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2024年7月18日,河北省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館長聯席會議在雄安新區召開,會議圍繞“創新驅動 科技賦能——推進檔案館工作現代化提速升級”主題進行熱烈研討。這次會議是互相學習、互通情況的交流會,是統一思想、統一行動的動員會,是解決問題、共謀發展的工作推進會,取得了實實在在的效果。為貫徹落實好會議精神,本刊將陸續刊載參會代表發言材料,供參考借鑒。
檔案開放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四個好”“兩個服務”重要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踐行“人民至上”理念的有力舉措,也是檔案工作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檔案信息融入公共文化服務的重要渠道。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對檔案開放作出了明確規定。作為館藏檔案依法向社會開放必須履行的程序,作為檔案合法合規開發利用的基礎性工作,作為確保檔案信息安全和意識形態安全的關鍵環節,檔案開放審核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愈發凸顯。
一、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檔案開放審核的實踐探索
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檔案開放審核工作大致經歷了兩個階段:傳統開放審核階段和集中攻堅階段。
(一)傳統開放審核階段
2020年以前,傳統開放審核(時稱鑒定劃控)的對象主要是實體檔案和各類目錄,由職能部門單獨承擔,對照案卷目錄和文件目錄,逐卷逐件審核,形成初審意見,經過專家論證、鑒定劃控工作領導小組審批后確認審核結果。這個階段的開放審核方式比較粗放,不僅耗時長,工作人員對開放審核標準的理解和判斷也可能出現偏差,存在審核效率和精準度不高的問題。
(二)集中攻堅審核階段
為突破業務發展瓶頸,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自2020年啟動了“檔案開放鑒定攻堅行動計劃”,集全館之力強力推動,先后采取抽調業務骨干組建工作專班以及各部室任務承包、全員參與等模式集中攻堅。依托電子檔案系統,對館藏檔案文件級目錄及原文進行審核。同時,探索建立協同審核機制,采取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先審核,檔案形成單位對審核結果出具審核意見的方式,會同4家省直單位作為試點共同開展了協同審核工作。這一階段的檔案開放審核工作扎實有力,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成立了檔案開放審核領導機構,形成了以檔案開放審核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檔案開放審核工作組具體落實的工作機制,制定了工作規則和流程,審核結果確認需嚴格經過初審、復審、終審等程序,審核效率和質量顯著提升。
二、檔案開放審核工作面臨的困境與挑戰
隨著《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的頒布,檔案封閉期由30年調整為25年,檔案開放審核工作量短期內劇增,面臨“存量與增量”的雙重壓力,開放審核成為制約檔案開發利用的“瓶頸”問題。
(一)開放審核工作量大
隨著館藏數量的增長、檔案信息化建設的發展,存量紙質檔案數字化率逐年提升,增量電子檔案接收逐漸常態化,各級綜合檔案館都面臨待審核檔案體量日益增大的問題。
(二)標準滯后
《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檔案法實施條例》雖已實施,但是涉及檔案開放審核的具體規定還未出臺。目前,檔案開放審核工作的主要依據是《各級國家檔案館館藏檔案解密和劃分控制使用范圍的暫行規定》,頒布距今已有30多年,部分內容已經不能適應現階段工作需要。
(三)專業人員力量不足
檔案開放審核工作是一項極具政治敏銳性和高度專業化的工作,對工作人員的政治業務能力要求較高。而逐件逐頁審核檔案是一項繁重且耗時的工作,需要配置大量的專業工作人員,與各級檔案館有限的人力資源不相適應。
三、深入調研,探尋檔案開放審核新思路
2024年以來,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在繼續常態化穩步推進開放審核的同時,主動適應新形勢新政策的變化,積極探索檔案開放審核新辦法、新路徑。通過網絡文獻、統計調查和實地走訪的方式,對全省乃至全國檔案開放審核工作情況開展了調研。
著眼全省,以問卷調查的形式調研了全省11個市級檔案館、42個縣級檔案館。全省各級綜合檔案館積極推進檔案開放審核工作,取得了明顯成效,但面臨較為普遍的困難是人力財力的限制、待審核檔案數量大、缺乏統一的開放審核標準。問卷還就各館對新技術的了解程度及引進意愿進行了了解,結果表明,大家對新技術廣泛認同與期待,希望能以人工智能技術輔助開展檔案開放審核工作。
放眼全國,以網絡、電話等方式調研了多家副省級以上檔案館,并對江西省檔案館、四川省檔案館、成都市檔案館進行了實地走訪。加大開放力度已是檔案工作的現實趨勢,各省級國家綜合檔案館都在積極完善檔案開放審核相關標準,加快推進檔案開放審核工作規范化、智能化,部分省級國家綜合檔案館組建了檔案鑒定處。據不完全統計,全國已有約20家副省級以上國家綜合檔案館開展了人工智能審核的實踐,特別是先進省市檔案館,通過人工智能輔助檔案開放審核,已基本完成館藏檔案開放審核任務。
四、加快推進全省檔案開放審核工作的對策建議
(一)提高思想認識,在強化政治擔當上下功夫
檔案開放審核工作,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檔案工作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的必然要求,是檔案館和檔案形成單位的法定職責,也是落實新時代檔案工作根本任務的具體體現。從調研情況看,河北省市級檔案館開放審核工作都有不同程度地推進,但部分縣級檔案館尚未啟動。縣級檔案館民生檔案種類多、內容豐富,處在服務人民群眾的一線。我們應當站在對歷史負責和為人民服務的高度,積極穩妥推動檔案開放審核工作有序開展。
(二)強化統籌協調,在健全溝通機制上下功夫
全省各級檔案館要積極探索建立協同審核機制,加強與檔案主管部門溝通協調,將檔案形成或移交單位有效地納入檔案開放審核流程中,促進各部門在檔案開放審核工作中的有效銜接,明確會審程序和各方職責,以提高開放審核工作的協同性、高效性和精準性。
(三)細化審核標準,在提升質量水平上下功夫
各級檔案館要以國家指導性文件為原則和標準,結合館藏實際情況,針對不同歷史時期、不同全宗特點,進一步細化開放審核標準,制定相對統一的、更為具體的、具備操作性的檔案開放審核工作標準,以更好地指導檔案開放審核工作實踐。
(四)優化人才培養,在加快隊伍建設上下功夫
一是要練好內功,檔案開放審核工作人員要自覺加強政治理論、歷史知識和檔案業務學習,在實踐中歸納總結經驗,用以指導后續開放審核工作。二是各級國家綜合檔案館要在人才培養、標準制定、專家庫建設等方面加強業務交流、經驗共享,激發檔案開放審核工作隊伍的能力提升與創新活力。
(五)創新技術手段,在推動轉型升級上下功夫
以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為試點,率先開展了人工智能輔助檔案開放審核的嘗試,在保證檔案信息安全的前提下,探索應用數字化智能化手段加快傳統生產力向新質生產力的轉變,以解決當前檔案開放進展緩慢的困局。目前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正在進行人工智能開放審核現場測試工作,從館藏現行檔案中精心篩選2萬件已完成人工開放審核的檔案數據作為測試數據,通過館(辦)官網公開發布測試公告,遴選出3家具有行業代表性的第三方服務機構,采取“背靠背測試”的方式,依次開展現場測試,以全面評估檔案智能開放審核的準確性、安全性,以及與檔案館實際工作的匹配度。初步測試結果顯示,利用人工智能技術對檔案數據進行批量前處理,基本實現了篩密、排重、標注控制開放符等功能,并能實現控制原因解釋、標注,可以有效節省時間,減少工作人員逐字逐頁查看檔案的工作量,并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因審核人員的主觀性而造成的判斷失誤,極大提升了開放審核工作的效率和質量。
檔案開放審核是檔案工作過程中的“硬骨頭”,要堅持守正創新,發揚攻堅克難的精神,加強交流共享,盡快解決制約檔案事業發展的“瓶頸”問題,早日實現館藏檔案應開盡開,使檔案工作依法走向開放。
河北省檔案館(省方志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