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在高中英語教學過程中,閱讀是學生英語學習的重要內容之一,同時也是提升學生英語綜合能力的有效手段。為了能夠有效地提升高中學生的英語閱讀水平,在高中英語教學中,教師必須積極地探索科學有效的教學方法。通過分層教學法來實現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提升,是一種十分有效的手段。
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要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科學分層,根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不同對其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根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強弱程度,教師可以將學生分為A、B、C三個層次。
A層是指那些閱讀能力較強的學生,他們對英語閱讀理解有一定的認知與理解能力,能夠對文章主題進行準確定位;B層是指那些閱讀能力一般的學生,他們對文章內容有一定的認知與理解能力,但不能準確定位文章主題;C層是指那些閱讀能力較弱的學生,他們對文章內容無法進行準確定位,對文章中出現的生詞不能進行正確釋義。在開展分層教學時,教師可以根據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強弱程度來確定其具體層次,為后續的分層教學打下基礎。
(一)根據閱讀理解能力進行分層
高中階段的英語教學主要是幫助學生培養良好的英語思維能力,提升學生的英語核心素養,進而幫助學生在高考中取得優異的成績。而英語閱讀理解是高中階段培養學生英語思維能力的重要途徑,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需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合理分層,指導學生逐步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教師在開展高中英語閱讀教學時可以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對其進行科學分層,A層是指那些對文章內容有一定認知與理解能力的學生,他們能夠準確把握文章主題思想與主題內容,能夠對文章中出現的生詞進行正確釋義;B層是指那些閱讀能力一般的學生,他們不能準確把握文章主題思想與主題內容。
(二)根據生詞理解進行分層
在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文章內容對學生進行必要的閱讀引導,讓學生能夠快速地獲取文章中的關鍵信息。在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生詞,讓學生通過查閱生詞來對文章內容進行深入了解。在進行生詞講解時,教師要盡量保證生詞的正確性與全面性,通過對生詞進行準確解讀來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例如,在學習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一 Unit 1 Section A部分時,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有關職業、工作、崗位等方面的詞匯,讓學生能夠對職業詞匯有一定了解,對一些常見的工作崗位有一定了解。這樣可以讓學生在閱讀文章時對工作有一定了解,對于文章內容也能有一個全面的認識。
(三)根據文章主旨與結構進行分層
在開展分層教學時,教師需要對學生的閱讀能力進行科學分層,根據學生的閱讀能力層次來確定其閱讀能力層級,讓學生在閱讀時可以對文章內容有準確的理解,從而提升學生的閱讀效率與效果。因此,教師在開展英語閱讀教學時需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對其進行分層。例如,教師在進行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三Unit5 Reading Explorer的教學時,教師可以將A層學生分為兩個小組,分別是基礎組、提高組。教師可以根據文章內容以及不同層次的學生群體來制定不同的計劃,從而為學生提供更加精準的分層教學,讓每個層次的學生都能在閱讀中有所進步。
(一)教師要尊重學生個性,樹立平等的教學觀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重視學生的個性發展。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在課堂上給予所有學生平等的機會,讓每個學生都能夠獲得學習機會。在實際的閱讀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關注到每一個學生,尤其是學困生。學困生通常在英語閱讀教學中存在學習態度消極、不主動參與、不敢發言等問題。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這些學困生,通過分層教學的方式讓他們參與到英語閱讀課堂中來。教師要尊重他們的個性發展,給予他們平等學習的機會,讓每一個學困生都能夠感受到英語閱讀課堂學習的樂趣。教師要加強對學困生的關注與關愛,幫助他們樹立正確的學習態度與學習目標。
(二)創設多元化的閱讀情境,提高學生興趣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注重創設多樣化的閱讀情境,增強學生對英語閱讀知識與閱讀技巧的學習興趣。教師可以采用任務驅動法來創設多元化的英語閱讀情境,任務驅動法是一種以任務為載體進行教學的方法,它通過任務來驅動學生完成學習目標和任務。在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來創設一些與教材相關聯且具有開放性、綜合性、探索性等特點的問題情境。例如,在教授新課“What does the sun come back”時可以設計這樣一個問題:“What does the sun come back?”這是一個開放性問題,是一種具有開放性和探究性的問題,需要學生根據自己所掌握的英語知識和生活經驗來回答問題,在這個問題情境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答案。
此外,還可以采用合作學習法來創設多元化的英語閱讀情境。合作學習法是一種以學生為主體、以小組為單位進行學習和探究的教學方法。在合作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從小組內挑選出幾個基礎較好、學習能力較強、善于思考、敢于提問的學生作為小組長來負責帶領全班同學共同探究問題答案。在小組合作學習中教師要為小組長提供一些與英語相關的背景知識資料,鼓勵他們將這些背景知識通過小組合作交流方式加以消化與吸收。
(三)為學生提供個性化指導,滿足學生需求
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個體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對英語閱讀教學提出不同要求和目標,以提高英語閱讀教學效率和質量。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關注每個學生的個體差異,為他們提供個性化指導與幫助。在進行個性化指導與幫助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來進行,如在教授“What does the sun come back?”這一課時,教師可以結合教材內容來進行個性化指導與幫助。在教材中這篇文章主要是講述了太陽每天都會升起和落下,但是我們對它了解得卻很少。教師可以根據這一內容來進行閱讀教學設計和課堂教學活動設計,引導學生分析太陽每天升起和落下對我們產生的影響有哪些?這些影響對我們來說有什么啟示?大家可以從中學到什么?在這個過程中,教師要引導學生思考并提出問題,讓他們進行討論與交流。通過這些個性化指導與幫助,解決不同層次的學生閱讀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增強每個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中的信心和熱情,提高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四)注重課后拓展,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
課后拓展是提升學生英語閱讀能力的重要環節,教師可以為學生推薦適合其水平的英文課外讀物,如經典的英文小說、故事集等,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可以布置閱讀任務,要求學生撰寫讀書筆記或讀后感,促使他們深入思考所讀內容;還可以組織閱讀分享會,讓學生交流閱讀心得,拓寬閱讀視野。此外,利用在線學習資源,鼓勵學生進行英語閱讀打卡,培養他們的閱讀習慣。通過多樣化的課后拓展活動,讓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不斷提升英語閱讀能力,為他們的英語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個體差異性實施分層評價,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己,明確努力方向。在閱讀教學中,教師應根據學生閱讀能力的差異,對不同層次的學生實施不同的評價標準,采用不同的評價方法和評價內容。對于A層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多種形式的評價方法,如閱讀筆記、課堂展示、作業等;對于B層的學生,教師可以采取口頭表揚與書面獎勵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對于C層的學生,教師則可以采取一對一評價,即給每個學生布置不同難度和要求的閱讀作業。例如,在學習“How many people’s living”這一單元時,教師可以設計以下分層作業:
A層:“How many people’s living”這個單元主要是講我們身邊人與人之間如何相處的故事,通過閱讀文章讓學生了解不同年齡段人們對生活、工作、學習等方面不同看法與觀點。B層:“How many people’s living”這個單元主要講一些在日常生活中與人們相處時可能會遇到的一些小問題和小矛盾。通過閱讀文章讓學生了解到不同年齡段人們可能會遇到一些小問題和小矛盾。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需要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設計具有層次性的教學內容,優化英語閱讀課堂教學結構,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創新意識。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不同難度的閱讀內容,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需求。例如,在“Unit3 Our world’s fun”這一模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相關的閱讀練習,通過對文本內容進行分析和總結,幫助學生梳理文章中所涉及的主題意義及表達方式。對于詞匯量不足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在閱讀中創設相關的生活情境與主題語境,讓學生在閱讀過程中增加詞匯量;對于詞匯量豐富的學生來說,教師可以利用文本內容進行拓展訓練。
(一)閱讀內容分層
如在“Unit5 Why do you choose to be a teacher?”這一模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相關的閱讀訓練。在這一模塊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布置閱讀任務:學生需要根據所學的詞匯及語法知識寫一篇短文。對于詞匯量不足、語法基礎較差的學生來說,他們可以結合文本內容了解基本的寫作技能。
(二)課堂活動分層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學生個體差異設置不同的課堂活動,讓學生在英語閱讀學習過程中通過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的方式,提升閱讀能力和水平。如在“Unit3 Our world’s fun”這一模塊的教學中,教師可以為學生設計“I can find the goods”“I can tell you my car”“I can speak English”等不同的課堂活動,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課堂活動中獲取知識、提高能力。同時,教師還可以根據學生英語閱讀學習水平的不同,設置不同難度的課外拓展閱讀訓練,幫助學生提升英語閱讀能力和水平。
在高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根據學生的閱讀基礎與閱讀能力差異進行分層輔導,培養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
首先,教師要做好分層教學前的備課工作,在備課階段教師要考慮到學生的個體差異,了解學生的基礎水平,為學生提供個性化輔導。如在“the common range”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A層學生進行課前預習,并提供相關材料供B層、C層學生參考。A層學生可以通過課前預習對課文內容有一個大致了解,并能利用課文中的關鍵詞匯進行概括總結。而B層學生則主要通過課前預習了解課文內容并掌握重點詞匯。
其次,教師要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開展相應的課后輔導。例如,A層學生可以針對文章內容進行重點梳理,積累并掌握文章中的生詞;B層學生可以在課前預習的基礎上進行復述、翻譯和總結等練習;C層學生可以針對文章內容進行梳理與概括、復述與總結等練習。
最后,教師要做好對不同層次學生的評價工作。在分層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鼓勵不同層次的學生參與到課堂討論與評價中來,發揮教師、同學以及同伴之間的監督作用。如在“the secret of a journey”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就“journey”一詞在文中進行討論。A層、B層、C層各小組討論后進行交流匯報:A組認為“journey”一詞指代了路途中的某一個階段;B組、C組則認為“journey”一詞指代了路途中的某一段路程。通過分層輔導,可以培養不同層次學生的閱讀學習能力與學習思維,促進學生閱讀學習能力提升。
本文對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與探討,提出了分層教學在高中英語閱讀中的應用策略。教師進行英語閱讀教學時,要了解學生的個體差異,根據差異選擇合適的閱讀內容,注重英語閱讀教學過程中的互動與交流,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提高英語閱讀水平。教師還可以組織多樣化的課外活動,如開展英語演講比賽、英語故事會等活動,增強學生英語語言運用能力與交際能力。教師也可以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進行單獨輔導,幫助他們解決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與困難,讓每個學生都能實現自身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