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互聯網技術的發展對構建創意美工應用教學帶來新的契機。實施“互聯網+”教學,不僅可以提高美工教學質量,豐富教學素材,還可以推動創意美工教學師生互動,提高學生的美工運用水平。本文主要闡述了“互聯網+”概念及其對創意美工應用教學的現狀,分析了當前創意美工應用教學存在的問題,提出具體實施“互聯網+”下的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新策略,以期提高創意美工教學水平,促進學生的藝術鑒賞與創作能力。
關鍵詞:“互聯網+”;創意;美工;應用
引言
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教育信息化的進程逐漸加快,傳統的教學模式也隨之發生改變,線上教學的興起也要求教師要尋找先進的教學策略,順應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促進學生學習質量的有效提高。在創意美工應用教學中,教師往往受限于有限的教學時間,無法將各種美工技藝與表現手法完美呈現,學生也不能學習各種美工作品詳細的制作過程。實施“互聯網+”教學改革,可以構建新的教學模式,更好地服務于創意美工課程[1]。
一、“互聯網+”概念及對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意義
隨著新媒體技術的發展,使“互聯網+”成為熱門概念。具體到教學環節,將傳統的課堂教學單一形式拓展為線上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師生之間的互動也從教室延伸到網絡,利用各種教學平臺,實現師生之間的在線互動。“互聯網+”對于創意美工教學的作用不僅體現在教學資源的豐富,還能改變傳統面對面教學存在的弊端,對于一些美工作品的學習,不受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借助電腦、手機等硬件設備,學生在學習創意美工課程中,既能將自己的手工美術作品呈現給教師與同學欣賞,從中汲取他人經驗,又可以對教師的美工作品實現反復學習,對于其中的細節重點關注,從而真正掌握創意美工靈魂。“互聯網+”概念下,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提高了學生學習積極性,教師也能夠借助更為豐富的教育素材,提升課程教學效果。
(一)提供更為豐富的創意美工學習素材
在目前教學中,美術基礎、手工、創意美工的種類極為繁雜,以手工為例,就有剪紙、折紙、紙浮雕、衍紙、編織、泥塑等數10種表現形式,其他形式的美工作品種類更多。以往在教學環節,教師無法一一將美工創造與表現手法展示出來,只能給學生安排課后作業,到圖書館或者課外資料中補充,而這種方式不僅時效性差,對于學生而言也是一種考驗,教學效果并不明顯。“互聯網+”環境下,為創意美工提供了豐富的學習素材。借助互聯網,教師既可以將自己的美工作品制作過程以視頻的形式作為教學素材提供給學生,又可以在課件制作時,將相關手工種類進行分類整理,給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素材。由于學生的學習精力有限,教師在創意美工教學中不能千篇一律要求學生,要發揮學生的興趣愛好,根據自己的興趣去選擇具體藝術形式,而豐富的創意美工素材,大大拓展了學生的學習范圍,不再受制于固有的學習資源,而是借助互聯網提供的豐富素材,實現學習能力質的提升[2]。
(二)互聯網+有利于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
創意美工教學有助于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使學生具備一定的藝術素養,能夠學習我國傳統手工藝品的制作,掌握一定的藝術創作技巧。傳統創意美工教學形式單一,學生能夠接觸到的美工作品形式有限,受制于教學資源及教學形式的限制,創意美工只能滿足基本的教學需求,無法充分滿足學生的求知欲。部分教師在創意美工教學中,不注重理論與實踐教育相結合,而是單純采取理論教學,在這種抽象教學方式下,學生只能按照自己的想象去學習,這就容易導致教學陷入枯燥環節,學生無法以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創意美工課程。“互聯網+”環境下,創意美工教學還可運用翻轉課堂、微課等多種教學模式,靈活調整教學內容,選擇科學合理的教學方式,增加學生的學習興趣。在“互聯網+”環境下,教學形式與教學方法不再局限于課堂本身,而是根據學生的學習需求進行外延,實現創意美工應用教學的個性化與趣味化。
(三)互聯網+有助于學生全面發展
當代大學生在學習中普遍借助新媒體豐富自己的學習資源,但是龐雜的互聯網信息,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學習資源的分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面臨缺乏重點的問題,容易造成“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不利于學生的全面發展。在創意美工應用教學中,教師應當積極搭建網絡平臺,將分散龐雜的知識點進行梳理,滿足學生的學習要求。教師應當立足教材,將“互聯網+”作為拓展學生眼界、提升藝術素養的最佳途徑。要積極鼓勵學生利用網絡拓展美工知識,在課堂教學之外,根據自己的學習需求及興趣愛好針對性提升。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新的藝術創作理念不斷涌現,美工藝術表現手法不斷得到豐富,學生在創意美工課程學習上必須意識到開拓眼界的重要性,借助互聯網提高自己的知識儲備,使自己成為未來綜合性技能人才。
二、當前創意美工教學現狀
(一)創意美工教學表現形式受限
在創意美工應用教學中,手工藝術品種類多樣,制作方法也不盡相同。以手工為例,包含剪紙、折紙、紙浮雕、衍紙、編織、泥塑等數10種表現形式,涉及的材料有紙、泥土、絲織物等,對于教師而言,在有限的課堂教學時間內,要想將各種美工作品充分展示給學生,不僅需要教師對每種美工藝術十分精通,還要準備相應的教學道具,這在實踐教學中很難滿足。隨著新材料、新創作理念、新工作品類不斷誕生,教師要想在教學環節將每一種美工作品呈現在學生面前,顯然不可能。此外,創意美工作品在制作過程中,每種都有獨特的技法,有些技法需要近距離反復觀摩才能體會到其中的精妙之處,而在課堂教學環節,學生很難有時間近距離反復觀摩,特別是一些手工藝品制作,要求學生反復觀看制作過程才能完成學習,而受限于有限的時間與空間,在創意美工教學中面臨變現形式受限的問題。
(二)學生無法深度學習實踐
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應當注重學生對知識的深度掌握,然而目前的創意美工教學,由于受到教學形式的限制,學生能夠深入掌握美工作品創作細節與表現手法的較少,且由于缺乏細節教學,在課堂美工學習結束后,沒有機會繼續練習,結果就是創意美工課程學習停留在淺層次上。一些教師在創意美工教學中,給學生展示了不同的藝術創作類型與風格,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很難真正掌握,在課后練習中,往往遺忘關鍵知識點,這就導致創意美工專業學習深度不足,學生慢慢失去學習興趣。實施“互聯網+”,借助網絡平臺,教師可以將部分創意美工關鍵知識上傳到平臺上,借助音頻的形式將美工技法完整呈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可以反復觀看,加以鞏固,從淺層次學習轉向深度學習,并在實踐活動中完整在線創意美工藝術創作過程。
(三)網絡教育資源豐富,專業性有待提升
“互聯網+”環境下,創意美工應用網絡教育資源豐富,但是教師與學生面對分散化、碎片化美工知識,需要花費較長時間與精力進行教學資源的整合與梳理。創意美工應用教學中,需要根據學生的專業特點與教育目標進行課程資源的梳理,而教師面對龐雜的美工知識,需要根據專業特色與課程目標,進行教育資源的篩選重構。部分高校借助“互聯網+”帶來的豐富教育資源,將大量美工知識增加到日常教學中,學生不能完全消化與吸收,囫圇吞棗,結果就是專業性不明顯,部分創意美工知識與學生需求相脫節。教師要結合課程需求,進行美工知識學習資源的精簡與重構,注重理論與實踐相結合,鼓勵學生選擇合適的在線學習資源,發揮自主選擇權,形成開放、自主的在線學習氛圍。
(四)學校軟硬件等支持不足
實施“互聯網+”下的創意美工教學,需要高校在軟件與硬件設備上提供支持,通過平臺打造與教育課件制作等方式,滿足創意美工網絡教學要求。當前,多數學生可以利用自己的手機、平板等設備參與到網絡教學中,不再依賴于學校機房,但是在課堂教學環節,采用統一的電腦在線教學,可以提高教學專業性,而目前高校創意美工網絡教學依賴于學生自有設備,結果就是網絡教學中學生容易分心,教學效果不佳。在網絡平臺建設上,各高校借助已有的平臺工具,進行創意美工在線教學,但是平臺的功能與創意美工教學無法完全契合,有些額外功能還需要學生充值才能使用,增加了學生的經濟壓力。“互聯網+”下的網絡教學,不僅涉及創意美工在線學習,還涵蓋了課后作業、答疑解惑、專業測試等諸多方面,而目前網絡美工教學功能單一,學生的學習使用效果體驗差,無法完全滿足創意美工應用教學需求。
三、實施“互聯網+”構建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模式實施策略
(一)搭建創意美工教學平臺,加強教育資源共享
高校要搭建自身網絡教育平臺,構建符合創意美工應用教學需求的互聯網教學新模式。針對當前創意美工應用教學需求,將網絡教學素材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實現“‘互聯網+’創意美工教學”互補教學方式。積極探索利用互聯網為新的教學工具,運用數字化理念開展創意美工應用教學,發揮教師在創意美工教學中引導作用,探索將VR技術引入到美工教學中,提升學生的深度參與感。根據創意美工互聯網教學特點,與軟件開發企業合作,打造具有鮮明專業特點的教學平臺,在平臺上實現課程資源上傳與共享,并與其他高校密切合作,將創意美工課件上傳到平臺中,供不同院校學生學習借鑒。要充分發揮互聯網共享作用,讓學生積極參與到創意美工教學中,將學生的作品與創作過程分享到網絡教學平臺,教師對學生進行一對一指導,挖掘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創作性[3]。
(二)互聯網+教學線上與線下互動
“互聯網+”環境下,構建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新模式,要充分實現線上與線下教學活動,發揮各自在創意美工教學中的優勢,增加教學效果。在線下課堂教學中,教師要培養學生積極主動地學習精神,在理論教學之外,可以將美工作品制作過程詳細為學生演練,學生初步掌握操作步驟,并在課堂中進行制作。教師在此過程中要進行巡視,對于學生親自指點,解決學生手工作品創作中存在的困惑。在線上教學環節,教師可以將手工作品制作過程以視頻的形式供學生學習,學生可以將美工作品制作過程中存在的難點進行集中反饋,教師在線一一解答。此外,線上教學環節,教師還可以收集美工作品其他創作素材,供學生進行知識拓展學習,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能力。通過線上與線下互動教學,彌補兩者的不足,發揮協同育人效應。
(三)創建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數字資源庫
高校應當重視數字資源庫建設,這樣才能發揮互聯網教學作用,使學生享受到優質教育資源。首先,教師要在課堂教學中將創意美工教學內容進行錄像,選擇其中重點制作成在線教育視頻,供學生課后學習,對于一些復雜美工作品制作細節進行詳細講解,滿足部分學生重復學習需求;其次,在數字資源庫建設中,還要進行重點知識的講解,由于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學生人數眾多,教師很難對美工作品制作每個步驟進行詳細解答,需要教師在制作教學視頻的同時配以文字講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課余時間消化知識,滿足學生的深度學習要求;最后,還要積極吸收其他院校及教師的創意美工教學資源,將其他教師的講座錄音、視頻上傳數字資源庫,讓學生從不同角度理解教學思想,開展混合式教學,提高學生創意美工學習鑒賞能力。
(四)加強師生互動,建立線上作品展示及互評機制
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應當借助互聯網這一工具,實現藝術創作交流與互相評價。通過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評價交流,可以碰撞出思維火花,激發學生的創新意識,對于美工作品的制作與改進有積極作用。在互聯網時代,學生之間的美工作品不能局限于教師評價,而是讓學生們在完成作品后,第一時間將作品制作成果發布到網絡上,接受網友與同學的評論,在聽取評論的過程中,看到自己的不足與優秀之處。此外,建立線上作品展示及互評機制,還可以為同學提供一個信息交流平臺,將美工前沿信息進行分享溝通,對于最新的美工制作進行互動,拓展學生的創意美工知識面,教師也可以鼓勵學生進行線上作品互評,間接提高學生的藝術鑒賞水平[4]。
(五)完善學校軟硬件設備支持
實施“互聯網+”構建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新模式,需要高校提供完善的軟硬件設備支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服務功能。一方面,高校應當增強學校硬件設備建設,為學生提供便捷的網絡服務,使學生在教室、圖書館、自習室、宿舍等實現網絡全覆蓋,方便學生利用移動互聯網進行在線學習;另一方面,要積極開展教師培訓,教師在日常教學中引導學生借助互聯網進行創意美工知識學習,利用互聯網完成整個學習活動,教師在網絡課程、使用工具、課后輔導等方面指導學生。此外,為了發揮高校課程資源優勢,還可以與在線學習平臺開展合作,優化現有的教學資源,并在學生成績評價、課程知識結構、課后習題等方面進一步優化,提高創意美工網絡教學水平。
結語
實施“互聯網+”構建創意美工應用教學新模式,可以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提高上課主動性,培養學生思考能力、創新能力、執行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創意美工應用課程包含的美工種類繁多,藝術形式多種多樣,教師要積極運用好互聯網工具,將學生培養成為具備美工鑒賞與創作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參考文獻:
[1]雷惠.幼兒園創意美工課程的開發和實踐研究初探[J].成才,2020,(13):27-29.
[2]謝愛英.基于“互聯網+”視角下的《網店美工》課程教學研究與實踐[J].法制與社會,2019,(32):192-193.
[3]吳惠英.利用"互聯網+"構建新的語文教學模式[J].語文教學與研究(大眾版),2017,(14):109.
[4]陸麗.生活化創意美工活動的實施方法和策略[J].科幻畫報,2020,(07):2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