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廣告學專業的人才培養體系面臨著新的挑戰,傳統的教育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廣告行業對人才的多元化需求。在此背景下,廣告學專業迫切需要與時代接軌,探尋新的教學模式,以進一步滿足社會對創新創業型人才的需求。
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含義豐富且深遠,深刻體現了新時期廣告專業培養目標的實踐性和創新性。
首先,在此模式下,理論與實踐結合是重心,其不僅關注廣告學專業的理論體系建設,更強調學生在實際廣告項目中的實踐及應用,即通過廣告設計、媒體應用等形式實現學以致用,全面提高學生的實操能力與問題解決能力[1]。
其次,“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模式著眼于培育學生的創意思維及創新能力,鼓勵學生在廣告創作和策劃中敢于嘗試新穎的理念、突破傳統的表達方式,徹底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使其在廣告領域展現出更為濃烈的創意,具備更強的市場競爭力[2]。
再次,創業意識和創業能力是“學用創融合”的重要一環。在該模式下,學生可通過實際項目實踐進行市場調研,了解廣告市場和行業趨勢,并專注于創意廣告制作,成立小型廣告制作、品牌咨詢或者新媒體服務團隊,協助企業建立和維護品牌形象,或為客戶提供個性化的廣告設計方案等,在潛移默化中積累創業經驗,有效提升創業能力[3]。
最后,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模式涉及各種媒體技術的應用,如在實踐項目中,學生須從事數字廣告、社交媒體營銷、虛擬現實廣告等媒體領域的相關工作,走進時代前端,在掌握多種媒體技術的同時,具備更廣泛的知識背景和較高的綜合素養,為廣告創新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總之,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體現了全新的育人理念,實現了學科知識、創意思維、創業能力、技術應用的有機融合,為學生提供了更全面、更具實踐性、更適應未來發展的教育體驗,因而具備重要的實踐應用價值[4]。
(一)加大學用資源支持,拓展創新空間
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的開展離不開資源和空間的支持,充足的創新空間和資源有益于學生在實踐中更好地發揮創意、應用所學知識等[5]。如提供先進的廣告媒體設備、工作室和工作場地,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創新環境,使之自由開展廣告制作、實踐項目等創意性工作,并助力其突破傳統思維,勇于嘗試新的理念和方法等。這對于學生更好地實現學用創融合、提升創新創業能力意義重大。
在校內,可以設立廣告學專業的創業孵化器,為學生提供獨立工作空間。孵化器內設備應配備現代化辦公設備,提供專業的媒體制作設備,如攝影設備、音頻錄制設備、視頻剪輯工作站等,以滿足學生在創意制作過程中的實際操作需求。
在此基礎上,設立多功能創客空間,進一步滿足學生的創意需求。創客空間是為學生的實踐服務的,可以廣泛應用于創意討論、團隊協作、展示作品等工作,因而需要配置更為充足的媒體技術設備,包括廣告制作專業軟件、虛擬現實(VR)設備、增強現實(AR)設備等,學生可以借助多種技術手段進行項目實踐,自由舒展創意,設計出更加優質的廣告產品等[6]。
在數字媒體資源層面,豐富的數字圖片、音頻、視頻素材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的創意靈感,而行業內最新的數字媒體案例和技術文獻,則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當前媒體技術發展趨勢,促進其在創意中更好地應用先進技術等,因此提供數字資源也是不可或缺的。
在創新空間內,專業導師發揮著重要的專業技術指導和輔導功能,其通過安排廣告設計專業經驗豐富的導師,引導學生在創新項目中靈活應用現代技術,全面激活其創意,達到最佳的教學效果。因此,學校有必要為每個學生團隊提供導師支持,并定期組織導師與學生的技術交流會,促進雙方交流合作,共同推動廣告學專業的技術創新[7]。
考慮到校內資源和空間有限,學??梢耘c校外廣告公司建立合作關系,共同推動項目合作,并爭取企業贊助,用于購置先進的廣告設計技術設備,如虛擬現實設備、高性能計算機及多功能設計軟件等,以保障學生在實踐項目中有充足的技術支持。在充滿創意和技術支持的環境中,滿足學生對實際操作和創新的需求,全面激發學生的創意才能,大幅提升學生的綜合素養[8]。
(二)設計多元實踐項目,推動理實結合
項目實踐是“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模式中的關鍵環節,而多元實踐項目設計則是首要步驟。在“學用創融合”框架下,結合廣告學專業的實際特征,立足于學生的具體需求,設計出豐富多樣的實踐項目,如廣告策劃與創意設計、數字營銷等,為學生提供具體的專業發展方向、規劃實踐流程等,促使其在實踐中將廣告學專業知識與實際應用深度結合[9]。
在項目設計過程中,主題選擇尤為關鍵,具備廣泛性和吸引力的主題更能調動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創意潛能。結合廣告學專業特征,主題可以關聯當下社會熱點、文化趨勢或行業特點,包括平面設計、視頻制作、社交媒體圖文結合等,以使學生全面地表達創意觀點[10]。
在實踐環節,學生須深入分析所選品牌的目標受眾,包括年齡、興趣、行為等,以此為依據制訂個性化營銷策略或內容策略,提供更為優質的用戶體驗,并使內容更有吸引力和傳播性。其間,學生可以利用常見的廣告數據分析工具,包括統計分析工具、社交媒體瀏覽追蹤等,根據數據分析結果,提出優化廣告投放渠道、調整廣告內容的具體策略,基于數據驅動決策思維的產生,增強對廣告數據的理解和運用能力[11]。
在用戶體驗層面,學生應充分考慮到廣告的展示形式、互動方式等,著意廣告與應用內容的無縫融合,提升用戶接受度,再根據用戶的點擊率、轉化率等,量化分析廣告在移動應用中的實際效果??紤]廣告專業的媒體傳播性,應強調在不同媒體平臺上開展品牌內容營銷,如社交媒體、線上線下活動等,使學生思考全方位的品牌傳播策略,在實踐中獲得全面的廣告學專業知識和實際操作技能[12]。
(三)構建評估反饋機制,反映教育質量
評估和反饋機制是廣告學專業“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新模式的閉合環節,起著重要的反饋及調節作用。廣告學專業應該圍繞“學用創融合”教育模式的內涵及特征,構建一套完整的評價體系,以客觀、全面地反映學生的受教情況[13]。
由于“學用創融合”是一個較為復雜的過程,因而需要設計多維度的評估指標,采取多樣性評價技術和工具,以確保評價的過程性與有效性。評估指標方面,不應局限于專業知識維度,還應考慮到學生在廣告創新項目中的創意表現、設計軟件應用水平、團隊協作能力等多個維度,以驅使學生往綜合發展方向靠攏。為實現這種多維度評價,可以嘗試引入360度評估機制,如同學互評、導師評價、行業專業人士評價等,形成全方位評估體系,并設立項目周期性評估機制,不僅關注項目的最終成果,還注重中期階段評估,及時發現并解決項目問題,推動項目平穩進行[14]。
在項目進行中,設立定期的數據分析會議,由導師和行業專業人士解讀數據,從創意水平、技術應用、團隊協作等方面分析學生的表現,使學生能夠清晰地了解自己的優勢和需要改進之處,并以此為依據為每個學生定制個性化的改進計劃,使學生在廣告設計領域取得持續進步[15]。
在媒體技術廣泛應用的現代社會,廣告學專業教學模式迎來了蓬勃發展的機遇。通過現代技術構建出全新的“學用創融合”創新創業教育模式,不論是在培育學生的廣告設計能力、實踐能力、創業能力,還是在激發學生的創新才能等方面,都發揮著重要的推動作用。
然而,在構建全新的教學模式的同時,應該正視設備、技術、場地等方面的問題和挑戰,在實踐中不斷完善和改進。如此才能更好地適應廣告行業的發展趨勢,為培養更多具有創新創業能力的廣告專業人才作出貢獻。
參考文獻:
[1] 殷偉群,盧星宇,張緣.廣告學專業教育與創新創業教育融合性研究[J].江西教育,2023(23):14-16.
[2] 謝羽,蔣建東.新媒體視域下廣告學專業學生媒介素養提升路徑研究[J].西部廣播電視,2023,44(16):84-86.
[3] 梁廣成.智媒時代廣告學專業品牌創意類課程教學體系創新研究[J].高教學刊,2023,9(14):47-51.
[4] 張新魁,軒翠霞.淺談廣告學專業教學實踐[J].魅力中國,2010(20):278.
[5] 孟茹,王佳.破“繭”而出:廣告學專業實踐教學的改革探索[J].傳媒論壇,2022,5(7):109-112.
[6] 楊暖暖.廣告學專業課程教學的信息時代范式探索[J].新聞研究導刊,2022(16):19-21.
[7] 趙心.地方高校廣告學專業實訓課程體系構建探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2,13(3):80-82.
[8] 何振波.新媒體環境下的廣告學專業實踐教學分析[J].新課程研究,2021(1):93-94.
[9] 曹明香.大數據時代廣告學專業實踐教學的實證研究[J].新聞研究導刊,2021,12(22):88-90.
[10] 張揚.廣告學專業實踐教學模式的探索與研究[J].造紙裝備及材料,2020,49(1):141-142.
[11] 李歡.淺談廣告學專業人才信息素養的培養[J].經濟研究導刊,2011(26):250-251.
[12] 李晨宇,王其琛,許碩.數字時代廣告學專業課程群建設探討[J].東南傳播,2018(1):130-132.
[13] 劉靜.對標數字廣告與新媒體營銷的廣告學專業新文科優化布局[J].聲屏世界,2021(23):95-98.
[14] 竇海娥.基于廣告學專業的專業軟件應用實踐課程的思考[J].美與時代,2018(4):126-128.
[15] 李強.“課賽結合”模式下廣告學專業教學手段及方法改革研究:基于OBE理念的廣告人才培養改革探索[J].傳播與版權,2022(1):115-117.
作者簡介 于劍昀,副教授,研究方向 :廣告創意、品牌傳播。董洪峰,副教授,研究方向:廣告創意??鬃客?,助教,研究方向:新媒體理論、傳統文化創新傳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