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黃山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營商環境都非常好,真是來對了地方。”海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建中對大黃山贊不絕口。
旌德海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1年,坐落于安徽宣城市旌德經開區健康制造產業園內,是一家集微生物科技產品研發、生產為一體的新型微生物企業,致力于探索益生菌對人體健康的改善。而健康產業,正是大黃山重點發展的產業之一。
老家在湖北,長期在上海工作的黃建中,最終結緣大黃山,其經歷在大黃山投資創業的企業家中頗具代表性。黃建中為何會結緣大黃山?他對大黃山又有怎樣的情感?
情 懷
黃建中的創業經歷頗為傳奇。
40歲之前,黃建中一直在上海從事金融證券領域工作。40歲這年,黃建中的身體出現了惡訊,惡性淋巴瘤猶如晴天霹靂,給事業和生活都如日中天的黃建中一記當頭棒喝。
經過多次放化療之后,腫瘤雖然消失了,但他的身體狀況也變得非常差。此后10多年時間,黃建中一直在嘗試各種辦法調理身體,各種辦法都試過,但總體效果都不是很明顯。
2019年,黃建中辦理了提前退休。一次偶然的機會,他接觸到了活體益生菌,嘗試過之后明顯感覺身體在恢復。此時,由于各種原因,原研發團隊經營狀況并不好。于是,黃建中便重組了這家公司,并開始重新創業。
對于黃建中來說,在這樣的年齡和身體條件下開始創業,無疑需要極大的勇氣。“出來創業需要下很大的決心,包括我的家人,沒有一個人同意我干這個事,他們都覺得我好好在家休養就行了,但我覺得這是造福人類的事,我必須干。”黃建中告訴《決策》。
黃建中創業的動力來源,一方面來自于益生菌市場良好的發展前景,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一種情懷。
根據國際營養學界的定義:益生菌是人體有益微生物,利于恢復健康腸道菌群的生態平衡。在發達國家,添加益生菌的食品已經被普及,成為保護人類健康的新產品。口服活體益生菌是這個領域相對較新的課題,有巨大的市場需求潛力。
作為增速最快的細分領域之一,益生菌市場已然成為營養食品和大健康產業的必爭之地。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強化了消費者對免疫營養品的認知,其中益生菌產品因具有改善腸道健康、免疫健康等功效迅速成為“新寵”。而海昭生物通過技術突破,實現了活體益生菌常溫長時間液態環境下的保存,將對人體健康產生多重功效。
盡管市場前景看好,但創業艱難,需要付出艱辛的努力。“人生就是一場修行,不能甘于躺平,而要不斷地挑戰自我,這樣的人生才有意義。”黃建中說。
為國人的健康造福,為自己的人生添彩,這是黃建中創業的源動力,也是一個企業家的情懷。
緣 分
當一個有情懷的企業家遇見大黃山,很快就擦出緣分的火花。
由于從事證券行業多年,黃建中對安徽近年來快速發展和良好的營商環境都比較了解。尤其是安徽近年來扶持了很多高新技術企業,給黃建中留下深刻印象。因此,當旌德縣招商團隊找到他時,黃建中當即表示出對投資落戶安徽的興趣。
2021年,黃建中帶著剛剛重組的技術團隊來到旌德考察。“創業本就步履維艱,若落腳點沒選好,后面發展就更難。因此在選擇落地點上,考慮最多的就是自然環境、人文環境以及營商環境是否良好。”黃建中說。
從地理位置看,旌德縣位于黃山東麓,在大黃山核心區范圍內,是中國靈芝之鄉、中國宣硯之鄉和全國第一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近年來,旌德縣緊抓長三角一體化高質量發展契機,著力發展健康制造產業,園區內有菁科生物、黃山膠囊等20余家健康制造企業。
考察中,黃建中對當地的自然環境、人文環境和營商環境都非常滿意。“菌種培養對水質和空氣質量要求很高,稍有化學殘留就有可能對菌群產生影響,而大黃山自然環境非常好,非常符合企業的要求。同時,人文環境和政務服務也非常好。”黃建中當場表示,就落戶大黃山,不用再找其它地方了。
考察之后,只用了一個禮拜時間,雙方就迅速達成簽約意向,決定把研發和生產中心建立在旌德。
2021年8月,海昭生物成功簽約落地,總投資2000萬元在旌德建設生產基地。落戶過程中也創造“大黃山速度”,從簽約落地到正式投產僅用了4個多月時間。
“大黃山速度”,得益于當地政府提供了全程“保姆式”服務。一些繁瑣復雜的生產資質取證環節,也出人意料的高效快捷。特別是旌德經開區健康制造產業園結合現有廠房,根據微生物發酵工藝,以及相關配套設施,與企業進行了無縫對接。對于生產設備和工藝,開發區人員比企業家還懂行,從而確保了企業落地過程中不走彎路。
“初創企業最怕走彎路,建設過程中,旌德這邊派了不少專人給我們指導,像在環評、消防、裝修的合規性等方面,三兩天就有人來提前給我們進行輔導。”黃建中覺得整個過程很省心。
提前進行指導,對企業的幫助很大。如果企業盲目開干,很可能后續還要全部重新來過。這樣一來,時間和資金全都浪費了,這對于初創企業而言是致命的。
在雙方的密切合作下,當年底,海昭生物一期工程的1500平方米廠房就已經建設完畢,并形成年產500萬支活體復合益生菌的生產能力。
“大黃山真是好地方,我慶幸來對地方了。”黃建中告訴《決策》。
“陪跑”
三年來,企業快速發展的事實證明,黃建中來大黃山是來對了地方。三年來,最讓黃建中感動的是當地政府的“陪跑”理念。
作為初創型企業,海昭生物是成長中的,大黃山也是成長中的,陪跑理念是大黃山營商環境的重要理念。“我們希望與初創型的企業一起成長。”當地領導的一句話讓黃建中記憶猶新。
大黃山范圍內往往山多地少,要素成本較高。同等面積下要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和經濟附加值,必須要發展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的產業。從2017年開始,旌德縣就把大健康作為當地產業發展的主攻方向。在健康制造大的產業門類中,旌德縣把產業定位精準鎖定在生物醫藥產業中生物萃取和生物制劑的子行業。這個細分領域往往是低污染、低耗能,非常符合大黃山的綠水青山。
生物醫藥產業研發生產周期比較長,對資金和人才需求比較高。對于政府來說,需要久久為功的決心,與企業共同成長。
初創企業“從0到1”是最難的,就像一粒種子需要好的土壤才能生根發芽。科技型初創企業往往有技術,但缺少資金來進行硬件建設。為了破解這一痛點,旌德縣打造了健康制造科技孵化器,總投資近3億元,先后建設實施了科技孵化器一期、二期、三期項目,并依托科技孵化器平臺開展產業招商。
孵化器內的廠房不同于一般的標準化廠房,都是根據生物醫藥企業的需求進行定制化,污水處理、倉儲等都有專業的配套,可以滿足80%以上的生物醫藥項目入駐要求,初創企業可以實現拎包入駐。
筑好巢才能引來鳳凰,孵化器建成后企業紛至沓來。圍繞生物醫藥產業,旌德縣還出臺了一系列產業政策。這些也是海昭生物成功落戶和快速投產的關鍵。
企業發展壯大有個過程,期間還會遇到很多困難。在黃建中看來,只要走在正確的道路上,就能看到未來的希望,“今天企業落地了,不能明天就指望下個金蛋下來,而是要和企業一起成長”。
“政府給予最多的就是陪伴、鼓勵和信心,這種陪跑的心態是大黃山最吸引我的地方。”黃建中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