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酒店業日益提升對客人入住體驗的重視程度,要求從業者不僅掌握精湛的技藝,還要擁有健全的人格、良好的思想修養和人文素質。然而,大多學校在實際教學中存在育人目標空泛、課堂育人方法機械、教師育人能力不足等問題。本文提出從專業建設頂層施策,實現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的一體化協同育人,在提高學生知識技能水平的同時,涵養其職業精神,對技能人才培養具有重要價值。
關鍵詞:課程思政;專業思政;酒店管理
引言
課程思政是將思想政治教育元素有機融入非思政課程,發揮其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實現思想政治教育與知識體系教育有機統一的一種思政教育模式,就是要將價值塑造、知識傳授和能力培養三者融為一體、不可割裂。
專業思政是以專業為載體,發掘專業特點和優勢,通過專業核心價值體系引領,貫通教育教學全過程、全要素的融合設計,實現專業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一體化建設與發展。
高職院校應當構建符合自身專業特點的技能文化體系,以專業思政為頂層設計,抓實課程思政建設,將勞動精神、工匠精神具象化,涵養學生的精神世界,產生動力趨向。
一、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的必要性
(一)專業思政的頂層設計,是課程思政的實然審視和應然向度
“課程思政”包含家國情懷、職業理想、文化提升和道德修為等多維度元素,其根基在于達成價值共識。這就需要在微觀的個人修為與宏觀的家國情懷之間搭建價值鏈接,“專業思政 ”即是在思政客體“學生”與思政主旨“家國情懷”之間鋪架具象橋梁,通過對不同專業育人目標和內容體系的獨特性設計和基因式譜系建設,增強學生專業認同感和專業志趣,在引導其融入行業產業發展大軍的進程中、在提升個人幸福感和獲得感的同時,厚植家國情懷,自覺文化自信。
(二)有助于培養產業適配的實用性人才,體現職教育人特色
通過專業頂層施策、深度塑造提升學生的技能精神,找準人才培養的客觀方向,對人才能力進行清晰認知,有助于實現人才與企業崗位的深度綁定和相互匹配,進一步提高技能人才的實用性,與建設技能型社會重塑人才價值、教育回歸實用理性的現實訴求相契合,體現職業教育服務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這一根本使命。
(三)有效化解泛思政及育人效度表淺,實現二者的基因融合
通過將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進行內容譜系關聯,實現從專業人才培養的育人“面”,具象到專業課程體系的思政“線”,最終落實到單一課程的思政“點”的立體化生態育人。進而重塑教學內容,深度挖掘提煉專業課程中所蘊含的思想價值、精神內涵、創新實踐等元素,有助于通過隱性的專業核心價值和專業文化的浸潤,生成對學生基因式的價值引領,避免了將思政元素對學生進行生硬“灌輸”,助力思政教育的無形內化[1]。
二、目前研究的現狀和困境
(一)研究現狀
1.課程思政建設研究
課程思政的初期研究主要集中在觀點闡述、價值分析、路徑策略及實踐模式討論等幾個方面。課程思政應結合專業知識包含的思政元素,從學習貫徹方針政策、誠信為本、恪守敬業的職業操守等方面組織。要在專業課程中融入思政元素,實現教師思政能力提升、探索多元化教學方式、搭建育人平臺。提出課程思政的價值意蘊,認為塑造學生價值觀需把握“三觀”統一。
但隨著課程思政研究實踐的不斷開展,學者們亦發現了影響課程思政工作深入開展還有關鍵一環待解鎖。在課程思政實施中出現了隨意思政、過度思政的現象,要從頂層的專業培養目標出發,深入挖掘和尋找每門專業課程的思政教育內涵。提出“專業思政”可以更好地為“課程思政”聚焦育人方向。在深化“課程思政”建設階段,要回歸“‘專業思政’和‘課程思政’在育人上是一體的”這一基本常識,要發揮專業在課程思政及思政育人中的引領、推動和保障作用。
2.專業思政認知研究
現有關于專業思政內涵的研究基本在與課程思政概念的對比中進行,認為課程思政是指依托和借助專業課、通識課而進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實踐活動;專業思政則指在人才培養過程中有機融入本專業所蘊含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而開展的教育活動。專業思政不同于課程思政是“在專業體系層面,實現專業教育所蘊含的核心價值與思想政治教育融合”的一種教育實踐。
(二)研究困境
綜上可見,繼課程思政研究熱潮之后,關于“專業思政”的認知和研究正在初起,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的一體化設計研究亦悄然出現,但尚處在探索階段,數量稀寥,系統研究和典型實踐更為匱乏。
專業思政是課程思政的邏輯起點實踐根基,課程思政是專業思政的內在轉換和落地檢驗。如何搭建專業思政與微觀課程思政的內在關聯,實現二者融合共生,以促進學生職業精神的養成是未來研究和實踐的難點[2]。
三、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協同育人路徑策略
(一)確立專業思政育人理念,具化育人目標
確立“專業統領·四式浸潤·多元協同”的育人理念,明確培養“理想有高度、思考有深度、表達有溫度、行動有速度”卓越酒店人的“四度”專業育人目標。以專業育人目標統領課程思政教學目標,推動“四式”教學法,實施浸潤式課堂育人改革;整合教師關鍵能力,組建多元協同育人共同體,見圖1。
(二)構建專業思政要素體系,實現教學資源的統合
圍繞酒店專業“四度”育人目標,整合專業思政體系,構建以“家國情懷、職業文化、職業習慣、職業美育、職業創造”5個模塊為主要綱目的專業思政素材資源庫,并與專業課程建立譜系關聯,見圖2。
(三)創設問題鏈重構課程內容,實現知識與價值的有機鏈接
依托教學項目和主題,把思政內容和知識技能相融合轉化為學生關注和困惑的問題,以問題為起點重構教學內容,以相互關聯的問題形成的問題鏈為主線創設課堂教學內容序列,重構課程內容體系。問題是專業知識技能和思想元素的復合體,經深度追問,學生尋找答案的過程成為獲取知識、習得技能、思考價值的過程,整個問題鏈縱向實現價值探究的進階,生動破解了知識傳授與價值養成兩張皮的困境,見圖3。
(四)開展“四式”教學,實現“浸潤式”課堂改革
根據不同課程特色,實施“啟發式、體驗式、沉浸式、教練式”教學法,創設“價值判斷、矛盾化解、問題解決、總結反思”教學情境,合理設計思政元素融入的內容、時點、方式、方法,在引導學生產生思想碰撞和情感體驗的過程中實現科學有效的價值浸潤,綜合培養學生以正確價值觀和方法論分析、判斷、解決、完成復雜問題的能力,生成理論思維、方法論和價值判斷,實現價值引領。
(五)打造協同育人共同體,實現教師隊伍多元復合
堅持“先教師思政再課程思政”理念,構建“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輔導員+企業導師”協同型育人共同體,即“專業課教師+思政課教師”共同致力于專業德育元素挖掘和融入課堂的方法設計,打造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專業課教師+學工輔導員”共同致力于專業精神傳承與日常行為習慣養成的耦合育人建設;“專業課教師+企業導師”共同致力于打通校內外聯合育人通道,拓展育人空間。
四、改革實踐的創新點
(一)以“專業思政”統領“課程思政”,搭建二者邏輯關聯和譜系對應,突破了“課程思政”的實施困局
課程思政的實踐大多囿于單門課程思政元素的挖掘,專注于通過“教學設計”實現課堂的生動活潑和有趣出彩,但忽略了“為什么設計”這一根本問題的思考,即該教學設計是否服務于專業育人目標,是否聚焦在專業核心價值的塑造上。
此實踐探索專注價值引領、目標導向,將專業育人主旨與課程育人實效放在一個場域進行整體性探究,從專業育人的目標中挖掘課程思政的落腳點,以“專業思政”無形之手,引領“課程思政”之有效落地,關聯了二者的內在邏輯,突破了為課程思政而課程思政的困局,讓酒店專業的課程思政元素“散而有魂”“龐而有序”。
(二)以問題鏈重構課程內容,以浸潤式教學模式激活課堂,在保證價值高度、專業深度的同時,提升了深刻性和生動性
將思政元素以“說教、生切、嫁接”等簡單化方式植入課堂,容易引起學生的抵觸,也損害了專業課程自身的知識圖譜、邏輯體系和內在結構。
本實踐改革引入問題鏈重構課程內容,通過問題序列啟發學習,逐層鏈接提升思想認同和價值判斷;采用浸潤式教學模式,創設問題情境引導學生“沉浸”“體驗”其中,輔以“啟發式”“教練式”教學,建成了課程思政的高效課堂。
(三)堅持“先教師思政再課程思政”理念,提出“構建協同型育人共同體”的師資成長范式,強化專業教師的育德意a56ad2b274fca84023156e88c998ad05識和能力
頂層設計的缺乏及相應思政素養的不足,導致專業教師缺乏對課程思政本源的深入理解,在實施中出現了水課和低效課堂。
本實踐改革通過創建協同型育人共同體,構建常態化教師團隊聯席研究機制,為專業教師提供同行者,搭建育人大平臺,促動教師從知識型向素養型轉變、從經師向人師轉變;在激發學生全力發展的同時,更激勵了教師的自我成長,提升了德育意識和能力。
結語
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的協同育人實踐,通過專業統領下的課程內容重構、課堂育人方法改革、師資育人共同體的整合建設,有助于解決當下教學中存在的育人目標空泛、育人方法機械等問題,對于突破課程思政建設瓶頸,提高專業育人實效,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陳怡琴.加強財經類高校課程思政建設路徑探析[J].國家教育行政學院學報,2021,(11):89-95.
[2]韓憲洲.專業思政:深化課程思政的邏輯遵循與實踐要求[J].中國高等教育,2023,(05):33-36.
(責任編輯:宋宇靜)
本文系1.第二批國家級職業教育教師教學創新團隊課題《基于“專業思政”一體化設計的酒店管理專業新時代“課程思政”改革方法與路徑研究》(項目編號:YB2021080201);2.山東省職業教育教學改革研究項目《高職“專業思政”與“課程思政”一體化育人實踐研究——以酒店管理專業為例》(項目編號:2021043)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