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目的]提高曬黃煙調制大棚的整體調制效率,以實現更高質量的曬黃煙生產。[方法]通過系統的試驗設置探索不同的調制方式。通過監測調制過程中的光照強度和SPAD值,比較不同調制方式曬黃煙的外觀品質和化學成分,篩選出優越的調制方式。[結果]曬黃煙調制大棚適宜的調制方式是煙折縱向掛放,晾曬間距為20 cm。該處理接收的光照強度最強,且SPAD值的降解趨勢與CK一致。通過這種調制方式,曬黃煙的外觀質量表現出葉片結構疏松,表面油潤度好,彈性較好,身份適中;煙葉顏色主要分布在正黃到金黃色域,色度均勻,光澤豐滿,葉面含青較少。化學成分也呈現出較為理想的狀態,總糖(18.8%)、還原糖(14.9%)和鉀(1.85%)含量相對較高,而氯離子及氮堿比含量適宜。[結論]該研究結果為曬黃煙調制提供了有力的指導,為實現高效且高質量的曬黃煙生產提供了科學依據。
關鍵詞 曬黃煙;調制方式;SPAD值;外觀質量;化學成分
中圖分類號 TS 44+1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0517-6611(2024)16-0153-03
doi:10.3969/j.issn.0517-6611.2024.16.033
開放科學(資源服務)標識碼(OSID):
Effects of Different Modifications on the Quality of Sun-dried Yellow Tobacco Leaves
YU Jie,XIONG Cheng-liang,ZHANG Qing-fu et al
(Hunan Tobacco Company Changsha City Company Ningxiang Branch, Changsha, Hunan 410600)
Abstract [Objective]To improve the overall mod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sunbaked yellow tobacco moderation sheds in order to achieve higher quality sunbaked yellow tobacco production.[Method]In this study, different modifications were explored through a systematic experimental setup.By monitoring the light intensity and SPAD values during the modulation process, we compared the appearance quality and chemical composition of sunburnt yellow cigarettes of different modulation methods, aiming to select the most superior modulation method.[Result]Sunburnt yellow tobacco modulation shed suitable modulation is the smoke folded longitudinal hanging, drying spacing of 20cm.This treatment received the strongest light intensity and the degradation trend of SPAD value was consistent with CK.Through this modulation, the appearance quality of sunburnt yellow tobacco showed loose leaf structure, good surface oiliness, better elasticity, and moderate identity;the color of tobacco leaf was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domain of positive yellow to golden yellow, with uniform chromaticity, glossy and plump, and the leaf surface contained less green.The chemical composition also showed a more desirable state, with relatively high contents of total sugar (18.8%), reducing sugar (14.9%) and potassium (1.85%), while the contents of chloride ions and nitrogen-alkali ratio were appropriate.[Conclusion]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 strong guidance for sunshine yellow tobacco modification, and provide a scientific basis for realizing efficient and high-quality sunshine yellow tobacco production.
Key words Sunburnt yellow tobacco;Modulation method;SPAD value;Appearance quality;Chemical composition
基金項目 湖南省煙草公司長沙市公司科技項目“曬黃煙調制棚及配套調制工藝研究與應用”(21-23A07)。
作者簡介 喻杰(1987—),男,湖南寧鄉人,農藝師,從事煙葉生產收購研究。*通信作者,助理工程師,碩士,從事煙葉加工及品質研究。
收稿日期 2023-10-23
我國曬晾煙種植歷史悠久,資源豐富,各地煙葉質量各具特色,香氣類型風格多樣,是發展中國特色的低焦油混合型卷煙豐富的原料資源。曬黃煙作為曬晾煙的一種類型,是我國所特有的,具有巨大的潛在開發前景,不僅是制作雪茄的重要原料,也是我國發展“中式卷煙”的特色原料之一[1]。曬黃煙的調制方法有折曬、半曬半烤、曬棚等方式。潘武寧等[2]采用半曬半烤的調制方法對曬黃煙進行調制發現,傳統曬制方法其質量優于半曬半烤方法。初曉鵬等[3]研究發現,傳統曬制方式處理的曬黃煙經濟效益高,但天氣條件不適宜時,“棚內夾曬”適于曬黃煙調制。
傳統的曬黃煙調制主要在室外進行,是利用外界光、熱等自然資源,協調煙葉的失水速率與顏色變化,從而使煙葉中的化學成分向有利的方向轉化。因此,煙農需要根據天氣變化反復騰挪煙折,費時費力,還易造成煙葉損壞。因此,曬黃煙的調制效率低,品質可控性差,勞動強度要求高,經濟效益不穩定[4-5]。以上這些因素導致曬黃煙的煙葉資源未得到充分利用,煙農的生活水平未得到充分提高。因此,在保持“傳統曬黃煙風格”的基礎上,優化曬黃煙調制方式迫在眉睫。筆者通過改變擺放方位和晾曬間距的處理方式,以確保煙葉品質為前提,精選出適宜的曬黃煙大棚調制擺放方式和晾曬間距,不僅有助于提升曬黃煙調制大棚的整體效率,更實現了對曬黃煙生產更高質量的追求,今后將為曬黃煙產業的集約化發展注入積極的推動力,為滿足卷煙市場對多樣化、高品質產品的需求作出重要貢獻。
1 材料與方法
1.1 試驗地點及品種
于2022年8月在湖南省寧鄉市資福鎮萬福村開展。供試品種為寧鄉市優良曬黃煙品種——寸三皮。為了最大程度地縮小試驗材料之間的差異,在煙葉采收后挑選同一田塊中生長狀況一致、葉片成熟度相似的煙葉。對這些煙葉進行劃筋和上折處理,同時采用當地的竹篾折曬方式,以確保試驗的材料基本保持一致。
1.2 主要試驗儀器
葉綠素測量儀為SPAD-502Plus(柯尼卡美能達光學公司),測量范圍-9.9~199.9 SPAD;測量精度±1.0 SPAD。分體式照度計DLY-1801C(德力西集團有限公司),照度范圍0~200 000 lx;精度:±4% rdg+10 dgts。
1.3 試驗方法
1.3.1 試驗設計與取樣。
為減小試驗誤差,在同一大棚內進行。共設置7個處理(圖1),分別為:CK傳統“人”字擺放;T煙折豎向擺放,折間距10 cm;T煙折豎向擺放,折間距20 cm;T煙折縱向掛放,折間距10 cm;T煙折縱向掛放,折間距20 cm;T煙折橫向掛放,折間距10 cm;T煙折橫向掛放,折間距20 cm。
在煙葉調制全過程中,選取具體代表性的煙葉樣品進行標記,在7:00—19:00每隔4 h進行光強測定,每隔8 h對其SPAD值進行測定。調制完成后,進行煙葉外觀品質評價及煙葉化學成分檢測。
1.3.2 化學成分測定。
總糖、還原糖按照YC/T 159—2002中的方法測定,煙堿按照YC/T 160—2002中的方法測定,總氮按照YC/T 161—2002中的方法測定,氯按照YC/T 162—2002中的方法測定,鉀按照YC173—2003中的方法測定[6]。
2 結果與分析
2.1 不同調制方式對光照強度的影響
由表1可知,在不同調制方式下,煙折豎向擺放(處理T、處理T)和煙折橫向掛放(處理T、處理T)的光照強度較低,而煙折縱向掛放(處理T、處理T)的光照強度強。此外,在不同調制方式下,曬折擺放的間距越大,光照強度越大。特別注意的是,煙折縱向掛放中T處理的光照強度與CK的光照強度相近,進一步表明這種調制方式在維持高光照水平的同時,也能夠實現相對穩定的光照條件。
2.2 不同調制方式對SPAD值的影響
在調制過程中,煙葉逐漸褪去綠色變成黃色,是由于煙葉中葉綠素含量逐漸降低[7]。因此,檢測葉片的SPAD值能夠反映其葉綠素相對含量[8]。圖2顯示,在變黃期和干筋期,不同調制方式下,煙折間距較大的T、T、T處理的SPAD值分別略高于煙折間距小的T、T、T處理;而在定色期,情況則相反,T、T、T處理的SPAD值分別低于T、T、T處理。相對于其他調制方式,煙折橫向掛放的T和T處理在變黃期SPAD值較小,說明該階段葉綠素降解較快;而在干筋期SPAD值較大,說明該階段葉綠素降解較慢。而在變黃期和干筋期,煙折縱向掛放的T和T處理的SPAD值與CK相近。
2.3 不同調制方式對煙葉外觀質量的影響
由表2可知,不同調制方式晾曬后煙葉的外觀質量呈現出不同特征。其中,T、T、T、T和T處理的煙葉整體表現為身份稍薄,光澤尚鮮明,且葉面含青程度較大,尤其在T和T處理中存在煙筋未干的現象,因此,這些處理的煙葉被認為是無使用價值的,不予以收購。相反,CK和T處理的煙葉整體表現出葉片結構疏松,表面油潤度好,具有較好的彈性和適中的身份。這些煙葉的顏色主要分布在正黃和深黃色域,色度較為均勻,光澤飽滿,葉面含青較少。總體而言,對比不同處理方式后煙葉的外觀質量,CK和T處理的煙葉在結構、顏色、光澤等方面表現出相對較好的特性。
2.4 不同調制方式對煙葉化學成分的影響
化學成分是評估煙葉品質的關鍵指標。其中,糖類物質的存在能夠降低煙氣的強度,減輕刺激性和苦味。氯元素則是直接影響煙葉燃燒性的主要因素,煙葉中氯離子含量在0.3%~0.8%較為適宜。氯離子含量高的煙葉不僅燃燒性差,而且刺激性和異味更為突出。適當比例的氮化合物含量可減輕刺激性并促使香味物質的形成,而高鉀含量則有利于香氣的充分發揮,味道醇厚,且對人體的危害較小[9-11]。
由表3可知,不同調制方式晾曬后煙葉的總糖、還原糖、鉀和煙堿的含量隨晾曬間距的增大而呈上升趨勢,而氯離子和總氮的含量則呈相反趨勢。對各處理進行比較,發現T處理的總糖(18.8%)和還原糖(14.9%)含量較高,與CK處理的總糖(18.8%)、還原糖(12.7%)相近。此外,CK和T處理的氯離子及氮堿比含量適宜,在各處理中CK處理(1.88%)和T處理(1.85%)的鉀含量較高。
由此可知,在晾曬過程中,適宜的調制方式和晾曬間距可以有效提升煙葉的關鍵化學成分,從而對煙葉品質產生積極影響。CK和T處理在總糖、還原糖和鉀的含量上表現較為優越,這為曬黃煙的調制提供了有益參考,有助于優化煙葉的化學組成。
3 討論與結論
煙葉的調制方式對煙葉的內外質量產生顯著影響[12]。SPAD值反映了葉片葉綠素含量,而在不同調制時期,SPAD值的變化反映了葉片葉綠素含量的動態變化,從而更全面地揭示了調制過程中葉片生理狀態的變化[8,13]。研究結果顯示,在各處理中,煙折縱向掛放接收的光照強度最強,而隨著晾曬間距的增大,光照強度也隨之增加。這意味著在煙葉調制過程中,通過合理的調制方式及增加晾曬間距,可以有效提高煙葉受光照的程度。
在干筋期,CK和煙折縱向掛放(T和T處理)的SPAD值較低,而煙折豎向擺放(T和T處理)的SPAD值則顯示較高。這表明葉綠素含量受到光照強度的顯著影響。光照水平較低的情況下,葉綠素的降解受到限制,導致SPAD值相對較高,而在光照充足的情況下,葉綠素的含量相對降低。這一結論強調了光照作為影響煙葉葉綠素含量的重要因素,同時也突顯了光照強度在曬黃煙調制中的關鍵作用。
煙葉的外觀質量與調制方式密切相關,不同的調制方式導致調制后煙葉外觀質量有顯著差異[14-17]。在各處理中,CK和T處理(煙折縱向掛放,間距20 cm)的煙葉外觀質量整體表現較好。
在各處理中,T處理與CK處理的光照強度強,且T處理在光照強度、SPAD值、外觀質量及化學成分方面整體表現與CK相近。這表明T處理在保持充足光照的同時,也有助于維持其他與煙葉質量相關的因素。因此,筆者認為煙折縱向掛放,并采用20 cm的晾曬間距是一種適宜的調制方式。
參考文獻
[1] 孫福山,王傳義,劉偉,等.南雄名優曬黃煙品質評價的研究[C] //中國煙草學會.中國煙草學會2004年學術年會論文集.[出版地不詳]:[出版者不詳],2004:506-510.
[2] 潘武寧,李復新,首安發,等.先曬后烤調制方式對賀州曬黃煙質量的影響[J].天津農業科學,2015,21(12):122-125.
[3] 初曉鵬,湯朝起,王允白,等.不同調制方式對曬黃煙質量的影響[J].江蘇農業科學,2015,43(6):248-252.
[4] 趙立紅,黃學躍.采收時期、調制方法對兩個曬黃煙品種品質的影響[J].云南農業大學學報,2005,20(4):522-526.
[5] 喻杰,熊橙梁,劉璐,等.開棚高度對曬黃煙煙葉品質的影響[J].湖南農業科學,2023(3):87-91,98.
[6] 李瑞麗,劉玉葉,李文偉,等.利用近紅外光譜技術快速檢測配方煙絲摻配均勻性[J].食品與機械,2019,35(5):83-87.
[7] 孫雙.調制措施對曬黃煙生理生化變化及品質的影響[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18.
[8] 徐照麗,李天福.SPAD-502葉綠素儀在烤煙生產中的應用研究[J].貴州農業科學,2006,34(4):23-24.
[9] 張志靈,林隆,張炳輝,等.不同部位烤煙主要化學成分特征及其與感官評吸質量的關系[J].江西農業學報,2022,34(6):28-33.
[10] 王世沛,溫圣賢.煙葉主要化學成分與品質關系概述[J].作物研究,2012,26(S1):139-141.
[11] 張喆.煙葉主要化學成分與等級品質關系的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大學,2005.
[12] 張廣東.改變調制方式對煙葉化學成分及感官質量的影響[D].鄭州:河南農業大學,2015.
[13] 劉芳,陳國勝,張斌,等.基于SPAD值的烤煙上部葉成熟度分類烘烤對品質的影響[J].貴州農業科學,2022,50(10):13-20.
[14] 譚永浩,劉勇軍,符昌武,等.雪茄煙葉調制過程中外觀顏色與內含物質的變化規律及相互關系[J].河南農業大學學報,2022,56(6):937-946,967.
[15] 熊濤.煙葉烘烤過程中外觀形態與內在質量關系研究[D].北京:中國農業科學院,2021.
[16] 吳疆,張廣東,楊興有,等.四川萬源曬煙調制方式對煙葉品質的影響[J].煙草科技,2014,47(11):80-83.
[17] 王暉,首安發,黃瑾,等.不同棚內調制方法對曬黃煙等級及外觀質量的影響[J].西南農業學報,2013,26(6):2527-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