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測金題
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作。
唐代詩人劉希夷的《代悲白頭翁》中有兩句經典名句:“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詩句通過對比的手法,道出了人與自然的易變與永恒。其實,如果從辯證的角度去看,人、社會以及大自然,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變化,又總有一些東西是永恒不變的。
以上材料引發了你怎樣的聯想和思考?請寫一篇文章。
要求:選準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套作,不得抄襲;不得泄露個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預測理由
《普通高中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要注重對學生思維過程和思維方法的引導,注意發展學生的辯證思維和批判性思維,注重培養學生思維的邏輯性。”可見,思辨性寫作是考生備考高考作文的重點之一。從根本上說,把握“變”與“不變”的辯證關系是唯物辯證法對立統一規律的內在要求。矛盾普遍性是矛盾特殊性的總體性概括,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二者共同促進矛盾的統一與斗爭之間相互轉化。換句話說,“變”一定意義上表明了矛盾的特殊性,事物發展的矛盾和矛盾著的每一個側面都處在具體的變化之中;“不變”一定意義上強調矛盾的普遍性,也就是事物發展具有共性的一般性要求。
高分策略
古典詩詞中,有許多膾炙人口而又蘊含深刻哲理的名句,比如“年年歲歲花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這兩句詩從一種宏大的視角揭示了人事多變、自然永恒的道理,道出了人生的短暫易逝以及人在大自然面前的渺小。其實,如果以更宏大的時間和空間為背景來觀察,人、自然乃至整個宇宙,又時時刻刻都在發生著或大或小的變化,正如蘇軾所言“天地曾不能以一瞬”。但是,如果再從哲學的角度去思考,大至浩渺宇宙,小到人之內心,總有一些東西不會隨著時間的流逝而變化,如人的初心,如宇宙規律,如被無數事實證明了的真理……這就如蘇軾所言的“物與我皆無盡也”。所以,探究這道作文題的立意,我們可以從微觀的角度去探究“相似與不同”,亦可從更宏大的角度去探究“變與不變”,還可以從哲學的角度去分析世間的變化與永恒。據此,我們可從以下幾個方面思考作文的立意:
1.人生易逝,價值永恒。我們要珍惜短暫的人生,努力充實和提高自己,在“人不同”中體現出自己獨特的人生,實現自己的意義和價值,讓世界因為我們的存在而更加美好。
2.一切都在變化,一切都在發展。一個人只有順應歷史的潮流,與時俱進,才能不被發展的時代所淘汰。尤其是年輕人,要做時代的弄潮兒,而不是躺平擺爛,隨波逐流。
3.努力以短暫的人生創造人間的美好、創造世間的永恒。回首漫漫歷史,許許多多由人類創造的寶貴遺產已經成為永恒。我們亦當有此雄心,在廣闊的時空中留下永恒回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