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目的 探討清肺滌痰湯聯(lián)合中醫(yī)定向透藥對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的療效。方法 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按標準選擇2023年4月-2023年10月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住院的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獲得治療組56例,對照組145例。比較2組患兒的療效、不良反應情況。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咳嗽消失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差異均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但退熱時間、氣管鏡沖洗率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 清肺滌痰湯聯(lián)合中醫(yī)定向透藥對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療效顯著,可降低藥物毒副作用,是一種安全、高效的中醫(yī)組合治療方案。
關鍵詞:清肺滌痰湯;兒童重癥支原體肺炎;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
中圖分類號:T563.1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7-2349(2024)09-0056-03
支原體肺炎是兒科常見的呼吸系統(tǒng)疾病,2023年是小兒支原體肺炎的高發(fā)年,與往年相比具有以下特點:1.感染率高,呈現(xiàn)大范圍流行表現(xiàn);2.重癥率高,很多患兒伴有肺不張、肺實變、胸腔積液、凝血功能障礙等嚴重并發(fā)癥,較多患兒需要氣管鏡沖洗治療,部分患兒遺留后遺癥甚至危及生命;3.阿奇霉素耐藥率較高,有時予3個周期的阿奇霉素規(guī)范治療后仍不能控制癥狀,給臨床治療帶來了較大的難度。在此背景下,我們在西醫(yī)規(guī)范治療的基礎上加用自擬清肺滌痰湯聯(lián)合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治療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結果令人鼓舞,現(xiàn)報道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采用回顧性研究的方法,選擇2023年4月-2023年10月在蘇州大學附屬兒童醫(yī)院住院的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獲得治療組56例,對照組145例,比較2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等一般情況及病情嚴重指標血清D-二聚體及乳酸脫氫酶(LDH)[1]。結果顯示,組間無統(tǒng)計學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見表1。本研究經(jīng)醫(yī)院醫(y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
1.2 入組標準
1.2.1 納入標準 符合2023版兒童重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診斷標準[2],年齡 2~12 歲。
1.2.2 排除標準 (1)有先天性疾病及免疫缺陷患兒;(2)肺結核、血液病、嚴重臟器功能不全患兒。
1.3 治療方法 治療組和對照組均按指南給予標準治療,具體為:阿奇霉素10mg·kg-1 ·d -1,每日1次靜滴;甲潑尼龍1mg ·kg-1 ·次-1,每12小時靜滴1次,3天后減量為每日1次靜注;鹽酸氨溴索<6歲7.5mg/次,>6歲15mg/次,每日2次靜滴,合并細菌感染者根據(jù)藥敏予頭孢菌素治療。治療組另外給予清肺滌痰湯及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清肺滌痰湯:蜜麻黃5 g,燀苦杏仁8 g,干魚腥草15 g,甘草5 g,生石膏20 g,瓜蔞皮10 g,黃芩12 g,焦山楂12 g,桔梗10 g,桑白皮8 g,浙貝母10 g,制地龍6 g,葶藶子10 g,水煎服,早晚2次分服,>6 歲1劑/d,<6歲減半量。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用大黃、芒硝研末,加水調成膏狀,涂于貼片,選擇雙側肺俞穴,按患兒可以耐受的強度,依照標準流程操作,每天1次,每次20min,2組均治療1周。
1.4 觀察指標 (1)臨床療效觀察:痊愈:胸部陰影完全吸收或基本吸收(>90%),體溫正常,臨床癥狀、體征消失;顯效:胸部陰影吸收>50%,但不足90%,體溫正常,癥狀、體征基本消失;有效:胸部陰影吸收>30%,但不足50%,體溫、癥狀、體征明顯改善;無效:未達到以上標準甚至有所加重[2]。(2)記錄2組患兒體溫恢復正常時間、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氣管鏡沖洗情況。(3)觀察2組患兒用藥期間皮疹、嘔吐、腹痛、腹瀉、心悸、頭痛等不良反應發(fā)生情況。
1.5 統(tǒng)計學方法 統(tǒng)計分析工作由SPSS 26.0軟件完成。對計量資料先采用Kolmogorov-Smirnov檢驗進行正態(tài)性檢驗,對于符合正態(tài)分布的計量資料使用均數(shù)士標準差(x±s)表示,計數(shù)資料用例數(shù)表示。計數(shù)資料采用卡方檢驗、連續(xù)校正的卡方檢驗或Fisher確切概率法比較組間差異。當2組計量資料數(shù)據(jù)經(jīng)K-S檢驗符合正態(tài)分布,且方差相等時,使用獨立樣本t檢驗,P<0.05即存在顯著性差異。
2 結果
2.1 2組臨床療效比較 治療組臨床療效較好,2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2。
2.2 2組癥狀體征緩解時間比較 2組患兒退熱時間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咳嗽消失時間、啰音消失時間,治療組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3。
2.3 2組氣管鏡使用率比較 2組氣管鏡使用情況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4。
2.4 2組不良反應情況比較 治療期間,治療組發(fā)生腹瀉1例,發(fā)生率為1.78%(1/56);對照組出現(xiàn)皮疹3 例,惡心、嘔吐5例,頭暈、頭痛 2 例,心悸1例,腹痛、腹瀉8例,發(fā)生率為13.10%(19/145)。2組相比,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支原體肺炎是由肺炎支原體感染引起,以發(fā)熱、咳嗽為主要臨床表現(xiàn),嚴重者可伴有喘息、氣促、胸悶、胸痛等,臨床發(fā)病率較高的疾病。常用治療藥物為大環(huán)內酯類抗生素,如阿奇霉素、紅霉素等,但需足量足療程使用,否則易出現(xiàn)病情反復,且副作用較大[3]。研究顯示,在亞洲國家中,肺炎支原體對大環(huán)內酯類藥物的耐藥率明顯高于歐洲和美國等世界其他地區(qū),尤其是在中國。在2022年的1份報告里顯示,中國兒童對肺炎支原體分離株的耐藥率高達90%~100%,而這一數(shù)據(jù),在2005年到2008年間還是83%[4],加上新型冠狀病毒感染后兒童普遍免疫系統(tǒng)紊亂,抗病能力下降,因此,2023年兒童肺炎支原體感染的形勢較以往更為嚴重,重癥支原體肺炎的患兒較以往明顯增多,這為我們臨床的治療帶來了很大的難度,雖然國家出臺的診療指南中明確提出了可替代的二線藥物,但是在臨床應用中,家屬和醫(yī)師仍為其潛在的副作用擔憂,故傾向于尋求中醫(yī)治療。
本研究顯示,加用自擬清肺滌痰湯及中藥定向透藥治療的治療組總有效率高于對照組,其中止咳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短于對照組,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說明清肺滌痰湯聯(lián)合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可明顯提高臨床療效,降低西藥副反應。2組患兒退熱時間無明顯差異,考慮與激素運用有關,眾所周知,激素具有抑制前列腺素合成,抑制炎癥反應從而起到快速退熱的作用。氣管鏡沖洗情況與家屬的意愿、家庭的經(jīng)濟實力、醫(yī)生對指征的把控、醫(yī)生對氣管鏡的認可度和積極性等均相關,存在較多影響因素,須擴大樣本進行研究。
在中醫(yī)學中,支原體肺炎歸于“肺炎喘嗽病”范疇,其基本病機為肺氣郁閉,表現(xiàn)為初期以熱、郁、痰為主,后期以瘀為主的病機演變結果[5-6]。故小兒感邪早期,治療以清熱開肺化痰平喘為主。本次研究所用清肺滌痰湯正是基于這一理論,為我科多年經(jīng)驗總結,專用于治療病程在1周內的重癥支原體肺炎患兒(感邪早期)的效方。其中蜜麻黃辛溫,具有解表開閉,宣肺平喘的作用;苦杏仁具有降氣止咳平喘作用,生石膏清熱 瀉火、除煩止渴,配伍魚腥草、黃芩、瓜蔞皮、桑白皮、浙貝、制地龍、葶藶子清熱瀉肺,化痰平喘;桔梗宣肺利咽、祛痰排膿,引藥入肺;焦山楂健脾消食和胃,培土生金,以資生化之源,扶助正氣以抗邪,佐以甘草,調和諸藥,共奏其功。
研究表明,蜜麻黃所含成分可抑制嗜酸性粒細胞、中性粒細胞及白細胞的升高,調節(jié)IL-4,IL-13,IFN-γ,有良好的抗炎平喘、調節(jié)免疫作用[7]。苦杏仁具有鎮(zhèn)咳平喘、抗炎鎮(zhèn)痛、抗纖維化、調節(jié)免疫等功效[8-10]。生石膏有退熱、消炎的作用,提高巨噬細胞吞噬能力,增強機體免疫作用。魚腥草、地龍、桑白皮3藥的醇提物及水提物都具有抑制支原體體外生長的作用,且復方組體外抑菌作用最強[11]。由此可見,清肺滌痰湯的療效具有明確的科學依據(jù)。
中醫(yī)定向透藥治療用大黃、芒硝以清熱解毒、活血散結,可促進藥效吸收,加速炎癥消散,提高療效。
綜上所述,聯(lián)合中醫(yī)定向透藥療法治療小兒重癥支原體肺炎效果顯著,能降低西藥副反應,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瞿色華,彭萬勝.肺炎支原體肺炎患兒血清D- 二聚體及乳酸脫氫酶濃度測定的意義[J].廣東醫(yī)學,2017,38(22):3418- 3421.
[2]趙順英,錢素云,陳志敏,等.兒童肺炎支原體肺炎診療指南(2023年版)[J].傳染病信息,2023,36(4):291-297.
[3]楊開宇.阿奇霉素在兒科臨床應用中的不良反應與藥學分析[J].中國醫(yī)藥指南,2020,18(7):79-80.
[4]Kim K,Jung S,Kim M,et al.Global Trends in the Proportion of Macrolide-Resistant Mycoplasma pneumoniae Infections: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J].JAMA Netw Open, 2022 Jul 1;5(7):e2220949.
[5]艾軍,楊燕,李瑞麗,等.汪受傳教授論治病毒性肺炎學術思想研究[J].中華中醫(yī)藥雜志,2012,27(3):689-692.
[6]汪受傳,艾軍,趙霞.小兒肺炎從熱、郁、痰、瘀論治研究[J].中國中西醫(yī)結合兒科學,2009,1(1):29-32.
[7]許杰紅,曹厚然,陳玉興.中藥單劑炙麻黃、麻黃對哮喘大鼠氣道炎癥反應的影響[J].新中醫(yī),2014,46(12):197-199.
[8]HEXY,WU LJ.WANG W X.et al Amygdalin-A pharmacological and toxicological review[J].J Ethnopharmacol,2020:112717.
[9]夏其樂,王濤,陸勝民,等.苦杏仁的分析、提取純化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食品科學,2013,34(21):403-407.
[10]趙玉升,胡杰,吳佳姝,等.苦杏仁炮制方法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醫(yī)藥導,2021,27(3):175-180.
[11]岑凱瑩,王海穎.魚腥草、地龍、桑白皮提取物對肺炎支原體感染小鼠模型IL-6和IFN-γ表達的影響[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8,27(7):1140-1143.
(收稿日期:2024-0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