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設計理念】
統編語文教材七年級下冊第四單元的寫作教學內容是讓學生學會圍繞中心選材并規劃詳略,即選取典型素材,并力求真實新穎。三道作文練習題目都緊緊圍繞 “如何恰當地選材來寫好人、事、景”的寫作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2022年版)》在“表達與交流”方面提出“多角度觀察生活”“能抓住事物的特征”“合理安排內容的先后和詳略”等要求。本次教學中筆者設置作文診室的情境,組織四個教學活動,讓學生在合作分析中發現選材雷區;引導學生回憶教材中的經典課文,提煉選材原則,總結選材方法;通過補寫、改寫、擴寫、縮寫的實踐,完成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選材”的教學任務。
【課堂實錄】
一、熱身活動,設置教學情境
師:批改完同學們寫的作文《曬曬我們班的“牛人”》,老師覺得有些片段很有意思,跟大家分享一下,順便考考同學們。大家猜,這寫的是誰?
屏顯:
[選段1]計時開始,他的眼睛死死盯住魔方,那平時看起來粗拙的手指變得異常靈活,指腹上下勾撥著五彩棱角塊,那魔方的顏色從一開始的雜亂逐漸變得有序,手指紛飛,令人眼花繚亂。我僅僅轉了個頭,再回頭,魔方已經復原了,周圍響起一片掌聲。
[選段2]籃球場上的他正積極跑位,等待隊友傳球,突然球來了,他右手穩穩運球,左手擋住對手的攻擊,一個帥氣的轉身繞到對手背后,三步上籃,中!誰能想到他這還是帶病上場呢!
生(異口同聲):顯哥!小樊!
師:同學們是怎樣猜得又快又準的呢?
生:因為魔方和籃球分別是他們倆的拿手本領,這兩個經典場面同學們都看見過。
師:這兩件事的確是“牛人”的典型素材。有不少同學的寫作對象是同一個人,老師列出同學們在寫這同一個人時選用的素材,大家猜猜寫的是誰?
屏顯:
選材1:作為生活委員,每天中午取送餐和分發水果。
選材2:給同學起綽號。
選材3:能熟練套被罩、枕頭罩,鋪床單,生活自理能力強。
選材4:把同學的筆藏起來,把同學的杯子放在高高的門框上搞惡作劇。
選材5:嘉年華中靈活經營游戲攤位,創收五百多元。
選材6:幫生病的同學拿書包。
選材7:寒冬臘月,僅穿短袖T恤衫在雪中起舞。
生:王同學!
師:圍繞“王同學是牛人”這個主題,哪些選材能用?哪些不能用?
生:選材2、4不能用。
生:選材2、4、7不能用。
師:看來同學們對選材7有異議,說說你們的理由吧!
生:我覺得可以選,因為這是王同學全校聞名的標志性事件,特別典型。
生:不該選,因為下雪天穿短袖跳舞這種行為不應該提倡,如果有人效仿生病了怎么辦?
師:兩位同學的說法都有道理,我們看兩篇文章對這一素材不同的處理方式。
屏顯:
[甲文]因為一件事我不得不佩服他,他憑一場雪名聲大振,為什么呢?因為他在冬天下雪時穿短袖到處亂竄,大家便給他起了個外號“短袖戰神”。現在全校都知道我們班有位牛人“短袖戰神”。
[乙文]身體棒意志強。毛主席說:“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體質弱的我無比羨慕有強健體魄的人!這位“牛人”同學從不生病,即使是寒冷的下雪天,也可以只穿一件T恤衫穿行于風雪之中,還不會生病,牛啊!
師:同學們覺得哪種處理方式更合適?
生:乙文的處理方式。
師:由此可見,如何選材,選材如何在作文里恰當使用,這里邊大有學問。同學們寫的《街道一景》《曬曬我們班的“牛人”》《我的一天》3個題目共309篇作文里出現選材不恰當情況的就有69篇,可見選材之難。不過同學們不用愁,今天這堂課老師就帶大家尋醫問診,讓我們一起進入作文診室,專治選材不當。
二、群文會診,聚焦選材問題
師:發給同學們的講義上有10篇作文,選文1—6是有選材方面問題的作文,例文1—4是選材恰當的優秀范文。同學們課前已充分預習講義,6篇選文在選材上有哪些問題?說說你的發現。小組合作,先交流觀點,代表匯總發言。
生:選文1《雪夜的街道》,作者講述了下雪的晚上,因父母加班,自己獨自外出吃晚飯,吃完飯發現錢包不見了,老板大度賒賬,他在回家的路上卻遇到了令人驚奇的一幕:“雪已越來越厚,漸漸地,能沒過我的腳。這時,我聽見我家樓下傳來的喊聲,我過去一看,這不是鄰居李奶奶嗎?她怎么會躺在雪地里?靠近一看,她正抱著一個陌生男人的一條腿,還喊著:‘快把他抓住!’她的叫聲引來了正在鏟雪的民警,各個小商販和店主一起沖來,按住了那個男人。令我意外的是,民警從他的口袋中搜出一個錢包,我一看,這熟悉的款式和配色,不正是我的那個嗎?這時,李奶奶從雪地爬起,她微微抖動的手把錢包遞來,我感到她的手冰涼,如冰塊一般,手上還有雪。‘下次要小心了。’李奶奶保持著她的微笑,我的臉暖得有些發燙。”這個片段不夠真實且處處有邏輯漏洞:前文提到“過馬路時感到身旁一個黑影閃過”,說明小偷身手敏捷,又怎會被一個老奶奶抓住?附近有民警,小偷還敢作案?老奶奶能有力氣抓得住一個壯漢的腿?情節很刺激但不夠真實。
生:選文5《我的一天》描寫了作者平時上學的一天,9段用了8個狀語:早晨、早飯后、課堂上、午飯后、下午、放學了、回家路上、晚上。結尾段說:“這就是我的一天,看似平凡,其實細細品味,它也并不平凡。”每一段篇幅相當,記錄每天常規做的事,結尾段的“不平凡”從何而來呢?這屬于典型的流水賬,選材詳略安排不當。
師:我們作文診室的“主治醫師”們果然是火眼金睛,發現了許多選材問題,那么在寫作文時怎樣才能做到恰當選材呢?
三、依本開方,總結選材方法
師:既已查明“病因”,就要開方醫治。我們學過的課文里就藏著許多“選材良方”。例如第四單元的寫人記事散文《葉圣陶先生二三事》,寫葉先生堅持用普通話、堅持寫文要簡明如話等事體現先生律己嚴的形象,寫先生恭送客人、誠懇回信的小事體現其待人厚的美德。我們讀了文章都認同作者對葉圣陶先生“躬行君子”的評價,就是因為作者所選事例能體現葉老的君子德行。你還有哪些發現呢?
生:楊絳的回憶性散文《老王》回憶了作者一家與老王交往的幾件小事,詳細描寫了老王來送香油和雞蛋的事,這既是作者印象最深刻的事,也是最能體現老王善良美好品質的事,更是引發作者反思和愧怍的事,所以這就是老王最典型的事,啟示我們詳寫最典型的選材。
生:《再塑生命的人》作者海倫·凱勒與沙莉文老師朝夕相處多年,所以作者能生動地寫出很多動作細節和心理描寫,真實動人。所以選材要寫自己熟悉的人、事、物,才容易寫出真情實感。
生:《誰是最可愛的人》作者魏巍在朝鮮戰場采訪了一百多個事例,寫成文章時選用了五個,發表時只保留了“松骨峰戰斗”“馬玉祥火中救小孩”“防空洞談話”三個事例,因為這三個事例從英雄主義、國際主義、愛國主義三個方面體現了志愿軍戰士們的“最可愛”,選材因感人而經典,因典型而讓讀者印象深刻。
生:《驛路梨花》以西南邊陲大山里的一座小茅屋主人的故事為選材,既傳達了美好的雷鋒精神,又展現了邊疆獨特的風土人情,很吸引人。選材不僅要圍繞主題,還要新穎。
(師板書:“選材原則" 扣中心,詳略當,要真實,求新穎。”)
四、依方治文,提升寫作能力
師:這就是我們治療選材不當的藥方啦!其實不少同學在寫作時就已經用過此方了,請同學們鑒賞優秀例文1—4的選材技巧,結合已總結的選材原則,對選文1—6中的一篇或自己的作文進行修改。
屏顯:
補寫:為文章補寫一段能突出中心的材料,或補寫評價句,或補寫結尾段。
改寫:為文章重新選取符合中心的材料,或改寫與選材相符的主旨段。
擴寫:對文章該突出中心卻沒有詳寫的地方進行適當擴寫,增添細節描寫。
略寫:對詳略不當的地方進行縮寫,尤其是先抑后揚中“抑太多”的部分。
師:請已完成作文修改的同學展示修改成果。
生:我修改的是選文4《曬曬我們班的“牛人”》原文片段。
屏幕投影:
①要說我們班的“牛人”,那一定很多,但要說最“牛”的,我認為還是我們班的“演說家”——王××。
②“王××,不要講話!”“王××,就你那兒最吵!”……在自習課和午自習時,這樣的話經常從老師們的嘴里說出來,關鍵是他上一秒聽進去,下一秒就又開始了,根本不帶停的。
③還有就是“分享過度”。道法課上我們都會有一個“課前分享”環節,只見王××大步流星地走上講臺,拿起一支粉筆,一邊繪聲繪色地講,一邊在黑板上寫寫畫畫。一開始同學們都興致勃勃地聽,三分鐘,五分鐘,十分鐘……直到過了十五分鐘,王××絲毫沒有停下來的意思,還有二分之一的人跟著王××的思路。再過十五分鐘,也就只有一兩個人跟著他了。
④雖然王××的嘴時常管不住,但他的嘴在有些時候正可以派上用場呢!上公開課的時候,班上同學都緊張得不敢舉手,這時候最積極的非王××莫屬,他多次大膽舉手,而且發言條理非常清晰,沒有絲毫慌亂,連老師也贊賞他,真讓人羨慕。
生(繼續):“牛”是指人物在某方面表現突出,本領大。原文中第②段自習課講話屬于違紀行為,不能體現人物“牛”的特點;第③段課前演講的選材中,同學們聽著聽著都不聽了,不能體現王同學演說能力強,并且時間上也不符合實際,這兩個選材都不恰當。我將第③段改寫為——
屏幕投影:
在道法課“課前分享”環節,王××大步流星地走上講臺,拿起一支粉筆,一邊畫一邊繪聲繪色地講起了中東形勢,由古到今,旁征博引,聲情并茂,同學們眼神專注,聽得津津有味,教室里回蕩著他慷慨激昂的演講聲。時間悄然流過,演講結束時臺下響起了經久不息的掌聲,同學們還聽得意猶未盡呢!
生(繼續):原文第④段過于簡略,擴寫為——
屏幕投影:
王同學不僅表達能力強,而且心理素質好,處變不驚,勇擔大任。有一次上公開課,密密麻麻坐了一屋子陌生的老師,同學們都緊張極了。老師的問題并不難,可是班上的同學都緊張得不敢舉手,眼看要冷場了,我心里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可還是不敢舉手。這時候王同學大膽舉手發言,聲音洪亮而且發言條理非常清晰,沒有絲毫慌亂,連老師也贊賞他,真讓人佩服!在他的感染下,同學們慢慢放松下來,暢所欲言,課堂氣氛終于活躍起來了。
師:這篇文章在修改之后,新的選材不僅能扣住“演說家”的牛人特點,而且更加具體、真實、生動、豐富,由表達能力強到綜合素質強,由個人演講能力牛到帶動全班同學的積極性,選材還有層次的遞進,修改很成功。
生:我修改自己的作文《我的一天》,作文寫的是搬新家那一天許多有著美好寓意的活動帶給我的獨特感受,這是原文結尾片段——
屏幕投影:
說話間,外婆已經布置好了所有的東西,回憶道:“以前生活那么苦,大家總要苦中作樂,那才叫生活。”猛然間,我似乎明白了生活的真正意義:憧憬美好未來。想起從前對生活的各種抱怨,我不禁有些慚愧。下午,我們又打掃了新房子,雖然一切都那么平淡,但我不再抱怨。每一天都是獨一無二的,我要更加珍惜每一天,享受生活。
生(繼續):經過這節課的學習,我對自己的作文有了新的認識:雖然選材恰當、新穎,但主題顯得生硬且不夠深刻。我把結尾修改為——
屏幕投影:
說話間,外婆已經布置好了所有東西。六個蘋果堆成小山立在桌子左側,右側相同位置擺著六個柿子;幾個裝著五谷、花生、紅棗之類的紅籃子在桌子上圍成一個半圓形;一桿秤擺在最前面,美觀而又莊重。她仔細端詳著桌上的物品,鄭重地說道:“按規矩我們得朝東南西北各拜一拜。”當我和家人一起拜四方時,我內心涌上一種異樣的情感——莊重、敬畏、憧憬,我深深地感受到了“儀式感”的力量,是隆重的儀式為平淡的生活染上了不凡的色彩,是儀式感讓平淡的生活有了動力,有了價值,有了朝陽一般的希望和活力。
師:修改之后的文章的主題由選材升華而來,水到渠成,流暢自然又感悟深刻。同學們修改得很認真,課堂上無法一一展示,請同學們參照選材評價表,將自己之前的某一篇文章,在小組內互評,并進行升格。
屏顯:
[選材原則 不符合
(0分) 基本符合
(10分) 非常符合
(20分) 總得分 中心明確 選材典型 詳略得當 真實具體 材料新穎 ]
師:這節課,同學們不僅了解了怎樣選材,還對選材與主題之間的聯系有了新的認識和感悟,希望大家今后在選材恰當的基礎上,讓文章主題更合理、明確和深刻。上節課,我們剛學完《陋室銘》,老師仿寫了一首《寫作銘》送給大家:“字不在多,有情則靈;句不在繁,通暢則行;斯是作文,惟吾真情。中心先確定,詳略有安排。描寫日常事,抒發真感情。可以列提綱,思整體。無選材之糾結,無跑題之憂慮。選取典型事,弘揚真善美。先生云:‘此文甚好!’”希望同學們寫作時,臨文不慌,爭取做到文從句順,感情真摯,精于選材,成于謀篇。下課!
【教學反思】
在備課時,筆者充分調研了學情:到七年級下學期,學生已經學習了記敘文寫人記事的基本寫作要點,難在扣題并靈活運用,簡言之,會寫,但不一定能寫好。在批閱學生作文時,筆者分類統計學生出現的問題,選材不當、詳略不當、偏離主題等選材問題最為突出,可見選材仍是作文教學的重點。
教學過程中,筆者堅持任務驅動,以“牛人”素材為切入口設置情境,通過群文會診引導學生發現問題,再依本開方,總結出選材的方法和原則,最后依方治文,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
本堂課還存在許多不足,首先是以分析病文為主,優秀例文鑒賞不足,如果能雙管齊下,正反面相結合,效果會更好;其次是對學生個體作文關注度不夠,學生的展示機會有限。這些既是問題也是課堂優化的方向,更是筆者前進的動力。
(作者單位:江蘇省鎮江市外國語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