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簡介
沈從文(1902年—1988年),作家兼歷史文物研究者,1924年開始進行文學創作,主要作品有《長河》《邊城》等小說。1931年至1946年先后在國立青島大學、西南聯大、北京大學等院校任教,建國后在中國歷史博物館和中國社會科學院歷史研究所工作,著有《中國古代服飾研究》。因為家族的特殊性(其祖母劉氏為苗族人),沈從文十分熱愛苗族文化,在其文學作品創作中多有苗族文化氣息的展現。
沈從文的創作風格趨向浪漫主義,他要求小說有詩意的效果,語言格調樸實、單純而又厚重,具有濃郁的地方色彩。他認為“美在生命”,他的作品中充滿了對人生的隱憂和對生命的思考。
作品簡介
《邊城》的故事發生在美麗的湘西地區,那里如世外桃源一般。在川湘交界的茶峒附近,住著美麗、單純的翠翠和她的爺爺老船夫,以及一條老黃狗。
茶峒城里有個船總叫順順,他有兩個兒子,老大叫天保,老二叫儺送。翠翠與儺送一見鐘情,哪知天保也愛著翠翠。兄弟倆決定以唱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情,讓翠翠自己從中選擇。天保自知唱不過弟弟,也為了成全弟弟和翠翠,選擇了退出,駕船遠行做生意,在外出闖灘時遭遇不幸。
船總順順因兒子天保的死傷心欲絕,對老船夫的態度也變得冷淡。老船夫因為翠翠的親事心力交瘁,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晚去世了。儺送認為哥哥的死跟自己有關,但又不想娶別的女子為妻,只得拋下翠翠遠走他鄉,最終留下翠翠孤獨地留在碼頭,繼續以渡船為生,等待著儺送的歸來。
人物簡介
1.翠翠 一個天真、善良、聰明、乖巧的少女。她從小和爺爺相依為命,對爺爺關心備至。她情竇初開,愛上了儺送,感情純潔真摯,但少女的羞澀又使她難以明確表達。故事的最后,天保闖灘而死,儺送離家出走,爺爺為她的婚事憂愁而亡,她只能凄涼地守著渡船,等待著心上人的歸來。沒有人能告訴她要孤獨地等到什么時候,但她仍矢志不渝地等待著。
2.爺爺 對孫女翠翠親情無限,為翠翠的親事操心擔憂。在生活上對翠翠無比關懷,在感情上盡力體諒翠翠的心思。女兒和女婿的悲劇在他心里留下不可磨滅的傷痕,他對翠翠“溫和悲憫地笑”,表現了他內心的矛盾,既愛孫女,又害怕她再走母親的老路,卻不能直接說出來。因天保的死造成孫女的悲劇,他無能為力,又不能向任何人求助訴說,終于撒手而去。
3.天保 船總的大兒子,個性豪爽、慷慨。他知道弟弟也愛翠翠,就很大度地成全了弟弟。后來他外出闖灘,既是為了弟弟的幸福,也是為了消解自己心中的難過,“好忘卻了上面的一切”。最后意外遇難。
4.儺送 船總的二兒子,長相英俊,不愛說話,但為人風趣,溫柔體貼,大度善良,鐘情于翠翠。儺送孤獨地追求著愛情,和哥哥“決斗”,夜半唱情歌,卻并不為心上人所知。后因哥哥的死而心懷愧疚,只能孤獨地離開傷心之地,不知漂泊到什么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