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社會環保觀念的提升,綠色物流契合社會進步的主流方向,成為值得物流企業深入探索的轉型領域。綠色物流的順利開展,將有益于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物流企業順應市場變化趨勢,消費者提升生活品質,具有極強的社會現實意義。在綠色物流實施推進中,仍存在若干不利于其順利開展的因素,剖析這些限制因素并聯系實際提出解決方案:優化社會基礎條件,強化物流企業綠色物流探索動力,提升消費者監督力度。以期能為綠色物流在全社會范圍內的順利開展,提供有價值的借鑒。
關鍵詞:綠色物流;探索;思考
中圖分類號:F252 文獻標志碼:A DOI:10.13714/j.cnki.1002-3100.2024.19.015
Abstract: With increasing social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green logistics is worthy of further exploration of logistics enterprises, because green logistics reflects social progress. Green logistics is beneficial to social economic development, enterprises adapt to market changes, and consumers improve life quality. When the logistics enterprises carry out green logistics, they have some difficult problems to be solved. It discusses the following solutions: Optimize basic social conditions, enhance the exploration of green logistics, strengthen consumers supervision and the purpose is to help logistics enterprises carry out green logistics smoothly.
Key words: green logistics; exploring; pondering
物流業的飛速發展為社會經濟繁榮做出了巨大貢獻,但是物流行業在迅速發展的同時也加劇了環境污染,迫切需要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以順應社會可持續發展的要求。
1 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的意義
1.1 開展綠色物流探索有益于社會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有益于社會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目前,物流行業作為社會經濟發展的重要支柱,在促進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也給自然環境造成了嚴重破壞,這最終將會影響經濟的長遠發展。因此,開展綠色物流實踐,在促進經濟發展的同時,兼顧環境保護的責任,盡可能合理使用綠色能源、優化物流運作,減少廢氣、廢物排放對大氣和環境的不良影響,達成物流運作與自然和睦協調發展。從長遠發展眼光看,這必將有益于社會經濟持續高質量健康發展。
1.2 開展綠色物流探索有益于企業順應市場變化趨勢
物流企業踐行綠色物流符合市場發展變化要求。一方面,隨著全世界對資源、環境等的日益關注,綠色貿易壁壘業已形成。我國企業因產品達不到國際環境保護標準而受到限制的現象時有發生。物流企業通過合理規劃運輸線路、節約使用有限能源等探索綠色物流,將幫助企業產品與國際環境保護標準對接,提升企業競爭實力,順應市場變化的要求[1]。另一方面,國內市場環境保護條款日趨嚴苛,我國物流企業在與跨國知名物流公司爭奪國內市場時,需要通過踐行綠色物流,探索節約能耗、降低物流企業成本的途徑,才有可能獲取更多的物流市場份額。因此,實施綠色物流才能更好地響應市場變化。
1.3 開展綠色物流探索有益于消費者提升生活品質
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將促使消費者的生活品質得到提升。一方面,綠色物流有益于打造宜居環境,使消費者得到生活品質提升。目前,消費者賴以生存的大氣、水源等遭到污染,生存空間時常受到噪音的干擾,而綠色物流在追求經濟效益的同時探索減少環境破壞的物流措施,意在為消費者重新打造一個清麗、舒適的宜居環境,使消費者生活品質得到提升。另一方面,綠色物流有益于消費者綠色消費的實現,使消費者得到生活品質提升。綠色物流運用科學環保的物流手段,把消費者需要的綠色產品快捷地送達到消費者手中,滿足消費者身心健康的要求,以提升消費者生活品質[2]。因此綠色物流有益于消費者生活品質的提升。
2 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存在以下問題
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時,還存在如下問題有待解決。
2.1 社會基礎條件有待優化
社會基礎條件作為影響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的重要因素,目前仍存有提升的空間。一方面,社會各界對綠色物流認知不足。綠色物流的順利開展需要社會各界的支持和推動。然而,綠色物流作為一種新生的物流理念還沒有被大部分人所知曉、認同。綠色物流在社會層面,沒有得到廣泛、深入的宣傳,導致社會各界人士對綠色物流了解不多,綠色物流意愿不強,部分公眾甚至不知道綠色物流是什么和自己的生活有何關聯,更缺乏有關綠色物流重要程度的深刻領會[3]。另一方面,社會基礎建設不夠完備。良好的社會基礎建設是開展綠色物流的基礎。但目前,我國社會交通網密集程度及分布的合理性還達不到世界相關標準。西部偏遠地區、農村落后地區交通尤其不發達,海上、鐵路、公路等運輸方式之間無法高效連接,增加了不必要的耗費[4]。物流信息未能實現社會充分分享,不同企業物流信息系統兼容效果不佳,影響綠色物流的實施。
2.2 企業綠色物流投入力度有待加強
企業綠色物流的相關投入力度需要進一步增強。一方面,企業開展綠色物流的驅動力不夠。物流企業對開展綠色物流給企業帶來的長遠經濟利益缺乏足夠的認知。物流企業作為一個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首要考慮的因素是經濟利潤,因此多數物流企業尤其關心物流服務的成本以及客戶的滿意程度,但開展物流工作時應思量的環境保護問題并沒有引起企業足夠的重視。在物流企業看來,開展綠色物流是一種額外投入,僅增加企業營運費用,而且無利可圖。因此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缺乏驅動力。另一方面,企業綠色物流工藝、設施配備投入不足。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所需的技術、裝備,采購費用較高、所需投資支出較大,且短期內難以看到投資收益,企業的購買愿望不高,同時企業缺乏節能、環保等方面的規章管控,導致高能耗的工藝、設備仍在關鍵崗位上繼續使用[5]。此外,物流企業信息數據管理系統開發力度有待提升。當前,物流企業數據庫信息收集存在滯后性,容易造成信息與客觀實際不符,功能模塊欠豐富,偏重于信息的記載、查閱,數據分析、輔助決策功能不夠強大,影響物流管理決策的正確性、合理性,可能會造成配送路線規劃等物流環節難達最優,物流能耗增加、效率降低[6]。制約了綠色物流的順利發展。
2.3 消費者對綠色物流監督力度有待提升
消費者對綠色物流缺乏強有力的監督。一是,消費者較少向物流企業施加綠色物流方面的壓力。綠色、環保消費準則未能在消費者中普及。僅有小部分率先追求生活品質提升的消費者會關心商品的綠色環保性,絕大多數消費者更關注商品的性價比、美觀、實用度,對商品的綠色、環保性能重視不夠。缺乏對物流企業綠色、環保方面的監督,消費者的綠色消費需求不夠強烈,沒有引起物流企業的重視,導致物流企業日常經營管理也缺乏綠色環保層面的自我約束與鞭策。二是,消費者較少反饋有關綠色物流的意見。物流企業將消費者購買的商品送達消費者,消費者向賣家反映物流消費體驗,消費者在一定程度上對物流企業進行監督。但是,消費者向賣家反饋的內容多是物流送達是否具有時效性、是否收貨便捷等,較少涉及綠色物流的執行情況[7]。綠色物流監督力度不足,使物流企業放松了綠色物流方面的貫徹、執行。
3 助力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的建議
建議從下述方面助力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探索。
3.1 優化社會基礎條件
加快社會基礎條件建設,為企業開展綠色物流奠定良好的基礎。一方面,加強綠色物流社會宣講,提升社會各界對綠色物流的認知。政府可以邀請專業人員通過官方媒體向大眾科普綠色物流的相關知識。通過知識科普,讓大眾知曉目前生存環境所面臨的污染、資源過度消耗等壓力,提高大眾的環保意識,幫助大眾理解綠色物流和自己生活的緊密關聯,綠色物流對環保的重要貢獻,從而樹立牢固的綠色物流理念,為綠色物流奠定優良的社會公眾基礎。另一方面,完善社會基礎配套建設。改良、優化現有的交通網,使海、陸、空等多種運輸方式能夠快速無縫對接,提升現存交通網利用效力。強化西部、偏遠地區交通網及基礎配套建設,完善全國交通網布局。建設全國物流信息共享平臺,打破不同物流企業之間的信息壁壘,使物流企業可以通過信息共享平臺獲取實用的數據、信息,為物流企業間協調配合探索綠色物流提供便利條件[8]。
3.2 強化物流企業探索綠色物流力度
增加物流企業探索綠色物流的投入力度。一方面,增強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的動力。向企業加大綠色物流宣傳,讓企業認識開展綠色物流不僅是環境保護的需要,也是企業可長期、持續增加經濟效益的有效手段。通過標桿企業綠色物流實施實例,讓企業知曉綠色物流科技革新,可以有效降低物流各工作環節成本,提升物流企業運營效率,而綠色原材料、綠色制作工藝、綠色能源的采用可以幫助企業實現從物流工作源頭節約成本、費用,贏得更多經濟利潤[5]。從而增加物流企業探索綠色物流的源動力。另一方面,增加物流企業綠色裝備投入。相關行政部門可以頒布法規,對實施綠色物流的企業施行稅費減免或者給與一定的補助,補償物流企業綠色物流探索初始階段投入的相關費用,從而激勵物流企業購買綠色物流相關設備,探索綠色物流科技革新。企業則應抓住有利時機建立綠色物流管理規章,適時舍棄重污染、能源耗費大的設備工藝,采用綠色新能源設備,減少對環境的危害[9]。大力開發物流企業信息數據管理系統,改進數據收集方式,實現數據收集的即時性,豐富功能模塊,側重開發數據分析及輔助決策功能。借助功能強大的數據分析信息系統功能優化物流運作,開展合作、共享,實現節約能耗、降低污染,提高經濟效益的綠色物流目標[10]。
3.3 提升消費者對綠色物流的監督力度
從消費者層面加強對綠色物流的監督。一是,從消費者方面向物流企業施壓,督促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消費者廣泛踐行綠色、環保消費,物流企業將強烈感受到來自消費者層面的綠色物流需求和壓力。消費者的需求是物流企業重點關注的市場因素。如果哪個物流企業能比競爭對手更快、更好的滿足消費者的需求,這將給該物流企業帶來更多獲取利潤的可能性,也是此物流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全社會范圍內鼓勵消費者貫徹環保原則、消費綠色產品,重視綠色物流,將促進物流企業加強綠色物流管理方面的自我約束,有力督促物流企業開展綠色物流。二是,增加綠色物流方面的意見反饋。消費者可以多渠道反饋有關綠色物流方面的意見。消費者在接受物流服務時,監督物流企業在配送運輸、貨物包裝等環節有無達到綠色環保標準。如果消費者認為物流企業沒有達到心目中的環保標準,可以直接向物流企業提議改進,亦可以向賣家反饋物流企業在實施綠色物流方面的不足和自己的不滿,以雙重途徑向物流企業施加壓力,督促物流企業改進、提升綠色物流服務[11]。
參考文獻:
[1] 馮艷薇. 我國綠色物流發展中的問題以及對策研究[J]. 商業經濟,2012(5):42-45.
[2] 李文艷,呂蕾莉. 鄉村振興視角下農產品綠色物流全產業鏈生產過程困境及實現路徑研究[J]. 物流工程與管理,2023,45(6):60-62,56.
[3] 謝泗薪,王文峰. 綠色物流路徑:物流綠色化改造的戰略選擇[J]. 中國流通經濟,2010,24(5):15-18.
[4] 李瑞吉. 電子商務環境下推動物流業高質量發展的策略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2019(12):174-176.
[5] 王玲,嚴偉. “雙碳”目標背景下綠色物流發展路徑研究[J]. 遼寧行政學院學報,2023(3):40-45.
[6] 蘇欣. 綠色供應鏈視角下的我國物流企業創新發展路徑探討[J]. 商業經濟研究,2021(8):110-113.
[7] 陳濤,劉攀. 綠色物流對分享經濟發展的作用研究[J]. 商業經濟研究,2019(12):83-86.
[8] 楊國川. 我國綠色物流發展中的制約因素及對策[J]. 商業經濟與管理,2010(2):18-23.
[9] 張蕾. 綠色低碳技術對我國物流業可持續發展影響分析[J]. 商業經濟研究,2023(8):93-95.
[10] 姜錚. 中國綠色物流發展存在的問題及對策淺析[J]. 時代金融,2008(1):8-10.
[11] 李崇峰. 綠色實踐對物流企業經營績效的影響分析——基于供應鏈視角[J]. 商業經濟研究,2021(10):103-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