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著名表演藝術家田華,年輕人可能不太熟悉,對于老一輩觀眾而言,這個名字卻閃耀著迷人的光芒。1951年,田華因主演電影《白毛女》中的喜兒而家喻戶曉,并獲得文化部頒發的金質獎章。1958年,她參演電影《黨的女兒》,在其中扮演共產黨員李玉梅。影片公映后引起轟動,成為紅色經典的代表作品。很少寫影評的茅盾先生破例發表《關于〈黨的女兒〉》的評論文章,評價“田華塑造的李玉梅形象是卓越的。沒有她的表演,這部電影就不能給人以那樣深刻而強烈的感染”。
作為“新中國二十二大電影明星”之一的田華,一生獲獎無數,曾獲中華人民共和國三級獨立自由勛章和三級解放勛章、中國人民解放軍獨立功勛榮譽章,被評為“國家有突出貢獻電影藝術家”,并獲第十九屆金雞百花獎“終身成就獎”。她直到桑榆之年仍然腳步不停,盡情揮灑著對藝術事業、對祖國和人民的一腔熱愛。她說:“人都會老的,但藝術常青。我要把表演作為為人民服務的事業,只要生命不終結,表演事業就不會落幕。”9月13日,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七十五周年之際,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授予15人國家勛章、國家榮譽稱號,96歲的田華被授予“人民藝術家”國家榮譽稱號。
演《黨的女兒》
田華1928年出生在河北省唐縣一戶貧苦農家,原名劉天花,12歲成為晉察冀軍區抗敵劇社的一名小演員,并從此更名為田華。人小志高的田華學習刻苦,積極要求進步,經過劇社嚴格的業務訓練以及殘酷戰爭環境的錘煉迅速成長起來。她16歲就加入中國共產黨,不僅學會了唱歌、跳舞,還學會了演話劇,逐漸成為一名出色的話劇演員。
1949年,田華被選定飾演電影《白毛女》的女主角喜兒。這是她第一次拍電影,為了接近角色,她還專門去鄉下體驗生活,和村里一個同齡女孩同吃、同住、同勞動。她不怕苦、不怕累,挑水、砍柴、做飯、挖野菜,干啥都像模像樣,很快就找到了角色的感覺,把一個善良、純樸、勤勞又有著剛烈性格、不屈精神的喜兒塑造得栩栩如生。1951年,《白毛女》一經公映,首輪觀眾即達600余萬,創造了當年電影播放的最高紀錄,并獲評文化部優秀電影一等獎,從此人們記住了喜兒,也記住了田華。1958年,田華又在電影《黨的女兒》中扮演共產黨員李玉梅。這部影片大獲成功,使她的事業達到了巔峰。有人評價,這是黨的女兒演《黨的女兒》。田華覺得這是最貼切的形容,也是對自己最大的激勵。
回顧自己多年來走過的藝術道路,田華說:“因為主演電影《白毛女》我被全國人民知道,但讓我一輩子感到無比自豪、對我激勵教育最大的還是在《黨的女兒》中扮演共產黨員李玉梅。戰爭讓我從無知的孩子成長為有理想、有追求、為民族解放而戰斗的文藝戰士。這樣的經歷讓我塑造‘黨的女兒’形象不是在表演,而是一種真情流露。所以,李玉梅與我水乳交融、交織在了一起。我的血液里,融入了李玉梅的血液!”
做黨的女兒
《黨的女兒》給了田華榮譽,也給了她不老的靈魂,她從此將做黨的女兒當成了自己不懈的人生追求。田華扮演人物從來不分戲重戲輕、主角配角,只要黨和人民需要,她都像演主角一樣認真表演、一絲不茍。她的所有作品都與不同的時代主題同步而行,從中可以看出中國共產黨所走過的道路、共產黨人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以及為了信仰接續奮斗的腳步。
1983年,田華被任命為八一電影制片廠演員劇團團長。上任后,她以身作則,帶領大家埋頭苦干,很快使劇團的工作邁上了新臺階,多次受到表揚和嘉獎。1990年,62歲的田華突然想到:“現在黨和國家正在強調干部隊伍年輕化,我應該響應黨的號召,把團長的職位讓給年輕人,讓他們盡早挑大梁。”于是,她很快提出了離職申請。面對領導的極力挽留,她說:“我已是年過花甲的老人啦,把職位讓給年輕人,是為黨的事業著想。離開團長崗位后,我照樣可以為黨工作……”
離休后,田華如其所說,繼續做黨的女兒、為黨工作,深入到廣大群眾中間,給他們送去精神食糧、送去黨的關懷和溫暖。她以極大的熱情投入到各種社會活動中,先后擔任了中國老藝術家藝術團團長、關心下一代老藝術家委員會主任等社會職務,并經常參加文化部、中央電視臺等單位組織的各種慰問演出和公益活動。當時,田華投入精力最大、付出最多的要數關心下一代工作。隨著對全面提高青少年思想道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和健康素質這一目標有了更深刻的認識,她萌生了要把幾十年積累的藝術財富傳授給年輕人的想法。經過一段時間的緊張籌備,1996年9月,田華親自擔任校長的“田華藝術學校”成立了。
辦一所學校不難,但辦一所好學校很難。田華深諳這個道理,于是從辦學那天起,年近七旬的她便全身心投入到各項工作中。從學校的教學設施建設、器材購置、學生伙食安排到教學進度設計、教學質量要求,以及學生的思想道德教育,她都事必躬親,面面俱到。為了保證教學質量,每年新生入學,她都要親自給孩子們上一堂德育課,告訴他們學藝先要學做人;她還親自到北京電影制片廠、八一電影制片廠、中央戲劇學院、北京電影學院聘請老藝術家和老教授來校授課;每次考試前,她都會搬到學校住,為孩子們減壓;每逢節日,她也一定要到學校和孩子們一起會餐、聯歡……這種嘔心瀝血的付出讓“田華藝術學校”越辦越好,培養出一大批優秀文藝人才新苗,還形成了中等教育、短期培訓相結合的辦學格局,成為全國同等規模藝術學校中的佼佼者。
如今,已經96歲高齡的田華依然活躍在各種有意義的活動中。每次出現,她總是精神抖擻、容光煥發。一頭蓬松的銀發、一臉慈祥的笑容,已經成為她的標志性形象。有人問她:“在這個年紀,為什么還要讓自己這么忙?”田華回答:“人民培養了我,我要還藝于人民。”正如她那段曾在網上廣泛流傳的獲獎感言所說:“朋友,朋友們!不要看我們年過半百銀發飄零,歸根的落葉尚能肥沃泥土,將落的夕陽意在點燃繁星。我們為什么離休而不離伍?只要雄心不老就有無盡的潛能。”
致敬田華,致敬為時代放歌的老藝術家們!